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此时的法国刚刚打赢了三十年战争,建立了波旁王朝,毫无疑问法国是欧洲的新霸主。作为欧洲的新霸主,法国的背叛,单独与南线明军和谈,再一次沉重的打击了联军的士气。
  开城二年,冬。
  数月和谈,打打停停,法王路易十三的使者秘密抵达罗马。
  而此时,还在坚守维也纳的联军,还茫然无知,他们已经被懦弱的法王,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等人出卖了。为了避免法国本土沦为战场,法王全部同意了明军的要求,其中包括,法国承认明军对亚平宁半岛的实际占领。
  法国,承认明军在米兰,罗马等重镇的驻军,并且同意放开边境城镇,允许明国货物进入法国,并且卑躬屈膝的为明国商人,颁发了特别通行证。一系列和谈条款,其中还包括法国出钱,赎回被俘虏的将领,士兵,并且主传提出了巨额战争赔款。
  作为和谈的条件,明军,要约束其仆从军,不得越过边境滋扰法国。罗马秘约,就在这种秘而不宣的情况下,秘密达成了。几年后,密约曝光,直接引发了法国的动乱,愤怒的法国人涌进了凡尔赛宫,杀死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法王路易十三。
  罗马密约是怎么泄露的,谁曝光的,这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当下,明将张翼对这个密约不甚满意,然而眼下他的部队,也面临着补给线漫长,兵力分散的大麻烦。
  十几万南线明军,仆从军,散落在狭长的半岛上,到处都是。
  其中能打硬仗的精兵,更是屈指可数,只有驻扎在罗马的约两三万明军,是可以依仗的主要作战力量。
  其他各部仆从军,散落在各个富庶的城市,花天酒地,坐地当起山大王来了。
  如张翼这般老辣的将领,心思,算计自然比马灿,险恶的多了,这位明军主帅打从接替了马灿,接掌了南线明军,南线明军就谈不上什么军纪了。张翼对麾下仆从军,军纪败坏的行为视而不见,对于盘踞在各个富庶城市里,醉生梦死的仆从军将领们,这位张帅一向是不管不问的。
  然而这位精明的老将,对驻扎在罗马的本部兵马,明军主力,约束的还是很严厉的,驻罗马明军仍日日操练,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建制。
  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亚平宁半岛,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
  阴云笼罩下的亚平宁东北方,水城威尼斯。
  此时的威尼斯,还是一座人烟稀少的水上城市,因为没有什么陆地,暂时尚未被战乱波及。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威尼斯商人照常盘点着货物,各种船只照常进出,唯一不同的是,从遥远的东方,驶入威尼斯的明国船只,受到了威尼斯人特别的礼遇。
  说起来威尼斯这座城市,和中国还有特殊的渊源,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欧洲的终点,就是威尼斯,从中国各港口出发的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到印度东部,斯里兰卡中转,再由印度西方的阿拉伯人倒手,运到东非阿拉伯半岛,走红海入埃及,再由雅典人和威尼斯人倒手贩卖到欧洲。
  当然,如今大明的远洋水师,壮大了起来,武装商船护卫下的船队,已经可以直接抵达威尼斯了。总的来说,威尼斯如今还是一个很小的,几乎没有什么陆地的水上之国,还是一个独立的小国。
  然而威尼斯这个地方,面向亚德里亚海,还是一座天然的良港。
  开城二年,腊月。
  维也纳城下大军云集,乌云压境,亚平宁半岛烽火连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弱小的威尼斯公国,在一群商人的领导下,主动向一条缓缓驶入海港的明国武装商船,投降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航海家
  确切的说不是投降,是归顺,威尼斯公国的商人政府,一致要求加入大明帝国,成为大明在海外的一个行省。威尼斯公国有这样的意愿,和这个公国的特殊国情有关,这个公国始建于五世纪、由一百一十八个小岛构成。
  有西方苏州之称的威尼斯,四周环海,曾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五世纪,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
  威尼斯十世纪开始发展,十四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十五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亚平宁半岛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国度,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
  然而从十六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通,欧洲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逐渐衰落。
  随着美洲新大陆的淘金热,愈演愈烈,日渐衰落的威尼斯,每况愈下。
  直到大明水师远征象牙海岸,几乎全歼了欧洲人在东方的远征舰队,并且将势力范围大踏步的向前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兴盛起来,才让这座没落的水城,重新焕发了一丝生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没落的威尼斯商人们,很自然的站到了大明帝国一边,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强大东方帝国的庇护。
  开城二年,腊月二十六日。
  江苏商人李三都,携三艘购自福建的武装商船,押送着四条二等大福船,满载着今年的春茶,织锦,绸缎抵达威尼斯。李三都其人,出身江苏于扬州一个盐商世家,祖上出过两位进士,曾祖官至嘉靖朝户部侍郎,在扬州也是数得着的大盐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明的中兴,盐商,成了最失意的一群人。
  如今的大明人人富足,盐业早已被官府收回专营,曾经富甲天下的江南盐商,有的失魂落魄,有的归隐田园。也有李三都这样开明的盐商,变卖家产,走通官府的门路,从水师购置了裁汰的武装商船,加入大航海时代的淘金大潮。
  李三都此人是盐商出身,没出过海,他散尽家财,从福建水师购置了七条二手大海船,
  又在福建雇佣了三百名水手,一百多名宗族子弟做护卫。船队从福建出发穿过马六甲,不顾同乡的劝阻,又雇佣了几个落魄的欧洲水手,开始他的长途远航。
  李家的船队经非洲好望角,不远万里,绕非洲大陆整整一圈,才经地中海抵达威尼斯,这一路吃尽了苦头,李三都肠子都悔青了。他是一个扬州盐商,这辈子没见过大海,这倾家荡产的赔本生意,亏定了。这支第一次出海远航的船队,耗时三个月,绕非洲大陆整整转了一大圈,才抵达欧洲,这买卖能不亏嘛。
  七条海船组成的远洋船队,缓缓入港,船舱里气氛有些轻松,又有些惨淡,李三都毕竟是个商人,这时满脑子都在想着,该怎么把船上的货物卖掉,尽力挽回点损失,再想想该怎么回去呐。
  这一路走来,印度洋的恐怖风暴,大西洋的暗流涌动,早让这位大盐商出身的航海家,胆怯了。这一路上他吃尽了苦头,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险些连苦胆汁都吐出来了,船上的补给早已经耗尽,要不是他多了个心眼,雇佣了几名经验丰富的欧洲水手,早就饿死在茫茫的大西洋上了。
  此时,李三都还不知道,他这个落魄的盐商,做远洋生意的新手,半吊子航海家,干成了什么样的大事。当年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舰队,数万兵力最远也不过抵达了非洲好望角。自中华上国有史以来,李三都的远洋船队,是第一支环绕非洲大陆大半圈,直接抵达欧洲本土的民间商船队。
  这位不合格的商人,半吊子航海家,完成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壮举。
  更奇妙的是,李三都的船队在一个微妙的时间,出现在一个微妙的地点,然后就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这就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充满着危险,却又充满着机遇,一个个偶然事件组成的大时代。
  李家商船的船舱里,愁云惨淡的气氛消散了一些,吃了这么多苦头,大家伙总归是看见点希望了。
  李三都苦着脸,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苦涩道:“三都,无颜面对各位了。”
  四周围的掌柜,伙计,水手们纷纷安慰起来,吃一堑长一智,船队还在,还是尽早把货物贩卖了捞回点本钱吧。下回记得听人劝,吃饱饭,把货物运到印度港口,卖给那些波斯商人得了,您老人家就别异想天开,瞎折腾了。
  李三都正焦头烂额,外头跑进来一个水手,叫嚷着:“东家,你快出去看看吧!”
  “东家,出事了!”
  外面甲板上喧嚣起来,李三都被水手们簇拥着,走到武装商船高大的甲板上,目瞪口呆,看着威尼斯水寨里欢声雷动,千帆竞渡,各种大大小小的船只,赛跑一样围拢了过来,船上还挤满了人,朝着他龇牙咧嘴的笑。
  “完了!”
  李三都一屁股坐在甲板上,面如死灰,这回连性命也保不住了。
  “我命休矣。”
  李掌柜万念俱灰,呆坐在船头,下令百余名宗族子弟出身的护卫,不要抵抗了。这一路不远万里的长途远航,大家伙又累又饿,抵抗也是徒劳的,还是放下火铳投降吧,没准还能有条生路。
  很快,大批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乘坐各种船只,将东方大明帝国来的舰队包围了。
  当下,威尼斯人是把李三都的船队,当成大明帝国的水师了,这些武装商船,本来就是福建水师裁汰的二手货,船上的海战设施,弩炮,还有几门老旧的舰炮还没有拆除,看起来很是威武不凡。
  怨不得威尼斯人会认错,让谁来看,这都是一支由七条战舰组成的水师分舰队。
  于是威尼斯人全城出动,果断的,向这支大明帝国的分舰队,兴高采烈的投降了,还举行了盛大的投降仪式,载歌载舞的庆祝了起来。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军纪
  喧闹声中,大批威尼斯人涌上甲板,围着远道而来的大明水师将士们,载歌载舞,竟然庆祝起来了。李三都云里雾里,被人搀扶了起来,手里被人塞了一杯葡萄美酒,稀里糊涂的看着,还有人跪下来磕头,用脑袋蹭他的脚面。
  李三都傻眼了,心说这到底是个什么所在,这地方的人也未免太热情了吧。于是乎,半吊子航海家李三都,稀里糊涂,成了大明海外行省威尼斯,号称西方苏州的第一任执政官,名垂青史。
  两天后,威尼斯人也知道弄错了,索性将错就错,硬把李三都推到执政官的位子上。盛情难却,李掌柜晕乎乎的,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在全体威尼斯人载歌载舞的庆祝下,就此在威尼斯水城扎了根,落了户,开枝散叶了。
  后世,在威尼斯开枝散叶的李家,家财万贯,航运,旅游,码头生意无不经营,特别以船运业为重。李氏族内人才济济,家族子弟精通数学,商业,还有大量的语言天才,族内很多人通晓欧洲各国语言。
  水城威尼斯,由此成为大明帝国,在欧洲的一个行省,一颗明珠。
  李三都就任执政官后,忙派人联络前线明军,告知实情,消息传到罗马城,驻扎罗马的明军主帅张翼目瞪口呆,他活了四十几年,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离奇的事情。张翼乐得成人之美,派副将领兵亲赴威尼斯,象征性的代表大明朝廷,祝贺了一下,就这样承认了李三都的身份。
  然而威尼斯人却很认真,非要大明派军驻扎,张翼索性派了两营人马,一千人的部队进驻了威尼斯,将这个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收入大明帝国的怀抱。中欧仍是一团乱麻,纷争四起,这件小事,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开城三年,元月。
  因伽利略七八十岁了,身体虚弱,马灿一行在中亚走走停停,走了几个月才回返辽东,抵达了黑龙江府。刚进城便闹出一件乱子,他的一个亲兵队官,酒后滋事,殴伤了酒楼的伙计,掌柜。
  酒楼掌柜天亮后,告到了官府,把黑龙江府衙吓了一跳。
  黑龙江知府本想着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亲自出面安抚一番,将那酒楼掌柜的打发走。却未曾想到,黑龙江府治下三法司,不依不饶,竟带着三班衙役,苦主跑来驿站迎宾楼,要拘拿凶徒。
  知府这一惊非同小可,认谁都晓得这位得胜归来的小辽王,刚刚才攻灭一国,得胜归来,按常理是要封爵高升的。奈何,黑龙江知府管不了三法司,知府衙门和三法司并行,互不干扰,这是当年摄政王马城,亲自在辽东推行的新政。
  听说三法司那帮愣头青,初出茅庐的司法官,竟带着衙役卫队闯了迎宾楼。
  这一闹,可是把黑龙江知府吓个半死,连卫队也来不及带了,翻身上马,慌忙赶往城南驿站迎宾楼。楼内,三法司一行,苦主,另有一位黑龙江府观风使,面见了马灿,便睁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