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珂父子还是第一次听到“灰色地带、灰色收入”这样的词,但很奇异的,他们听懂了。

    第二天,夏晏清没急着找曲江联系,而是把她的合作意向、寻求的工匠专业,以及方方面面的细节又仔细归拢一遍。

    待到过了申正时分,夏晏清回府的时候,她的马车尾端多了三个装了琉璃瓦的不大的藤箱。

    大概夏珂也惦记着观看夏晏清制作的琉璃瓦,今日下衙格外早,天光还大亮的时候,便已进了后宅。

    因天色尚早,姜夫人房里只有夏晏清,母女两个正说着话儿。



    第三百四十七章 倾向琉璃多些

    夏晏清笑盈盈的看着夏珂去换了常服出来。又净了手脸,坐在椅子上之后,才问道:“女儿已经拿回琉璃瓦,父亲要不要趁着现在日光尚好,这就观看?”

    夏珂连连点头:“拿上来吧,待到晚间点灯再看,可就不美了。”

    姜夫人在一旁听的诧异:“你们父女两个打的什么哑谜?琉璃瓦又是怎么回事?晏清买回来的吗?”

    她也是知道琉璃瓦的,虽然有琉璃两个字,可姜夫人从未把琉璃瓦和自家女儿做的琉璃摆件和琉璃首饰当作同一品种。

    夏晏清先吩咐了心秀,让人把东西拿进来,然后才颇有些得意的对姜夫人说道:“不是买的啊,是咱家琉璃作坊自己做的。您就等着瞧吧,漂亮着呢。”

    “琉璃瓦?”姜夫人很是诧异,“你怎么想起做这个?”

    在她的印象里,她家闺女做出来的东西,那都是这世间没有的稀罕物件儿。

    琉璃瓦,很不稀罕啊。

    “赚银子啊。”夏晏清回答得理所应当。

    “琉璃瓦也很赚钱吗?”姜夫人差点儿问出琉璃瓦也能赚钱的话。

    这若是问出来了,那些经营琉璃瓦那么多年的人,都在干什么了?

    幸亏她及时打住,成功做出了补救。否则,她就是那种仗着女儿做了稀罕生意,张狂浅薄的人了。

    “这个,得看您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了。您想,玻璃是赚钱吧?”姜夫人点头,夏晏清接着说道,“盖一间房用几块玻璃?又会用多少块瓦?”

    “那”姜夫人语塞,这还真不能比。修建一个院子,玻璃用的是挺多,但在数量上,绝对没办法和砖瓦比,那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正说着话,跟随夏晏清的护卫把那三只藤箱抬了进来。

    那三只藤箱不大,一共也就装了二十多片瓦,有成功的,也有残次品。

    护卫把东西放下来,行礼退出。

    夏晏清亲自上前,把藤箱打开,夏珂也已经凑了上来。

    夏宴清看看打开的这只藤箱,对夏珂说道:“这只箱子里放的是最后选定的琉璃瓦成品。”

    说完,她又去打开另外两只,一边说道:“这里面是其它六个配方所出的瓦片,东西倒是不错,但琉璃瓦品质和价格相比,有点不划算。所以只是试验品,只有借鉴和参考作用,实用性不强。”

    夏晏清抽出四片她认为的成品琉璃瓦,分别是暗金色、暗红色、碧绿和湖蓝色。

    “参照市场上现有的琉璃瓦颜色,咱们作坊也只做了这四种颜色。”夏晏清解释道。

    夏珂听夏晏清描述过她的琉璃瓦,提早就知道此琉璃瓦倾向琉璃多些;瓦的话,那也就是形状一样,其它方面的品质,两厢相距较远。

    所以他有心理准备,先拿起一片绿色琉璃瓦,仔细端详着,面色甚至沉静。

    但姜夫人就不一样了,她可是第一次见,也是第一次知道夏晏清打算做琉璃瓦。

    虽然刚才夏晏清也打过招呼,说她的琉璃瓦漂亮着呢。但真正见到实物,还是让她吃惊不小。

    连带着房间里的几个丫鬟婆子,也是齐齐倒抽着凉气。

    相比之下,心秀和心容就淡定多了,完全就是见过大世面,一点儿不为所动的样子。

    说起来还真是如此。别说只是琉璃瓦,她们可是连千里眼也见过,也用过的。遍观大梁朝,把达官显贵们都算上,有几个有她们这等见识的?

    姜夫人吃惊过后就开口询问了:“这个,这就是琉璃吧?晏清,你这琉璃瓦做的这么精致,谁家能有那许多银子,能在屋顶铺满这种瓦片啊?”

    这瓦片,得多少钱一块啊?那就是把银子往屋顶上铺的吧?

    一句话,把夏晏清问得极为尴尬。她好像看到多少年之后,各种仁人义士提起庆元年间,有个叫夏晏清的商人,不顾百姓疾苦,弄出若干奢华物品,大兴奢靡之风,搞得大梁朝名不聊生

    这特么也不能怪她啊,压根儿就不是她主动的好不好?

    再说,事在人为,奢靡不奢靡的,那还得看皇帝的意思,也得看这种奢靡所造成的结果如何。

    她拿起一片湖蓝色琉璃瓦给姜夫人看,“娘,您瞧瞧,这是琉璃,但也的确是瓦,可没有琉璃摆件那么精致、能供人玩赏的。琉璃瓦品质和琉璃摆件差的远,价格自然没法儿相比。”

    琉璃瓦本就是建筑材料,装箱时也就那样从样品库提出来,并未经过仔细擦拭。

    姜夫人倒也不嫌弃上面还有灰尘,从夏晏清手上接过,翻来覆去的仔细打量。

    一边看,一边还点头自语:“倒是和琉璃摆件不大一样,粗糙多了,细腻程度也差的很远。”

    说着,又抬头看向夏晏清:“但这的确是琉璃,比那些大族使用的琉璃瓦精致的多。你着琉璃瓦多少钱一块?大户人家可买得起?”

    “买得起买得起,”夏晏清连连点头,“咱本就是为了让他们买得起才做生意,若家家都买不起,咱们做这些来干嘛?”

    这些琉璃瓦做工比较粗糙,也不透明,但只从外观的光泽和致密度来看,却是妥妥的琉璃无疑。

    夏晏清选定的琉璃瓦,和另外几种配方烧制的琉璃瓦相比,无论从质密度还是从光泽光滑度来看,都是最次的那种。

    但是这种致密和表面的光滑,若是镶嵌在屋顶或者门斗飞檐,一定极具光泽。若再辅以阳光照射,绝对的光华灿烂、熠熠生辉。

    其它那几种配方制作的琉璃瓦,当然品质更好,很有光怪陆离之感。但若是用于修建房屋,却着实浪费,且成本真的太高了。

    之前夏珂曾说过,她做的试验品,成功的不成功的都拿回来看看。

    所以,这三只藤箱里面,除了成品的琉璃瓦,还有些是残次品,有表面有大气泡、坑坑洼洼的,也有变形的,有裂纹、甚至不成形的,各装了几件。

    夏珂把所有这些琉璃瓦一一看过,才擦了手,重新坐回椅子。

    心里却在感叹年轻人的厉害,从他和女儿谈过话,到现在才过了多久,女儿就做了这么多准备。

    果然他是老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技术天赋

    姜夫人的大丫头秋纹见主子看完了,出去喊来几个粗使婆子,重新把琉璃瓦装好。

    几个婆子更是没见过这等精细的瓦片,拿着万分的小心装好,正弯腰抬起,打算跟着心秀往外走时,夏珂交代道:“这些先拿去外院,交代给石头。”

    石头是夏珂的长随,这些东西,他先留下仔细看过再送回去。再说,两个儿子还没见识过呢。

    婆子应声而去。

    夏晏清不在意夏珂怎么安排那些琉璃瓦,但她见夏珂神色略显沉重,心里有些打鼓,便问道:“父亲似乎不怎么开心的样子,是否琉璃瓦有什么不妥?”

    夏珂摇了摇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才说道:“东西自然是好东西,没有不妥。只是,这等奢华物品若是风行起来,这风气”

    这是皇帝的意思,所以夏珂又摇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这个,”夏晏清心里又把皇帝吐槽一番,才宽慰夏珂道,“您得这么想,那些买琉璃瓦的人家,即使不跟这个风,银子也不会拿来救济穷人。”

    夏珂一听就笑了:“你倒是看的明白。”

    说完,语气又转为郑重,“为父建议,你再调整一下配方,用料和工序可以再粗糙简单些,价钱也低些,按品质的不同,多几个价格等级。”

    夏晏清点头:“行,要不,咱们再做些琉璃砖?富豪之家砌墙的时候,透花窗可以用琉璃砖来砌,那样子晶莹璀璨亮丽,一定好看。”

    夏珂成亲之后就从老宅分出来,没有家族贴补扶持,家底一直很薄,姜夫人操持日子向来节俭。

    虽然近两年夏晏清开始做生意,往她这里塞的银子已经足够多。但姜夫人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却改不了。

    但是,她刚看见的琉璃瓦,着实喜欢的厉害。

    只是,想到一间房需要的瓦片,若换成琉璃瓦又需要多少银子,姜夫人连想法都没正经兴起,就彻底打消了念头。

    她这里的银子是不少,但那是女儿赚来的。女孩子家的,抛头露面赚钱多不容易,哪里能用来摆排场?

    坚决不能!

    接着,她就听到夏晏清说起了琉璃砖。

    用琉璃砖砌出的透花窗啊,姜夫人的心立时就动了起来,他们府上也是有花墙的,墙上很是有几个透花窗,完全可以改一下。

    “眼看着天气就暖和了,要不,咱们把府里花墙上的漏窗也改了吧?把原来的砖取下,换成琉璃砖。”姜夫人喜滋滋的说道。

    夏晏清看向夏珂,当先使用琉璃砖瓦这种事,不知道她老爸介不介意当这个出头鸟。

    夏珂倒也不矫情,“行啊,改几个透花窗而已,不是什么大事。这你得问你女儿,若她愿意给你往回拿砖,旁人又有哪个拦得住?”

    出头鸟他自然是不愿意当的,但自家女儿就是做琉璃砖、琉璃瓦的,他就算有所顾忌,自家院子里,小小的改几个漏窗还是可以的。

    “不用晏清往回拿,我这里有银子的。待到琉璃砖摆上铺面,我就差人拿银子去买。”姜夫人很是豪气的说道。

    这个话,她应该专门和两个妯娌也说说。人家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她这当娘的从女儿店里拿东西都付银子,老宅的伯母和婶娘总不能高过她这个娘亲吧。

    琉璃瓦和琉璃砖真正出品,起码得二十天以后。

    夏宴清把事情交代给乔辰生,她就不再操心这件事,转而筹划玻璃技术改进的事情。

    先派人给曲江传话,说有事找他商量,请他定个时间,选个地方详谈。

    曲江在玻璃的光学性质和望远镜制作原理上,没少请教夏晏清,很是领她的情。

    接到窑场的小伙计传话,也不另外选地方,第二天,带了个随从,就往窑场过来,登门拜访了。

    曲江是穿便服过来的,进了窑场大门,远远的看见夏晏清迎过来,当先笑着招呼道:“听闻夏姑娘有事商量,本官一点儿没敢耽误,这就赶过来了。”

    曲江说话随便,夏晏清却不敢随便答应。

    要知道,人家是正经的朝廷三品大员,比他老爸都高着两级呢。

    “民妇见过曲大人,着实是有事相商,才冒昧给大人带话。失礼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两人都是正经做实务的人,并不在这上面多花时间,一轮寒暄过后,夏晏清便请曲江往待客厅而去。

    两人坐定,上了茶点,曲江兴致盎然的问道:“不知夏姑娘找本官所谓何事?”

    这段时间的交道打下来,曲江很认可夏晏清的技术天赋。如果认真说起来,他其实是有些钦佩的。

    这样一个有技术天赋的人,找他商量事情,曲江很有兴趣的好不好?

    他现在是万分的后悔,若早些和夏晏清一起商议千里眼的研制方法,说不定,他能从夏晏清手上学到研制新物品的方式方法的。

    “是这样,”夏晏清说道,“前几日,家父曾和民女说起,玻璃对于贫苦百姓人家来说更有使用价值。希望民女能从玻璃的制作方法上想想办法,让玻璃的价格继续降低,最终让普通百姓也都买得起、用得起玻璃。”

    “玻璃的价格还能降低?”曲江很是不敢相信。

    之前,若夏晏清这么说,他或者还需要考虑一二。可如今,将作监也是要做玻璃的,自然知道玻璃价格的底线在哪里。

    再降低,不可能了吧?

    夏晏清委婉说道:“能不能降低,这个还不好说。所以我才找曲大人,希望能和将作监合作改进玻璃的制作方法。力争在同等用工、同等时间内,大量产出玻璃,把玻璃的价格降下来。”

    同等用工、同等时间内、大量产出玻璃曲江沉吟着,反复琢磨着夏晏清说的这几个关键词。

    这女子果然聪慧,这样就能被她找到改进玻璃技术的大方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