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丁博昌的上官在公众场合多问几句,平阳郡的玻璃为什么得不到流通,消息就会传开。若再有人劫掠平阳郡的玻璃,没准儿也就给了皇上推波助澜的机会。两家商号相争,柳大富才会动用更多势力。”
夏宴清下意识的点点头,心里隐隐感觉到,她这个大众平民在古代做起来的生意,要在皇帝和成郡王的较量中寻求发展了。
有点闹大了有木有?
丁博昌这次的差事不是主官,而是跟班儿。
虽然照着他的家世,和曾经京城纨绔的名声和强大背景,就算是身为户部主事的六品主官也不敢把他怎样,但这趟差事若是能有主官帮衬,还是事半功倍的。
就在夏宴清挑选能拿的出手的琉璃器物,用来为丁博昌此行顺利达到目的做些准备时,京城的一家玻璃作坊推出了镜面玻璃。
让夏宴清意外,且更添挫败感的是,这家玻璃作坊居然不是襄郡王府的顺风玻璃作坊,而是有外戚背景的南北通货行。
当然,南北通货行也只比顺风宝货行早出货两天。
问题是,打击夏宴清的不是早两天晚两天的问题,而是夏宴清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满以为镜面玻璃会在自己手中大赚几年,然后再看是否机缘巧合,才能被人学去了。
哪知道,这技术还没在自己手里捂热,就大范围的被推广了。难道这就是对她自以为是、看不起古人的惩罚?
可想而知,被这两家玻璃行的镜面玻璃刺激,福祥商行也会致力于参研镜面玻璃的制作。
夏宴清甚至打算破罐子破摔,干脆也不用他家参研了,她直接告诉他们,镜面玻璃的做法有多简单。大家一起参与竞争才好,省的让那两家太过高兴。
尤其是襄郡王府,医书有云,怒伤肝、喜伤心,太高兴了对身体不好。
有了这个想法,当晚,康掌柜就拜访了福祥商行的郑掌柜,只是,说的不是镜面玻璃的做法。
康掌柜舌灿莲花,游说南北通货行以及各地分号,经营夏家玻璃行出品的玻璃和玻璃器皿。
那位郑掌柜还没搞清楚状况,康掌柜又问他,有没有兴趣把福祥商行的玻璃作坊和工匠,转让给清韵玻璃行?
这件事说明,夏宴清的想法还是很靠谱的,康掌柜拜访郑掌柜的第二天,郑掌柜就回访了,且很有诚意。
也就是一个念头,夏宴清在京城就拥有了一个势力不小的同盟。
福祥商行敢像其他两家一样,明目张胆的窃取夏家玻璃方子,自然也是有背景的,不怕夏家和邵毅找麻烦。
第二百一十一章 羡慕嫉妒恨
但机会和技术有时候是不怎么看势力和背景的,自从清韵玻璃行的镜面玻璃面世,他们三家都想把做法拿下。可是,福祥商行的玻璃作坊还没眉目的时候,另两家的镜面玻璃已经上架出售了。
靠压制玻璃和夹花玻璃,很难在玻璃行业站住脚,镜面玻璃又迟迟拿不出来。
当初,福祥商行修建作坊,挖掘各行当工匠,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的。如今,算是白养了那么多人手,却没收益,着实让人恼火。
现在的情形,即使没有清韵玻璃行的玻璃器皿供货,福祥商行在价钱合适的情况下,也愿意把作坊和工匠转出去。
这件事,对于夏宴清来说,就是她手里多了一个现成的制作镜面玻璃的作坊。相应的,夏家自己的玻璃作坊可以用更多精力制作玻璃器皿。
至于供应福祥商行的玻璃制品,那是批发价,有钱大家赚嘛。
福祥商行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号,这种做法,也能有效占领市场。
九月份,天气渐渐凉下来,玻璃行市也见长,顺风宝货行和南北通货行兴致勃勃出售镜面玻璃的时候,福祥商行也有同样的玻璃了,甚至玻璃看起来更清透光滑。
而且,人家店铺不但有堪比清韵玻璃行的镜面玻璃,还有玻璃器皿卖。
那玻璃器皿的品质也是杠杠的,是那种即使冲入沸水,依然能保持完好的玻璃器皿。
是的,在清韵玻璃行推出玻璃器皿之后,另外三家玻璃作坊也曾制作过同样的东西。
原以为只要做出模具,会吹制工艺,各种规格的玻璃碗和玻璃瓶就都能做出来。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在吹制玻璃瓶的过程中,作坊管事和工匠才发现,想要通过吹制,做出若干形状完全一致,且重量相差无几的玻璃瓶,简直太难了。
而且在吹制的过程中,瓶底、瓶颈、瓶口等部位也不好把握。
三家作坊也曾想过使用模具,阔口瓶倒是容易操作,但是窄口瓶的话,模具基本上排不上用场。
最麻烦的是难以把玻璃液放进模具。其次是,这种做法每出一个瓶子,就会毁掉一个模具。
如此成本做下来,绝对不会有清韵玻璃行那样低的价格。
玻璃碗就更不要说了,玻璃作坊怀疑,制作玻璃器皿的原料,和平面玻璃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
用寻常玻璃液制作的玻璃器皿,盛装温水尚且凑合,但沸水的话,那是一准儿会炸裂的。
三家作坊试验了不同的熔制温度,不同的退火温度,延长退火时间,甚至还更换了模具的材质。
但无论怎么做,玻璃碗、玻璃杯都耐不住高温,只要是热汤、沸水,一浇就炸、就裂。
浪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和时间,却连仿制品都做不出来。
可原本对镜面玻璃一筹莫展的福祥商行,现在不但有同样的镜面玻璃卖,连各种玻璃器皿也一样不落的摆上了店面。
都不用打听,相关人士很快就知道,福祥商行把名下玻璃作坊转让给了清韵玻璃行。
相应的,清韵玻璃行的所有玻璃制品,可以低价成批卖给福祥商行,由福祥商行自己经营。
饶是襄郡王脾气不算暴躁,听闻此事,也大骂福祥商行没骨气,居然就这么退缩了,还把那么大的玻璃作坊卖给了清韵斋。
可内心深处,却对自家玻璃行的将来感到无力。
京城本就这么大的地方,却聚集了四家玻璃行。
夏家玻璃行本就是起步最早的,出产量也最大,如今再加上一个大作坊,其它玻璃行的经营可想而知会多么惨淡。
夏宴清那里,已经让乔辰生接手福祥玻璃行,在最短时间,把镜面玻璃技术教授给玻璃工匠。
作为一种普遍掌握的玻璃技术,再也不用担心泄密、被偷技术这档子事儿了。以后,福祥玻璃行将专门用来制作镜面玻璃。
而作为基地的窑场玻璃和琉璃作坊,只生产外界没有掌握的玻璃制品。这样的生产方式,也更容易保障技术。
眼看着就是九月底,户部派往建阳郡的核查官员也到了启程的日子。
送行的场面有点儿大,不是因为户部一行人出差,而是因为这一行人中间有丁博昌。
邵毅和一众纨绔挨个儿上来送别,让丁博昌看起来很有牌面的样子。
相较之下,这次外派差事的主官,那位六品主事这边就显得冷清了些。
好在这位主官也不纠结,谁让他不是纨绔、也没有显赫身家呢。
再看看眼前的京城,前日,他家里厅堂多了一个马到成功的琉璃摆件,那明媚亮丽、那繁复的工艺、那似透明非透明的色泽,若是摆在清韵斋酸枝木的雕画货架上,怎么也得要五千两银子。
此类大摆件,就是清韵斋,每个月也只出得一两件,好不稀罕。
就冲着丁博昌送来的琉璃摆件,此行无论如何也得帮丁博昌,把平阳郡玻璃行的商路打开。
其实,说起来这事儿都不用请托,本就是户部本该管的事儿,商贸兴盛,带动的税收才会多,他做的是朝廷官员的本分。
丁博昌这边,快被他这群损友搞疯了:“你们差不多行了啊。小爷我是有上官的,被你们这么一搞,小爷我在路上得给上官陪多少好话,才能把我现在嚣张的病根儿除了。”
展七笑嘻嘻说道:“哥几个这不是和你关系太过亲近,想着分开这么长时间,舍不得你,才和你多说几句话吗?”
“滚!”丁博昌恨不得一拳揍在这小子脸上,“你要是眼热,就走你家老头子的门路,让禁卫统领也外派一趟差事。没门路就一边儿歇着,别给我这儿下药。”
这帮小子就是眼红他能领官差,出去疏通平阳郡的玻璃运输。
平阳郡玻璃行在邵毅手中的三成股,说好了,会分出一半,给广源和他们这群纨绔的。
分钱这事儿,当然是谁做事越多,分银子也越多,由不得大家不对他羡慕嫉妒恨。
六月间,张小五出行的时候,比他都不如。临行前,硬是被逼着请了好几天客才算完。
第二百一十二章 身份尊贵的纨绔
展七被丁博昌这么一说,立即就惆怅了,悔不当初啊!
“我当初入职时,哪知道还有如今这些说道,你和小五两人就是走了狗屎运。”
他当时想得挺美,在禁军当值多威风。那身衣裳一穿,由不得就要腆胸叠肚,走在哪里都能耀武扬威。
哪像丁博昌和张永昌那样子,在户部当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整日里被人吆喝着使唤,窝囊也窝囊死了。
他哪里会知道,邵毅会参与做买卖?不但参与了买卖,还能把买卖做出千里之外。
这才是平阳郡的生意需要扶持,日后若是别处的玻璃生意也遇到这样的事情,张小五和丁博昌岂不是年年都能出去溜达,吃着官饭,办着私事。有朝廷的补贴不说,还有玻璃行的额外银子。
到时分得的银子,铁定比他们多。
这,这到哪儿说理去!户部多好的地方,他那时一定是患了眼疾,所以才看走了眼,后悔啊!
想到悲愤处,展七拍丁博昌肩膀的手,力道用得更大力了些。
只拍一下,丁博昌就呲牙咧嘴的把他的手扒拉下来。
乔其雄笑道:“我说小七啊,你得这么想,你在京城吃得香、睡得甜,每日优哉游哉。博昌和小五两人却在奔波劳苦,替你赚银子花。”
“嗯?”展七向他看过来,“好像有点道理哦。”
张小五没敢搭话,程幼珽那里忍不住了:“有道理个屁,你又被忽悠了。你也不想想,你整日泡在京城,何时才能有机会出去游山玩水?哪有机会被地方上的官员吹捧?你能拿到朝廷额外的补贴银子吗?你能品尝到各地不同的风味佳肴吗?”
丁博昌的脸更黑了,“行了行了,你就不要在这儿煽风点火了。你怎么不说,老子近一个月车马劳顿、风吹日晒,颠簸的多么辛苦?”
程幼珽斜着他:“还有别的不?你还有别的苦处,尽可以说。我这还有没说完的呢。”眼热,眼热,早知道,他也让家里往户部活动了。
邵毅看着户部官员那边已经整顿妥当,频频往他们这边张望,忙把打嘴仗的几人分开:“好了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是不?人家那边还等着启程呢。”
这几个也都是明白人,插科打诨挤兑一下丁博昌而已,正事那是绝不能耽误的。
几人立时就端正了态度,又是拱手道别,又来一番拍拍打打,“一路顺风”“一路平安”的送别声中,丁博昌终于能跟着户部一行人上了官道。
看着一行人走远,邵毅几人拨马回城。
展七在邵毅身边,低声道:“户部那个主事会尽力的吧?可不要耽误了玻璃行的大事。”
自从广源去了平阳郡,平阳玻璃分号就是自家买卖了,万不能有失。
程幼珽那里哼了一声:“他当然会尽力,清韵斋的琉璃摆件,岂是那么好拿的?”
乔其雄也应声道:“他也着实好运,刚好遇到清韵斋有现货。大家都知道清韵斋出售琉璃摆件,可见识过的却没几个。除了去那几家有幸买到的府上做客,着实难见真容。”
说起这个,展七立即有了兴致,策马往邵毅旁边靠了靠,说道:“承安,反正咱们今日都告了假,要不就先别回了,你带哥几个去清韵斋窑场,咱也在近处见识一下琉璃摆件的精妙。”
邵毅还没开口拒绝,其他四人纷纷附和,闹哄哄的,竟是都赞成展七的提议。
“这个”邵毅面呈难色,如果这是他的作坊,让这几个进去转转自是没问题
却不知阿灿是怎么想的,若因此惹了阿灿不快
邵毅把这几个纨绔挨个打量一遍,重色轻友的友如果是这几个货色的话,他重一回色好像也蛮有道理的。
“别了,工匠坊乱糟糟的有什么好看?咱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还是斗鸡场看看去,押赢了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