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虽有期待,却也有些怀疑夏晏清一个女子,在一个还未展开的事项上,是否能有出人意料的办法。
“在咱们的设想中,连续投料就意味着需要连续出料,这样连续性的产出,不但节约了投料升温、降温、制作占用干锅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间歇出料的热量损失,让坩埚能一直保持在玻璃液熔融的高温状态。”
夏晏清一边说着,一边把两种投料的过程和耗费时间,以及升温降温之间的热量损失,一一列举出来。
两厢比较之下,连续投料的优点极其醒目。
夏晏清说的这些,曲江等人也曾模糊的想过,却没整理出这么清晰的条理。但好歹也在他们预料之中,虽然此时频频点头,却没多少意外之色。
关家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对玻璃制作的了解,只是那天去清韵斋窑场拜访时看过。
这时听了夏晏清的讲述,回想那天见到的玻璃制作现场,若真能把投料之后的升温,以及原料融化之后,再把玻璃液降温到可操作状态,还有那漫长制作过程所占用坩埚窑的时间都省去,玻璃的产出量必然会大幅度增加。
而升温和降温之间,所耗费的柴火也会大大减少。
想到这种技术成功之后,玻璃产出剧增、成本大大降低,平板玻璃和各种玻璃器皿必将走进千家万户。那出货量将有多少?又会有多大的收益?
关本和和关云升的心热了起来。
还是曲江比较镇定,除了他知道的这些,还有萦绕在他心头那些解决不了的难题。
“可是,你这一口坩埚中的玻璃料总是要出的。难道把坩埚做成活动的,待到玻璃液融化之后,把它倾倒出来吗?”曲江问道。
“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说的池窑技术。”夏晏清说着,转身在木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狭长型的砖砌池子。
然后,一边在池子上做着分割,一边说道:“最前面这部分,我们可以把它设想成现在的坩埚窑,玻璃原料将在这里充分加热”
第三百九十三章 给大监丢脸
夏晏清这段时间写的计划书,是她挖空心思回想前世关于玻璃发展的那点可怜记忆,加上工科生在学校里学过的一些原理,构织而成。
“流动性,流动性懂吗?凡是液态,例如水、油、铁水和玻璃液,都具有流动性。利用这种流动性,让融化池中熔融的高温玻璃液,进行流动出料。同时,往冷却池流动的过程中进行均化、排气”
夏晏清一边讲解,一边把她简单画出的池子,分割成融化池、澄清池、冷却池和出料池。
这时,关家人已经听得激动异常,没想到,一件完全没有头绪的难事,在夏家女子手中,就这样简单的被解决了。
不愧是做大事的人,脑筋就是比常人灵活得多啊!
曲江等三人,也是听得连连点头。
可是夏晏清把池窑的主要结构讲解完毕,语气却是一转:“如果池窑技术就是这么简单,想来咱们能把连续投料技术研制出来,别家玻璃行也一样能做到。”
关家人瞬间呆滞,真是这样吗?回想夏宴清讲述的这些,他们外行人都能理解,想来那些浸淫在玻璃制作方面的人,只要想通了用连续性池窑这点关节,接下来的,就是一通百通了吧。
曲江几人也是眼神闪烁,他们之前是没想道,能把坩埚窑变成池窑。一旦有人想到这一步,或者技术开发处做工的人偶尔泄露一句池窑的形状,专业制造玻璃的人马上就能想通接下来的步骤。
夏晏清见他们都听得认真,也无意卖关子,接着说道:“大的工序,都是卡在想象力上,一旦想法到了,之后这些过程没多少技术含量。所以,咱们要的是细节。”
夏晏清在木板的一角,用粗炭条重重的写了“细节”两个字。
“比方说,”她在池窑的融化池部分画了个圈,“比方说融化部分,为了更好的吸收热量,并防止热量散失,我们可以把这部分池窑修建在炉膛中,做成半敞开式”
夏晏清说着,用碳条在融化池两旁又添了一部分,简单标注成砖砌的模样。
接着再往下讲:其中,窑炉的供热方式,为了供热均匀,可以分成多个供热点。还有保温砖、保温方式、蓄热室等等,一系列的,都讲了下来。
下方,曲江等三个内行,越听眼睛越亮。“细节”二字果然没白重点标注,真的很重要呢。
照着这个思路做下去,融化池的三面、甚至三面半都将是供热面。这个想法,依然节约了燃料的使用量,而固体原料的融化时间也将大大加快。所有这些,都是玻璃降低制作成本、加大产出的有效措施。
关家几人则听得呆滞,这里面很多东西他们都听不懂。但是只看将作大监等几个内行像捡了宝似的那么兴奋,想来夏家女子所讲内容,一定极有见地,也非常重要。
关晓和关彤不知何时,已经拿来纸笔,一边听一边记。他们虽然暂时听不懂夏晏清说了些什么,但记下来可以慢慢揣摩。并且,以后在将作监工匠研制的过程中,他们也能把今日听到的,和研制现场对照来领悟。
“还有澄清池,为了更好的让玻璃液均化,并让玻璃液中的气体充分溢出,我们可以人为的增加玻璃液的流动距离”
最后,夏晏清讲到了另一个大家都忽视了的重点:“咱们这次研制,不但需要玻璃工匠,而且还需要冶炼专业、鼓风专业、以及修建火炕火墙烟道专业的工匠。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才能把事情顺利做下来。”
已经讲了一个多时辰,夏晏清把她能想到的、关于池窑技术的大体研制方向,一气儿顺了下来。至于以后能进行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将作监工匠的技术水平了,她这里能提供的帮助已经很少。
余热利用,是她生长的那个时代,各个企业都要涉及到的一个能源技术。
“烟,烟道专业?”曲江等人正听得入神,忽然听到火炕火墙什么的,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好好的正在讨论高端技术问题,怎么忽然就扯到火炕这么接地气的事情上了?
夏晏清提到用人,冶炼专业、鼓风专业、玻璃工匠这些,曲江都能理解,可是火墙火炕和烟道是个什么情况?风马牛不相及的好不好?
夏晏清见曲江不理解,便在木板上画出的整个池窑的一侧,分别标注了烟道的走向,还在这过分长的烟道一侧画了一个夹层,解释道:“燃料燃烧之后的烟气,也有足够高的热量。这些热量可能达不到融化玻璃的温度,但它可以给玻璃原料预热,也可以给风箱送进来的气流预热。尤其是鼓风送进来的气流,经过预热,一定能节约燃料,也能加快玻璃原料的融化时间。”
曲江在沉思,而他带来的那个官员已经懵了,满脑门子的问号:“烧火之后的烟不都排掉了吗?这点热量也值当的回收?”
话没说完,他就被曲江狠狠的瞪了一眼,“夏姑娘刚才不是提过火墙和火炕吗?你都听什么了?皇宫那么多的宫殿,冬季时能温暖如春,那热源不都是烧火之后的烟气吗?”
堂堂将作监从四品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手下管着几百号顶级工匠,却说出这么没见识的话,简直就是给他这个大监丢人。
“额”那官员眨眨眼,羞惭难当。他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平日里不管冶炼,还是打造兵器,那些烟气都随着火焰冒掉了。却不是烟气没有热量,而是那些热量没处可用。
不对那官员瞬间醒悟,大约也不是没地儿用,而是他们没想到而已。
照着夏姑娘的意思,冶炼炉中需要大量的鼓风,那可都是冷风,尤其冬天时,用的木材格外多。
如果把鼓进冶炼炉中的冷气,也用烟气预热的话,是否能省下不少木材呢?
那官员满脸的向往之色,若是他能在冶炼技术上做出改进,是不是能在工匠界大大扬名啊!
关本和等人已经听傻了,也看傻了。
这位夏姑娘果然大才,看看这位曲大人,那可是将作大监,他领来的这两个,想来也不是等闲之辈。可是面对一个年不足二十的女娃,怎么时时处处都显得没见识了?
曲江可顾不上看关家几人是什么想法,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的确需要在鼓风方面精通的工匠来设计进出两个烟道。夏姑娘放心,这些专业的工匠,将作监都有。如果还有欠缺,本官负责从工部找人,一定不耽误事。”
第三百九十四章 目光中的情绪
曲江的保证让夏晏清放了大半的心,连续性池窑技术,已经有了基础构想,现在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一定能研究出来。
而能给予研究人员保证的,最理想的就是这位将作大监。
接下来,夏晏清又和曲江、关本和在一些细节方面做了确认,便把她写就的计划书交给曲江。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其余的,研发人才由将作监提供,而所需的财力支持,就是关家需要负责的。
至于她自己,能给出这么一份构想,辅以一份详细阐述构想和图例的计划书,她起到的作用已经很客观了。
其余的,就是池窑技术成功之后,大量的玻璃液该如何消化。
如果还像现在这样,弄一群工匠蘸取玻璃液,用吹筒法制作玻璃,怕是会限制池窑技术的发展。
从现在开始,玻璃作坊可以小幅度的试着用垂直提拉法和平拉法制作平板玻璃,待到池窑试验有玻璃液制出,再进行大规模进行垂直提拉法和平拉法试制。
若这两项操纵能够成功,消化池窑技术产出的玻璃液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扩大池窑熔池的面积。
几个人讨论的兴起,眼看时间过了正午犹自不觉,直到外面报进来,说夏家四爷和清韵斋的邵公子来了,曲江和关本和等人才惊觉,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
关云升连忙起身,一面吩咐伙计请二位爷进来,一面对曲江和夏晏清歉然说道:“瞧瞧我,真是待客不周,不知不觉竟然耽搁至此。”
曲江此行可谓心满意足,哪里还在意耽搁了这点时间,能把事情说透了,知道了玻璃新技术的研制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哪里哪里,也亏得你这待客不周,本官才又多问了夏姑娘好些事情,这时间耽搁的值。你们关家也是办实事的人,才能如此忘记时辰的筹划此事。”
屋外有说话声传来,关本和和关云生几人连忙出去相迎。
夏家知道夏晏清今天要来关家修建的作坊商量事情,夏梓堂心里惦记着这事儿,看着时辰不早,特意过来一问,自家妹子是否已经离开?
没想到还真被他问着了,一旦做起事就能忘了吃饭的小妹果然还在。
作为清韵斋另一个东家,今日之事邵毅自然也知道。他今天一早上,那是时时盯着夏梓堂的,眼看着夏梓堂出了兵马司之后就变道,当即就绕了个弯儿,和夏梓堂偶遇了。
几句话过后,两人便一同来了夏晏清口中的玻璃技术开发处。
两人随着关本和进到待客厅,给曲江和另一个将作监官员见礼。
这时曲江和那位官员坐在主位,另一个工匠和夏晏清已经站起。
夏梓堂和邵毅见礼之后,曲江摆手让众人都坐了,然后笑呵呵的说道:“难怪夏大人过来探问,实在是令妹才智惊人,让我等不住的请教,才耽搁到如今这个时辰。”
“哪里哪里,大人过奖了。”夏梓堂连忙客气,“我家小妹年纪尚轻,只是在制作玻璃上有些心得,着实当不得大人赞誉。”
嘴里说着客气话,心里却得意非常,眼里的笑意像是要溢出来似得。
曲江笑看着夏梓堂,说道:“我可不敢称这是过奖,实在是令妹奇才,否则咱们也不会耽搁这么长时间,把令妹的午饭时间都耽搁了。”
关本和连连应和,惭愧道:“可不就是吗?我们关家也有几个作坊,原本以为家中工匠手艺也算超群,可今日听了夏姑娘的讲解,着实汗颜的很。若是让关家工匠来做此事,没有夏姑娘的指点,怕是过上几辈子也不会有眉目。”
关云升和关家两个孙辈点头如小鸡啄米,丝毫不掩饰心悦诚服的心情。如此奇思妙想,除了夏家这位女子,换做旁人来做此事,一点儿成功的可能都没有。
夏梓堂又是一番客气,心中更是得意。就说嘛,自家妹子绝对是天底下独一份的奇女子,最聪明、最厉害、最漂亮,没有之一!
曲江很理解夏梓堂那份嘚瑟,这若是他的女儿,他可没有夏珂父子那么沉得住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