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没想过,我这日子,还能过出这般光景。真是老天有眼,承安能娶你为妻,我老婆子能有你这样的儿媳,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呢。”

    “瞧您说的,您可不老,嫁娶这样的事儿,也没您后所得这么玄乎。”夏晏清笑着说道。心里却在想邵毅经历的前世,几辈子修来福分什么的,还真不靠谱。

    玻璃屏风是现成的,只要让康掌柜运过来就成。

    婆媳二人回来的第二天,便着手准备宴请事宜。

    很快,宴请宾客的帖子便送往各府。收到帖子的各家女眷,回话那叫一个痛快,说的都是类似“不胜荣幸、一定叨扰”的话。

    鉴赏茶会的时间,定在第五日。

    这日一早,冷落了十几年的邵家,在邵毅成亲的喧闹之后,又迎来了一波宾客。

    来客有两次宴会上结识的,比较谈得来的女眷。还有几个,是邵毅成亲时,曾在邵家帮忙的夫人。

    来的最早的,当属邵家的姻亲,夏家的姜夫人婆媳。

    邵母和夏晏清出二门,把姜夫人和杨氏、高氏迎进来,杨氏还牵着夏熙小朋友。

    有些日子没见宝贝女儿了,姜夫人虽然很挂念,但当着亲家的面,却也不好表现的太过。只看了看,见她神色依旧,便也放了心,笑着对邵母说道:“晏清这孩子,被我们惯坏了,这些日子,没少给亲家母添麻烦吧?”

    邵母连忙接话:“哪有,全天下也找不出比晏清更好的孩子了。能教出这么好的孩子,真的要感谢您和夏大人呢。”

    两人寒暄着,夏晏清姑嫂上前见礼,夏熙也跟着母亲,像模像样的给邵母行礼问好。把邵母喜的,连忙拉着,竟是舍不得放开了。她什么时候也能有这么乖巧喜人的孙女啊。

    杨氏、夏晏清几个晚辈见礼之后,两家人亲热的说着话,往内院而去。

    夏晏清拉着夏熙的小手,高氏则和她走一起,打趣道:“怪倒是人们都说,女性向外,果然就是真的。你做了这么久的稀罕玻璃物件儿,也没见你在咱们家里办个宴会。”

    夏晏清满脸的从容坦然,“四嫂,你冤枉小妹我了啊,我这是心疼娘和两位嫂嫂,知道不?若咱们家时不时的,就整这么一出,娘和嫂嫂难道不会劳累吗?”

    高氏更加坦然:“很热闹,不会累啊。”

    夏晏清立即跟进,“这样啊,好说,清韵斋做的玻璃物件又不是只有一种。以后,只要有新品,邵家和夏家一替一次的开鉴赏会。”切,谁怕谁呀?她的东西多,想法更多,随便用。

    杨氏那边已经受不了了:“晏清你别听你四嫂混说。她每日带冉姐儿,都是叫苦连天。若隔三差五的就办宴会,她怕是要哭天抹泪了。”

    高氏倒也不嘴硬,立即打着哈哈:“开玩笑,开玩笑的嘛。咱家已经够热闹了,用不着办宴会。”

    夏晏清得意的扬了扬下巴。

    巳时初刻,客人陆续到了。邵家人丁单薄,但府里的下人,却是一点儿不差。

    尤其是后宅的丫鬟仆妇,英嬷嬷原本就是选的王府里拔尖儿的得用人。

    夏晏清陪嫁带进来的苏巧和绮罗、绮翠,当时由皇宫派往夏家时,曾引起京城好一番热议,堪称鼎鼎有名。

    这次鉴赏宴会所请客人不多,打点事务、伺候客人的丫鬟仆妇又得力,宾客陆续到来,邵家的宴会有条不紊的展开。

    待到客人齐了,在客厅稍事寒暄,喝茶歇脚之后,邵母和姜夫人陪着众女眷,往一处宽敞明亮的大厅而去。

    大厅的门窗都是紫红漆木框,镶嵌的大块玻璃,很亮堂。

    众人依次迈步进门,入眼的,赫然就是四幅玻璃屏风。大概是材质使然,屏风极其炫目耀眼。

    进门的女眷,无一例外,都被眼前这种从未见识过的屏风晃花了眼。

    充当解说的是心秀,当年的小丫头已经是大丫头了。已经能很从容的站在众贵妇面前,侃侃而谈。

    第一幅屏风名为宁静致远,是一幅看起来勾勒简单,但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延伸到深处的朦胧山脉,和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河水,辅以玻璃中或浓或淡的纵横丝缕,似乎真让人沉浸在安静深远的情绪中。

    心秀讲述了屏风画面的意境,又指着各处,给人们展示勾勒画面的彩色玻璃线条。

    这时仔细看屏风表面,人们立即明白,何为立线彩晶玻璃。

    玻璃居然能以这种形式,创作出如此新意,真让人开眼。

    震惊之后,众人的视线看向玻璃的底色,那些浓淡不同的丝缕上。

    心秀随即解释,这种玻璃屏风,为了观赏效果和使用安全,在玻璃中间做了金属丝夹层。通过对金属丝或浓或淡的排布,不但能给画面制造别样的观感,而且一旦屏风被意外碰撞,玻璃只会有裂纹,而不会崩碎,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一幅屏风是由五幅画卷组成,中间虽有间隔,却又能奇异的统一成一个整体,非常玄妙。这种做法,在清韵斋的玻璃插屏中也有体现。

    在人们的啧啧惊叹中,心秀接着介绍下一幅作品:袅袅炊烟。

    彩晶玻璃的画法和构成都是一样的。这一幅,是以一个远视角去描述的,一个村落,错落的民居,炊烟袅袅,有远山、有依稀的农田。整体看下来,安闲恬静,有隐士之风。

    其余两套屏风也各有特色,一个名为风云变换,另一个取名静夜。

    夏家这个厅堂的面积挺大,一组五面的屏风也没有全部展开,都是曲折放置,所以占地并不很多。

    在厅堂的另一边,向阳的位置,安置有若干桌椅和小几。桌上和茶几上,已经摆放了各色果品和点心。

    苏巧正招呼着丫鬟,准备接下来上茶。

    宾客们可以坐在一旁,一边喝茶,一边远远地观赏屏风。也可以歇息之后,再近距离仔细观看,和其他人就各处细节进行讨论。



    第六百章 风光无二

    参加邵家鉴赏茶会的宾客,离开之后,对这种底色朦胧、整体效果炫彩的新式屏风,都是交口称赞。

    一些人联想到这是清韵斋出品,很是认可这些说辞,并心存向往。但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言过其实。

    邵家茶会的第三天,清韵斋已经扩大了三倍的门店,赫然摆出一幅,以“炊烟袅袅”为名的折叠屏风。

    屏风就像最近传言的那样,绚丽夺目、晶莹亮丽。画幅的底色玻璃中间,夹着疏密不一的金属丝,不但让简洁的画面有了丰富的底色。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熠熠生辉。

    正巧在清韵斋的客人,看到店里如此新奇漂亮的屏风,立时就走不动路了。

    屏风定价高达三千两银子,很多人家没有丰厚的家底,不会花这许多银子买一架屏风回去。

    但如此漂亮、如此有格调的绝世精品,多看一眼是一眼。

    只看人家摆出来一幅,而且不接受预定,只支持当场结现银的交易就知道,这东西是清韵斋的琉璃摆件一样,出货量很少,每次一经推出,就会被运气好的人买走。

    现在,他们也算另一种好运气,能多看一眼,那也是机缘。

    一些有意出手的,这时却有些跳脚,谁出来也不会带这么多银子啊。

    你想和人家说:东西给我留这儿,我马上回去取银子。但人家掌柜不答应啊,人家会诚恳的陪着笑脸,客气的请您看墙上贴着的店规。

    清韵斋生意火爆,东西太过抢手。为了避免纠纷,只接受当下拿银子的交易主顾。

    然后,碰巧带了银子的,没准儿这银子还是有别的用项,用在这里,便就抢到了先机。

    看着客人和店家结算,当即就有人不甘心了,问道:“我们都听说了,邵家举办的茶会上,展示过四扇屏风的。不知那几扇宁静致远的屏风,什么时候上架?”

    掌柜的赔笑支应着:“这个,得看咱们东家主母的意思了,主母什么时候觉得哪扇屏风看够了,才会送出来吧。咱们这些听人使唤的,是真不知道,各位爷体谅一二。”

    额,邵家主母什么时候会看够?这个时间,是否连邵家那位主母也不确定啊?

    有人付了银子,东西自然是要归人家的。康掌柜招呼伙计,把屏风打包装箱,专门用来送货的马车已经停在门外,给那位大爷装车送走。

    马车离开,围观的人有赞叹、羡慕的,也有遗憾、气愤的。

    康掌柜暗暗抹了把汗。他如今是大掌柜,管的事儿多着呢,原本不会整日守在这里。

    但今日是屏风第一次上架,他留在这里,就是怕有什么事情,伙计处理不好。

    这屏风和琉璃摆件还不一样,琉璃摆件还能有个说法,什么时候做出来,摆件便会送来店铺,这个时间不由他。

    而彩晶玻璃屏风,那是在邵家亮过相的。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四扇,连名字都叫得出来。这一扇买不到也就算了,剩下的呢?什么时候送来?

    现成的东西,难道还没个准信儿吗?

    这也亏得他家姑爷有赫赫名声。三年前,琉璃裸石惹出来的事端,现在还时不时的被人提起。那次,姑爷就没给安平侯府面子,当下就把韶华郡主的管事扔到安平侯大门外,当街暴打。

    人家连安平侯的面子都能抹,别家谁还敢来试探?若不是这样,估计买不到的人已经站在门前骂街了。

    之前,几家府上的女眷称道彩晶玻璃屏风多么多么好,那都是口头之言,愿意信的信,不愿意信的,人家可以不信。

    现在,已经有实物放在眼前,再次被人们抢着卖,就由不得人们不信了。

    赞叹清韵斋生意做得紧俏的有,称赞夏氏手段高超的有,羡慕邵家运气好到爆的,更是不计其数。

    王韬府上已经严厉禁止,不让府里人议论和清韵斋、和夏氏有关的任何事情。但该知道的,人们总是会知道。

    这日晚间,王韬夫妇的房里,袁氏一脸愁容:“夏氏在京城风光无二,时不时的就要闹出大动静来。二弟和弟媳这日子过的唉,真闹心。”

    王韬正靠在矮榻上,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手里的一本书。

    听到袁氏的话,这书实在没法看下去了,“你选个日子,和弟妹好好聊聊。夏氏和他们夫妇本就没有瓜葛,人家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和咱们没关系。”

    袁氏“嗨”了一声,说道:“怎么就没说啊?弟妹现在是钻了牛角尖儿,什么话都听不进去。”问题是,她也不反驳,连话茬都不搭,劝的人简直无从下口。

    想到徐清惠的固执,袁氏继续念叨着:“大爷您说,弟妹她和夏氏比个什么劲儿?那夏氏,别说是她,全天下打着灯笼去找,哪有女子能比的过她的?”

    不恭敬的话她是不敢说出口,要说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当属太后和皇后。可她们的尊贵也是仰仗皇家的体面才有的。没有了皇帝,没有了皇家的身份,一样什么都不是。

    可夏氏,人家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谁都拿不走。

    “是啊。”王韬两个字说的很勉强。他嘴上说的是,夏氏的日子和他们府上没关系。可这世上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

    很显然,袁氏也不这样认为,她有些酸溜溜的说道:“说起来,咱们也是被夏氏害了。当时,她要死要活的嫁进咱们家,却是把咱们当外人的。瞧瞧她现在,替邵毅母亲着想,那是多么的尽心尽力。相比之下,对咱们府上,哪有一点点真心?”

    王韬听得怔了怔,忽然间就想通了,很是自嘲的笑了笑:“若说要死要活想嫁给二弟,起码夏氏当时还是真心的。可咱们,却自始至终都没真心对过她,又凭什么要人家的真心?”

    他觉得自己好像轻松了很多,因果而已。自己种下的因,所以有了现在的果。

    袁氏脸色变幻几下,她倒是想说,她并没有对夏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也没说过刻薄的话。

    但人家一个心怀大锦绣的女子,仅凭她的一点点面子情,就要求人家在王家过那样的日子,说出去简直贻笑大方。



    第六百零一章 能否一举拿下

    可不管怎么说,夏氏已经成了压在王家众人头顶的一座大山,虽然没有交集,却经常会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也许丈夫在仕途上顺当些,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房间里只有他们夫妻两人,袁氏压低声音说道:“如今靖王在府中养病,太孙那边,大爷是不是应该多走动走动?”

    王韬摇了摇头:“咱们已经送去谢礼,以后记着这份情便好。若太孙以后真有需要,到时,倾尽全力帮助便可,其余的不用再提。作为朝廷命官,读书十余载,报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