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柳市刚才闹了那么一出,杨氏和高氏便也不好久呆,干脆陪着谭夫人同行。

    临上马车时,谭夫人还拍了拍高氏的手臂,笑道:“有些事情不用介怀,很多时候被人议论责难,并不见得就是做错了,而是太出色,招人嫉恨了。想开些。”

    这就是肺腑之言了。

    高氏二人动容,连忙屈膝称谢。

    她们刚走,柳氏和另两个年轻妇人也一同出来。

    但柳氏却没和两人同行,而是借口有事,转道去了成郡王府。

    过年那时购买的琉璃首饰,她买的还是小件,只花了几千两银子。芷容县主买的可都是大件,且不止一件,那冤枉银子可就花的多了去了。

    她和她的夫家都身份不显,惹不起夏家,也惹不起宝泰银楼,但芷容县主却不然。

    芷容县主出身郡王府,另外还有两位郡主呢,同样被宝泰银楼用高价欺瞒。

    只要这几位肯出头问罪,想来宝泰银楼和夏家总要给大家一个说法的。

    然而,事情并不像柳氏想的那么简单,芷容县主和往日一样,很开心的接待了她,但听了她的讲述,却并没有她以为的那样气愤,表现的很平静。

    说辞也和权掌柜和杨氏一样,买卖是两厢情愿,才能做成,断没有钱货两清,过了大半年才去找后账的道理。

    说完之后,还甚是关心的询问,若是她手头紧,芷容县主可以予她一些。

    一番话,说得柳氏又是失望、又是惭愧。

    把柳氏送走,芷容县主再没有之前的心平气和,也是满脸阴郁,转身就带着丫鬟去了外院书房,求见成郡王。

    成郡王正在和幕僚姜先生姜翰商议事情,芷容县主进门,各自见礼入座。

    芷容县主并不做什么铺垫,直接把柳氏此来的言辞讲述一遍。

    成郡王立即皱眉:“宝泰银楼倒是提起过,此次的琉璃首饰,价优物美,却也没想到价格居然会有如此落差。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芷容县主说道:“女儿想着,有没有可能夏氏在赏菊宴上被人当众诘难羞辱,咽不下去这口气,借着第一批琉璃稀罕,趁机做局,很敲诈我们一把。”

    她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如果是这样,那夏氏是通过什么手段和势力达成这件事的?如果真存在这么一股势力,以后是否会持续窥伺成郡王府?

    成郡王看向姜翰。

    姜翰却摇头道:“当时,咱们派人留意过购买琉璃首饰的人,大部分人参加了赏菊宴不假,但也有两个单纯是县主的密友,另外还有两个富豪商贾的家眷。”

    成郡王问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姜翰说道:“有没有可能有人嫉恨县主在京城闺秀中的地位,才借机闹了这么一出,两个富豪家眷大约是用来迷惑咱们的。”



    第二百零九章 唐州的玻璃

    成郡王心头一惊,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有人已经注意郡王府了?”

    他这么多年来摆出的样子,就是为了不让人注意到他。无论什么人,掩饰的多么好,那都是架不住有人探究的。

    姜翰再次摇头:“倒也不是这个意思,起码截止到现在,拥戴王爷的人还如往日一样当职,并未有异样。属下说的是,没准儿有女子见县主在京城闺秀中一枝独秀,心中记恨,借此来出出气。”

    可是,芷容县主想到夏宴清,从她和离回家之后的种种,那可不是个窝囊没主见的。若说夏宴清受了委屈,没有反击之力,她是说什么也不信的。

    不用呈口舌之利,而是用十几万两银子来报复,比逞一时口舌之快更符合夏宴清这段时间的行事风格。

    芷容县主说道:“父王还是让人注意夏宴清和夏家吧,女儿总觉得,夏宴清是个有手段的女子,当日她什么事儿都不做,就那么轻巧的离开赏菊宴,一定有了别的法子报复。说不得,就是把琉璃的价格抬高十倍,想办法卖给当日赏花宴上刁难她的人。”

    成郡王点头,对姜翰说道:“这事儿的确不能轻忽,让人盯着夏家父子和邵毅,这事儿如果是邵毅做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他是有人手的,若他为了在琉璃生意上多赚些银子,才帮着夏氏做这事儿,那就不足为虑。以后不招惹夏氏和邵毅就是,待本王事成之后,整治他们这些人,那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姜翰点头应下,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芷容县主又多了份敬意,听到被人玩弄于掌股,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银子,不但没有因此气恼,去找银楼和清韵斋讨说法,反而想到郡王的大业,着实是个有胸襟的女子。

    “唐州的玻璃生意怎样了?”芷容县主问道。

    在唐州开办琉璃作坊,自然比在京城或者京城周边要高明很多,但是,平阳郡的琉璃作坊,却着实让成郡王众人吓了一跳,也是以为他们被人盯上了。

    好在事后查探得知,是邵毅自小的一个玩伴出家了,在平阳郡有熟悉的寺庙,且那里有石英矿,他们才安心不少。

    说起这个,成郡王面带笑意:“柳大富还是有些本事的,唐州的玻璃配方调整做的不错,虽然玻璃隐有绿意怎么也去不掉,但好在透明度和匀净度都是上佳。”

    “如今用了吹制法制作玻璃,不但表面光滑,且产量大。咱们的玻璃虽然不如平阳郡的,但销售一点儿不差。”

    其实,这是成郡王说的谦虚了,由于唐州是富庶大郡,来往的商人众多,再加上贩卖玻璃一路畅通,那里的玻璃销售比平阳郡的要好很多。

    让包括夏宴清和邵毅在内的人都没想到的是,清韵斋推出镜面玻璃之后,姜翰立即就召集手下管事,探寻夏家玻璃为什么品质大幅度提高、而价格却持平的原因。

    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就得知,夏家琉璃作坊的工匠,曾花大量时间练习玻璃吹制技术。

    所以,得到消息的唐州玻璃行,比京城那三家玻璃作坊更早,便做出了镜面玻璃。

    不是无色透明有什么关系?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只要地方上有势力,通过官府和乡绅打压,辅助以道路上设置阻隔等方法,就算是品质差些的玻璃,依然能占据优势。

    夏宴清知道唐州已经出品镜面玻璃时,已经进入九月了。

    她拿着白先生传回来的玻璃样品,很有些发懵。然后就在心中苦笑。果然,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她本以为镜面玻璃技术会以黄秋容为突破口,被人想明白做法,没想到,还有更快的。

    而且,依照白先生传回来的唐州的玻璃样品,他们应该在配料的调整上做了些改动,所以才会有这样效果的玻璃。

    而对于唐州的玻璃比平阳郡出产卖得好,夏宴清就有些搞不清状况了。

    按照玻璃的品质来看,无论怎么说,平阳郡那清透无色的玻璃,也要高于那浅的似有若无的泛绿玻璃好。

    这个疑问,她没敢找别人问,而是让张大壮给邵毅带话,说有事情商量。

    然后,邵毅极力压抑着心中的喜悦,很一本正经的就来了。

    对于一个重生者,夏宴清已经把他视为同类,并没有多的寒暄,也不客气,把邵毅让到屋外的阳光下坐定,直接切入主题。

    “这是白先生的来信,唐州已经有镜面玻璃面世了。喏,这个是唐州制作的玻璃。”夏宴清把平阳郡送来的东西,一股脑的推到邵毅面前。

    邵毅先扫了一眼玻璃,“这个,这玻璃不行吧?这算是绿色吧?太难看了点儿。”

    夏宴清翻了个白眼,“哪有那么严重,不过隐隐的有一点儿绿意而已,若没有对比,根本看不出来好吗。”

    邵毅不屑道:“正是因为他这绿色太淡太薄,才说它难看。若真给他烧出浓绿色玻璃,那才能显出他的本事了。”

    “我说的正是这个,”夏宴清指了指白先生的信,“白先生信里说,他们这玻璃,居然比咱们的卖的好。”

    唐州的玻璃,若单拿起来看,没有对比的话,自然也算不错。

    但若和平阳郡的玻璃同时拿出来,高下立判。尤其一箱玻璃放在那儿,那可是好多块玻璃叠在一起的,那绿色就更明显了。

    邵毅快速看过白先生的信,好一会儿没说话。

    夏宴清等不及,看了看不远处守着的心秀,放低声音问道:“你不是说皇帝会派人盯着唐州吗?怎么对柳大富的生意不加限制,反而平阳郡的玻璃在运出途中,屡遭洗劫?”

    白先生的信里说的也就是这个。平阳郡境内倒是还好,可是往外贩卖玻璃的客商却很不安稳,接连几次路上遭劫。

    虽然平阳郡的玻璃品质更好,现在却已经没人敢去那里贩货了。

    一样的贩卖玻璃,没道理自己的玻璃屡次在路上被劫,唐州的玻璃却一路畅通。

    若皇帝的眼线真的盯着柳大富的话,这事儿办的可就有点儿失策了。

    她这话一说,邵毅的神色更加奇怪了,欲语还休的那种。

    “到底怎么回事,你倒是说啊?”夏宴清一着急,连尊称也忘了。



    第二百一十章 自以为是的惩罚

    这是之前邵毅想漏了的事儿,感觉有点儿难以启齿。

    “这个,我应该早一些想到的。”邵毅说道。

    “啥?”

    邵毅解释道:“皇上一定会派人盯着柳大富,只不过,皇上的目的却不是遏制柳大富的发展,而是掌握他们的动向,揭开成郡王隐藏的势力。”

    他看向夏宴清,“皇上只会暗中观察,绝不会有任何打草惊蛇的举动。柳大富的生意无论做多大,只要都在皇上的视线中,就没有任何意义。”

    夏宴清瞬间就明白了,对于皇权至上的古代,如果不是到了大厦将倾、无法挽救的地步,皇帝不怕放在明处的势力,他怕的是隐藏在暗处、能够撼动皇权的暗流。

    皇帝现在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揪出敌人的部署,只有任其发展,才能让对手失去警惕,放开手脚。

    只是她投入的银子,那是要回本赚钱的啊。

    夏宴清眨眨眼,问道:“要不,咱们帮皇上添把火,让柳大富的动作更多一些怎样?”

    邵毅微笑:“当然没问题。”

    他家阿灿只是心思简单,不往歪门邪道上用心,但绝对的一点就通。只要稍加提示,马上就能明白,还能想出对策。

    夏宴清满是期待:“这个恐怕得邵公子出手了。之前,张尚书家的公子过去坐镇,帮忙打开了局面。邵公子那帮朋友,还有人能得空过去一趟吗?”

    三个月前,在户部江南清吏司混事儿的张永昌,得了个平阳郡的外派差事,着实去平阳郡耀武扬威了一把。

    户部派下来的官员,职位虽然低,但人家那是替户部做是的,再加上人家有京城二品大员的老爸,地方上的各种官员乡绅,哪个都得看这位从八品小爷的脸色行事。

    张小五利用职务之便,在平阳郡询问各种税收时,多提了几句清韵玻璃行。

    公务之外的剩余时间,也大多用于查看玻璃行的生意,再和何中正、刘成饮宴几次、称兄道弟一番,立即让平阳郡的各种人士对玻璃行刮目相看。

    能和京城的贵公子称兄道弟,能让户部排派下来的官员询问玻璃行的经营状况,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上面有人。

    平阳郡知府张鼎臣,原本只是想着清韵斋的玻璃生意能做起来,可以让他在平阳郡的政绩有些起色,所以才给了些便利。

    哪知道,这玻璃行除了是夏家女子的产业,竟然还有如此背景,连吏部尚书家的公子、户部下派官员都能熟络如此。

    看来,清韵玻璃行以后得小心对待了,若是被玻璃行管事人给京城捎个信,他在吏部的考评可就彻底没戏了。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京城来的买卖人,后续居然还有朝廷官员特意来照拂,这,不能惹啊。

    但也仅此而已,在平阳郡,清韵玻璃行可谓一路通途,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离开平阳郡,就泥泞坎坷了,竟是一步都难以迈出。

    当初商议去平阳郡开展玻璃业务的时候,这种事应该由邵毅负责,而且邵毅也的确有安排。

    “行,你且容我些时日。九月底,户部会派官员去建阳,我想办法让丁博昌过去。”

    夏宴清有点儿担心,“会不会太远了些?建阳好像和平阳隔着一个郡的。”

    邵毅笑道:“没关系,户部派人过去,那就是朝廷询问地方上的事务。若其中有人阻隔贸易流通,甚至牵扯到官匪勾结,地方上的官员那是要担责任的。

    只要丁博昌的上官在公众场合多问几句,平阳郡的玻璃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