《待得春江有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得春江有水-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玉儿帮着金氏收拾碗筷,二银子在一旁看着笑呼呼地,“娘,可是没瞧出来,你还是个好婆婆呢?”
  对啊,对啊……
作者有话要说:  

☆、006  西市,委屈

  第二日,依旧是金氏夫妇俩留守当铺。
  昨日,钱家人一合计,趁着如今春笋还能卖上个好价格,钱来顺挑着箩筐去了西市,花了八个铜板买了个摊位,由着金氏在西市摆卖。
  光是八个铜板的摊位费,钱来顺还犹豫了半宿。
  依旧是大金子领着弟妹去山上,不同昨日的是,孔氏已经越过了大金子,开始分配任务了。惊得大金子差点儿将眼珠子给瞪出来了,念着孔氏昨日流了眼泪的份儿上,大金子也只是干瞪着。
  “我跟小妹就到这儿附近采点儿野菜,不会走远的。”
  二银子默默地等着人走了,在慢悠悠地蹲下身子,处理刚刚掘出来的春笋。“大哥,往后你这是夫纲不振了……”
  “娘说了,你大嫂是个可怜人,你别想着挑拨。”我们之间和谐的夫妻关系。大金子在心底里补充了一句,媳妇能干,他这个做相公的自然也跟着沾光?
  “大哥,你该不是坠入爱河吧?”
  “爹知道吗?”
  二银子默。
  半晌后,剥了两个春笋,才道:“爹不晓得你已经默默跟大嫂瞧对眼了。”
  大金子:……
  等孔氏俩人回来的时候,大金子才想明白,就是跟自家媳妇看对眼,也不算是啥过错吧?
  至于金氏,这还是她头一回出摊子,周围的摊主大多都是男子,穿着的都是裋褐,而金氏上衣下裳,虽说钱来顺贴心地给送了一把凳子来,还特意挑了个卖鸡蛋的大娘的身旁。
  可算是缓和了些许的不自在。
  “大妹子,你可不像是来卖菜的?要不,买些我家的鸡蛋?”还不等金氏跟人搭腔,隔壁的大娘就已经开始推销了自家的鸡蛋。
  难怪,满满的两箩筐的鸡蛋!
  虽说筐子中也有垫着些稻草,可那是实打实的两箩筐的鸡蛋。
  “我就是卖菜的!”有不少已经开始吆喝上了,金氏也不坐小板凳了,气势弱了不说,就连边上的大娘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卖菜的了。
  若是一个笋也卖不掉,回头他家老钱该一晚睡不着。
  八个铜板给心疼的…… 
  “卖鸡蛋咯,个个个头大,随挑随捡,买到就是赚到哦……”
  “大鸡蛋,鲜鸡蛋,只有两筐咯……”
  “陈夫人,又来买鸡蛋了?来来,都给你留了个头大的,说不得还有双黄蛋呢,秀才老爷可得好好补补身子的!” 
  金氏傻眼了,这鸡蛋大娘张口就来吆喝上了。
  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
  一时间,不知道从哪儿涌来的人群,鸡蛋大娘前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四五个妇人挤在那儿挑鸡蛋,挑挑拣拣,难不成真在寻那双黄蛋?
  要知道,金氏买菜十余年,买着双黄蛋的次数,屈指可数。
  难不成,她家鸡蛋吃得少了?所以她,见识短了?
  鸡蛋大娘的生意极好,光是看这阵势,后头还有好几个等着呢,就是没买过鸡蛋的,都想挑几个,左右买啥不是买啊。就是连金氏都有些想法,想去碰碰运气了。
  说不得还真能买回来双黄蛋?
  “这个嫂子,你让让些,你把我的摊子给挡住了!”金氏看着自家的摊子已经被买鸡蛋的人给挡住了,不得不出声。
  鸡蛋大娘抽个空,抬头看了眼金氏这边。“大妹子,你这会儿没生意,就让这位夫人稍稍站会儿,不耽误你做生意的。回头我给你谢礼啊……”
  金氏竟是无言以对,自己没生意,这半个摊子就该让着人了?
  初来乍到,金氏还真不大弄得懂这一行的规矩了。
  “大娘,挡着我的摊子了,也没人瞧见我这儿卖春笋来着!”鸡蛋大娘头也不抬,正给人数着鸡蛋,收钱,老忙着呢。
  八个铜板的摊位,只够放得下两个箩筐的。这会儿等着挑鸡蛋的,已经挤到了金氏的摊位上张望着,可别被挑光了。呼啦的一大帮子人,队伍拉得好长,金氏的春笋摊子,大半已经被遮得严严实实的。
  金氏劝不动一心想买鸡蛋的,只能寻那鸡蛋大娘给管管,“我说这个大妹子,咱都是来做生意的,你别尽给我贴乱,你吆喝上了,旁人若是想买就会来买的,你就是着急我也无法。
  回头,我给你留几个鸡蛋当欠礼啊!”
  “夫人啊,挑好算钱啊,碍着旁人做生意了,不过赚点儿辛苦钱,还得给人谢礼呢,都帮帮忙,帮帮忙啊……”
  若不是周围都是吆喝声,金氏一准儿被逼了。
  犹豫了半晌,是不是该跟人对撕去,衡量了再三,鸡蛋大娘膀大腰圆的,自己怕是只有被压着打的份儿吧?
  这般一思量,两篓筐的鸡蛋,已经空空如也。
  “喏,我得走了,我这摊位就借给你使唤了!咱做生意的都不容易,互相招呼,互相帮助!”鸡蛋大娘将俩篓筐一叠,蹲下身子,一个反手,就已经搁到背上了,系好带子,就走人了。
  说好的鸡蛋呢?
  等到钱来顺趁着吃饭的空隙,来西市换人。
  看着原封不动的春笋,钱来顺神色如常,“先回去吃饭去,我替你看一会儿。”
  “相公,我一个铜板都卖不掉。”哽咽。
  好不容易劝走了金氏,钱来顺与对面摊位的男子,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
  好半晌,钱来顺才开口道,“兄台,要不然我用笋换点儿你的鸡蛋?”
  对面的,就是个卖鸡蛋的汉子。
  钱来顺虽说不知道这发生了啥事,只是觉得对面的那个汉子,一脸同情地望着自己,顺带,还有一种同命相连的痛楚……
  摇头,直摇头。
  摆手,直摆手。
  “你那春笋山上有,也就城里人会图个新鲜,涩涩的,不好吃!”那汉子直言直语,话落就不肯再直视钱来顺,生怕被这人给赖上了。
  自家的鸡蛋,可是有本钱的。
  那可是好几只母鸡的心血!
  等三玉儿几人嬉笑着回到自家院子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院子里的气氛怪怪的,他娘的眼眶红红的。
  “爹,你骂娘了?”三玉儿仗着岁数小,挨着金氏的身边,控诉道,“春笋卖不出去?血本无归?”
  金氏的眼眶又红了……
  “卖了六个春笋,赚了三个铜板!摊位费都赚不得回来,还亏了五个铜板,整整五个铜板!”金氏伸出手,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说来,这三个铜板,还是钱来顺卖给了熟人的,隔壁的如家客栈,柱子他娘。
  “那别家可有卖了?”
  钱来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金氏憋屈的半日卖笋的经过。
  钱来顺因着实在是没人光顾,只能盯着对面的汉子死瞧,可那汉子死死不肯抬头,该不是瞧上了自家媳妇了,所以受不得内心煎熬,无脸面对自己了?
  眼瞧着来买菜的越来越少了,可都赶着回去做午饭呢,那汉子看着因为自己吆喝少了,鸡蛋卖得可比往常少了许多,想到自家生计,一咬牙,抬头,回视钱来顺。
  怒目相视。
  过程虽是不大愉快,鸡蛋也仍是没换成,不过,钱来顺知道了自家媳妇,还真不是那块子料。
作者有话要说:  

☆、007  后院,换物

  待得夜深人静,大金子入厕,恰巧碰到了“志同道合”的钱来顺。
  拎着裤腰带走了几步,又拎着裤腰带退了回来。“爹,明日还挖笋去吗?”
  这是存心想让人后半夜睡不好了?
  若不是尿急了,谁也不想半夜出来小解,虽说是入了春了,可是这二月的夜里,也是凉飕飕的。
  也不知道何处的野猫,喵——在叫~春。
  钱来顺勉强睁大眼,看了眼大儿,实实在在的求知求解。“你爹老了,一日也睡不了几个时辰了,唉……”
  吱呀——
  门被关了。
  大金子晃了晃脑袋,尿意袭来,忙不迭地去茅房了。 
  一连三日,也不晓得钱来顺受了啥刺激,明知道春笋卖不出去,仍是让大金子领着人去挖笋,每日都是满载而归。
  据说,西市已经没有卖笋的了。
  自然是据金氏说的,金氏也是偷偷说的,钱来顺如此反常,金氏生怕他受了那五个铜板的刺激,这才跟笋过不去了。
  倒不能怪金氏多想,光是笋干,已经晒了一筛子了。
  “爹?”孔氏试探了唤了一声钱来顺。
  “嗯?啥事儿?”
  “要不然今日我跟小妹也在家,帮着娘收拾这些笋,我娘家时常做些酸笋,就是就着粥吃吃也不错的,开胃。”孔氏大着胆子道。
  低着头,钱来顺的脸皮抽抽,开胃!
  “嗯,你看着办吧,能省下些咸菜钱,也是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宽慰自己。
  如此,便是撒开手不管了。
  回到后院,看着金氏三人忙忙碌碌的,又是翻找瓦坛子,又是将春笋切成一条条细丝条的,都只是瞟过一眼,来个眼不见为净的。
  将笋切成菜丝条状,清水浸泡一两个时辰。将笋丝放入瓦坛子里,倒水。钱家的后院里就有一口井,用的就用这井水。
  “旁的都不用加啥,就是不得碰着半点儿油腥。”
  “噗,想沾着点儿油腥都挺难的。”自打西市卖菜失利后,钱家的饭桌上已经好几日不见荤腥,吃的都是孔氏想着法子用春笋做的菜。
  春笋炒荠菜,凉拌春笋,咸菜炒春笋,春笋豆腐汤,翻来覆去。得亏了那么几日,倒是半点儿都不觉得腻了。
  钱家,钱来顺是管着钱袋子的。金氏本是管着买菜的,可是这几日上头不曾拨下菜钱来,金氏也不曾出去买菜。这是无声地示意,最近,咱家都得吃春笋! 
  那个豆腐,还是三玉儿豁出去了一张笑脸儿,拿着十个春笋,给换回来一块豆腐的。 
  钱来顺看着突然多出来的豆腐,问明了原因,点点头。“嗯,以物换物,不错!”
  像爹,果然是亲生的!
  他爹一打眼就知道这条路行得通,只是,人家一直都是拒绝的。
  这是他没想到的,想不到在他闺女那里行得通了!
  得了钱来顺的夸赞,这几日,钱家陆续地多了好些东西,比如,此刻三玉儿手里的糖葫芦,昨日的糖人…… 
  钱来顺决定该出来管管了。家里笋倒是解决了不少,不过也没瞧见了正经东西。
  不过一日,钱来顺强势碾压了三玉儿不断冒出来的食谱。
  不过几日,钱家的空坛子里已经装满了春笋,钱家人这才不往娘子山去。
  “二哥,咱去春江边耍耍吧?”被钱来顺拘了几日,三玉儿早早地打听了春江岸边可有不少小娃儿在那儿玩耍了。
  因着三玉儿胡吃海吃的,二银子没少挨呲。
  “我不去,娘向来不准咱在河边玩儿。”每年,都有不少小娃儿到春江里去玩水,玩着尽兴,游着游着就远了……
  三玉儿这些年少少地到春江边上玩耍,一来人小,行动不便。二来,前些年,三玉儿要跟着钱来顺认字,打算盘……
  倒不是说如今已出师,只是钱来顺没腾出功夫来。
  “二哥,你有没有觉得爹最近好怪?”三玉儿眼珠子一转。
  不上当。
  “爹好似很缺银子,最近打算盘都没劲儿。”不愧是贴心小闺女。
  每年过完了年,当铺就迎来了淡季。田野里的野菜都能采了,山上的野菌春笋也不少,填个半饱也不算是难事儿。
  没啥进账拨啥算盘?
  每日一早晃晃算盘,避避邪也就罢了。
  不过就算是给他好几个肥胆,也不敢将这话说出来。
  “爹往前都不是这样子的,虽说将银子看的紧些,在吃食上也从不委屈着自家人。就是偶尔也会愿意拿出个一两个铜板给我买串糖葫芦的……” 天知道,这是几年前的事儿,隐约记得那还是她那年的生辰?
  “不说旁的,爹待娘一向都是摆在心尖尖的,这回居然让娘去出摊子,还受了天大的委屈……” 
  二银子默。
  不知为何,听得也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儿。
  “那爹这是为何?”二银子总算不再沉默。
  “今日初九,我一早就问过爹了,说了午时退潮,酉时涨潮,咱有一下午的时间。二哥,咱拿个木桶去,还有耙子,河螺和河蚌都能摸了。”
  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永安县的百姓向来推崇河蚌,清明前几日,可是有不少人都赶着去春江边上摸河蚌的。
  “这天儿是不是太冷了些?”钱家人也只是刚刚换上了春衫,这会儿下河滩上摸河蚌是不是太早了些了?
  “不早不早了,再过几日,河滩上就都是人了,就咱这几个人,能弄到三四斤就已经不错了。”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