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北魏末年-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澄这才松了口气,这些时日,他夹在中间着实难做,谁也帮不了,偏偏还不能禀告高欢,否则说不定两人都会误以为是小高王为了独占元明月才把他们赶走。
  送别孙腾、封隆之时,考虑到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澄隐瞒了元修这位骨科届的后起之秀在旁觊觎一事。
  有人虎视眈眈,为了孙腾、封隆之两位叔父,小高王觉得自己有义务照看好元明月。
  没办法,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元修这家伙算不上麻烦,或杀或囚其实都在一念之间,高澄甚至起了放元修往关西的心思。
  关西真要起了另立中央的心思,在元善见继嗣孝明帝的情况下,不管是元修、或是旁支血脉,区别并不大。
  高欢讨尔朱,不也随便找了个元朗。
  与其让关西再找一个元宝炬,不如送他们一个元修,这位可是个不甘寂寞的宝藏男孩,无论野心、人品,都能给贺拔岳、宇文泰一个惊喜。
  即使关西没有美艳的堂姐妹也没关系,元修更可以一心扑在事业上,给贺拔岳、宇文泰添堵,说不定有一天还会发生西魏天子元修东奔的剧情。
  洛阳城中,真正让高澄困扰的并不是那些趾高气昂的宗室,反而是最近颇为低调的斛斯椿。
  高欢诛灭尔朱氏,斛斯椿当为第一功,是他上下串联,唆使尔朱氏合兵。也是他擒杀尔朱世隆、天光、仲远、度律,将洛阳献与高欢。
  这就决定了,无论高欢、高澄如何猜忌,也不能向斛斯椿率先发难,否则天下人会认为是斛斯椿功高震主,贺六浑诛杀功臣。
  也许是当初唆使贺拔胜叛乱被拒,因功受封侍中、开府的斛斯椿近来深居简出,似乎老实了不少。
  但人就是这样,一旦起了偏见,对方做什么都是错。
  斛斯椿的低调表现落在高澄眼中,就成了韬光养晦,阴有密谋,他的府邸也就成了听望司重点关注对象,不止收买身边亲信,更有探子入府为仆。
  高澄没有等到有关斛斯椿的重要消息,反倒是盯梢元明月居所的探子回报:元修登门拜访。
  这下小高王可坐不住了,他领着斛律光与崔季舒等人前往元明月家中。
  谁说的过气网红不如狗,小崔的拳头,在洛阳城中还是有些威慑力的。
  元宝炬挨得了打,你元修就没这个福气消受?不能够呀。
  叩开元明月府门,不等奴仆进去通禀,高澄就领着众人闯了进去。
  “好姐姐,你就从了孤吧,当日南阳王府一别,小王茶饭不思,心里头念的可都是姐姐呀。”
  “大王快放开我,你我是同宗近亲,你这样做有违礼法。”
  才走到会客厅外,就听见虚掩的大门内传来元修放荡的言语。
  这让最尊礼法的高澄不能接受,他一脚把门踹开,就看见元修搂抱着元明月的腰身,元明月在他怀中挣扎。
  元修也被踹门的动静惊吓住,惊愕地看着涌进屋中的高澄等人:
  “你、你们这是作甚?”
  元明月愣神过后立即反应过来,趁机逃出了元修的怀抱。
  一想到自己两位叔父长辈的心头好,被元修这样子欺辱,这份羞辱让小高王感同身受,大喝道:
  “你还敢问我要作甚!你身为宗王,对寡居的宗室女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叔正,给我狠狠打!”
  早就跃跃欲试的崔季舒应声而动,上次殴打元宝炬,还有宗王拦着,今日他总算可以字面意义上的大展拳脚。
  高澄见元明月受到了惊吓,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赶紧上前替孙腾、封隆之拥着元明月的肩膀,温声安慰:
  “你莫要害怕,我今日是来为你主持公道的。”
  元明月却泣出声来,她在会客厅招待元修,一番闲谈后,元修便说有关于兄长元宝炬的事情相告,元明月这才屏退了侍女。
  哪知道元修摸准了元明月因孙腾、封隆之一事,畏惧人言,必不愿再传出她与本宗兄弟的丑事,当下便要用强,元明月果然只是苦苦哀求,并不敢大声求救。
  所幸小高王来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身后元修的哀嚎充耳不闻,高澄能感受到元明月心中的委屈,历史上,她就是被身为天子的元修强行霸占,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委身于他。
  待回头看时,高澄诧异于崔季舒那挥舞得虎虎生风的拳头。
  博陵崔氏真是士人家族?崔季舒当真不是将门子弟?
  只看见崔季舒骑在元修身上,拳头如雨点般落下,元修只能死死抱着头,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谁还能再喊他崔三拳?
  高澄实在看不下去,赶紧让斛律光把人拉开。
  他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元修真被打死在元明月的家中,高澄大可以把真相说出来,但元明月只怕也会被惯以污名。
  高澄冷眼看向模样凄惨的元修:
  “今日我就算将你打杀在此也不为过,之所以放过你,是为了元家女郎的名节,你若再敢纠缠,是个什么后果你自己清楚。”
  “小王清楚,小王谢世子宽容。”
  形势比人强,能屈能伸的元修肿着张脸,连声道谢。
  放走了元修,高澄又替孙腾、封隆之安慰了一番元明月,温声道:
  “若是再有闲人骚扰,女郎可着人往王府相告,澄定会为你撑腰。”
  说罢,收回了撑在元明月腰上的手,这才告辞。
  在元明月的注视下远去的高澄,总感觉自己似乎忘了某件事、某个人,实在想不起来,也就抛在了脑后,总有记起来的一天。
  已经被囚禁了快一个月的王思政,如今已经彻底绝了出去的心思,一个月的时间不理不问,只怕是真要将自己关到老死。


第五十四章 晋阳
  整件事,高澄认为除元明月外,就数崔季舒受了委屈。
  分明做了好大的事情,却因为种种顾虑,只能深藏功与名。
  本着补偿的心理,打着赏赐的名号,高澄命人送了些布绢往崔季舒府上。
  送布绢时,小高王恍然大悟,他终于想起自己忘了谁!
  赵彦深往青州公干,他的母亲还留在府上呀!
  赶紧亲自带了礼品往前院探望。
  一番慰问后,又吩咐身边亲随,需得时时送些日常所需过来。
  高澄终于安下心来:总算没有事情再忘记了。
  也怪斛律光是个实心眼,高澄当日只是扬言要将王思政幽禁,他误以为真,高澄不提,他也不问,只命人按时送去饭食,反正也不多这一张嘴。
  王思政指望着高澄把他记起,还不如盼着贺六浑病危,大孝子急于建筑陵寝,才会想到他。
  时间一天天度过,因响应高欢诛杀尔朱氏之功,贺拔岳受封关西大行台,忙碌于收服费也头的万俟受洛干、铁勒斛律沙门、斛拔弥俄突、纥豆陵伊利等部,以及秦、南秦、河、渭、灵等州。
  所谓费也头,是匈奴对服贱役者的称呼,大都由被征服的鲜卑及高车人组成,曾被高欢、尔朱兆联手击破的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就是费也头部落的其中一支。
  而高欢也即将开展攻伐晋阳之战。
  晋阳。
  “大王不能再喝了,如今贺六浑在邺城厉兵秣马,再不振作,我等俱要为他所擒呀。”
  慕容绍宗看着整日买醉的尔朱兆,焦急道。
  尔朱兆打了一个酒嗝,苦笑道:
  “振作又有什么用,如今的晋阳还守得住吗?”
  他是憨,但并不傻,尔朱家的统治本就是以势压人,韩陵之战后,尔朱氏各方势力尽被铲除,底下人是个什么想法,尔朱兆能够察觉出来。
  将无战心、士无忠志,他还能怎样。
  想到当初取晋阳,入洛都时的风光,尔朱兆不由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慕容绍宗看着眼前哭的像个孩子的尔朱兆,慨然长叹。
  这一刻,连他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身为尔朱荣的表亲,天下混乱之际他带领家眷相投,一步步经历了尔朱氏的崛起,也即将见证它的覆灭。
  这一天来得很快。
  七月十日,高欢自领大军入滏口陉,大都督厍狄干由井陉过太行,两路大军齐向晋阳而去。
  沿途,各地守军纷纷望风而降,并未受到太多抵抗。
  当日东出之时,约束部队的回报体现出来,听闻昔日晋州刺史,如今的大丞相高欢西进,山西之地,人心纷纷归附,并未掀起多少动乱。
  七月十八,高欢驻军武乡,尔朱兆眼见部众没有战心,大肆劫掠晋阳,率部向北逃往老巢,秀容川。
  高欢得知消息,立即挥师北上,兵不血刃入主晋阳。
  当初在晋州时朝思暮想的晋阳城,仅一次军事游行便轻易拿下,这让高欢有了一种不真实感。
  入晋阳后,高欢暂住昔日尔朱兆的府邸,府中旧人都被清出。
  重新立足山西,高欢迫不及待招来心腹议事。
  “诸位,晋阳处四塞之地,易守难攻,我意在晋阳设大丞相府,常驻于此,你们以为如何?”
  高欢向心腹们询问道。
  孙腾当即支持道:
  “尔朱兆逃亡秀容,不久当灭,大王旌旗所指,将在关西,邺城路远,不利于用兵,晋阳往西可由蒲坂入关中,向南可扼制洛阳,正是王业之地。”
  孙腾与封隆之回邺城后,纵使有高欢从中斡旋,依旧闹得很僵,不得已,这次出兵,高欢将孙腾带在身边,把封隆之留在邺城,至少让他们彼此冷静一段时间。
  众人也纷纷附和。
  不过随军而来的李元忠却站出来建言道:
  “大王若居晋阳,则洛阳不可再为都城,臣请迁都邺城。”
  李元忠这番话自然有他的道理,洛阳与晋阳都在西侧,而山东之地才是高氏根本。
  这也引来高欢麾下河北士人的附议。
  高欢能够理解李元忠等人的小心思,但他心中不喜:你当我夺不下关中不成!
  当初他以区区两万人马东出,两年不到的时间,又打回了晋阳,这时候正是意气风华的时候,又怎么会考虑关中同样是四塞之地。
  “贺拔岳我旦夕可灭,若往邺城,则关西之地难以操控,迁都之事,暂且搁置。”
  高欢回绝道,语气不容置疑。
  他还存了平灭关中后,在洛阳建国的心思。
  见高欢决心已定,李元忠等河北士人只得作罢。
  尔朱兆逃回秀容川后,自以为经过一番劫掠,士气能有提振,派遣部将把守各处关隘,高欢却没有立即北上,反而是将邺城家眷接来晋阳,随行的还有留在邺城的诸多幕僚。
  而洛阳,高澄也终于等到了先前派往河北、青徐等地公干的文吏陆续返回。
  与他们寻问民情后,高澄这才得知:当初在河北分给民众的良田都被权贵们以各种手段获得,贫苦之人只能换来贫瘠薄田。
  这让高澄在失望之余,也决心等待彻底剿灭尔朱兆之后,与高欢相见,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关于田亩的重新分配,他必须要得到高欢的支持。
  而刚从青州返回的赵彦深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与分田无关,小崔虽然关键时刻靠不住,但处理政事还是值得相信,青齐之地的田亩分配就是由他亲自主持,才离开不久,权贵们抢占也没那么快的速度。
  被朝廷由夏州迁往青州的流民,也在崔季舒的安排下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让高澄忧心的是,赵彦深回报自往青州之后,深入各郡,发现多有奸猾之人冒作官吏。
  事情严重,出于谨慎考虑,高澄赶紧再次派出另一批文吏,暗中调查。
  得到回报果然如赵彦深所言。
  原来北魏自六镇动乱以来,局势混乱,朝廷难以管辖地方,各地多有冒名顶替、窃居官位的人。
  两件事情都让高澄难办,他不愿再等高欢平定秀容,与娄昭、高乾、高隆之等人商议好洛阳之事后,高澄由斛律光领亲卫随行,北上晋阳。


第五十五章 官吏
  高欢事先并没有接到任何请示,当他看见高澄风尘仆仆赶来晋阳,勃然大怒道:
  “我命你坐镇洛阳,你却擅离职守,军国大事岂能任由你这般恣意妄为!”
  说罢,一脚踹向高澄。
  高澄一时没反应过来,生生被踹翻在地,眼见高欢再度欺身而来,只能抱着头蜷缩起来,喊冤道:
  “父王,孩儿此来是有重要事情禀报,况且临行时已与舅父等人商议留守事宜,怎能说是擅离职守!”
  高欢却不管不顾,一边打一边喝骂不止,似乎对高澄早有怨恨,也不知是不是听闻了高澄以皇后之礼敬奉尔朱英娥的缘故。
  事发突然,斛律光在外安顿随行亲卫,跟随而来的三位幕僚,洛阳小霸王崔季舒与杨愔眼见高欢发怒,畏惧不敢言语。
  只有陈元康冲了出来,扑在高澄身上,护着他大喊:
  “世子劳苦功高,大王却随意施以拳脚,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