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番赐爵,有名有姓的地方贤达,军中猛士,计八百三十二名。
  其中多数是白身,平民,也有在战场上战功卓著的士卒,一跃成为大明帝国受人尊崇的爵爷。爵位这东西不过是个荣衔,没啥权力,俸禄么也少的可怜,然而却享受朝廷礼遇,这是拿钱也买不来的。
  “查,南京府学农科教授姚子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可为天下楷模,赐子爵方巾一顶,子爵礼服一套,龙币千元…….”
  万众注目下,瞧着一位老眼昏花的教授,哆嗦着走上前来,高声应诺了:“小人,领旨谢恩。”
  一旁礼服,忙将老者搀扶着,领了爵位赏赐走下去,大家伙来观礼的便有些眼热,在府学教人种地,这样也能当爵爷么。
  “圣旨都说了,兢兢业业么。”
  “这,叫人好生不忿!”
  这样的赐爵仪式进行了一上午,看看天色,也快到饭时。
  马城方起身,油然问道:“方公等人,现在何处?”
  一旁,侍卫忙道:“回殿下的话,方公等人,皆在勤政殿内等候。”
  马城便笑着说道:“陛下,晌午了,诸公都是一早便来,怕也都饿了。”
  崇祯帝便也精神百倍道:“可,那便传膳勤政殿。”
  这位皇爷一起身,略有些发福的身子站了起来,竟龙行虎步的大步走了,瞧着比年轻人还精神。
  马城瞧在眼中,又笑着道:“傅公,孙兄,也请吧。”
  两位总理通商大臣,也赶忙笑道:“殿下先请。”
  总之是一团和气,其乐也融融,没了那些个森严的规矩,大家伙说说笑笑往勤政殿用膳,不久,勤政殿内早已是一阵寒暄。
  “方公,可清减了。”
  “哦?”
  “有医家在此,李掌院,李掌院呐,快来给方公诊一诊脉。”
  “这气色,脉象,方公似脾胃不调,当忌荤腥,多调养。“
  崇祯站在殿外,听着里头寒暄热闹,面色竟有些古怪,医者也能进勤政殿了,掌院怎么也得是三品大员了,他心中不免有些别扭。
  “这天下呀。”
  崇祯心中百感交集,便抖擞精神大步走了进去,心情很快愉悦了起来。杂学大兴,百业兴旺,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下午,宫中又传出圣旨,立集贤院,广招天下英才。
  集贤院,与翰林院类似,是朝廷专为招揽有才之士,而设置的一个馆阁。只不过于翰林院功能不同,它不是一个权力机构,集贤院不归朝廷管,却是直接对皇帝,也就是直接对崇祯本人负责。
  崇祯帝早知此事,自然是满面红光,所以创办这么一个集贤院,不给其实权,但是给其清贵,尊崇之。凡遇到疑难的问题,随时都能用得上院士们的智慧,又给无所事事的皇爷找了点事情干,这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这个掌管天下学问的集贤院,规格很高,真真是清贵到了极致。
  然而它却不设官职,没有品级,地位高,但是又没太多杂七杂八的事儿,专心研究学问吧。
  下午,勤政殿内。
  诸多新政,一条一条的颁布了下去,殿内此时却又在商议一件大事,设大明帝国中央银行一事。
  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帝国财政,也已经到了不得不清理一番的地步。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不免造成财政,币制的混乱,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如今大明疆域之内,大量印制流通的货币有多少种呐,十八种。
  这也是开疆裂土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混乱,十八家银行票号有官办的,也有私办的,个个都是雄霸一方的庞然大物。于是乎,制定一部统一发行货币的法令,势在必行,不好再拖着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微澜
  大明开城九年,正月里。
  大明帝国第一部 银行业法令,很快颁布,同时筹建大明帝国中央银行。 
  法令赋予中央银行独占发钞权,限制了帝国治下其他各大银行,不得增发纸币,不过已发的十八种纸币,仍然可以使用。新筹建的大明中央银行,在法令上成为了帝国唯一的发钞银行。
  很快,中央银行放弃了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由于黄金储备充裕,新筹建的大明中央银行,开始了满世界增发龙元纸币之旅,并从中攫取了大量财富。
  马城所言三百年盛世,可并非是一句空话,帝国已进入黄金发展期。
  开城九年,二月间,印加总督府。
  一大早,印加总督李定国揉着发酸的额头,心中无名火腾腾的往上蹿,府里下人,丫鬟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的,生怕热闹了总督大人。
  “小兔崽子……”
  李定国怒从心中起,昨夜,他家中长子又犯了家法,彻夜未归。
  “慈母多败儿!”
  这怕是大明帝国的掌权者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了。
  李定国长子李锦绣,不学无术,日则走马斗鸡,夜则流连风月。
  总醉里仰头,兰台上白眼望青天,常兴致起来,在街衢横冲直撞。不以读书向上为志,唯以游山玩水为业。结交了许多的市井豪侠,认识了无数的粉蝶流莺。凡杀猪屠狗之辈,倘有一丝半点的意气,必会与之称兄道弟。凡青楼卖笑之流,若有半点一丝的容貌,必挤破了头、务要成为入幕之宾。
  这位总督府公子可真是一掷千金,身上从没隔夜的钱。
  到日上三竿时,李大少才从外头兜兜转转,进了府,当即被侍卫架了起来,转朱阁、过庭院,来入书房。
  李大少也不慌不忙,拱手一揖,忙道:“父亲大人有召,正是吃饭时候,大人不去吃饭,反叫我来,不知是为何故?”
  李定国强压下心中火气,定睛一瞧,瞧他穿戴的还算整齐,只是眉梢眼角,不知为何,却有一点的乌青淤迹。知子莫如父,李定国对他的这个儿子,那绝对可算是非常了解的。一看即知,必是又在外头闯了什么祸。
  李总督当即沉下面色,训斥起来:“你年岁也不小了,不学无术,还整天在外头斗鸡走狗,看看你的样子,成何体统!”
  李锦绣一撇嘴,也不争辩,只赔笑道:“俗话说,吃千吃万,不如吃饭,一天不吃饭,人就饿得慌。”
  “父亲不吃饭,咱却还饿着呢,有什么事儿,就请快说了吧。”
  李定国气的全身发抖,伸起手,抓起一方砚台就要狠狠砸他。
  “家门不幸,生有逆子,气死老子了!”
  李锦绣胆子竟大了起来,讪笑道:“养不教,父之过。”
  “你!”
  李定国无名火再也压不住了,瞪圆了眼睛,拔出佩剑就要砍过去,书房外几个妻妾忙涌了进来,死死将他拦住了。抱腿的抱腿,下跪的下跪,一阵哭哭啼啼闹腾了起来,李总督气的肝都颤了。
  “家门不幸呀,流寇终究是个流寇!”
  李总督气上心头,竟胡言乱语起来,他在战场上微风八面,横扫千军,偏偏又对家中逆子无可奈何。说起来贵族这玩意,还真是个出身,家学脱不了干系。
  李锦绣趁乱溜了出去,竟站在书房外头,摇头晃脑的嚷嚷了起来:“说我不孝,也未必见得。”
  “小畜生,你还敢说!”
  “不让铸币,不许造钱,咱家要喝西北风啦!”
  那不肖子大声嚷嚷着,李定国心中竟沉静了下来,两只眼皮不停的跳。
  他流寇出身,早年随张献忠起兵,转战南北,最是擅长谗言观色,对危险的嗅觉也格外敏锐。李总督脸色接连几个变幻,心中便犯了嘀咕,朝廷筹备中央银行,收回龙元纸币发行权的事情,如今连这不孝子都知道了。
  可以想见,外头早传的满城风雨,这不肖子说这样的话,也不知受了什么人的撺掇。
  李定国脸皮跳了一阵,一整身上官服,常年征战养成的肃杀之气,便流露了出来,叫人心寒。
  傍晚时,总督府。
  几个穿黑色军服的将领,入府时自觉的将佩剑,配枪解了下来。
  面无表情的卫兵,又一丝不苟地搜了几遍,便在前引路,将这几位军情司将领引入静室书房。净室中,李定国正襟危坐,正在写着一幅大字,居安思危四个字,写了几年怎也写不好。
  “督帅,人来了。”
  卫兵一声禀告,李定国便将大字一推,瞧着面前几个军情司得力的部属,眼睛里寒芒闪了一闪。
  “查,少爷这些天,见过些什么人,说过些什么话,我要一字不漏!”
  “标下遵令!”
  李定国眼中寒芒收敛,又低喝道:“将那逆子,严加看管起来!”
  “遵令!”
  随着李定国的一声令下,波澜不惊的印加殖民地,军情司布置的眼线们动了起来,开始拿人。当总督府治下强大的军情机构,动了起来,那便代表着有些不开眼的庸才,要倒霉了,有人要掉脑袋了。
  入夜,府内。
  李定国背着胳膊,步出书房静室,瞧着东北方的天空,凄迷的夜色。
  一声渗人的冷哼,哼了出来:“不自量力!”
  二月间,南京。
  吕安仍如同往常一般,手按战刀守在勤政殿外,他如今的身份非比寻常,王府教头,又率领警备局上下,肩负辽王行辕的外围警备。他自己更是在深宫内进出自如,是王爷信重的心腹了。吕安是什么出身,军情司干将,他的嗅觉自然是极敏锐的。外面是暗流涌动,宫内却波澜不惊。
  他心中是十分笃定的,当今天下,有王爷在这里坐镇,那些人又能闹出什么花样,翻出多大的浪花,都是些蠢材。他想的半分不差,此时,勤政殿内正在商议要事,既要维持一个强有力的朝廷,那么整合力量,组建一个强大内务部门的议案,便迫在眉睫。于是便有了大明帝国内务,外务两部的诞生。
  。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内务
  顾名思义,大明内务,外务两部分工明确,一则负责内务,一则负责外务。实则为直接对南北总理通商大臣,直接负责的特别机构。内务部专司侦缉不法,要案,重案,行贿舞弊等职责。
  外务部,则司职谋反作乱,刺探敌情,推翻对大明帝国构成威胁的反对者。此内务,外务二部并立,构成了大明帝国强有力的特种机构,坚定的维护着帝国如日中天的盛世。此令一出,群臣哗然,这岂非是重立厂卫,为祸天下么。
  一时间,二月间的江南开水一般骚动起来。
  宫中,一片森然。
  崇祯帝,辽王马城端坐上首,面色阴沉,丁文朝,吕安一干人垂首肃立,宫中便有些压抑,让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肃然中吕安上前,一躬身递上一纸卷宗。
  马城面色如常,动也没动,崇祯帝忍不住将卷宗接了过去,接过来,打开略看一眼。
  崇祯爷脸色便有些阴沉:“官员二十二名,观风使六人聚于前街,所为何事!”
  吕安嘴角抽搐了一下,竟未回应,崇祯爷面色便有些尴尬,不由得清咳起来。
  马城微微一笑,平静道:“讲!”
  吕安这才抱了抱拳,沉声道:“标下在前街在那里,安插的眼线。”
  “眼线说,昨晚一夜之间,这些人聚于前街,最长的,说话有一个时辰;最短的,说话也有两刻钟。”
  “谈的什么,标下不敢说。”
  马城又温言道:“说。”
  吕安便咬了咬牙,说道:“他们说,朝廷重立厂卫,实乃…….实乃恶政。”
  “他们说,厂卫之祸不远,前车之鉴,人心汹汹各怀疑畏。内外文武重臣,托之为股肱心膂者也,亦皆不安于位。有司庶府之官,资之以建立政事者也,举皆不安于职,商贾不安于市,行旅不安于涂,士卒不安于伍,黎民不安于业。”
  “哼!”
  一旁崇祯爷气的掐着胡子,面色铁青,重重的哼了一声,这可真真是戳中了他的痛处。
  崇祯爷面色发寒,冷脸道:此事,退让不得!”
  马城面上微微一笑,格外理解这位皇爷心中的愤怒,遥想当年,先帝将一手好牌交给他,这位皇爷一登上大宝,便在东林党的忽悠下,犯了一个极愚蠢的错误。他竟自断双臂,将天启朝得力的厂卫废了。
  如此引发了一系列恶果,朝局失控,他成了困局宫中的聋子,瞎子。
  如今旧事重提,厂卫重立,又有些不开眼的夯货跳出来呱噪,这叫崇祯帝如何不怒,如何不恼。
  马城不语,将案卷接过来,从头到尾地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了,随手放在石案上边,说道:“再去查,盯紧了。”
  “标下遵令!”
  马城不动声色的站起身来,负手在殿内踱了几步,打量了一下吕安的脸色,笑道,“瞧你眼圈发黑,听你说话声音沙哑。昨晚上,怕是又一夜没睡?”
  吕安一呆,忙道:“标下职责所在,不敢怠慢。”
  马城便又神色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