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现有的证据对夏珂很不利。
卷宗是这日午后送进皇宫的,当日晚间,该知道的府邸已经都知道了。反倒是当事人夏珂和夏家人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
第二天,夏晏清如常去往清韵斋窑场做事,可夏家的访客却大幅度减少,之前递了帖子约好今日过府的,都临时派人,以各种借口取消了。
就在这一天的早朝廷议,就讨论了有人状告夏珂,趁十年前西北大旱,监察赈灾情况时,在阜怀郡滥用职权、贪赃枉法,冤杀青州县县令。
告状之人的状子写的清楚,当年西北大旱,饿殍遍野之时,朝廷派遣官员监察赈灾情况。
夏珂在青州县滥用职权,在青州县全县百姓联名保举的情况下,利用监察赈灾便宜行事的特权,判青州县县令斩立决。
执行斩首当日,青州县和下辖村落、以及周边两个县的百姓聚集,万民请愿,替县令伸冤,都被夏珂驳回。
可怜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一方父母官,就这样死于非命。
同样在阜怀郡,秋陵县县令被百姓举报,在旱灾期间无所作为,导致百姓饿死无数。却被夏珂庇护,安然无恙。
状纸所述有理有据,还附带了两个县上千百姓的画押。加上大理寺关于这两个案件的卷宗丢失,情况对夏珂极为不利。
廷议的结果,因夏珂在大理寺任职多年,此案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案件审理期间,夏珂暂时停职,在家中静候传唤。
夏晏清是午时得到的消息,当即就往家里赶。到家时,夏珂还没回来。
和前些日子的热闹喧嚣相比,这时,府里来来往往的丫鬟仆从,个个情绪低落,让家里显得分外冷清萧条。
她担心母亲,急急赶到姜夫人房里,见夏梓希已经回来,在陪着母亲了。
夏晏清先给母亲和哥嫂见礼,之后坐在姜夫人身边,这才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好端端的,就说父亲摊上官司了?”
姜夫人神色还好,并未表现出惊慌失措,但眼底还是显出担忧之色。
她先是安抚的拍了拍夏晏清的手臂,反而宽慰她道:“没事的,你父亲是不会做违反朝廷律法事情的,不用担心。”
夏晏清能感觉到,姜夫人一向温暖的手掌,这时却有着凉意。
她看向夏梓希,夏梓希对她微微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看样子,姜夫人和夏梓希是知道些什么的,只是不愿意在这时候说起。
说来也是,十年前的事情,夏梓希当时也十八岁了,父亲外出处理过的案子,他和母亲应该都知道。
这么说,夏珂当年的处置是没问题的。
夏晏清稍稍放心,有邵毅,有他因前世经历给皇帝示警的情分,还有太孙这方面的关系,只要夏珂并未做犯法之事,皇帝就不会任人冤枉他。
大家情绪都不好,为了不让姜夫人更多担心,夏晏清也就不多问了,只等自家老爸回来再说。
一家人食不甘味的吃了午饭,夏晏清陪姜夫人在房里歇息,夏梓希、杨氏和高氏各自回自己院子。
一直到傍晚时分,夏珂才回来,和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夏梓堂和邵毅。
这时,也不分什么前院后院儿,除了三个年幼的孙子孙女,一家人、连带邵毅,都聚集在姜夫人房里。
一直维持着镇定的姜夫人,好几次欲言又止,却是不敢把话问出来。
还是夏晏清仗着自己是女孩子,开口问道:“父亲,到底怎么回事啊?听说是三司会审,他们会听您解释的吧?”
夏珂喝了半盏茶,把茶盏放下,抹了抹胡子,才说道:“我已经写了申辩折子,递上去了。咱们只等审案结果便可。”
第五百八十三章 当年的情况
夏珂的神色看起来还好,话也说得慢条斯理,但姜夫人却依然忧心忡忡,说道:“我们听说,是翻出了十年前西北的案子,还丢了卷宗。哪有这么巧的事儿,是不是有人在陷害老爷啊?”
夏珂顿了顿,说道:“不管是不是,朝廷的三司会审,总会调查清楚的。”
夏晏清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十年前的什么案子啊?”
“庆元八年,西部和北部九个郡大旱”
庆元七年的年景就不好,百姓普遍没有积存。在这种情况下,次年的旱灾就显得尤为严重。
吃尽家中的最后一粒米,连树皮也没得剥的时候,灾民们开始四处逃难。可是,受灾范围如此之大,无论走在哪里,都是荒野一片。遍地都是灾民,随时都能看到撑不下去的人倒在地上,就再也站不起来。
经历过那一年的人,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都是心有余悸,人间地狱也不外乎如是。
朝廷的赈灾粮不算及时,但终究筹集起来,拨了下去。
有些地方的赈灾情况不错,有些地方却并不见多少好转。
于是,朝廷派下去若干官员,督查各地的赈灾情况。当时,任大理寺从五品寺正的夏珂,便在朝廷派下去的官员之列。
当时,他查的是阜怀郡南边的几个县。
沿途看下来,青州县的赈灾情况最好,百姓争相称道,青州县县令孙良才是个一心为民的清官,施政得力,让青州县以及周边百姓得以活命。
而与之相对应的秋陵县,赈灾情况就很不好,不但施粥断断续续,粥也稀薄得吓人。
秋陵县灾民有流落别处的,也有舍不得家乡,守在当地艰难度日的。无论是哪类人,都是怨声载道,咒骂秋陵县县令昏聩,指责县令贪墨赈灾粮。认为他把赈灾粮偷运出去,卖了高价,中饱私囊。
在旱灾灾区,粮价的确飞涨,很难说清楚,这些粮食到底是粮商囤积的,还是真的偷来的赈灾粮。
夏珂本就是大理寺出身,并未看表面情况论罪。几经探查,查实青州县县令孙良才,派人假扮灾民,沿路跟最运粮队伍,只要运粮队有所疏漏,便去冲撞,视当时的混乱情况,劫下数量不等的粮食。
运粮队伍自己先有的疏漏,然后才造成粮食丢失,便也不声张,稀里糊涂把剩余粮食送去目的地,完成交接便交差了。
青州县以及周边逃难过来的百姓,都能得到不错的赈济。赈灾剩余的粮食,却是被孙良才真正以高价卖掉了。
当时,朝廷派下来的官员,都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一旦查证,有官员贪墨赈灾钱粮,罪加三等,可当地处决,以震慑灾区宵小。
青州县和秋陵县的案子,都有详细的调查经过和审理过程,人证物证俱全。
如果卷宗还在,只要调出来,一切就清清楚楚。
但是现在,卷宗没有了。
只看表面,青州县县令被百姓称道,甚至在处决当日,真有上千百姓上书,替孙良才伸冤。
而在秋陵县,却是真的赈灾不力,导致下辖的百姓及农户流离失所,饿死之人也比别的地方更多一些。
两个县的表面情况往出一摆,再对照夏珂的处理结果。任谁看,也是夏珂在其中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夏晏清听夏珂把事情分说清楚,心中忍不住的惊疑。谋害夏珂的人也算是下了大功夫,在这么多年间,查找夏珂经手的案子,才找到一个看起来有漏洞的,这得有多大仇啊?
“十年前,在那两个县参与调查和审理的人,应该能找到吧?如果他们也被人收买了,不说实话可怎么办?”夏晏清有点阴谋论了。
夏珂笑了笑说道:“当年参与调查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怎么可能都被人收买了。”
夏晏清很是怀疑的看着夏珂。她怎么觉着,她老爸说这话的底气很不足呢?
姜夫人忧心,说道:“要不,老爷找大理寺卿龚大人、或者刑部曹尚书,再说说当年的情形。问问燕王府的主簿和客卿是不是也行?”
夏梓希却是看向了邵毅,问道:“承安怎么看?”其余几人也都看向邵毅。
第五百八十四章 齐心协力
邵毅早间听说了今日的朝议内容,已经分别去过燕王府,找过展康和刘协。
燕王府那边,他是托了燕王府主簿,求见了前太子妃。太子妃答应,会以燕王的名义,分别往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递帖子,表示燕王府会过问此事。
展康也见了他,却是说,皇帝情绪很不好,只严令彻查此事,看不出他是否信得过夏珂。
刘协那边不太顺利,邵毅在侍卫营等了好长时间,刘协也没出来见他,只派人给他带了话。告诉他,三司会审已经是很严肃的安排,要他不要妄加干涉。
走了这三处,算起来,只有燕王府比较顺利。可也只递了燕王的帖子,是不是有作用,或者有多大作用,却是不得而知。
另外两处,展康算是隐晦的告诉他,皇帝的态度模棱两可,让这个案子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加,有可能导致下面办事的人有另外的想法,不会尽心为夏珂脱罪而努力。
十年前的陈年旧案,没有卷宗的详细阐述,当地百姓的态度和审理结果截然相反。
如果派出去的审案官员有所偏颇,采集回来的证据,很可能会和事实大相径庭。
刘协那边就更不用说了,那淡漠的、事不关己的态度,如果被别人听了,很有可能以为那就是皇帝的意思。
房间里的人都是能担得起事的,邵毅也没做隐瞒,把他这半日的奔波结果说了出来。
姜夫人一听,脸上立即挂上了愁容。
邵毅宽慰道:“伯母不必忧心,我这两日再试试求见皇上,问皇上个口风,顺便也把当年案件的经过说给皇上听。”
姜夫人连连点头,心下更是为自家女儿高兴,能找到这样一个不离不弃的夫君,女儿这一辈子算是有靠了。
夏珂却制止道:“案件还没开始审理,咱们这边就沉不住气的到处奔波,倒像是心虚了。承安也不要再问什么人了,如今的态势不明朗,哪有人敢承诺案件的审理结果或者走向?没得让人为难。”
夏梓希也点头,“是这么回事,有承安这一趟奔波,至少告诉办案的官员,我们也是有能力过问案件的,不至于让心怀叵测的人肆无忌惮。”
夏珂说道:“接下来,朝廷会派人前往阜怀郡,一来一回,加上查询事情经过,一两个月就出去了。我这两个月就在家歇着,你们也该做什么做什么。”
他说着话,转向夏晏清和邵毅继续说道,“晏清手头不是还有事情要做吗?还有你们两人的婚事,足够家里人忙活一阵子了。你们只管把你们自己的日子过好、把生意打理好便可,不用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
“嗯。”夏晏清闷闷的答应一声。这几天,家里就她的嫁妆很一番商议,最终父母也没答应把玻璃生意留在家里。
她只好遵从父母兄嫂的意思,先把清韵斋带走,以后她想做的别的玻璃生意,会从家里拿本钱,当做娘家的生意好了。
夏梓堂接着夏珂的话说道:“我已经给几个靠得住的朋友带了话,约好明日见面。如果他们走得开,便也去一趟阜怀郡。搜集十年前案子的实情,咱们自己也可以做的,免得被别人抹黑。”
夏梓希皱眉,说道:“你的朋友怕是不方便吧?这个案子的内情只能找当年介入过案件调查的官员和差役询问。寻常百姓只感念当日谁给的温饱,内情却是不知道的。”
夏晏清和姜夫人连连点头,姜夫人更是说道:“你那些朋友都是白身,又人生地不熟的,介入官府之事,说不定还会给他们惹来麻烦。”
夏梓堂相当郁闷,说道:“我还没说完呢,这不是有承安吗?我们商量过的。”他也是朝廷的五品官员呢,怎么就这么质疑他的能力了?
邵毅忙说道:“是啊,我此来也是想要伯父给我一份名单,让莫洪拿着名单,和四哥的朋友一起走这一趟。莫洪的身份,调查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方便的。”
他不相信皇帝费了老大心力才看好的夏珂,想把他培养成太孙的班底。仅仅这么一档子没经过核实的状告案,就会彻底把夏珂否定了。
说不定这一趟前往阜怀郡的核查人员,其中就有侍卫营的人。莫洪虽然离开侍卫营多年,但他那老资格,依然有一定的震慑力。他前往阜怀郡,说不定比那三司会审派下去的官员都有用。
夏珂倒也不矫情,听了邵毅的提议,很欣然的就应允了:“若莫大管事能走一趟自然最好,只是,矿区那边能走开吗?”
“展相爷几家的大管事还没离开,我找这几家府上说说,有鸿飞和小五等人的面子,让他们多照应一两个月还是可以的。”
“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