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把询问的目光,看向杨氏和高氏二人。

    高氏那里也是一头雾水,一点儿不知情。

    杨氏倒是听夏梓希说起过,只不过,当时事情还没眉目,只略提了提,还叮嘱她不要声张。

    如今媒人上门,却不知是否邵家请来的。

    这时见姜夫人望过来,便说道:“小妹正值婚龄,既然是正经官媒,那就请进来吧。至于行不行的,总要见一见再说。若一声不问就把人拒之门外,以后谁还敢来咱家提亲?怕是会耽误小妹的。”

    姜夫人听着也是,吩咐进来禀报的丫头:“那就请进来吧。”

    媒婆虽然做的是喜庆行,衣着饰品应该和本行相配,但也绝不会真的穿红戴绿,那些不合时宜的花枝招展,也不见得会出现在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

    进门的官媒就是这样,衣着得体,身边还带了一个小丫鬟。

    小丫鬟十一二岁的年纪,面色白净,双丫髻上戴着两朵红色绢花。穿粉红色细布袄子,深红色阔腿裤,一双鲜艳的绣花鞋,很是喜庆。

    大约丫鬟已经表达了全部行业意思,媒婆一身衣饰倒是简单的很。

    她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年纪,酱红色上衣,深棕色裤子,衣襟袖口和裤脚都绣着浅色万字纹。发髻上一支银簪,另有一朵绢花,也不是鲜艳颜色。整个人看起来很是稳重,并没有那种舌灿莲花、轻飘飘的感觉。

    姜夫人看见这两人的衣着,心里先舒服了一些。

    两人一进门,就抢前两步,给坐于上位的姜夫人行礼。

    媒婆笑盈盈的说道:“这位就是姜夫人吧?看着就是和善人,雍容贵气的很呢。婆子姓苗,见过姜夫人。”

    姜夫人失笑,抬了抬手,说道:“不用多礼,先坐吧。”

    苗婆子连忙谢过,在一旁的锦凳坐下,把自己的来意说明:“婆子今日过来,是水渠巷邵家太太请托,替邵家大爷说亲,求娶贵府四姑奶奶。”

    苗婆子话音一落,姜夫人意外之下,失声道:“是承安府上?”

    “是啊。”苗婆子立即就笑了,“瞧瞧,这就是知根知底的,京城谁人不知,贵府四爷和邵大爷那是生死兄弟。这门亲结下,咱们府上的姑奶奶嫁过去,一定不会受气。”

    “”姜夫人只是叫出了邵毅的字,至于思绪,还处于蒙圈状态。

    人家婆子是专业人士,哪能容得这样的冷场。看着姜夫人身边还坐着两个年轻妇人,心知那一定是夏氏的两位嫂嫂。不管姜夫人是否听的进去,她要紧着这有限的时间,大说特说一番,能让夏氏两位嫂子赞成亲事也是成的。

    “邵家的家世是单薄了些”苗婆子刚说到这里,高氏那里就翻了个白眼,那叫单薄了些吗?那是很单薄好不好?

    苗婆子恍若未见,继续说道:“这单薄有单薄的好处。您府上的姑奶奶,那是多大的本事啊?这样有本事的女子,若嫁进百年大族,抑或人丁兴旺的权贵之家,那可就不由得咱们姑奶奶行事了,那才是真真的: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那哪里是出嫁,那是专门委屈咱们姑奶奶呢。”

    杨氏和高氏对视一眼,这话还真不错。家中人口少,攀比和纠纷自然就少。邵家人口简单,又知道自家小姑子的人品性格,就算成亲之后,虽不至于像如今这样整日在外做事,但隔三差五去作坊里查看指点生意,想来一定可以。

    姜夫人这边也回过些味,似有所动。

    苗婆子作为业内精英,接到的活儿多了去了,每日里走家串户做的都是说媒的营生,最擅长的除了能说会道,之后就是察言观色了。

    她这番话说下来,立时就把姜夫人婆媳三人的神情看在眼里。琢磨着,这事儿十有八九真的能成,打点精神,继续说道:“邵家太太性情温和,极好相处,如今更是懒得掌管家中事务。府上四姑奶奶嫁过去,一进门就是当家主母,不用熬那当媳妇的日子,又没有妯娌和本家亲眷互相攀比,日子一定顺心”

    姜夫人差点就要点头了,幸而再一想,人口简单的好处的确有,可家世太过单薄,日后有个什么事儿,想找个帮扶的人都没有。

    苗婆子这边又开口了:“再说了,那位可是邵大爷,就算家世单薄,难道还有人敢欺负她不成?”

    说着,似乎有些忍俊不禁,连忙用帕子遮了遮脸,才接着说道,“这么多年了,各世家大族多少儿郎,就算把他们族中兄弟全都纠结起来,也没能让邵大爷吃一星半点儿的亏。要婆子说啊,邵大爷这亲事,那才真是千里难寻”

    从苗婆子开口,姜夫人就出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中,把她那一通接一通的话听进耳中。然后,又晕晕乎乎吩咐贴身伺候的张嬷嬷,隆重把苗婆子送走。

    待到张嬷嬷回来复命,姜夫人才回过神来,问两个儿媳:“邵家邵毅着实不算是门好亲,怎么被那苗婆子一说,好像满天下找,都找不到这么一家好去处?”

    高氏当先笑道:“媒婆说话嘛,就是这样,信一半不信一半就好。她们给人说媒,当然都捡好听的说了。”

    “哦”姜夫人点了点头,继续琢磨。

    杨氏颇有些嗔怪的看高氏一眼,说道:“做媒的都这样,两厢看着差不多,只要没有大毛病,都是捡两家的好处说,具体事情还得两家人自己打听。邵公子和四弟交好,咱们相互之间是知道根底的,母亲只管看邵家这门亲合不合适。儿媳觉着,其余倒是不用担心。”



    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状的来了

    高氏也感觉自己刚才的话略有偏颇,忙补救道:“二嫂说的是,儿媳也听四爷说起过,邵公子人品很好。您刚才考虑几日就对了,您不是还得和父亲商量吗?还有小妹,小妹的亲事,怎么也得问问她自己的意思。”

    高氏这几句话说到姜夫人心坎上了,她倒是老早就想给女儿把亲事定下,奈何女儿不松口,丈夫也说再等等,所以才拖到现在。

    她看邵毅合不合适没用啊,再好的儿郎,也得自家女儿点头才行。丈夫那里,不知是否看好邵毅,也得好好商议。

    虽然姜夫人一头雾水,但众志成城之下,事情进展顺利。

    接下来的时间,邵夏两家开始走媒聘程序,直到议定,两家正式换了庚帖,消息才在京城传开。一时间,京城沸腾。

    以往近三年的时间里,夏晏清有多招人眼球,现在就有更多的人参与议论此事。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之前那么多权贵大族有意,向夏家打听夏晏清的亲事,其中多的是京城闺秀眼中的好儿郎、好亲事,可夏家都婉拒了。

    如今,却答应了邵家。

    邵家,那是生什么人家?以一个舞姬姓氏冠名的人家,不用再多深究,只这一条,听着就让人尴尬。

    就算邵毅是襄亲王的血脉,可是,人皇家宗室从来也没承认过啊。

    再看邵毅如今在兵马司的五品武职,如果没有踞虎山的巧合,没有皇帝不知因为什么脑抽,偏向于他。凭他的本事,再混二十年也不一定能混到五品校尉。

    参照他之前那么多年的劣迹,根本就是个不成武不就的混不吝,夏珂居然把女儿许给这么个人,疯了吧?!

    在各种议论声中,以前对夏晏清起过心思的人家,气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们不怕没争过别家,都是大族,哪家也不比哪家强多少,说不定夏家就看好别家哪一条了。

    可是选中邵毅,他们输都不知输在哪里了?

    之后,有人说起很早之前曾被提到朝堂上的,邵毅和夏氏女在清韵斋窑场行为不轨这事然后,各种流言蜚语开始大家都懂的嘛。

    这种爆炸性的话题在京城各个阶层热议,已经十多天了,热度依然不减,甚至还有上升的趋势。

    皇帝深居宫中,消息却不是不灵通。别说夏晏清现在单着玻璃技术开发的差事,就是用轴承改造的马车,那也是皇帝时时关注的事情。

    结果,忽然间,这位夏氏女就和邵毅一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邵毅倒也罢了,终究是个男子,这种事被人说道几句没什么。可一个女子被各个阶层、各种人如此议论,那可就有失体统了。

    想到接下来朝堂将要使用清韵斋的轴承技术,以后没准儿还有夏氏搞出来的新器物,皇帝不由得大为光火。

    邵毅和夏氏的亲事,他是同意了的,其中还催促过。

    有道是,不看僧面看佛面。邵毅好歹是皇家血脉,按亲疏来说,襄亲王和皇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邵毅又是襄亲王最钟爱的儿子。

    如今,胞弟最疼爱的儿子,临终交代他照应的侄儿,处在了这种境地!

    正在他犹豫,用什么方式表明态度,让别有用心从中兴风作浪的人闭嘴时,告御状的来了。

    冬日里的日头短,太阳早早西下,天色已擦黑时,外面的小太监进来禀报:宫门口好像是五位大人哭求,据说要状告兵马司校尉邵毅以下犯上,恶意冲撞上官,致使他们五位官员受伤。

    皇帝听的很想发怒,什么叫好像?当他这里是什么地方?连身份都不清楚就敢报上来,皇宫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吗?

    小太监怯怯说道:“禀陛下,报过官职和姓名,也穿着官服但和平时不一样。”

    紧接着,刘协的报信儿也到了,只说要报信,具体内容还不清楚。

    看来是一档子事儿,既然事关邵毅,皇帝也不单独召见,吩咐把人都带到勤政殿,在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让一干人等全部上殿分说。

    皇帝这边施施然过去,还没进大殿,就听到里面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呼痛的、咒骂的、要求讨还公道的,极为纷乱。

    皇帝带着宫女太监从一侧走进勤政殿,踱步到龙椅前。

    大约是上殿告状的人看到皇帝到了,相互提示之下,哀嚎声静了瞬间,紧接着,就以更大的声音响了起来:

    “求陛下给微臣做主啊”

    “那邵毅,陛下您该管管了,似他这般行事,让臣等的颜面往哪里放”

    “不成体统啊”

    “”

    皇帝看了看,五个。原本这五人被人搀扶着,或站立、或跪地,看到皇帝进来要重新摆个姿势的,结果只一动,便触动了伤痛之处,个个龇牙咧嘴,吸气声不断。

    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控诉。

    皇帝原本是有心理准备的,结果这定睛一看,还是傻眼了一瞬间:地上这几个是哪位爱卿?这鼻青脸肿的,着实不好认啊。

    皇帝贵为天下之主,衣冠歪斜的人面见皇帝,那都叫殿前失仪、君前失仪。

    可下面跪着的、鬼哭狼嚎的几位,那可真称不上衣冠不整,冠都不知哪去了,衣袍脏污歪斜,还有扯破的地方。一个个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的,外带鼻青脸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路的犯官,刚过了堂受过刑呢。

    着实让皇帝大开眼界。

    “好啦,到底怎么回事?一个一个的说。”皇帝皱着眉,语调不轻不重,却成功阻止了这几个扯开嗓子的哀嚎,剩余的也就是忍痛不住时的嘶嘶声了。

    伴着嘶嘶的吸气声,一个官员开口了:“微臣,嘶,微臣散衙回府的路上,被兵马司校尉邵毅寻衅,不但冲撞了轿子,还让人上来对微臣拳打脚踢”说到这里,这位官员伤心了,“就把,就把微臣呜呜皇上您得给微臣做主啊”

    嗯,皇帝这才听出来了,通正太常柳惠,这不就是前些天上折子,参邵毅鱼肉乡里的那位吗?

    皇帝看着这位通正太常,这也是刘协重点盯梢的对象呢,此时几乎认不出模样了。好笑之余,也皱了皱眉,邵毅这小子,做事怎么如此莽撞?

    “你们几个呢?怎么回事?”皇帝问其他四个人。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专业人士

    柳惠身边的人也是呲牙咧嘴的磕头,哀嚎道:“陛下啊臣等,臣等也是好端端坐着轿子回府,不知怎的,就被邵毅的马撞翻,然后就被人趁乱殴打成这个样子了,求陛下做主啊”

    哦?这个好像是太师刘建的长子刘世禄?皇帝再认真看看,嗯嗯,的确是刘世禄。

    然后,其余三人再一个个说下来,都是类似情况:如常坐在轿子里回家,然后就被邵毅、或者被周围惊马车辆、或者行人冲撞,然后就是各种乌龙拳、霸王拳一通招呼,就成了这乌眼青、不好认的样子。

    至于出手乌龙的到底是谁,这几人齐齐指向邵毅和邵毅的小厮。

    可是,再问证据,再问邵毅只有两人,怎能把他们前后数十步远的五顶轿子、外带多个家丁一起打了,这几人又说不清楚。

    看到这儿,皇帝大约明白了,不管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