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看到曲江能认可这份书,且还如此郑重,皇帝依然很高兴。

    他把另外那份条陈也递出去,说道:“曲爱卿再看看这个。”

    条陈的内容,可比制作玻璃的册子简单多了。

    曲江刚还在诧异,皇帝为什么拿玻璃的制作方法让他看。

    等到把条陈拿到手上翻开,脸色立即就变了,而且越看越不敢相信。

    “千,这是说的千里眼?”曲江愕然抬眼,直瞪瞪的看着皇帝,妥妥的殿前失仪了。

    “微,微臣没看错吧?这里面说的是要做出千里眼这等神物?”曲江磕磕巴巴的问道,怕不写条陈的人疯了吧?

    “没错。”皇帝气定神闲的端起面前茶盏,小小的抿了一口,心下很有些得意。

    连将作大监猛然听闻千里眼,都能这么失态。如果这神物真正做出来,并应用于军中,那将是多大的优势?

    皇帝指了指曲江手中的条陈,问道:“如果把这个试制的差事交给你,你可有头绪?”

    曲江额角立即渗出汗来。

    这,这,这怎么可能?从条陈的内容上看来,那个发疯的人认为,千里眼的制作和玻璃有关。

    但是,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啊。

    见过玻璃和用过玻璃的人多了,却也只能让视线穿透玻璃,看见的景象却没有丝毫变换,绝没有延展视线的效果。

    甚至还可能因为玻璃制作有缺陷,视线穿过玻璃看到的物事,会有些许波纹状的走形。

    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变成千里眼?

    无论曲江怎么想,也想不出玻璃和千里眼有什么关系。

    他站起身,躬身问道:“微臣敢问陛下,不知这个条陈是何人所写?微臣得问问,制作千里眼的构想因何而起,才能判断出是否有试制的可能。”

    如今在屋里的人,除了曲江,就只有皇帝、孙从山主仆和邵毅,这三人都是工匠行的门外汉,不明白开发一种新器械,首先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哪里。

    如果夏宴清在这里,一定会替曲江叫好。

    对于千里眼这种传说中的东西,曲江刚看到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又被皇帝直问到面上,居然立即就能把握到其中关键。

    如果是她在场,被曲江多问几句,说不定真的让他问出些什么。以曲江的本事,和将作监的实力,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真能被他把望远镜做出来。

    “承安,你给曲大人说说。”皇帝自然不得要领,他把邵毅推了出来。

    邵毅应声站起,冲着曲江微微欠身,说道:“条陈是清韵斋的东家、夏家四姑奶奶写的。她之前曾拿到过两块不规则的玻璃废料,无意中移动距离时,发现视线穿过两块玻璃,看见的景物有放大效果,所以有了这个构想。”

    曲江脑子懵了一下,这条陈,居然是个女子写的。

    而且,若是两块不规则玻璃和目光在同一条线上的话效果还真不好说。

    “不知这两块玻璃现在何处?能否拿来给本官借鉴一二?”曲江满心期待的看着邵毅,问道。

    邵毅连忙拱手致歉:“这个发现,是夏氏宴清在很久之前,偶然所得。据说,她当时只有个模糊的想法,自己也感觉匪夷所思,便弃之脑后,废玻璃当时就丢弃回炉了。”

    曲江紧接着追问:“夏氏女可有说过,两块废玻璃具体的形状如何?”

    邵毅摊手:“下官问过,她说没什么形状,就是不规则的玻璃废料。”

    这时的邵毅,也明白了曲江的意思。

    别说他没问过夏宴清,那两块玻璃是什么形状,就是问过,也不能告诉这位。

    阿灿可是说了,这种事,全靠机缘和巧合。

    如今,千里眼的机缘巧合,已经把一大半告知了曲江。若再被他问出些什么,这个机缘岂不是全都归了他,那阿灿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曲江倒是没从邵毅话语中听出什么,看起来很是失望,转而向皇帝说道:“禀陛下,若千里眼的构想是从两块玻璃废料中发现,想要试制的话,就只能用大量、不同形状的玻璃进行试验。寻找到合适的玻璃形状,然后再加以精制,进行千里眼的制作。”

    皇帝点了点头,对千里眼的期待,又多了几分信心。

    算起来,曲江管理的是天下最顶尖的工匠,可他的想法却和夏氏女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夏氏女之能,着实不可小觑。

    那么,她的想法也很有可能变成实物。

    皇帝看了孙从山一眼,孙从山会意,退出御书房,站在门外,注意着内外的动静。



    第二百六十九章 貌似公平

    曲江见皇帝在自己的御书房说话都如此小心,不明白将要发生什么事,不由得心中紧张。

    邵毅则是提前就有准备,并不奇怪皇帝会有此举动,只低敛了双目,静等皇帝开口。

    清韵斋那里,之前已经算是和邵毅敲定。所以,皇帝接下来的话,只是对曲江说的:“这份条陈你已看了,如果千里眼能制出,使用于军中,朝廷的军队在战事中的胜算,将会大大提高。若斥候和军中将领运用得当,当能做到料敌机先,可谓无往而不利。

    没有思路也就算了,如今既然有机会,此事必须一试。朕已经决定,一方面由擅长玻璃制作的清韵斋进行研制,另一方面由曲爱卿挑选得力工匠,一面熟悉玻璃制造,一面进行千里眼试制。”

    皇帝的话说到一半,曲江已经心情复杂的站起躬身。

    他对这所谓千里眼的制作没有任何头绪,也不敢抱多大希望。

    可皇帝已经吩咐,而且如果真有千里眼这种东西,并且能掌握在大梁朝军中,的确作用强大。

    就像皇帝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的确应该下大力气进行研制。

    只不过,这一线希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真,此事是否会辜负皇上的期许,他是真没把握。

    事情果真不成,他又会面临皇帝怎样的责罚?

    曲江想得冷汗涔涔。

    皇帝把曲江的神色看在眼里,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如果曲江有危机感,凭着将作监众多灵巧的顶级工匠,说不得,会比清韵斋更早一步制成千里眼。

    如此,直接喝令清韵斋停止研制。若夏氏在研制过程中有可取之处,朝廷再买她技术的时候,价钱以及条件,就由他单方面说了算。

    皇帝瞟一眼邵毅,想来到那时,这小子也没脸再说什么。而那夏氏,也依然是个会赚银子的和离商妇,他趁早断了对夏氏的心思。

    若清韵斋能比将作监更早一步成功,于朝廷而言,也只是动用些银钱,于大的方面看,好处依然巨大。

    曲江那里,感觉大冬天的,他的后背却渗着冷汗,斟酌着问道:“陛下恕罪,这本条陈也说过,机缘和巧合在此事的成败中占了很大成分。此设想本就是清韵斋提出,将作监又没有制作玻璃的经验。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却是清韵斋先一步研制成功如此,微臣可怎么向陛下交代?”

    一旁的邵毅这才抬眼,快速看一眼曲江和皇帝。

    皇帝闻言,面上神色有了些变化。吃朝廷俸禄的官员,就是这么瞻前顾后,连一个妇人的胸襟和决断都没有。

    他淡淡说道:“朕让将作监和清韵斋同时试制,为的便是多一重保障。清韵斋做玻璃生意不足两年,且是民间作坊,而将作监却集聚了天下技艺最精良的工匠。你们和清韵斋各有优势,且做做看吧。”

    曲江心情立时沉重了几分,如果这么说,他管辖的将作监的确有绝对优势。

    只听皇帝继续说道:“不管是谁首先试制成功,接下来的千里眼制作,都将由将作监承担。在筹划试制时,就把以后制作千里眼的规划考虑进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曲江再不敢有任何迟疑,躬身答应:“微臣定尽心竭力,必不负皇上厚望。”

    同时,心里也松快一些,不管怎么说,以后的千里眼制作还是要落在将作监这里,陛下对将作监依然看重。

    皇帝继续说道:“此事重大,试制和以后的成建制制作,都要秘密进行,决不允许技艺外泄。将作监安排人手和场地时,要注意这些。”

    说着,又转头看向邵毅:“承安可以给夏氏回话了,让她着手研制。将作监和清韵斋研制同一样事物,她若能提早一步出品,朝廷依然会向她购买。”

    也就是说,如果将作监提早做出来,清韵斋就什么也没有了呗?

    邵毅听着,眉心不受控制的跳了几跳。

    这种话,亏皇帝身为九五之尊,也好意思说出来。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个才建起两年的民间作坊,有将作监这样一个对手,皇帝居然还摆出一副公平合理的态度简直太不要那啥!

    幸亏阿灿心里有底,否则,那可就是给他人做嫁衣,真的亏大了。

    邵毅把一个很哀怨的表情展示给皇帝看,清韵斋生意,那是有他分成的!

    皇帝哪里会因他的表情改变态度,很是同情的建议:“若承安感觉有压力,又担心投入落空,这事儿清韵斋不做也可以,朕绝不怪罪。”

    “”邵毅只得起身应道,“能替陛下效力,还有可能赚银子,想来清韵斋一定荣幸之至。微臣一定把陛下的意思转告夏氏女。”

    对于夏宴清这个草民出身的人来说,封建社会的皇帝看到中意的东西,没有强取豪夺,还给了些许机会,已经是明君了。

    此事机密,她只找机会,简单对父兄提了提。

    夏珂父子听闻有这样的事,都是惊讶莫名,却也知道其中的重要和危险,更是不会再多问半句。只夏珂叮嘱她,一定尽可能把事情做机密些。

    之后,夏宴清便把精力都用在了玻璃折射率测定、和相关的测量工具上。

    想要降低成本,把这件事做的足够保密,最好从古人还没有概念的折射率下手。

    有了折射率,玻璃透镜的基本尺寸就可以通过计算大体确定下来,从而大大减少试验的步骤和频次,能大幅度降低人们的注意。

    所以,她并不忙着按照她给出的计划书调派人手,不知情的人,也看不出她在忙些什么。

    从接到邵毅的回话,她就吩咐乔辰生,制作不同厚度的玻璃板和玻璃块。

    同时,也收集现有的、不同尺寸的玻璃,进行光线照射,收集庞杂的折射率计算数据。

    在这个没有精确测量器械的时代,她也只是普通人的智商,只能用多次、不同角度、不同厚度的折射数据,最后平均,力图能找到最接近真实值的折射率。

    同样的,用玻璃的折射率计算,确定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弧面以及焦点,望远镜也就能有个大体上的尺寸。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拥有玻璃作坊,多少也知道些反射折射理论的现代人,研制望远镜最初的耗费其实没多少。

    她一边积累玻璃折射数据,一边调用两个维护玻璃模具的工匠,把游标卡尺的大概形状和工作原理描述一番,让他们二人尽快把这种测量工具制作出来。

    另外还有弧度尺。这东西原理简单,只不过,原始的弧度尺测量片会多一些。



    第二百七十章 年底了

    邵毅惦记着夏宴清和母亲见面的事,本来已经托人找了宜出行的好日子。

    可揣着好日子,每次去窑场,夏宴清都在或明或暗的房间中忙碌。

    接连两次过去,他甚至都没看到人。

    还好他向心秀心容几人询问,知道夏宴清还如往常那样,按时往来于窑场作坊,吃饭睡觉也不受影响,这才安心。

    否则,他真以为阿灿会沉溺于此道,再也想不起其他。那样,他可就要找地方哭去了。

    又过了半个月,已经是腊月上旬,他才在窑厂的待客间见到夏宴清。

    夏宴清终究不是科研工作者,这些日子做那些重复枯燥的数据积累,早已郁闷到不行。

    好在这些功夫没白下,已经积累了不少有效数据。大体确定了望远镜所用镜片的大概尺寸,望远镜的单筒长度也有了估算。

    两人相互见礼,各自落座。

    屏退左右后,邵毅才问道:“之前我来过两次,夏姑娘都在忙碌。如今终于得空,可是千里眼制作有些眉目了?”

    夏宴清点头,“有些进展,前几日已经让工匠制作了模具,也做了些玻璃片,待到过几日完成退火,接下来就可以用实物试验了。”

    “居然这么快吗?”邵毅很是兴奋,“如此看来,你这里的千里眼一定会比将作监更早完成。”

    将作监如今只怕还在熔制玻璃液。

    哼哼,到时也让皇上看看,阿灿一人,比他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