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江有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待得春江有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离县城最近的那个娘子山,就是马车都要行半个时辰左右。
  钱家,没有菜园子,没有鸡舍猪圈,柴米油盐都得花银子买的,在这物价飞涨的年代,钱来顺备感压力,这么一家小小的当铺,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着一家子的开销,且略有结余。
  看着二子扑腾腾往上窜的个子,过几年又要去媳妇了……
  盯着这个新娶进门的儿媳妇,肚子,只是稍稍瞄了一眼,还是要节流啊。
  至于小闺女,他还是不看了,免得凭白地让自己生闷气。
  “大金子,一会儿你将工具整整,明日一早,咱就去娘子山挖笋去,就跟往年一样!”待得吃完饭,钱来顺一抹嘴,吩咐道。
  按着往年的惯例,是趁着铺子还没开门前,金氏留下来看家,钱来顺驾着马车将人送到娘子山山脚下,待得申时三刻左右,钱来顺就会在山脚下等着。
  自备干粮,至于水,就着山上的小溪,一捧水就着喝着。
  天才蒙蒙亮,三玉儿就被套上了一件灰扑扑的短衣,这还是二银子穿小了的。短衣长裤,这还是头一回上山时,钱来顺看着附近的农户做活时,穿的尽是这些短衣长裤却是方便了许多,光是看着人家的春笋一筐筐的,自家一篮篮的,差距之大!
  一回到县城,就让金氏连夜做了短衣长裤,自家人没人一套。金氏得了吩咐,举一反三地将裤脚边留得多多的,若是短了些,就放些出来。
  也亏得不是经常上山挖这个采那个的,若不然早就打满了补丁。
  三玉儿身上这条长裤,就已经打了一个补丁,在右边的膝盖处。
  钱来顺站在院子里,看着各个屋子里出来的人儿,满意地点点头,看着金氏的目光,更是火热。
  眼眸子一转,见着孔氏仍是一身家常的衣裳,虽是陈旧了些,眸子暗了暗。
  “我那里也有一套短衣的,我这就给你去寻来,等得了空儿,再给你做一身。”金氏拉着孔氏进屋去寻那套旧衣了,钱来顺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想不疼媳妇,都难!
  几口就喝干了一碗粥,不过今日都是要下力气做活的,金氏昨晚就做起了馒头,一大早就一人一个馒头,在布袋子里装了十几个馒头作干粮,不放心,包得厚厚实实的,说不得到了午间,还有些软,这样子才好下口。
  娘子山,从城门口出了,一路往北,途径几个稀稀落落的庄子。永安县往北,大多都是县城里大户人家的田地,一个个庄子都围了起来。
  “别往深了去,就咱寻过的老地方,可别走了远了,二银子,你可看好你小妹了,别让她瞎跑!”钱来顺不放心地叮嘱了好几回。 
  钱来顺最终还是扬扬马鞭子,走了,天亮了,当铺要开门了。
  钱家并不是农户出身,祖辈都居住在县城里,日子说不得好,也只是勉强度日。一代不如一代,倒是真的。
  未冒头及刚冒头的春笋最鲜嫩,大约冒出土地一寸左右,再多春笋就显老显硬,因此发现春笋也并不算是一件易事。不过,这些都难不倒大金子。 
  大金子做事向来有板有眼的,自打第一年挖不到冬笋后,但凡是有了空,大金子就会到人烟多的山头去,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农人挖笋。
  这挖笋也算是一项不外传的手艺,那些农人可不得让外人给瞧了去了。每回都是遮遮掩掩的,这么一来,效率低了不少,喊了好几回,仍赶不走。
  该不是遇上了个傻的吧?惹不起难不成躲不起,第二日就换了个地儿。
  如此几年下来,挖个春笋,倒是没啥问题了。
  “挖笋时,看这地上的土,泥土微微松软,隆起的地儿,差不离地就有笋了。”每回上山,大金子都会耐心地教导二银子,只是,别看二银子挺机灵的一个人,可这活儿实在是学不会。
  “大哥,难不成你跟大嫂成亲了后,就想把我跟小妹丢了?”二银子很是伤心,总觉得大金子这是想分家了?
  “没没没……”大金子认命地挥锄头去了。
  至于孔氏,也只是宠溺着笑了笑,她知道,这俩弟妹待自己,从不曾为难自己,还明着暗着帮自己解了不少围。
  “小妹,你们先歇会儿,这活儿我来做就好了。”孔氏蹲下身子,就开始剥笋壳上的泥。
  “大嫂,咱娘这笋都是晒干了当菜干吃的,往后放汤啊炖肉的。来回不方便,这笋壳都得拨了的,免得占地方。
  不过笋尖处的笋衣还是得留着的,到时候晒干了,也能吃。“三玉儿已经做惯了这活计了,想着孔氏才刚进门,应该不大清楚,蹲下身子就开始剥壳,边剥还跟孔氏说着。
  孔氏频频点头,“我还不曾跟你们说过吧,我家就是住在山脚下的,也只是这两年才来县里投奔了舅舅的。
  这些活儿,我熟悉着呢,只是没想着,咱家也留着笋衣的。”离了钱来顺的眼皮底下,又是自己擅长的活儿,孔氏不觉得话多了起来。
  孔氏果真不是吹的,剥笋的动作娴熟,一个顶俩。大金子显得就有些吃力了,他本就是自学成才的,摸索着寻春笋。
  求助地望着孔氏,“嘿,可别看我,我爹找笋倒是行的,我却是从来没学过这。”孔氏乐了,难得地看见了自家相公求助的眼神。
  “刚刚来的路上,我看见了好些荠菜堆,咱采些回去,回头还能摊饼子吃。”到了山里,孔氏秒变话唠,就是连自己都没有发觉,这会儿颇有大嫂的架势。
  对于有好吃的,三玉儿自然是不会儿推辞了,况且,这会儿,大金子明显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二银子也跟着孔氏俩人一道儿去,生怕这俩人给走丢了。
作者有话要说:  

☆、005  后院,归属

  钱来顺驾着马车过来的时候,日头已快要西沉,恰巧要出门的时候,有人来当个簪子,就给耽搁了一会儿。
  钱来顺喂了马,转回到自家院中,就看到一筐子的绿油油的东西。
  永安县还真有来卖野菜的,隔些年就有人来卖野菜,这事儿已经半点儿不新鲜了。
  有一农户挑着野菜来卖,恰是这会儿能吃的菜少,这不,就有大户人家的采办来问了,这人也是能言善道的,口若悬河地说了一通吃了这菜的好处,唬得那管事一愣一愣的,都开口问价钱了。
  哪成想,边上的摊子的看不下去了,嗤了一声,“不就是野菜吗,这田头里多的是!”
  得用的下人,练就了耳听八路,察言观色的本领,“怎得了,这人是吹牛了?”
  后头,也不知这农户如何了。
  “对啊,大嫂说了,这野菜还能摊饼子吃。”三玉儿在采荠菜的时候,不停地追问孔氏,真好吃,好吃不?
  待得到了钱家后院,孔氏才回过神来,自己好似做了不得了的事儿。支支吾吾地,“娘,这个好吃的,一会儿,一会儿我就洗了,摊饼子吃。”
  孔氏求助地望着金氏,竟是不敢看着钱来顺,一时间可是吓得不轻。
  “唉哟,孩子爹,你来看!今日的春笋可真多啊,可比往年都多了,是吧?”金氏面上带着笑,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伸手拉了拉钱来顺的袖子。
  钱来顺点点头,“嗯!”
  只是这么“嗯”地一声,金氏差点儿吓得脸色惨白,更是不敢抬头。
  “三玉儿,赶紧去给你大嫂打打下手去,我将这春笋收拾收拾。”金氏吩咐道,金氏只烧了一锅粥,原本是想着搬回了春笋后,再弄个菜,左右还有馒头剩。
  孔氏如临大赦,匆匆地抱着一篓子的荠菜,就往后厨去了。
  “你也真是的,做啥摆着脸吓人!”金氏看着儿媳妇犹如耗子见了猫似的,顿时力大无穷,抱着一大筐的野菜,还能脚下带风的。关键是那篓子,真的挺大的。
  “我就是不认得这野菜,才盯着多看了几眼。”钱来顺真的很无辜。他也只想让儿媳妇敬畏自己,哪成想,怕成这模样。“我这不就是怕自己说多了吓着人了,才不说话了……”
  金氏:……
  “往后我说几句话?”钱来顺好些苦恼,这儿媳妇进门,怎地跟自己这个公爹不和了?看着别人家的,不都是婆媳不和的?
  趁着没人,钱来顺决定跟自家媳妇取取经。
  金氏有些为难,实在是钱来顺逼得狠了,才一狠心,“莫不是你长得有些吓人了?”
  徒留下钱来顺舔伤口。
  金氏寻了个借口就给儿媳妇打下手去了,才刚刚到后厨门口,就听见孔氏有些忐忑的声音。“小妹,你说若是用点儿油摊饼子,爹见着了会不会……生气?”
  “生气,做啥生气?”三玉儿打从回来的路上一直沉浸在“晚上有好吃的了”,这种思绪中,猛然听孔氏这么说,直觉得回应道,“爹若是生气就不给爹吃就成了,放心放心……”
  “那怎么可以,那是爹耶!”孔氏惊呼,好似自己的偶像被人践踏了。可是,看着平日里的神情好似又不像来着,三玉儿懵了。
  灶房里,大眼瞪小眼。
  金氏的声音出现在门口,“这是做啥呢,可是忘了咋做了?要不我给你帮帮忙?”金氏并不客气,说着就开始卷袖子,问着该做些啥。
  “娘,咱家的油呢,收着哪儿了?”三玉儿的肚子已经咕噜咕噜了,正犹豫着是不是应该舀一碗粥,先吃着再说。
  钱家的灶房像模像样的,就连橱柜都摆了一个。不过这橱柜,虽说是简易版的,不过几块板给凑了起来的,倒也算是橱柜。“喏,都。在橱柜里,不过咱家的是猪油。” 
  “娘,还要些,鸡蛋,面粉……”孔氏越说越小声,就这么些野菜,却要不少的好东西。“娘,要是没有……”
  “说啥傻话呢,咱家又不缺这些。你爹,他只是会过日子些,对你们倒是真舍得的。三玉儿,下回不要这样说你爹,你爹要伤心的。”金氏将孔氏要用的东西都给寻了出来,“两个鸡蛋可够了?”
  待得都弄好了,金氏这才去院子里收拾春笋去了,都是顶鲜嫩的,也就不用切去根部了。
  一回到院子里,水已经打好了,大木桶里也塞满了春笋,大金子哥俩早就已经开始撩袖子洗春笋了。
  孔氏已经灶房,就就着桶里的水,将荠菜洗净,开水焯烫。
  焯烫后捞出晾凉,荠菜切碎,加入盐,加入面粉和鸡蛋,加入适量水搅拌成糊。
  孔氏也是个心灵手巧的,随意地将饼子压平,用碗口倒扣,就是一个滚圆的饼子了,怪好看的。
  孔氏从瓦罐里挖了一些猪油,放在锅里,将做好的饼子放到锅里煎,两面都煎好即可。 
  “吃饭了,吃饭了!”
  团团坐。
  “爹,这个饼子是您的……您尝尝看。”金氏捧着一口大碗双手放在钱来顺的桌前,里头装着两个大号的荠菜煎饼。
  其余的荠菜饼子都是小号的,放了两个盘子。 
  “这是放了油煎的?”钱来顺举着筷子,看着碗里大号的野菜饼,只是随口那么一问。
  “嗯,放了少许的猪油的,不多的。”孔氏连说带比划的,也比划不清楚。
  唔,真香,带着猪油的香。
  这一餐,钱家人吃得很有兴味儿。
  “虽然费了些东西,不过,这野菜明日还有不?”
  这话竟是问金氏的,孔氏原本已经站起来,帮着金氏在收拾桌子了,匆忙地将手里的东西放回饭桌上,躬身回道:“不多了,大概能做四五个。爹若是喜欢的话,咱明日再去挖点儿来?”
  “嗯,若是有空再去吧,我瞧着厨活上你比你娘行,往后若是你娘忙不过来,这灶上的活计,你来做就成了。”钱来顺一气儿将话说了出来,然后就起身,走了。
  孔氏抑制不住地有些小激动,等了半年多,终于在这个家,被认可了!
  那,是不是不会再被人嫌弃了?
  “爹,我会好好做的!”也不知道孔氏从哪儿来的勇气,竟是冲着钱来顺的背影,大声喊道,语带哭腔。
  吓木了一屋子的人,钱来顺的背影也僵了僵,只当没听见,消失在房门口。
  “好孩子,好孩子……”金氏词穷,也不知道该如何宽慰孔氏。她原也只是觉得寄人篱下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就凭着当初下聘成亲那会儿,舅家人那番做派,怕是度日如年吧?
  “二哥,咱往后可是有口福了!大嫂,爹都夸你做饭的水平了,你应该早就露那么一手的,将给唬得一愣一愣的……”三玉儿打着岔,屋子里欢快了不少。
  孔氏又是哭又是笑的,被金氏赶回房里去了。“大金子,去陪陪你媳妇,都是不容易的。咱家也虽说不是富贵人家,却也不缺你媳妇一口吃的。”
  三玉儿帮着金氏收拾碗筷,二银子在一旁看着笑呼呼地,“娘,可是没瞧出来,你还是个好婆婆呢?”
  对啊,对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