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话,邵毅没办法对夏珂说啊。
邵毅组织着语言:“晏清喜欢在外面做事,她之前就总是担心,成亲之后不像如今这样,有父母兄嫂支持,对成亲很有疑虑。小侄想当面问问她的意思,并给她作个保证。”
“这样啊。”夏珂迟疑着,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和夏晏清提起她和邵毅亲事时,她脸上那表情,也许不是因为羞涩,而是真的心存疑虑。
“嗯,那就去问问吧。”夏珂说道。
邵毅大喜:“那问过晏清之后,小侄就告知家母,让家母托媒人前来府上提亲了?”
“嗯,去吧。”夏珂摆了摆手,转身走了。
当日后半晌,申时初,邵毅独自来到清韵斋窑场。
在夏晏清的办公房内,两人各自见礼,落座之后,邵毅把夏晏清和两个丫头的诧异眼神看在眼里,颇有些得意的说道:“我这趟单独过来,是征得伯父同意的。”
夏晏清和两个丫鬟愣了一瞬,但也只是一瞬,就明白了。正给两人上茶的心秀和心容对视一眼,几乎同时想到前几天,自家老爷对姑奶奶说的事。
其实,邵毅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夏珂曾经对夏晏清提过,会同意他来提亲。
这时见到三人这神色,似乎是有点内情的,但他现在很高兴、很激动,也就很不在意她们这点儿表情里面包含着什么,自顾说道:“我有话要和夏姑娘单独谈谈。”
说完,便看向两个丫头,想让她们识相点儿。
心容和心秀则看夏晏清的眼色。
“你二人先退下吧,去隔壁候着,有事叫你们。”夏晏清说道。
既然她老爸都答应邵毅单独过来了,单独说话自然也是可以的。正好,她打算先和邵毅串通一下,把她老爸答应的亲事,通过邵毅再往后推一推。
心秀两人退出,把门关上。从门窗的玻璃可以看见,两个丫头往隔壁房间走去。
看着丫头的身影消失在窗外,邵毅那一直端着的面容也放松下来,眼中含笑,看向夏晏清。
还没等他开口,夏晏清先侧脸,很有些神秘兮兮的说话了:“很巧了啊,正好我有事要对你说呢。”
“啊?晏清你也有事?”邵毅喜滋滋的问道,难道他俩心有灵犀呢?
这家伙,高兴个什么劲儿啊?夏晏清疑惑了一下,继续保持了低声,说道:“我父亲前几日,嗯,那个,说起咱们两人的亲事。我的意思,你能不能帮着再拖几年?”
再再拖几年?
邵毅差点儿把心中的呐喊问出来,接着,颇有些怨念的看着夏晏清,说道:“咱们的年纪可真的都不小了,晏清你打算拖到什么时候啊?成亲之后你一样能出来做事,那样才算真正安定下来,这有什么不好吗?”
夏晏清踌躇,她也说不清楚有什么不好,可就是很抵触古代的这种家庭生活方式。
别家娶回来的媳妇儿媳妇,都是安于后宅,每天那什么洗手调羹、伺候公婆小姑子的,外带相夫教子。
而她呢?邵家媳妇整日里风风火火往外跑,把婆婆晾在家里。她是不怕人议论,但是,邵毅他老妈,人家招谁惹谁了,干嘛要承受这些?
邵毅看着夏晏清那一言难尽的表情,心里就是咯噔一下。他最早提起他是重生身份时,已经对她表明了心意。之后渐渐的,夏晏清待他越来越不一样,渐渐地,也不再拒绝他投向她的温情目光。
可是,怎么一说起亲事,她就这么抵触呢?
昨日是邵母提起这事,即使没人提,他也打算找夏晏清说说这事儿的。
“前些日子,我本就打算和你说说此事了。”邵毅说道,“很快就是新年了,很快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又是满城灯火的时候。晏清你依然窝在家里不出去吗?”
“这个”夏晏清语塞。是啊,又是正月十五了啊,说实话,她对这个日子有点儿心理阴影的。
不管是夏小娘子还是她自己,在邵毅的上一世,她丢过两次。
第一次被弄丢,夏小娘子在外面过了十几年凄惨生活,形销骨立的被找回京城。
又过了三年,不知是夏小娘子还是她自己,又一次把自己弄丢了。这一次,她一直流落在外,再也没有回来。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十几年之后,夏珂、夏梓堂和邵毅,甚至夏梓希和嫂子、侄儿、侄女都会横尸京城。
所以,她很抵触她再次丢失的事情发生。
之前两年的正月十五,两个哥嫂都曾问询过她,要不要出去看灯。
他们这样的人家,很多时候都是选择热闹的街道,在临街的酒楼提早定个房间,先在街上灯会上逛一逛,凑凑热闹。觉着累了的时候,再回到酒楼预订的房间,一边歇脚吃些东西,一边从窗口观看街上的灯火。
这两年,她都借口怕乱哄哄的相互不好照应推脱了。
父母哥嫂大概都想到她曾丢失过,以为她想起了以往。于是,哥哥和嫂子、外带侄儿侄女也都没出去,而是买了些花灯挂在自家院子里,又买了些焰火,一家人聚在自己家过的正月十五,倒也热闹。
连着两年都是这样过的,这是第三年。
就算把这三年躲过去了,这个阴影就能过去吗?难道她要一直找这样的借口、一直推脱?顺带着,娘家人陪着她一起?
邵毅见她不语,说话的声音更轻:“这是你回来的第三年。上一世,嫁入王家的夏氏女,就是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再次丢失。”
夏晏清皱眉,问道:“你的意思呢?”
第四百九十一章 活回去了
邵毅见夏晏清语气有了松动,说道:“我的意思,与其这么躲着,不如我们就选这一年出去走走。之前若是两位兄长陪你一起出去看灯,遇到事的时候,兄长还有嫂嫂和孩子们需要照应,所以我也不赞成你出去。
如果我们两人定下亲事就不一样了,到时,我就能陪着你一起出去。我计划把莫叔换回来,让他带人在咱们周围护着,不管发生什么,一定能保你平安。总要实实在在把这一年的正月十五走过去,我们才能安下心来。”
夏晏清依然皱着眉,很是犯愁的看着邵毅。照这家伙的话说,如果她不嫁给这货,恐怕她这一辈子,只要是热闹地方,她是都不能去了。
“那婚事呢?别家媳妇都规规矩矩守在后宅,你邵家的媳妇儿却成天在外面抛头露面。会有人笑话你、笑话你娘的。”夏晏清说着她的顾虑,被人说道的时间长了,他和他老妈还能受得了?
邵毅极为不屑的嗤笑一声:“这是什么话?别人家的媳妇儿,她们和你能一样吗?她们有你这样的本事吗?她们有皇上的圣旨褒奖吗?切!”
夏晏清斜着他,这家伙的毛病又犯了,看那得瑟劲儿的。
邵毅看着夏晏清的嫌弃眼神儿,心中一荡,几乎控制不住,要伸手去拍她的肩膀。
好在理智还在,只是手指动了动,就掩饰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稍稍定了定神,继续温言说道:“行了,你别想那么多。你那里改进的马车不是被皇上看中了吗?到时候,朝廷要用你这技术,除了银子,我再向皇上给你要个什么称谓的,能让你理所当然的在外行走,绝不会被人诟病就是了。”
“啊?可以吗?”夏晏清惊诧了,“还有,皇帝同意用银子买轴承技术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曲江可以啊,这才第三天吧,他不但把话传到了,而且还让皇帝答应了。
听邵毅这意思,皇帝居然没觉得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想到这里,夏晏清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这个事儿,其实办的挺危险的。
这里面的关键人物曲江,如果心思稍差一点,不太尽全力替她周旋,那她还真是挺危险的,没准儿就被皇帝记住了。
但是,看邵毅这样子,应该是没事的,万事大吉的样子呢。不但有银子,还能讨些别的
“你这是想哪儿去了?”邵毅甚是不悦的打断她的畅想,问道,“你是不是以为这事儿全凭了曲江?”
“不是吗?那是谁?”夏晏清问道。不是她迟钝,而是邵毅昨天下午才回来,不但时间不允许,他也不知道她曾对曲江说过些什么啊。
邵毅气结:“我给你说啊,皇上能高高兴兴把这事儿答应下来,那是全靠了我的口才”
夏晏清看着邵毅眉飞色舞的标榜自己,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按说,邵毅这话说的挺有艺术性,是她也没想到的方式,立时就扭转了皇帝的观点和心情。
可他那几句话,她听的着实不顺耳,还哄得她开心?当她三岁小孩子那么好哄吗?
“你这话说的,真当我小孩子,那么容易就能哄?!”夏晏清瞪了邵毅一眼,下意识的,就把心中的不满说了出来。
邵毅一点不以为意,乐呵呵的说道:“你放心,这一辈子,我都用心哄着你,让你一生都开开心心。”
这本该是令人作呕的一句话,怎么听着还挺那啥的夏晏清手肘支在桌上,单手掩面。
她算起来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听着这种飘飘忽忽的表白,居然会觉得耳根子发热,真是活回去了。
可是,耳边犹自响着邵毅的温和声音:“晏清你相信我,我一定会对你好,会一直护在你身边,让你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此生不渝。”
真的很不好意思啊
夏晏清终于把手拿下,状似镇定的说道:“好吧,你赢了。”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夏晏清看似在做事,又是翻书,又是看账册,再翻看她写了一半的给轴承定标准、定型号的案,可心思全没在这里,乱的不像样子。
邵毅这边,也是飘着离开的窑场。骑在马上的他,带着修远返回兵马司,乍一看,他面色依然镇定从容,但细看之下,眉梢眼角那飞扬,尽是遮也遮不住的喜悦。
邵母虽然对儿子的亲事满怀期待,但这么快的速度,第一天她提起让邵毅探听夏家意思,第二天居然就有了回音。不但有了回音,而且还是夏家答应的回音,着实是意外的惊喜
想到那次感业寺和夏家母女相处,那女子爽利的性格,对上她时,既没有刻意的讨好,更没流露出丝毫看不起,就像对待邻家一个长辈那样亲近有礼,着实让人舒服。
这样的女子,那么好的家世,又是好大的本事,居然要嫁给他的儿子,成为她的儿媳了一定是王爷在上天护佑,她们母子才能平安这些年,如今,又保佑承安娶到如此可心的媳妇。
邵母高兴的,都有些手足无措了,完全忘了天色已晚,一叠声的吩咐英嬷嬷:“那个,说亲都需要准备什么来着?咱们也没经验,要不,现在就去请最好的官媒问问,都需要什么。还有,咱们库房也有些好物件儿的,捡上好的,看哪些适合采纳使用。这就去请官媒吧,多支些银子,一定找最好的”
英嬷嬷笑着,不住的应声,也是从心底里高兴。
待到邵母稍作停顿,她才提醒道:“今日时辰已晚,怕是来不及呢。咱这里先计划着,明日一早就去寻官媒来。还有咱家库房的物件,那也得明日开始张罗,咱们尽量快些,有个一两日的时间,大约就能准备妥当,到时才能去夏府提亲。”
“看我,高兴的糊涂了,全忘了时辰。”邵母连连点头,嘴里却不停,“这是咱们家的大事,一定要捡最好的。明日我和你们一起去库房看看都有什么,你说,那件玉枝珊瑚树怎么样?或者那只覆金聚宝盆,要不就首饰吧,有几件首饰上的宝石很稀有”
邵毅也是满心欢喜坐在一旁的,可是,听到这里,悄没声的站起,脚步悄无声息的往后挪。
他还是走吧,母亲和英嬷嬷以及那两个大丫鬟,折腾起这些东西来,哎呀,那叫一个天昏地暗。再待下去,母亲就要问他的意见了,他是受不了这个的。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头雾水
要说邵母和英嬷嬷做事也算利落,各种打听、各种准备,用了两天时间,第三天巳时初,一位口碑不错的官媒就登门了。
夏家只有姜夫人婆媳三人在家。夏珂父子三人都是有差事的,上朝的上朝,当值当值,去书院的去书院,哪个都不在。
就连夏晏清本人,虽然知道邵家会在这几天派人上门说媒,却也假装没事人,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去窑场做事。
姜夫人听到禀报,有媒人上门,着实愣了愣。这段时间,探寻自家女儿亲事的人已经很少了。事关脸面,在探寻没有结果之前,应该不会有人家直接找媒婆上门的啊。
她把询问的目光,看向杨氏和高氏二人。
高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