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文朝翻身下马,对不远处战战兢兢的一伙乱兵,竟视而不见。吕安却将面罩一推,露出真容,提着带血的大刀怒目圆睁,大步朝着那伙乱兵走过去,一伙乱兵数百人,手中甲胄兵器俱全,竟被一尊怒目金刚吓的瑟瑟发抖,瞧着一个个钢铁怪物大步走过来。
  扑通!
  数百众纷纷丢掉兵器,扯掉铁盔跪地请降。
  砰!
  一声突兀的铳声响起,吕安如中雷击猛的一颤,蹬蹬退后两步竟若无其事,拍了拍疼痛难忍的胸口。那下意识搂火的乱兵,竟吓呆了,瞧着那火铳难伤的黝黑身影,嚎叫着丢掉鸟铳掉头就跑。
  砰砰砰!
  那乱兵被军情司锐卒手铳打死,全身冒血扑倒了。
  吕安挨了一铳,眼前发黑,金星直冒,又被同袍在肩上重重拍了一记,调侃笑闹。
  “后生,疼么!”
  “亏的是杆鸟铳,这后生命大。”
  放肆的调侃声中,十余万叛军杀气腾腾而来,却终究是一场闹剧,如今南京城连像样点的大战都没爆发过,这场闹剧便终结了。南京百姓,文武大员终见识道精兵铁骑的威风,大为震惊,江南新政由此畅通无阻。两千破十万,这战绩搁在辽镇铁骑身上,实属寻常。
  正是聚宝门一战,在江南传的沸沸扬扬,各种传奇野史层出不穷。大明的江南人,文武百官连同太子殿下在内,亲眼目睹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更是提前了三百年晓得了一个道理,人多势众的时代结束了,这已然是精兵,骁骑,近代常备军摧枯拉朽的时代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士林营
  两日后,紫金山大营。
  吕安咬牙起身,胸前骨折处仍钻心的疼,忍痛推开房门,外头肃杀之气铺面而来,兵部临时招募的义勇正在操练,杀声震天。大捷之后南京子弟踊跃投军,两日间便将紫金山大营塞满了,三万余众编成了京营新军,这算是大明的第二次重组了。
  福王之乱虽持续的时间极短,却给江南各地造成了极惨重的打击。
  财富的损失还可追回,人员伤亡却达到一个极恐怖的数字,以杭州为例,十室九空,家家戴孝,此乱对江南的震动极大。新政,军制得意畅通无阻,马城早在十多年前规划的三师禁卫,定员五万,终于顺利的组建了起来,以之拱卫南京,很快便成为江南首善之地的定海神针。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旧党在大明的最后一块阵地,江南,以这种血腥的方式沦陷了。南京新军兵马日夜不停操练,预备着成军三月后,兵发福建,一举荡平福王之乱,三月后各地勤王兵马云集南京,便是福王一党覆没之时。
  养伤中的吕安摸了摸怀中烫金的帖子,缓步走向帅营方向。方才孙世选派人送了帖子来,邀他赴宴,吕安不敢自作主张,便寻思着面见上官,请示一番。行至辕门外找人通传,同袍们纷纷投来艳羡的眼神,指指点点,这后生便是大人新收的亲兵么,瞧着很寻常嘛。
  吕安自是心中得意,当了大人的亲兵,那自然便是大人的心腹了。
  心腹,就得和大人一条心,这是一个延绥子弟,边军老把总之后的觉悟,他就觉得理直气壮。
  不多时,大人便传下话来:“大可去得,饭可以吃,酒少喝,醉酒伤身。”
  吕安心中一热便单膝跪地施了一礼,回营房换了身新军服,净了面,看看怀表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才去国子监对过的汉社社馆赴宴。骑马缓缓在空荡荡的街上踱着,城内禁行,宵禁,昔日繁华首善之地如今一地鸡毛,时不时只有传令轻骑在空旷的街上飞驰而过。
  聚宝门之战两日后,南京汉社召集议事,三教九流,共襄盛举。
  南京汉社在国子监对过,占地极大,吕安骑着马跟着一辆马车,进了院门,远远便听见院中喧嚣嘈杂,吵闹一团,院门内人声鼎沸,数千人竟席地而坐,群情积愤,吕安瞧着新鲜,驻足旁观。
  “徐天宝,国有难,弃城而逃,除名!”
  “在下附议!”
  “某附议!”
  上首,一个大嗓门的书生握着一本名册,每每念及一人下头便振臂高呼,吕安心中明镜一般,原来是在清理门户。人声鼎沸中,瞧着有人冲他招手,竟是孙世选,李小娘等人聚成一团,席地而坐,那孙公子瞧见他,一面惊喜,几步跑过来捉住袖子。
  “竟是吕兄到了,快请!”
  吕安被他拽的一个趔趄,咧了咧嘴,盛情难却只得跟随他穿过人群,往那独立的小圈子里行去。一时间,角落里那小圈子有人加入,便热络起来。
  孙世选捉着那皂色军服的袖子,眉飞色舞道:“朱兄,今日与你引荐一位皇明的骁勇之士!”
  “丁大人麾下铁骑亲卫,马踏李贼的吕兄便是!”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喝彩,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瞧着英武忠厚的吕安,小脸涨红一面崇敬之色,将细嫩的手拍的啪啪作响。
  “真骁勇之士!”
  吕安头回参加这种名士集会,被众人赞的脸有些发烫,他毕竟是个二十不到的年轻人,瞧着诸位与他年纪相仿,心中一热也学着席地而坐,扯动骨折处不免清咳起来。
  身侧幽香袭来,软语温香:“伤可好些了。”
  吕安转脸朝着李小娘,憨厚一笑:“些许皮肉伤,不妨事。”
  “好汉子,真壮士也!”
  一片赞颂声中,吕安脸上发烫,极不适应这般热情恭维,瞧着身侧席地而坐,做男子打扮的李小娘,女儿家偏做男子打扮,成天价抛头露面的,心中那团温热竟渐渐散了。
  面前,那华服少年正在兴头上,竟兴冲冲道:“诸位,我等当满饮此杯,敬吕兄骁勇无双!”
  “正该如此,请!”
  盛情难却,吕安只得端起地上一杯佳酿,一饮而尽,瞧着这些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做男装打扮的官家小姐,心中竟萌生去意,十分懊悔,实在不该来这一趟,了然无趣。
  “再饮,敬我皇明雨顺风调!”
  三杯酒下肚,吕安记起军中禁酒的铁律,便寻个由头借口如厕,头也不回的快步溜了,翻身上马被微微一吹,清醒了些,稍一沉吟便掏出贴身存放的精致怀表,劈手拽过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请人送还给李小娘,此时他倒记起家中青梅竹马的妻子,心中甜蜜竟笑了起来。
  “驾!”
  一骑飞出,在空荡荡的长街上奔驰,吕安觉得痛快了。
  晚间,紫金山大营。
  大太监王承恩竟气冲冲的来告状,说太子殿下一番好意,宴请你丁大人的亲兵骁骑,有意结交,你那亲兵好不知趣竟偷偷溜了,闹的太子殿下老大不痛快,回宫后便将自己关在寝宫,生闷气呐。丁文朝一呆竟哈哈大笑,那夯货竟来了一出脚底抹油,将太子殿下放了鸽子么,果真有趣,有咱老丁的风范。
  丁文朝最不耐烦这些应酬集会,哈哈大笑,气的王承恩鼻子都歪了。
  却不料翌日清晨,太子殿下竟然领着一票才子名士追到紫金山大营来了,还嚷嚷着要投军,险些将丁文朝吓的一跟头栽倒,太子殿下要投军那还了得么,慌忙将一门心思要从军打仗的太子安抚着,一面命人通传宫里,请皇上派人来领人。却不料皇上很快传下口谕,太子要做什么,随他去吧,朕要遣散妃嫔太监隐居深宫了。
  丁文朝听完了皇上的口谕,脸上的横肉都在抽搐,没奈何只得新立一营,曰士林营,顾名思义便是一群才子名士组成的营头。大明士林营的传统,由此开始,后世渐渐成为制度,才子名流,官宦子弟少年时都要入士林营,接受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
  大明士林营第一任营官,便是崇祯朝太子朱慈烺,副将便是吕安。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蛮横
  大明士林营这一特殊的部队,从未真正上阵打过仗,然而它确是大明复兴的一个标志,标志着大明士子重拾汉唐时尚武之风,古之君子六艺中御,射之术大行其道,此谓正本清源,得到了大都督马城的全力支持。
  大明士子尚武之风,自汉社起,到设立士林营才算完善了制度。
  此时,外兴安岭。
  崇祯十四年,五月初。
  江南之乱不过疥癣之患,成不了气候,五月初西伯利亚天气转暖,大战将起,议和久拖不决,各路明军便云集前线,预备着给北线俄军来一记狠的,断绝了俄人的一切奢望,乖乖交出真金白银。
  辽王马城可并非那些迂腐老朽,服软,拖延,议和这一套不管用。
  五月初马城下诏告诫全军,打虎不死,反受其害,前线各军务必枕戈待旦,彻底将俄人打服,查其言,观其行,俄人坐拥二十万大军仍心存侥幸,迟迟不肯答应议和条件,真当马某是那些满脑子王道教化的老学究么,不肯答应,那就打他。
  勒拿河中段,俄军大营。
  远东明军一动,俄军侦骑立知不妙,紧急军情雪片一般飞回大营,当下掌权的俄军贵族们一片哗然,咒骂起来,不是讲好了俄国愿意服软,双方议和的么,怎么着明人竟出尔反尔,说话不算了么。一时间俄军大营中咒骂声四起,对明人的统帅马城为人十分不齿。
  当日,俄国特使便动身启程给明军送信,质问明人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没有东方强国的气度么!
  五月中,那特使被明军侦骑送至大都督行辕。
  俄人也不傻,还很精明,瞧见明军大举集结有些慌了,便又大大的退让了一步,愿意签署和议将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全归大明,连狭长山脉的西侧,俄国一方也一并让了,还允诺承认大明在乌拉山驻军,这是极大的让步了。俄人让步,早在马城预料之中,俄人急于回师迎战古斯塔夫的瑞典军团,在西伯利亚是呆不下去了。
  服软,求和这一招也不是俄人发明的,历史上这招来应对中原王朝,屡试不爽。如汉唐盛世那般盖世名将,一代圣君都纷纷栽了跟头,然而到了辽王马城主持大局,攻略塞北,竟全无上国礼仪之邦的气度,言语间对俄人特使百般羞辱,讨要两千万卢布的军费,蛮不讲理。
  塞北此战旷日持久,耗费粮饷几乎无法计算,要的少了三军将士是万万不会允诺的。讨要军费,却将那位特使逼急了,他的俸禄也不过一年几十块卢布,两千万卢布的巨额赔偿,就是把俄国卖了也赔不起呀。
  那特使情急之下,竟出言不逊:“上国亲王殿下,言而无信,没有上国礼仪之邦的风范!”
  “放肆!”
  “混账!”
  帅营中明军将官骂声响起,寒光四射的战刀拔了出来,咒骂声四起。
  马城大怒,抓起桌上一盏热茶便砸过去,破口大骂:“马某便是没有风范,拖出去,打!”
  左右亲卫杀气腾腾一拥而上,将这狂徒当场掌嘴,打的满脸是血再拖出去乱棍打死。
  那特使竟口吐汉话,叫的杀猪一般凄厉:“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饶命呐,亲王殿下!”
  那别扭生硬的汉话在大营中回荡,不多时啪啪的军棍声响了起来,很快便戛然而止。命人杖毙了那出言不逊的混账,马城狰狞神色才缓和下来,命前线侦骑给俄人传书送信,两千万金卢布,少了半块莫怪马某心狠手黑。
  “这是讹诈!”
  “不讲信用的鞑靼人!”
  接到投书,俄军大营中愤怒的咒骂声四起,于是明俄议和谈不拢,又各自集结兵马打起来了。
  五月中,寒冷的西伯利亚天气转暖,江河解冻了。
  马城松了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按捺着性子和俄人扯皮议和,不就是为的这一刻么,从五月中江河解冻,到五月末十几天内,河道当可疏通顺畅,他的内河水师便可沿勒拿河逆流而上,迎战俄人二十万大军。
  这一仗是必然要打的,不然大明兴师动众,花费无数人力,财力兴建的内河舰队是来看风景的么。这一战,当是对东欧联军的最后一击。
  五月中,外兴安岭西侧,勒拿河南端。
  冰雪融化,大河解冻,从高处望去泥泞的河道里尽是人头攒动,一队队明军军服笔挺,手按战刀,提着棍棒马鞭动辄打骂呵斥,将成群结队的战俘,奴隶驱赶到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挖掘淤泥,疏通河道。
  明军秘密进行的这一浩大工程,耗时数年,意图将黑龙江上游与勒拿河南端连结起来,水师战船可顺利通行,南起江北省黑龙江府,东起远东要塞海参崴,向北直通北冰洋的长途航路,难度不亚于修建了一条京杭大运河,如此浩大的工程竟已进入尾声,完工在即。
  这条贯穿西伯利亚,内外兴安岭的主航道耗费财力无数,先后累死,冻死的战俘,奴隶无法统计。然而这条航道经过几代人修缮,挖掘,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西伯利亚水网,使大明能牢牢掌握着西伯利亚辽阔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