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利用大梁朝国运恒通的际遇,让庆元年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世。
孙从山的神色,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皇帝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任谁第一次清清楚楚、完完整整的看到自己,都会惊奇,都会意外。
相对他和曹善财来说,皇帝这九五之尊的反应,还算内敛了。就算照镜子,也照的很有威严。
皇帝都站起来了,邵毅自然不敢托大,也是侍立一旁,目睹皇帝在那里盼顾自己。
好在皇帝并没欣赏很长时间。这东西,以后就要放在御书房了,的确是修正仪态和衣冠的最好事物。不过,也仅此而已。
皇帝转身回来,坐回书案之后,依然把视线放在镜子上,感叹道:“朕以为,前几日京城的传言,多有夸张。不过是修饰容貌的镜子,被女子所喜而已,就算比寻常铜镜清晰,却也不会有多少稀奇之处。如今看来,人的见识终究有限,世间之物,可以开发的,还会有很多很多。”
邵毅听得有点傻眼,皇上果然很睿智吧?居然能从镜子,引申出这样的道理,和她家晏清的一些想法,很有共通之处。
却见皇帝转向他,问道:“这又是夏氏弄出来的东西?”
“是。”邵毅坐在椅子上欠身答道。
皇帝感叹一声,视线转向窗外,看得很深很远,自语着:“你媳妇,还真是古灵精怪,被他弄出如此多的稀奇物件儿。更难得夏氏性子也好,镜子极致的稀罕精致,他却甘愿用此物替你母亲铺路,难得的心善孝顺。你眼力不错,娶了个好媳妇儿,以后要好好待人家。”
邵毅很诚恳:“那是那是,微臣一定听陛下的话。”但嘴角那控制不住的上扬是怎么回事?
皇帝看着他乐开花的样子,很觉得碍眼。
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秀恩爱、撒狗粮,很招人恨。
尤其这个时代,大家都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撮合到一起的男女,看到邵毅这份春风得意的样子,绝对就是欠操练。
“你把这稀罕物件儿送到朕这里,一送还送了三面,可是有求于朕?”皇帝怀着打击邵毅的目的,问道。
“没有啊。”邵毅一脸小白样。
“没打算替你岳父求情?”皇帝继续问。
“怎么会?”邵毅再次义正词严,“微臣对陛下有绝对的信心,以陛下的圣明,您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岳父没罪的话,这场风波一定会过去。若真的贪赃枉法,您也一定不会姑息。”
这是她家晏清给他说的,说皇帝一定爱听。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帝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却是放过了这个话题。
皇帝冲房间里两个宫女太监摆了摆手,两人低眉顺眼的退下。
“正月十五关家火灾中,靖王一系的人,其实是被成郡王利用了。关家作坊中的技术材料,也是被成郡王的属下盗走的。”皇帝的话题转得非常严肃。
涉及到靖王,邵毅没敢吱声。只用眼神表示,他在很认真的听着,而且对成郡王的作为非常愤慨。
皇帝继续说道:“朕打算近日就把成郡王这个祸患解决了,你有没有兴趣陪朕走这一趟?”
“啊?走这一趟,陛下打算怎样解决?”邵毅惊疑不定。难道皇帝打算亲手持刀冲杀,要亲自把成郡王解决了不成?
“陛下您是九五之尊,万金之躯,不好涉险吧?”他委婉劝道。
皇帝没好气的横他一眼:“涉什么险?不过是去成郡王府走一趟,看你少年心性还在,让你看个热闹而已。”
邵毅立即缩了脖子:“还是算了吧,如此辛秘之事,您就当微臣不知道好了。”随即担心道,“解决祸患也用不着您亲自去郡王府吧?派人过去就好了嘛。”
“瞧你那没出息样,”皇帝鄙视,“朕过去,才好兵不血刃的解决此事。朕的大好江山,可不能被谋逆之臣搞得腥风血雨。你既然没兴趣,那便没事了,回去过你那吃软饭的日子吧。”
“不是吧?”邵毅哀嚎,“微臣好歹也算是陛下您的亲戚,你就一点薄面都不打算给微臣吗?吃软饭那是很丢脸的啊。”
是陛下的亲戚,邵校尉您还真敢说啊。孙从山继续侧耳倾听,之前皇帝两人说免死牌的事,他没在。
“真不经逗,一点都沉不住气。行了,别装样子了,回去好好当差。若有差池,再拿下你不迟。”
邵毅连忙跪地谢恩,不待皇帝开恩让他平身,就站起来,一溜烟儿的跑了,生怕皇帝改了主意。
皇帝对镜子很稀奇,也很赞叹有这种制作神技,但也只是赞叹,并不把这东西爱若珍宝。
就像孙从山估计的那样,皇帝也不想把镜子留在库房,让后宫嫔妃你争我夺的,给自己惹麻烦。
邵毅离开,皇帝麻溜儿的,便把其余两面落地镜、五面梳妆镜,按品级分给两个贵妃、四个妃子。余下的一面梳妆镜,则是赐给了当宠的淑嫔。
镜子赏下的当日,后宫中便掀起了一阵热潮。
各个品级的嫔妃,以各种理由去这七个妃子的宫中,或请安、或串门闲话。
然后,这七个嫔妃的房里,主人刻意的显摆着,客人们却也是在主动地搜寻着,把有资格看的镜子,在几个嫔妃房里挨个看了个遍。
尤其德贵妃和淑贵妃房里的穿衣镜,把嫔妃们羡慕的想死。
每一个借故来访的嫔妃。都是在镜子前流连不去,像是要把自己的身形深深印进镜子里、映入自己的脑海中。
接下来的两天,各嫔妃穿着自己最得意的衣裙,带着最喜欢的首饰,冒着两位贵妃刀子一样的视线,频频过来请安。目的都是想看看自己最美的样貌和身型。
邵家送出去的东西,邵母手中的镜子,被后宫各种美人如此追捧、如此推崇,京城各府的其他女眷,还有什么资格给邵母摆架子?
第五百九十八章 独有的特色
进献皇宫的穿衣镜,被一些消息灵通的人传得神乎其神。
不多日,邵家就接到两个府上的帖子,请邵母婆媳过去喝茶。
下帖子的是皇家宗室一个五品闲职,奉议大夫于丘的家眷周夫人。邵毅成亲事宜,周夫人便是被江王妃指定,在邵家帮忙的人之一。
虽然身处宗室,但这位于丘已经边缘得厉害,也亏的他们夫妇长袖善舞,才能谋得个闲职。
也正因为长袖善舞,才更容易把握局面,在一些事情上,很快就能提前看出苗头。
于是,便有了这次的小型聚会。
邵母这么多年深居简出,并不是她本身拿不出手。到今年,她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又有本身的好底子,妥妥的一个中年美妇。
算起来,人家那是从事专业舞蹈的,无论身段还是容貌,都无可挑剔。又是王府调教出来的,身上并无多少风尘味道。
这十几年虽然足不出户,但架不住人家心态平和,家里又没什么纠纷。种种因素统一起来,这些年,邵母可以说是保养得当。
那位周夫人也是个伶俐人,派来送帖子的婆子,很委婉的再三说明:茶会当日,请的都是和周夫人交好的女眷,一定能和邵母合的来。
其实,这也就是在说,参加聚会的女眷,无论内心对邵母是个什么态度,但是看在周夫人的面上,一定会礼遇她。
为了打开邵母的交往圈子,自然不能计较那么多,何况人家周夫人的这番说话也是好意。
有了于府的这个态度,那这次做客,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四月初,正是气候宜人的时节。这日前半晌,邵家婆媳二人打理妥当,坐车前往于府府上。
在于府做客的情况,比夏晏清预想的还要好。
周夫人请来的其他三个女眷,看起来极是随意和善。对邵母没有那种装出来的生硬热情,更没有鄙视。
就像是通常情况下,遇到初识的圈里人一样,先是客气的寒暄了,然后慢慢说着话,就熟悉起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这类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做情商高。
看起来,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怪于丘这个已经边缘了好几代的宗室,类似的人家,已经沦落的和普通人差不多,而于府却依然活跃在皇家宗室圈子。
周夫人的安排也很贴心,并没安排听曲、说书什么的节目。午饭前是品茶品、品点心,闲话些京城的趣闻,和各自的衣饰心得。
午饭后,各家夫人太太稍事歇息,起身之后,在花园的凉亭里就坐。
一边下午茶,一边看亭子前的空地上,衣裙小丫头放各色风筝。
夫人们也不闲着,闲话的当口,品评着哪个风筝更漂亮,哪个风筝飞得会更高。
在风筝的起起伏伏中,甚至还有风力不逮时,某个风筝会一头栽下来,引起一片惊呼的。
这场聚会,倒也办得热闹。
聚会将近尾声,邵母笑着对周夫人说道:“我家晏清还算能做些事情,前些日子,清韵斋用玻璃做了些稀罕物件儿,叫什么来着?”
说到这里,她笑着捏了捏个额头,“看看我这脑子,是真不行了。对了,是立线彩晶玻璃做的屏风,一共有四组。”
立线彩晶玻璃,这是什么?又是清韵斋弄出的稀罕物?
在场的几位夫人和太太,连带同时做客的几个年轻媳妇和闺秀,都被邵母的话吸引,停了说话,把注意力转到这边。
邵母继续说道:“晏清说这种玻璃制作不易,清韵斋店铺会分不同时间,单独推出。我琢磨着,家里办个鉴赏会,希望有幸请到各位夫人和太太,咱们一起看个新鲜。”
没用多想,在场的几位齐齐接话。
“那敢情好,邵太太可别忘了请我,清韵斋的物件儿一定极稀奇。”首先说话的是周夫人,一点不见外。
“您家儿媳都说制作不易,可见那屏风一定是精品中的精品。能一次看到多幅,咱们才是有幸呢。”
“是啊,邵太太说的客气,有幸看到清韵斋的新品,周夫人这茶会,办的可真是值了。”
邵母笑着一一回应。
一旁的英嬷嬷也是欣慰不已。她家大奶奶提出,在家里办个聚会,专门鉴赏玻璃屏风时,她就觉得这事儿一定成。
实物她见了,绝对难得一见的珍品。用大奶奶的话来说,如此精品,最好的出售方式,就是间断性推出。
像半个聚会,一次性、琳琅满目的看全四套,除了邵家给的这个机会,怕是再难找到了。
只看在座的几位夫人太太,和几个少奶奶、小姐们,都是按耐不住的兴奋,就知道她们这次的鉴赏宴会,是多么的受欢迎。
隔了两天的另一个聚会,席间虽然不像周夫人府上那般自然融洽,却也没什么出格的言行举止。
同样是宴会接近尾声,邵母做了试探,一样引的众人雀跃不已。
不论哪家府上举办宴会,所邀宾客,自然是和自家谈得来、关系不错的。
邵母虽然还没有交往很深的朋友,但宴请时,当然要请那些相谈甚欢的。
至于对邵母保持距离、敬而远之的人,那就没必要上赶着请了,万一被人家给个二比零,着实不好看。
那些明显和邵母谈不来的人,得知邵家过几天有一场鉴赏玻璃珍品聚会时,却是有些进退两难。现在转变态度太难看了,好后悔的有木有?
宴会结束,回家的路上。马车里坐着邵母、夏晏清和英嬷嬷。
夏晏清笑着说道:“看来,这些夫人太太还是很喜欢新鲜物件的。以后,只要清韵斋有新品推出,咱就先拿家里来,给母亲办宴会用。”
京城中不少府邸,办宴会都有自己的特色。
类似于,哪家的牡丹养的最好,谁家的菊花品种最多,谁家的园子别具特色等等有这些硬件做基础,就能让办宴会的人家,具备高一层的格调和档次。
邵母这里,则是独具便利。有清韵斋的玻璃制品支持,想来用不了多久,邵家后宅的宴会,一样会在京城女眷圈子中名声鹤起。
第五百九十九章 屏风
邵母和英嬷嬷之前就有预计。这两次宴会的人们,都对鉴赏玻璃屏风如此追捧,很容易就能想到,这样的鉴赏,若操办的好,一定很有格调。
邵母拉着夏晏清的手,轻轻拍了拍,叹息一声,说道:“我这些年过的啊只盼着承安能安安稳稳的长大,再娶个心地善良的女子便好,再不敢有多一点儿的奢求。
却没想过,我这日子,还能过出这般光景。真是老天有眼,承安能娶你为妻,我老婆子能有你这样的儿媳,不知是几辈子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