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汉-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始皇帝威名赫赫虫达听说过他可这秦二世他就不知道是哪根葱了可不管他是谁怎么能因为白干活去晚了几天就把人杀头呢?虫达和摇毋余在一起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可再怎么着急大雨不停秽水河的洪水就不会退去众人也就不能继续前进只能在河边等着雨停。

停在大泽乡等候雨停的日子里经常在夜里听到社祠里传出来怪响说是“大楚兴陈胜王”还有从鱼肚子里吃出了帛书也说的是此事。因此很多戍卒都议论起来说是上天降下了谕示屯长陈胜看起来要当王了。

说起来楚国虽然巫风极盛其实虫达对这些东西是半信半疑的。前一阵子传得神乎其神的那“三户亡秦兮英雄起楚”的儿歌都说是地里挖出来的一个铜鼎上写的东西其实虫达知道儿歌是住得离自己不远的那个死老头范增编出来的那个铜鼎也是他假造的。

虫达原本不想理他的不过看在他肯出十丈布的份上这才和摇毋余一起帮他把铜鼎埋在了土里尔后那老头又装神弄鬼的找人挖了出来说是天降神谕这才传唱了开来。

其实就算没有经过这件事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虫达对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早就不再深信本能的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与孔夫子不谋而合。

不过虽然不怎么信神巫但虫达却听自己的屯长吴广说道自己这些人不造反是不行的因为已经失期过了十天到了渔阳就得被砍头还不如造反了才有可能活下来。

吴广是个好人他的话准没错虫达是个朴实汉子对吴广最为相信。而且在南楚的传统中被砍头而死的人是绝对不能葬入祖坟的因为据说这样的话祖先会认不出你到底是谁。

出于对被砍头的恐惧在大泽乡秽水边上他便听吴广的安排等吴广夺下押送校尉的剑后便和身扑了上去抓住那校尉的胳膊并和周围的人一起把他给绑了起来与此同时摇毋余也和陈胜一起把另外一个校尉给绑了起来。

等陈胜杀了两个校尉祭旗又带领大家攻进了大泽乡之后虫达心里终于感到了造反的好处。吃过热气腾腾的晚饭虫达躺到床上时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句:“他先人板板的老子终于又能在房屋里睡觉再也不用睡在泥地里了!”

大泽乡前来投奔的百姓不在少数虽然虫达觉得自己对行军打仗的什么也不懂但因协助吴广绑缚校尉有功所以被吴广指定为队将与摇毋余一样职位两人各统领一个百人队随着陈胜吴广一起前往进攻蕲县(今江苏宿县附近并非今湖北蕲县千万不能搞错了)。

整个楚国的百姓都因为楚国中央政权的松散组织所以生活在诸候中最为闲适优裕。习惯了楚国宽松法律的他们早就受够了秦始皇帝的严法更不用说是秦二世的苛法暴政了大家早就想过回原来的生活只是没人领导罢了。

因此听说陈胜举起义旗攻下了大泽乡后蕲县丁壮几乎是倾巢而出。他们纷纷从自己家里拿出农具做为武器并自带干粮朝陈胜靠拢。这些不愿再忍受苛政的人们要起来造了大秦朝廷的反恢复以前的幸福生活。

因此等到达蕲县县城时虫达的手下已经变成了五百个。陈胜一声令下上万人手执锄头铁锹浩浩荡荡的从四面八方奔向蕲县县城。事起仓猝蕲县没有城墙县令手里又只有一百多更卒如何能抵挡得住?于是蕲令当即弃城逃跑让县城拱手让给了陈胜。

接着陈胜便派大将军葛婴率领众人一路往西前进很快便攻下了陈县并应陈县父老所请筑坛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六章 举事(下)

刚刚回到马场就听到了这么具有震撼性的消息吕泽当即通知马场的人手:天下大乱已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天所以大家都砺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吧!

吕氏马场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军官们聚在一起会议考虑起事路线而士兵们也加紧操练随时准备跟随大公子出征准备一刀一枪谋得个功名富贵。

刘常满的心情也有些兴奋。自从穿越到秦朝以来他一直把自己没能记住这一段时间的历史所以不能从中插上一脚引为憾事。但陈胜起义这一段的历史不同刘常满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生在红旗下的刘常满当然知道我们国家政权的根本来源于工农起义而陈胜吴广起义正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因此在推本溯原之下陈胜起义因为它蕴含的特殊意义被语文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反反复复的强调了无数遍。

正因为如此虽然刘常满是个极不爱学习的却也被强行灌进了不少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知识甚至连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这种极没营养的东西他也现自己竟然记得十之七八。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孜孜不倦的替吕泽谋划着骑兵部队。

“原来老子么深谋远虑一来到这里就在为今天做准备吗?我简直要崇拜自己了哈哈哈!”刘常满在心里狂笑着。

陈胜称王是秦二世元年七月下旬虽然沛令极力封锁消息但萧何、曹参都在县里任要职因此早就派夏候婴、任敖等偷偷告诉了吕泽和刘邦。

听到这个消息吕氏马场顿时沸腾了起来。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吕氏马场里已经谋划了两年眼见如今大公子预言的天下大乱到来功名富贵眼看到手因此在军事会议上众人都兴奋得紧纷纷建议吕泽起兵直取最近的砀郡郡治睢阳然后再把砀郡整个扫平也学陈胜一般筑坛称王封将拜相过上一把富贵瘾。

此时吕泽手里已经有了将领十几个骑兵二百多步卒七百多实力比起陈胜刚刚起兵时只有九百名连武器都没有的戍卒可是强大了不少所以众人的情绪才如此兴奋。

不过考虑到刚刚起事就直接进攻砀郡的郡治人手难免不足。于是吕泽决定采用陈胜王已经验证过的方式以攻击小城市着手把军队壮大后再去攻取睢阳。

于是吕泽宣布出了马场之后先攻取最近的下邑然后把附近的县治全都攻下收取了足够的人马后再去进攻睢阳。这样一来既能稳妥的收取砀郡更能和已经起事的陈胜王所在的淮阳郡连成一片以防秦国反击。这正是老成谋国之见众人听了当然齐齐点头同意。

出往攻下邑的时候不光是吕泽、傅宽等兴奋不已就连刘常满也难以遏止自己的兴奋之情。

“他就陈胜那点人马还能打出一片天地来如今老子的实力比他强多了难道秦国不再是由俺老爹老刘同志而是由俺刘常满小刘同志消灭的?俺印在这历史上的第一个脚印就是从进攻下邑开始的么?”

从吕氏马场到下邑的情况对于早就准备趁乱起事的吕泽来说自然是摸得清清楚楚的。从吕氏马场出来就是大驰道沿大驰道往南经过一个名叫磨石湾的小邑就到了下邑县城。

磨石湾不过是个小邑只有两三百户人家吕泽根本没有费劲便将它拿了下来。然而让吕泽没想到的是磨石湾的百姓不但没有追随吕泽前往进攻下邑的意思甚至还颇有抵触见吕泽军高举义旗进了邑里家家都关门闭户连个“壶浆箪食以迎义师”的象征性仪式也没有。

吕泽本来就号称是“吕氏义军”因此断没有强迫百姓追随自己的道理再说强迫去了也没有战斗力不是于是吕泽在磨石湾稍做停留后便拔军前进往下邑攻去不过刘常满的心里已经掠过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等快到下邑县城时不祥的事情再次生。磨石湾背靠砀山等吕泽军开拔到县城旁边砀山上便升起数道狼烟来。熟悉秦制的靳歙当即指出那些狼烟是磨石湾乡民在向下邑城出警报狼烟三粗七细正是为了标明吕泽的军力是三百骑兵七百步卒。

带着千把人往攻县城吕泽靠的就是个出其不意如今被人泄露了行踪倘若城里有了防备形势就有了变化。不过因为秦始皇帝时候的政策一般的县城都没有城墙而且县城里的常备兵力也只有一百多更卒因此吕泽听靳歙汇报后仍然指示傅宽带着骑兵部队快前进攻他个措手不及再说。

谁知到了下邑一看原来并无城墙的下邑已经建起了一道简陋的城墙不说而且下邑城内的百姓也都在下邑令的组织下拿起武器站在了城墙上随时准备抵挡吕泽军的进攻了!

眼前的景象与出前众人所想象的截然相反。还是韩信比较冷静派手下去附近抓了两个乡民来问这才明白情况。

原来下邑令在此当县令已经有十年素来公正爱民听说陈胜起兵攻下了淮阳郡他便号召全县父老先修筑了一道简易的城墙然后又在全县设立了警示制度严防有人趁乱前来进攻下邑涂毒百姓。

吕泽大怒指挥靳歙几人立即攻城。然而拿千余人来攻有了防备的县城在没有内应的情况下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吕泽部队只有几架临时绑成的梯子作为攻城器械呢?白白的损失了几十人后吕泽无奈只好停止进攻。

等到了晚上县城里燃起了烽火;第二天各邑民兵纷纷赶来县城附近救援。虽然这些民兵武器不全建制不整暂时不敢前来进攻吕泽的部队但却在人数上给了吕泽军巨大的压力。

眼看事情已不可为吕泽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在第二天夜里悄悄撤退回到了吕氏马场。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七章 沛公(上)

原本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吕氏马场诸人受了这当头一棒士气很是低落。三天后听说他们起事失败樊哙和刘邦一起绕过砀山来到了吕氏马场吕泽和刘常满连忙接住设宴接风。

席上都是至亲之人说起话来就不用转弯抹角的刘邦问起吕泽起事的情况吕泽直接告诉了刘邦然后又说道:“想那陈胜既无名声又非宗贵且是仓猝起事却能一呼百应筑坛称王。而我谋划了两年有余乃是有备而却连一个下邑都攻不下来这却是怎么回事呢?”

刘常满也正想着这件事情。陈胜吴广起义他记得很清楚书上说的都是陈胜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天下人“羸粮景从”但轮到了吕泽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呢?

前几天出兵的时候还当是自己改变历史的第一个脚印就要印在这名为“吕泽下邑起义”的大事件上呢谁知道直接无功而返在历史的大道上踩一脚的宏图大志直接流产。

“我也想不明白呀难道真应了那句‘亡秦三户兮英雄起楚?’的谶言?难道咱是魏国的所以不能成事吗?”刘常满随口说道主要是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种情况。

“傻常满这些玩意那都是假的。什么狗屁的谶言儿歌!前几天下邳街上的狗屠赵老大来我这儿喝酒说起来那儿歌赵老大哈哈大笑说那是居巢那儿一个老头子编的!”

“这儿歌据说是刻在一个青铜鼎上被那老头认出来后才传唱开了的。其实那个青铜鼎上本来是赵老大买到家里装门面的上面根本没有字。那老头从赵老大那儿买去后又刻了些古文在上面一做一做的就成了上古谶言神谕童谣了!”樊哙笑道浑不知自己把刘邦的老底也一齐给揭了。

“阿哙话也不能这么说。”刘邦拦住了樊哙继续揭露下去的势头然后呷了一口酒说道:“大兄你虽到过淮阴但毕竟是做生意你又在魏地长大不象我经常去那边办案清楚楚人风俗。依我看来楚人生性好勇斗狠为人轻悍剽疾不惜生死所以极不愿受人管束。”

“你们可能不知道。很早以前的时候现在的东楚还是吴国的时候楚国有一个边邑叫作钟离和吴国相邻。这吴楚两国百姓都是以养蚕为业的经常出去采摘桑叶。”

“你说这桑树它可不知道自己这边是吴国那边是楚国它就正好长在边境线上。结果有一次钟离的一个丫头采这棵桑树上的桑叶时候吴国的一个丫头也来采桑。两个女娃娃互不相让都说桑树是自己这边的于是就打了一架。”

“结果两家怒而相攻楚国这家吃了大亏。钟离公一听大怒派兵越过边境把吴国那家人打死了数口。吴国人也不是吃素的于是把整个郡兵都调动起来又报了仇回去楚王听了又大怒又举国往攻吴国。”

“就这么一来一往的吴楚两国之间为这把桑叶结成了死仇大大小小的仗打了几十年死伤了数万人直到吴国被越国灭掉这才算完事。”

“你们别看这事儿听着跟笑话似的在人家吴楚从边邑百姓到吴楚将相可都觉着自己这么干那是理所当然的。而如今吴国已经成了东楚这习俗可是一点也没变。”

“你们想想蕲县全县人口不过五六万陈胜一起兵就来了一万五千多人攻打县城那就是九成以上的丁壮男子都拿起锄头铁锹跟秦国干上了咱这儿拿什么跟人家比?”

“咱这儿可不一样咱魏国原来是诸候中最强的这秦法倒有一大半是从咱魏国学去的所以说百姓早就习惯了。而且咱这儿的父老哪怕是乡里人心眼也多得很可不象人家楚国的乡里净是些实心眼的汉子觉得你好就掏心窝子给你。”

“所以呢大兄不必气馁楚人能以义集之以声招之但我们魏人只能以势驱之以利诱之。如今且稍安毋躁静待时机吧。”刘邦说完又端起酒碗来喝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