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邵毅应道:“是,微臣这就转告夏宴清,让她尽快把条陈拿上来,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把重要的事情敲定,皇帝再看邵毅这份大包大揽,就有些心气不顺,“今日所议之事,事关清韵斋,朕怎么瞧着,你这份心思,净比你自己的事情还要上心些?”

    邵毅很无辜的看着皇帝。他到底为什么上心,这还用说吗?他老大不小的年纪了,还未娶亲,皇帝您老人家心里清楚的很吧?

    “微臣今日之言,都是为了尽早把千里眼用于军中,不至于被别家抢先,着实没敢牵扯私事。”

    天地良心,回想之前说的那些,他也就是转告了阿灿的话。之后,那可全都是替他这个皇帝和他的朝廷着想的。

    皇帝大概也想到了,断然撇开刚才的话题,警告道:“夏氏父子虽然不错,可夏氏和离妇的身份,无论如何也是改变不了的,你要记清楚!”

    邵毅很不以为然,视线轻飘飘的飘向别处。

    皇帝被他这态度气的够呛,“怎么?难道朕还说错话了不成?”

    都是那些年他看在胞弟份上,见他孤儿寡母的可怜,对他太过纵容,养成他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无赖习气。

    孙从山一旁看着,差点儿就要捏额角了。这位什么狗怂脾气啊?不看看面前是谁,也敢放肆?

    饶是邵毅混账,也不敢说皇帝错了,可是该说的话也得说:“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听说,有世家大族,因夏氏宴清的本事,很愿意族中子弟三媒六聘,娶她过门。”

    人家可不嫌弃阿灿的身份。

    皇帝原本还想问一问,他为什么会拒绝江王府的提亲,结果被邵毅的回答噎得很是滞了滞。

    夏氏这事儿还真有可能。若夏氏能把玻璃技艺带到夫家,怕是无论怎样的大族,都会抢着用联姻的办法,把玻璃产业收于自家族中。

    看着皇帝无语,邵毅心下很是小得意了一下下。

    他知道现在不是谈论他娶亲的时机,但也得让皇帝知道,就算阿灿是和离妇,抢着娶她过门的大族多的是。

    而他,只不过是个没宗族、没名分的外室子。

    “好了,退下吧。”话没说完,皇帝就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谢陛下隆恩,微臣告退。”邵毅如蒙大赦,事情已经办妥,继续留在这里,那就是煎熬。

    岂知他刚退了两步,皇帝又把他叫住:“且慢。”

    邵毅止步,“是,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千里眼试制,事关重大,不可耽误,条陈要尽早呈上。另外,如此紧要器物全部放于民间,着实不合适。你转告夏氏,让她把玻璃制作工艺、以及原料配方,也书写一份,和条陈一并呈上。”

    邵毅立即就懵了,终究还是到了强取豪夺的地步啊。

    别家想做玻璃,那还得想办法、找机会、找漏洞,通过剽窃才能得。

    人家皇帝就厉害了,既不用抢、也不用偷,只一句话,你就得乖乖给人家拿出来。

    皇帝看见邵颖那苦着的脸,阴测测的问道:“朕要用朝廷的力量,给军中配备千里眼做个保障,居然还要征得一个民间作坊的同意不成?”

    邵毅无奈,连连告罪:“陛下恕罪,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只是觉着,此事机密,如果夏宴清一人同时写两份东西,怕是会耽误些时间。”

    他瞄见皇帝面色更差,忙转了口风:“微臣,微臣午后就前往清韵斋,告知夏宴清此事。”

    人家皇帝一点儿没打算和他讨价还价,只威严道:“不可耽误时间,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

    “微臣遵命。”邵毅两眼望天,和一个和离妇提贻误军机,皇上您可真够不讲究的。

    午睡之后,太孙像上次外出回来一样,前往皇宫,来觐见皇祖父。

    随他一同进殿的,还有贴身伺候他的大宫女。宫女手中捧着他今天才拿回来、正宝贝着的晾水杯。

    他今日把晾水杯拿回去,不出他所料,前太子妃见到这个虽然颜色单一、但那旋转线条和纹路极为灵动流畅的玻璃器皿,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喜爱。

    可是,大加赞叹之后,却并没打算留做己用。他午后进宫时,前太子妃让他把晾水杯送给皇帝。

    太孙小孩子心性,之前考虑的都是母妃为了他殚精竭虑,没想过在皇帝那里讨巧。

    这时被提醒,便也知道母妃的意思,只沉默了一瞬,便顺从的带着大宫女进了宫。

    见到皇帝,大礼参拜之后,孙从山压下心中的惊讶,上前接过玻璃晾水杯,放在一旁的高几上。

    大宫女退下,太孙坐在皇帝身边。

    皇上自然也对那个大了几号的玻璃器物感兴趣,但还是先考校了太孙这段时间的功课。

    之后才问起他在夏家窑场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见闻?

    终于说到太孙感兴趣的事情,他伸手指了指那晾水杯,说道:“这个晾水杯,就是上次孙儿说过的。孙儿送给皇祖父用吧,好漂亮的,皇祖父一定喜欢。”



    第二百六十五章 每每出人意料

    皇帝听了太孙的话,立时就笑了:“既然崇贤那么喜欢,自然是留给崇贤用才好,皇祖父老头子了,怎么能和你一个小孩子抢东西。”

    说着,转头吩咐孙从山道:“把那玻璃器物拿来,我们爷孙两个好好瞧瞧。”

    孙从山忙应声,亲自动手,把玻璃杯捧过来,一边还笑着说道:“也难怪殿下会当宝贝一样拿给陛下,这玻璃什么来着?对,玻璃晾水杯瞧着是真好,做法也和贴花玻璃茶具不一样。”

    皇帝把晾水杯接过来,转着圈,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圈。

    器型有点像这里经常用的、带耳的罐子,只是看起来更轻便,且只一边有耳子,倒水的话,更像是茶壶、酒壶。

    在单耳相对位置的杯口,有一个便于出水的水嘴。

    杯身和手柄,透明玻璃和白色玻璃在旋转中,展现出流畅的不规则的粗细线条。在两种颜色的相互融合中,若不仔细看,会有一种闪着银光的错觉。

    皇帝用手摩挲着手柄和杯底,问太孙道:“皇祖父之前听你说过,这个水罐是你亲眼看着工匠做出来的,你在给皇祖父说说。”

    因为那个千里眼的构想,皇帝现在对玻璃制作,很是有了些兴趣。

    太孙感兴趣的是,硬邦邦的玻璃器物,在成型之前,居然会是那样柔软滑润。

    他兴致勃勃的、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划着,再次给皇帝描述他看到的,这个玻璃器皿是如何吹制成功的。

    待到太孙终于停了话题,皇帝才问道:“崇贤已经去过玻璃作坊两次,这位夏家女子果然非常聪慧能干吗?”

    关于玻璃的吹制,皇帝已经听人说起过两次,这时再听太孙讲述,基本上把玻璃吹制想象成了吹糖人。

    而事实上,玻璃作坊招收工匠,也的确用过青壮年的吹糖人小贩。

    而皇帝感兴趣的,除了玻璃性能和玻璃制作,更有夏宴清是怎么回事。邵毅那个已经被女色迷昏了头的家伙说话,他有很靠不住的感觉。

    可他的话问出来,他这个比同龄人聪明伶俐的孙儿,看起来似乎也很为难。

    皇帝不由得多想了些,这为难是何来由?难道也是因为需要替一个人打掩护,所以才会如此犹豫吗?

    太孙的确在纠结,他之前也以为涵哥儿的姑姑,是一等一的能干,什么都会,作坊的一切技艺,都尽在她的掌握中。

    那些能让房间明亮的玻璃,还有漂亮、富有光泽的插屏、摆件,哪一样都是前所未见之物。

    人们都在称道夏家女如何如何,好像这些东西都是夏姑姑做出来的,至少也应该是夏姑姑指点工匠做出来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窑场做事的工匠很多,各有各的手艺,而夏姑姑好像没什么手艺。

    他很认同夏宴清对他说的那番话,只不知皇祖父是否也有和他一样的观点。

    皇帝见太孙神情踌躇,问道:“怎么,难道夏家女子真的徒有虚名,却名不符实?”

    说话间,皇帝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语气也有了些冷冽。

    邵毅那小子脑子是好使的,他不会因为想娶夏家女想得昏了头,所以在他面前,替那女子胡吹大气吧?

    再回想邵毅说的话,也的确没肯定,千里眼百分百的、一定会做出来。

    若最后所谓的千里眼不了了之,他固然能治邵毅和夏家女的罪。可是,他这当皇帝的却丢不起这个人。

    或者,还是先不让将作监介入此事吧。

    太孙见皇帝神色逐渐凝重,连忙说道:“不是的。禀皇祖父,崇贤今日也问过夏家女子,为何作坊中有很多事情,她看起来不很内行?”

    “她是怎么说的?”皇帝差点儿就拿欺世盗名这个词,给夏宴清定性了。

    “孙儿听着,夏家女说的是有道理的”太孙努力回忆着,力争做到逐字逐句,生怕他没有把夏宴清当时的意思说清楚。

    太孙说完好一会儿,皇帝都没开口,没想到这女子不但不是徒有虚名,其才每每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只是可惜,怎么一个有这等胸襟和眼界,且能力出众的女子,居然就和夫家闹到无法同处,年纪轻轻就成了和离妇?

    皇帝回头吩咐孙崇山道:“夏珂的这个女儿,当初和王韬家议亲时,似乎很闹了些波折。让人去打听打听,因何事闹到这等地步?”

     竒 書 網  ω ω w 。 q i δ h μ 9 ㈨ 。 c ó M
    说不定其中有别的原由。

    孙从山连忙应下。

    他大约听过些夏家女和王家才子之间的事情,当时看来,是夏家女配不上王家二郎,在王家呆不下去,才主动提出离开的。

    可如今看来,这样的女子,若是想在王家立足,又怎么可能没办法?

    也就是这个时候,邵毅已经到了清韵斋窑场。

    邵毅原本想着,皇帝强行要夏宴清把玻璃技术交出来,饶是她的心胸比别的女子开阔,也会懊恼气愤。

    却没想到,夏宴清一点儿意外反应都没有。

    “皇上此举也是人之常情。这么重要的东西,若全部托付给一个民间作坊,着实不够牢靠。”夏宴清说道。

    邵毅有点担心,“皇上拿到玻璃制作方法,再有你的研制千里眼的条陈,一定会把此事委托给将作监。就算将作监晚于你研制出来,到时技术在手,也会把你撇开,甚至严令禁止清韵斋制作千里眼。”

    夏宴清笑道:“不会的。你也说了,那是千里眼,此等神物岂是那么容易能做出来?”

    她说着,得意的挑了挑眉,笑着继续说道,“那是要天分的,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靠着权势财力就能具备的。”

    她的天分就是来自于后世,知道望远镜的原理。

    早上把太孙送走,她已经在回忆玻璃的折射率了。

    回忆无果的情况下,已经找了玻璃样品中最厚的玻璃,打算这就开始试验,不求多精确,但也要知道个大体的折射率,便于确定接下来制作镜片模具的尺寸。

    另外就是精确测量镜片的工具,卡尺、弧度尺。

    将作监就不一样了,他们甚至都没有玻璃工匠,需要从玻璃熬制的第一步开始。

    再加上没有趁手的工具,制作成本一定会高,精度却不一定更好。

    邵毅看着得意俏皮的夏宴清,感觉一颗心像被猫抓了一下子似得,瞬间就心神不宁起来。心中各种念头纷杂,一时间,竟忘了他应该说些什么。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两个方案

    夏宴清见邵毅眼神飘忽,以为他还在担心,宽慰道:“不用担心,我写条陈时,可以出两个方案。其一是由清韵斋秘密制作千里眼,供应朝廷。其二,待到千里眼研制出来,可以把技术卖给朝廷,一次性结算。以后的千里眼就由朝廷制作,咱们这里就不插手了。”

    她相信,出售技术的价格一定低不了。

    要知道,一旦起了战事,不论胜负,只要战事迟迟不能结束,所耗费的兵饷粮草,都是巨额之资。

    她不过卖个千里眼的技术,那价钱,虽然不能说九牛一毛,但和巨资军费比起来,也算不上个零头。

    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她前后思量了好长时间,开始倾向于把望远镜技术卖给朝廷。

    夏宴清此话一出,邵毅心头就是一阵轻松。

    这千里眼如果在军中装备,那就是参与了朝廷机密,赚钱大概也是赚的,若是和相关官员搞好关系,说不定赚的还是大钱。

    只是,风险也大。一旦有泄密事情发生,首先被怀疑的,大概就是这个民间作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