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很理解夏梓堂那份嘚瑟,这若是他的女儿,他可没有夏珂父子那么沉得住气,怕是半夜都能笑醒,合不拢嘴那是绝对的日常表情。
冲着夏梓堂点头之后,又转向邵毅:“邵校尉这份眼力也着实厉害,一早就能看出清韵斋的潜力。邵公子的这份远见和果断,如今,不知羡煞了多少富豪显贵。”
“大人过奖。”邵毅微笑,他并未像夏梓堂那样多做推辞,而是很坦然的承认了他这份运气。还趁机看向夏晏清,冲着她微笑点头,似乎在表达感谢。
从进的门来,他就循规蹈矩的和众人见礼,没一点出格的地方。夏晏清那里,更是一眼都没敢多看。
这时,曲江终于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怎能不利用一下?
至于表达感激,那怎么会?他向心爱女子表达的嗯,只有他们两人懂。
还有他的运气,绝不是看出了清韵斋的潜力,而是在老早的时候,隔着那厚重的帷帽,只凭身形,他就认出这一世的夏晏清就是他上一世的阿灿。
这才有了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
最让他满意的是,这样天纵奇才的女子,最终会是他的妻子,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这里这么多人,还多是不熟悉的男子,夏晏清便假扮安静,坐在最末尾的椅子上。忽的,接触到邵毅投过来的目光。
只一接触,她似乎在那目光中看到了很多情绪,吓得立即把视线转开。
“这”她大约是疯了,不过是一个眼神,她怎么会YY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内容的?
还有,这家伙也太放肆了,这里这么多人呢,也敢乱丢眼神!看来她得找个时间,好好警告他一下了。
夏梓堂那里,见曲江和关本和等人依然就着玻璃技术的事情,对夏晏清大力赞赏。
虽然他心里也跟着喜滋滋的,可这几位懂不懂看看日头啊?这都啥时候了,他们不吃饭,自家小妹还饿着呢。
想来今日来这里给他们当先生,小妹也是费了不少口舌,早该回去吃些汤菜,补补精神了。
“玻璃制作方面的事情,卑职很是外行。是否这事儿很麻烦,需要商讨的事情还有很多?”夏梓堂寻了个空档,提醒道。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乌金石
原本曲江和关本和正在商量,关家需要抽调多少工匠和工人来京城,以供调配使用。听得夏梓堂这么一问,两人都是愣了愣,曲江才失笑道:“咱们真是忘了时辰了。”
说着起身,拿起夏晏清给出的那份计划书,冲着夏梓堂扬了扬,笑道,“令妹已经把事情分说清楚,还有相应的书,本官大略看过,写的极是详细。我和关老员外只是心中高兴,意犹未尽而已。走了走了,今日本官做东,请各位吃顿便饭。”
关本和连忙站起发声:“那哪成?来者是客,理应老朽招待各位。”
夏梓堂也跟着起身,推辞道:“卑职和邵校尉午后还要当值,今日就不打扰了,望大人和关老员外见谅,容我送小妹回府。”
曲江、关本和几人也是无奈,他们商议的事情,主要还是围绕着夏晏清提出的方案进行。
若是寻常的商务活动,甚至官场上的公务,大家议完正事,去吃个饭、小酌一番,那都是正常程序。
奈何此事的正主是位女子,总不能事情做完,他们一群大老爷们闹哄哄的去吃饭喝酒,却把给了他们大帮助的女子撇在一旁。
所以,已经好多次了,次次都这样,说完事情,不管什么时辰,都得各自打道回府,着实扫兴。
好在今日收获颇丰,就算各自回府,这份好心情也是抹不去的。
夏梓堂、邵毅和夏晏清这一行人,夏晏清的马车在中间,邵毅和夏梓堂一边一个骑马随行,前后各有两名护卫,再后面是他们两人的小厮,这份气派很是让路人侧目。
夏梓堂这里一边走,一边还隔着马车的轻纱窗,问马车里的夏晏清:“小妹,你给他们说什么了?我瞧着他们看你那眼神儿,你若是肯收徒,怕是当时屋子里七个人,不分老幼,都要拜你为师了。”
夏晏清坐在马车里,很是翻了翻白眼,说道:“哪有四哥说的那么严重,只不过是朝廷的差事有了能继续下去的眉目,大家都能交差,也能获利。仅此而已。”
亏他也敢说,人家两个朝廷官员,还有关家祖孙三代人都拜师?脑子进水了吧?
“嗯嗯,”夏梓堂骑在马上,腰背笔直,面色严肃,口中的话却甚是随意,“四哥听出来了,小妹今日的教导让他们获益匪浅,他们满意着呢。”
夏晏清:“”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妹控吧?每次她这里做出点什么事情被人称道了,夏梓堂那表情,比他自己连升三级都要高兴。
马车的另一边,邵毅则是问的他送来那两本书:“那游记和风物志,夏姑娘可曾看到有用的东西?若有的话,我让人给夏姑娘寻来。”狗腿味十足。
这个还真有,夏晏清侧头,从马车的轻纱帘望出去,说道:“那本游记中有记载,一个叫做东溪的地方有种乌金石,当地人用来做饭烧炕,燃烧时火力很猛。待我把这两本书看下来,若还有别的可用之物,方便顺路一起寻来。”
“东溪吗?”邵毅说道,“在西北方向,距离京城不算太远,几天的路程。夏姑娘若是不急,等一等也可以。若是急着用,单为这个去一趟也是可以的,不费事。”
夏晏清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那就去一趟吧。待我回去把那一篇游记抄录下来,让四哥给邵公子捎去。”
邵毅点头应下。
这所谓的乌金石,应该就是煤炭。在夏晏清那个时代,宋朝之前有少量应用,大量普及却是在明清。
这里的情况还不清楚,也有可能这种乌金石,只是当地人偶尔得到几块,在荒僻乡野之家得以应用。但因消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煤炭又没形成大批量开采,所以才没有广为人知。
如果真的找到煤矿,玻璃池窑的燃料问题就简单多了。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也打算研制连续投料玻璃技术,所以对关家修建的作坊都有关注。
这一天,曲江早早就到了,接着夏晏清的马车也驶进去了。这些人在关家作坊一直过了午后,才各自散去。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各种猜测,他们是否已经在研究方向上有了进展?
否则,关家圈出来的这片地,只修建了两排管事房,别的几座作坊都未完工,曲江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有夏晏清一个年轻女子,怎么会带着人来这里?
只是接着再盯下来,却让他们疑惑了。
曲江回去之后,竟是没了后续,不但他自己没再去关家作坊,将作监的工匠也都窝在将作监,没一个动窝的。
而关家那里,也是让他们颇为不解。
这一趟三方碰头之后,不但曲江那里没动静,关本和和关云升竟也在收拾东西,看那样子,是打算把关家两个小的留下,他二人要回北河府了。
依照曲江和关家的反应,竟是玻璃研制这事项,短时间内不打算动作了。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两方人做出这个结论之后,放心之余,又稍有些失望。
虽然他们两家的玻璃并不很落后,清韵斋出售玻璃之后不久,他们也相继开始制作。但论起玻璃的本源,却是在夏晏清那里。
如果对于连续投料技术,连夏晏清也没有想法的话,他们这里怕是也很难有进展。
而且,这项研究如果迟迟没有动作,窑炉都不会点火,那么他们想制造的意外,就完全达不到效果。
没有火灾等恶性事故,也就没有理由阻碍关家的琉璃瓦向外扩张。
这两家没了指望,一边闹心着,一边敦促自己的玻璃工匠,加紧研究玻璃新技术。若是夏晏清在这上面没有思路的话,没准儿他们能走在前面,抢到这个先机,用他们低廉的价格,提早一步把清韵玻璃行挤垮。
他们哪里知道,曲江回去之后,已经召集相关人手,拿着夏晏清给出的计划书,依照里面的各项记述,和对应的草图、各种图例,开始设计连续式池窑。
同时,鼓风专业的工匠,也开始进行窑炉的鼓风和引风设计。
一旦把夏晏清提出的多点供热、炉膛式融化池,以及利用烟道预热鼓风等等,全部设计出来,图纸交到关家手中,就可以照图修砌池窑,进行接下来的投料试验。
可以说,池窑技术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关家那里,当然也不是成郡王等人打听的那种情况。
第三百九十六章 敬着些,也远着些
关本和老爷子高兴着呢,他这几天耽搁着没回北河府安排琉璃瓦事宜,那是因为他不放心这里的玻璃新技术,等着看有没有进展。
经过三方的这番碰头,听了夏晏清给他们普及的知识,他哪里还有这种担心?
把两个孙子留下,绝不是把事情搁置,放两个无关紧要的人应付差事。而是因为他太放心了,才留下两个孙子以作辅助,顺便在京城历练。
成郡王和南北通货行在那里七猜八猜的时候,关本和正不错眼的盯着关家下人,看他们打包一个琉璃摆件,生怕他们一个不小心,把摆件来个磕损。
这个摆件就是他之前吩咐曹武,让他守在清韵斋,一定要拿下的那件顺风顺水琉璃摆件。
关本和看着下人用细棉布,一层层把摆件包起来,然后再用草垫子层层包裹,捆扎严实,装箱之后又亲自上手试了试,感觉就算路上颠簸,也不会出问题,这才遣退下人。
他这一趟来的可真值,不但和清韵斋敲定了琉璃瓦合作事宜,还买到如此鬼斧神工般的镇宅神物。
这件神物拿回北河府,定会引起轰动。
玻璃都见过吧?可是,带颜色、有纹路、有内涵、琉璃之中还有琉璃的摆件见过吗?看看他的摆件,就知道琉璃是多么神奇之物。
那天,曹武是抱着摆件,听着周遭人羡慕嫉妒恨的讨伐,在两个小厮的护卫下,才从清韵斋挤出来的。
摆件拿回来,摆在关本和房里,关本和饱饱的看了三天,仔细欣赏琉璃大格局之中包涵有细致的琉璃景色和人物,纷杂的景物在衔接上找不到丝毫瑕疵,才再次惊叹果然是世间没有的神物。
还要一件重要的事,他这快入土的人了,居然还能见识到一个有大智慧、大本事的人。这人还是个年轻女子,如此惊天本事,着实让人叹服。
房间里除了关本和、关云升,关骁和关彤两人也都在。
关本和明日就要和儿子一起启程,他再次叮嘱两个孙子:“我和你们三叔父回到北河府,立即就抽调靠得住的人手来京城,修建池窑的重要步骤就交给他们来做。京城的事就交给你们兄弟二人了,玻璃技术上的事情已经敲定,有曹管事盯着,你二人只要做好清韵斋和将作监工匠的协调,再把京城各大户和朝廷的关系维系妥当便可。”
关骁和关彤听到关本和再次叮嘱,知道这事儿重要,并不觉得啰嗦,连忙起身答应。
关本和摆摆手,让两人坐下,继续说道:“说是三家合伙研究玻璃技术,可将作监和夏家和咱们不一样,咱们哪家都惹不起。尤其是夏家,”
说到这里,关本和停了停,视线重重地落在两个孙子身上,“夏姑娘虽然年轻,但就她这份想做什么,什么就能成的本事,天下难寻。这可不是一般女子,你二人对她一定要敬着,敬着些,也远着些。有事找康掌柜,切记不要和夏姑娘单独接触。”
关骁和关彤两人对视一眼,心下很是不解,他二人是合作一方的主家,夏晏清也是,出来做事,哪里能有那么多的讲究。
虽是不解,迟疑一下,便也应下了。
关本和见两人答应的不很利落,语气转为严厉:“夏姑娘虽是和离妇,京城好多权贵大族却都盯着她的亲事。咱们是商户,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你二人正是娶妻的年龄,若和夏姑娘单独接触,让人觉得碍眼了,会给你们、给家族招来祸事!”
“是,谨遵祖父教训。”两人这次答应的干脆多了。他们来京城有段时间了,当然也听过夏晏清的亲事有多抢手。
有道是:一家女百家求。京城好多权贵大族对夏晏清有意,可是一家家问询下来,却都无果。
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夏家女心比天高,如此推脱,定是在等更好的亲事。
却也有人说夏家清醒,如今看着都是高门大户上门说亲,但这高门大户冲的可不是夏晏清这个人,而是夏家女的聚宝盆属性。
这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