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北魏末年-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澄于燕然山下召开军议,与众将说道:
  “庵罗辰于栗水待援,其部困顿,区区三万之众,何以护住数十万妇孺,若我军大部徐徐而进,恐难坚守。
  “朕有意领轻骑携带十日之粮,奔赴栗水救援,由慕容将军率步卒于后,诸位以为如何?”
  秃突佳、铁伐、邓叔子三人自不会反对,保住庵罗辰麾下数十万妇孺,柔然就还有再度崛起的希望,若是庵罗辰为突厥所破,妇孺被尽数劫掠,此消彼长,突厥将真正拥有独霸草原的实力。
  而北齐诸将更不会反对高澄的决议,虽说此法冒险了一些,但任何事情都有风险,真要步骑一起走,慢慢悠悠赶往栗水,只怕也就能赶上给庵罗辰收尸。
  于是高澄点齐柔然骑兵一万,北齐骑兵四万,共五万人携十日之粮,随行除骑将高敖曹、彭乐、慕容俨、皮景和等人外,还有铁伐、邓叔子二人。
  柔然一万骑卒,即当日在二人带领下,逃离怀荒战场的部队,其中邓叔子麾下三千余人,铁伐麾下六千余人。
  两万柔然将士中,剩余新募的一万牧民则归秃突佳统率,而慕容绍宗则统御四万京畿兵步卒与两万晋阳步卒,携带牲畜与沿途收纳的牧民、妇孺南下。
  高澄临行前,特意叮嘱秃突佳,需听从慕容绍宗的指示行动,万不可自作主张。
  秃突佳在洛阳十年,对北齐将领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慕容绍宗,高澄每每分兵,都是以他领步卒,可见对其能力信任。
  如今正值柔然危亡之际,自然不是任性的时候,对于高澄的要求秃突佳便也一口应承下来,答应沿途以慕容绍宗马首是瞻。
  高澄没有再去仔细交代慕容绍宗,自己兵法都是跟他学的,哪用得着自己来教,他毫不担心这支被抛下的步卒,他们只是追不上骑兵,若就地以车辆结阵,凭借慕容绍宗手头这七万人,弓弩、粮用充足,突厥人真想吞下这支部队,定能撞个满头包。
  就在高澄领骑卒绝尘而去的时候,突厥与柔然的栗水一战也早已经打响。
  不止高澄看上了庵罗辰麾下数十万王庭妇孺,阿史那土门也舍不得嘴边的猎物,或者说此番攻伐柔然,这批妇孺才是最诱人的战利品。
  高澄大军屯于燕然山的消息他早已知晓,于是攻击也越发猛烈,八万突厥士兵与三万柔然将士血战于栗水北岸,柔然人不敌,庵罗辰本欲在栗水坚守待援,却不得不且战且走,沿途留下无数尸骸,不只是丁壮,更多妇孺。
  战争早就不再局限于成年男性之间,妇人、半大的孩子,但凡能够提得起刀、挽得动弓的柔然人,都已经加入了这场战斗。
  战场技艺并不纯熟的他们,承担了最大的伤亡。
  不断有人苦劝庵罗辰放弃妇孺,领轻骑去寻北齐大军,却都被他拒绝,庵罗辰望向燕然山方向,他已经错了两回,无论是误判突厥主力动向,以及误判齐军是否发兵。
  放弃王庭,就是基于齐军重心在南部战场,认为柔然主力覆灭,高澄不会发兵救援的判断下做出。
  他已经不能再错第三次了,这些妇孺一旦被突厥所掳,柔然在草原再无翻身之时。
  随着太阳落山,最后一丝光亮消失在天际,无尽的黑夜降临,又是一天的苦战结束,篝火照亮了一个个柔然人的脸庞,丁壮所剩不足万人,妇孺更是仅存十余万,要么死在了栗水岸边,要么被突厥人抓了俘虏。
  兵荒马乱的,又怎么可能顾得了所有人。
  庵罗辰的毡帐迎来一名突厥使者,他表示只需留下剩余妇孺,阿史那土门可以放庵罗辰与其麾下将士离开,绝不为难。
  这一次庵罗辰不再如以往坚定,他知道麾下将士们坚持多日,始终不见齐人援军,他们已经到了极限。
  正在庵罗辰犹豫之际,常驻王庭的北齐使者高子昂突然说道:
  “将士疲惫,军无战心,可汗何不应承下来?需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高子昂当年便是跟随李祖猗之夫,乐安王元昂出使柔然的副使,元昂在柔然王庭降了西魏,于谨本要杀高子昂等东魏使团剩余人等,却为阿那瓌所拒,将他们安然送回东魏。
  之后东魏与柔然联姻,高子昂作为常驻柔然的使臣,便一直留在了王庭,此番庵罗辰放弃王庭,他也随军而走。
  高子昂这番话着实让庵罗辰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就连北齐使者都在劝说自己放弃妇孺。
  哪知高子昂话锋一转,对突厥使者道:
  “可汗之所以犹豫,是不愿放弃将士家眷,不如请许家眷随可汗远走,不过数万人,可汗也好与将士们有个交待,剩余十余万妇孺,可尽馈之于突厥,如此可好?”
  突厥使者稍作沉吟后便答应下来。
  高子昂又朝庵罗辰使一眼色,庵罗辰却不知其故,高子昂只得附耳道:
  “如今我军山穷水尽,突厥大可将我等尽数泯灭,然其让步如此之大,连军属家眷也许可汗带走,只怕陛下将至!”


第四百一十一章 拖延
  庵罗辰稍一寻思,还真就是这个道理,若非突厥有探报发现高澄大军踪迹,且其正在逼近,他们断然不会开出这般优渥的条件。
  况且这名使者答应得太快,必然是阿史那土门此前早有交待,定要促成此事。
  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心中有了底气,庵罗辰只剩了表面上的焦躁不安,他并未因为知晓高澄即将到来,一口回绝突厥的提议,而是提出能否容他多考虑一日。
  这一次突厥使者却不肯了,坚持最晚不能过了明日清晨,这让庵罗辰更确信高澄距离自己真的很近了。
  为了避免阿史那土门狗急跳墙,今夜便下令急攻,庵罗辰决定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他吸取突厥人太急切,而让人看出破绽的教训,甚至假装犹豫了好半晌,才极为艰难的答应了突厥人的要求,明日清晨带领将士以及他们的家眷撤离,将妇孺留给阿史那土门。
  阿史那土门得到使者回报,总算放下了心里的石头,确实如高子昂所猜测一般,高澄确实离得近了,按照阿史那土门的推算,其快马奔袭,距此不过两日的路程。
  他不愿冒着巨大风险与北齐再打一仗,带上妇孺远遁才是上策,若拼个两败俱伤,只会便宜了库莫奚、契丹等族。
  况且家门口的嚈哒人如今是个什么动态,也是两眼一抹黑,柔然汗国的轰然倒塌,草原局势已有大变,若还以旧眼光看待与嚈哒人的关系,早晚要遭重创。
  翌日,清晨,阿史那土门始终等不来庵罗辰离去的消息,派遣使者前往营地询问,却说是走漏了风声,妇孺们听闻她们将被抛弃,都聚在庵罗辰的毡包前痛哭。
  庵罗辰一时进退不得,他请求阿史那土门再给自己一点时间,午后定会离开。
  阿史那土门听使者说起庵罗辰毡包外,十余万妇孺跪哭的景象,被骗了过去,在宽限了庵罗辰一些时间。
  到了午后,还是迟迟不见庵罗辰动静,于是又派人去催促其启程。
  使者抵达的时候,庵罗辰才驱散了妇孺,希望阿史那土门能最后再给一点时间,容他与将士们收拾行囊,此前光顾着劝慰妇孺去了,庵罗辰向使者表示,自己入夜前必定离开。
  阿史那土门于是等到入夜,还是不见庵罗辰撤离,他命人观望,只见柔然营帐戒备森严,庵罗辰没有想要一点弃营而走的迹象,阿史那土门其实在庵罗辰两次拖延时,就有了预感,只不过抱了侥幸心理,此刻预感得到证实,庵罗辰分明就是在拖延时间。
  恼羞成怒下,阿史那土门当夜即向柔然发动进攻,但柔然人休息了这一日,体力有所恢复,配合庵罗辰全员皆兵,无论妇幼的命令,依托营垒,倒也堪堪抵挡做突厥的攻势。
  北齐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无疑振奋了柔然人坚守之心。
  阿史那土门眼见暂时破营无望,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击,召回士卒休养精神,以应对正逐步逼近的高澄大军。
  与此同时,高季式领万骑一路烧杀,行至金山山脉中段的浚稽山,即李陵麾下五千汉兵被匈奴八万骑卒围困之地。
  高季式登上浚稽山,与随军都督暴显感慨道:
  “李陵以步卒孤军行至此,焉有不败之理。”
  暴显却道:
  “若弓弩、粮用充足,或可还军。”
  高季式并不认同:
  “五千人携带箭矢一百五十万,又如何能说军用不足。”
  说罢,高季式望着浚稽山以东,原野上一片祥和,他与身旁众将道:
  “杀妇孺而已,让将士们少用些箭矢,专以骑枪、马刀刺砍便是,也算练习骑战近身搏杀。”
  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说着最残暴的话。
  派出信使向西联络金山山脉西部的嚈哒人后,高季式一声令下,麾下万骑向东奔袭而去。
  綦于突是名年轻的鲜卑骑士,出自六镇鲜卑,年满十五之后,与族中许多年轻武人一般,选择从军入伍,很幸运地留在了战兵行列,而非某些同伴一般,不符合战兵标准,被打发去了州郡兵。
  身为北镇武人子弟,居然去当州郡兵,与孱弱的汉人为伍,着实够丢人的。
  不过綦于突也没觉得自己运气好到哪里去,倒霉催的被分配来了陇右,此前两次南征,他们一直都在防备宇文泰北上,半点军功都没捞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关东的将士们因夺取淮南、江汉而获封受赏,要说不羡慕,那自然是假的。
  如今陇右骑卒好不容易分得了攻伐任务,但一切与綦于突所想象的大有出入。
  自高澄完全掌控军队以来,始终强调纪律,严禁将士在战争中杀戮平民,当然,这也是因为此前的几次战争就性质而言,属于国内的统一战争,在统一的过程中,无端屠戮百姓,只会增加当地百姓对政权的仇视。
  当然,杀得多了,杀得狠了,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綦于突是在高澄掌权后进入的军中,受到的教育是严禁向手无寸铁的妇孺挥舞屠刀,然而此番出塞,却是一次无差别的杀戮,无论遇见的是柔然人、还是突厥人、敕勒人,无论他们是男女老少,将士们手中的马刀、骑枪从最初时的不忍,到如今的麻木,如同在校场上劈砍草木桩子,但兵刃入肉的触感又那般真实。
  北齐骑卒在草原上奔驰,驱向突厥游牧腹地,沿途无论人畜,却是真正做到了不留活口。
  阿史那土门留下负责守备部落的是第三子阿史那库头,只给了他不到五千人马防备嚈哒人。
  今儿的风甚是喧嚣,沙尘漫天,六畜不宁,阿史那库头并未在意,这样的天气很常见,牲畜们害怕风沙而已,哪需要大惊小怪。
  然而派出去监视嚈哒人的探子匆忙返回,带回来的消息却让阿史那库头大吃一惊:无数不知是哪一族的骑兵,他们在草原上疯狂杀戮,不求活口,正向部落杀来。
  阿史那库头询问数量,哨骑只答:漫山遍野都是。


第四百一十二章 谣言
  阿史那库头听说不是嚈哒人,还是松了一口气,突厥与嚈哒人为邻日久,哨骑不至于认不出来,若是这时候遭遇金山西麓的邻居背刺,那才是灭顶之灾。
  可终究是有大股异族骑兵来势汹汹,阿史那库头不敢大意,如今族中成年丁壮不过五千,阿史那土门东出与柔然之战,关系到突厥兴亡,自然是全力以赴,不可能留下太多人守备部落。
  阿史那库头立即下令将周边牧民全数往部落聚集,无论妇人,还是少年统统拿起武器,随他抵御来犯之敌。
  广袤草原,万骑奔袭,无数突厥牧民惊慌逃散,身后的鲜卑骑卒们呦喝着拍马赶上,用马刀劈砍,用骑枪挑刺,或表情麻木,或面容狰狞地练习着所谓近身搏杀。
  部落周边许多牧民聚点遭遇扫荡,所过之处,尽是尸山血海。
  当高季式远远能够望见金山脚下的突厥部落时,才下令停止追杀,寻找安营处。
  阿史那库头陆续听闻侥幸脱身的牧民诉说对方的杀孽,却始终没有弄清楚这群如蝗虫一般过境的骑兵,究竟属于哪方势力,直到嚈哒人报信,才知晓是北齐骑卒。
  高季式听从高澄的吩咐,派人联络嚈哒人,告知柔然已为突厥所败,邀其共击突厥。
  但嚈哒人并不相信齐人的片面之词,他们认为突厥人与柔然人之间的战事应该正处于紧要关头,于是柔然人的盟友北齐才会出兵金山,给阿史那土门添乱,以策应柔然。
  为了支援突厥人挑战柔然霸权,他们不仅不应该与齐人共同进攻突厥,更要作为突厥的好邻居,替他守好这个家,让其专注于前线战事,与柔然人互拼消耗。
  于是嚈哒人回绝了北齐共击突厥部落的邀请,更派人转告高季式,嚈哒人不会放任他在草原上肆意屠戮,若再不撤军,必会出兵干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