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四月间急转直下。
  俄军大营一片哗然后,求和,便成了贵族们的主流意见。年轻的皇帝慌了神,什么雄心壮志都被吓的不翼而飞了,默许了贵族们的进谏,派出使臣联络明军,商讨议和。议和必然要付出些代价,然而在贵族们看来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忍一忍又是一片晴天。
  统北城内,明军阵地。
  天一黑,罗艺如同往常一般率部出击,领着四个人在废墟中逡巡。高瘦的人影抬头看天,天灰蒙蒙的,俄军今天竟然没发炮,想来是前阵子炮火打的太凶,弹药不济了吧。罗艺这样琢磨着,脚下不停在废墟上攀爬,爬向他三天前伏击俄军的那段矮墙。
  他身边还能动的只剩四个人,四个脑袋,崔胜十天前病倒了,很虚弱。深陷敌后的统北城明军三千余众,如今只剩千把人,刚好可以编成两个营头,主帅何可纲也许久未曾露面,然而明军却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伏击,夜袭,以各种方式骚扰着俄国人的围城大军。
  呼哧呼哧的喘息着,五条汉子猫着腰翻过矮墙,透过残垣断壁往外面张望。久攻不下,俄军恼羞成怒搬来大炮,没日没夜的猛轰,明军的减员主要是炮击造成的。然而炮火又制造了大量断墙,废墟,为明军提供了天然的掩体,竟又成了俄军进攻路上新的障碍。
  明军残部凭借这些掩体,无孔不入,创造了一个经典的巷战奇迹。
  罗艺以一个极其古怪的姿势,仰躺着,三角眼从断墙缝隙里往外面张望,三天前他领人在这里打了一家伙,伏击了一队俄军巡兵,三天前留下的战争痕迹仍在,他打算冒点险,抽冷子再给敌军的巡逻队来一下狠的。然而外头空荡荡的,无声无息的死寂。
  死寂,很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罗艺自然也不例外。
  这江洋大盗出身的骁勇将领,心中竟生出一丝疑惑,他为何要死死顶在这里,和那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敌人拼命,这可不是他的性子。他一个江洋大盗最忌讳和人拼命,他半生都信奉狡兔三窟,一有风吹草动便撒丫子跑,有多快跑多快。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他信奉的江湖法则,他也从未想过会有一天,他竟和一伙官兵并肩作战,还被陷在孤城之内,成了朝不保夕的残兵,为什么会这样,罗艺心中竟有些困惑了,一声轻叹,兴许是他错了,做义匪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很可能是他的小命。
  想着想着,罗艺便又坚定起来,信义是要讲的,瞧着身侧那四个官兵,咧嘴嘿然一笑。单对单,官兵常常不是俄兵的对手,俄兵腿长手长兵器也长,斧枪,大剑走的都是刚猛的路子,身边普遍比明军高一头,所谓身大力不亏,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再说这些官兵都是骑兵,大半本事都在马上,步战,放对就差一些。
  要说上房揭瓦,对面拿人的本事,还是罗某能耐大。如今,罗艺早已成为这段废墟的主人,也是百十个明军残兵的核心人物,这让他很满足,官兵们,义勇们信重他,愿意跟着他,他就觉得不能扔下这些同袍弟兄,那还是人么。
  深夜,肆虐的寒风中,罗艺搓着手比划了几下,五条汉子便将身体趴低,忍受着风寒,静静的等待着俄兵的巡逻队。这一等便是两个时辰,时辰过了却没等到巡逻队,五条汉子便聚在一起,哈着白气大眼瞪小眼,这不对呀,时辰早过了巡逻队却没来。
  “鳖孙子,睡死了么?”
  “娘的,再不来咱就摸营去!”
  耳语声中,罗艺搓着冻僵的手,眼中凶光一闪便凶悍道:“好咧,咱摸哨去,再放把火!”
  说干就干,五条汉子将心一横翻过矮墙,落地时一个踉跄,便猫着腰,抱着兵器在遗尸甚多的街道上穿行。前头两人以刀盾开路,后头三个人身上插满了手铳,沿着断墙便轻车熟路的摸向俄兵营地。
  哒!
  罗艺一马当先,左盾右刀冲在最前头,沿着一段矮墙猫着腰,竟畅通无阻穿过两条街。一踩地面,一发力便腾空而起,灵猫一般翻上断墙,落地时一声嚎叫,以盾护身猛的滚了出去,短兵相接这便是吸引火力的办法,将敌兵的注意力引开,真正动手杀人的在后头。
  “喝!”
  罗艺从地上弹了起来,左盾护身,右刀乱劈,劈了几刀便停了下来,后头四条壮汉大叫着冲进来,僵住了,五个人站在空荡荡的俄军营地里,面面相觑便如同五个傻子。那猎猎燃烧的篝火还在,高处还悬挂着一些火把,营中却不见半个人影。
  “有埋伏,走!”
  罗艺三角眼一瞪,魂飞魄散,一声怪叫,引来四个同袍古怪的瞩目,他便觉着十分汗颜,失态了,这也是废话要有埋伏,五人早被人射成筛子了。五人小心翼翼在俄兵的营地中转了一圈,终于肯定了一件事情,俄兵退了,方圆数里不见半个人影,如同鬼域。
  城外,大批俄兵排着队走出统北城,放弃了对明军残部的包围。
  此时罗艺,连病中的何可纲还茫然不知,俄国贵族们复辟了,打算议和了,野心勃勃的年轻皇帝事实上被架空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反王
  扑棱棱,统北城中,十几只精心饲养的信鸽冲天而起。
  虚弱的何可纲倚门而立,瞧着与外界最后的联系手段被放飞,飞走了,心中竟有些狐疑忐忑。俄军突然全线撤退让出了统北城,竟还释放了两百多个被俘明军,那些被俘的部下还带回了俄国人的信,俄国人要求和停战了。
  病中的何可纲狐疑,却又如释重负,他委实是到了山穷水尽,不管俄军闹什么幺蛾子,他也乐的喘一口气。
  崇祯十四年,四月末。
  大都督行辕收到统北城飞书,喜出望外,何部虽主力尽丧却守土有功,事迹早在全军中传扬开来,以为楷模,这个时代大明需要这样的楷模。恰逢秦淮旧院一班乐师,舞姬正在塞北劳军,不久,何部孤城喋血的壮怀激烈便会传唱天下,家喻户晓。
  一曲《孤城传》,由虞山琴派,一代词曲宗师徐上瀛捉刀,成为绝响。
  虞山琴舍七位当世琴艺大家,是较早投奔汉社的杂学派系,影响力还是极大的,魁首徐上瀛一代宗师,人称当世伯乐,此人年轻时习武,然时运不济,两次投考武举不果,遂心灰意冷便隐居吴门,专研琴艺。此人有古君子之风,六艺中精通乐,射两门。
  此人不学经义,专精乐,射,这便是妥妥的旁门左道。
  这般旁门左道早些年便只能与市井九流,秦淮歌姬为伍,如今确是大都督马城的座上客。徐上瀛往塞北献宝,将精心整理的《大还阁琴谱》献与大都督马城,马城欣赏笑纳,重赏之,虞山琴派于是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大明新学中重要的一支。
  随着大明新军在前线节节胜利,大明新政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一曲肝肠断,马城邀徐上瀛等七人入新学,任开原府学教授,许其在关外开馆授徒,那徐大宗师精通剑术,颇有些侠义之风,得了大都督的赏识便千恩万谢的去了。
  此时,统北城信到。
  俄人主动示好,求和,马城脑中一道闪电划过,瞬间看的通透,怕是莱茵河畔的大战分出了胜负,还是古斯塔夫大胜了。不如此,俄人不会这般好商量,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果真不出三五日,活跃在俄国南部的远东军团所属,传回来紧急军报。
  莱茵河大战,胜负已分,古斯塔夫统帅的瑞典军团击溃了西欧联军。古斯塔夫接受了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的投降,回师北欧,俄国人的反应便在情理之中,俄军主力云集中乌拉尔山,后方老巢自然便是空门大开,一片空虚,朝夕不保了。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风云突变,实势易转。
  马城召集参谋司军议,稍加分析便了然于胸,俄军大营发生了什么事情,俄人与大明一般无二,正处于变革的前夕。马城起码有七成把握,认定俄皇被软禁了,贵族复辟架空了皇帝,俄国回到了之前的老路上。这对大明是极大的利好,大明,可是已经初步完成了新政。
  先一步完成新政变革的大明,便能牢牢占住西伯利亚。
  回到老路上的沙俄,便只能在明军与瑞典军的夹击之下,沉沦下去,苦苦维持着大贵族们向往的农奴制。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俄人既进退两难,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以马城的心性那边拖着吧,大明不急。陈演以下参谋司属官们心领神会,回复俄人,那自然是狮子大开口。
  陈演等人提出来的议和条件,让马城都觉得太离谱了。乌拉尔山以东全归大明,还要人家的南部草场,还要巨额战争赔偿,还要求人家二十几万人马放下武器,就地投降,过分了,俄人是不可能接受这些条件的。瞧着一面正气凛然陈演,马城至咧嘴,这些坏鬼书生真坏起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呀。
  只不过以前这些读书人玩阴谋诡计,没用对地方,这回算是得偿所愿了。一纸回函发去南乌拉尔山前线,现实一些先把何可纲要回来,战局就这么拖着吧,不把俄人敲髓吸血,马城是不会罢休的。
  散了军议留下几个心腹,马城面前也有深深的麻烦。
  军情司秘奏江南不稳,祸起萧墙,这事还得从崇祯帝身上说起,这位皇爷在南京养的白白胖胖,闲着没事,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动了削藩的念头,这一削可就削出乱子来了。
  崇祯帝要削谁的藩,山东的德王,福建的福王,山西的晋王一起削。
  皇上又出了妖蛾子,马城便觉得脑壳疼,按说削藩原也没错,老朱家的子孙出了名的能生,全天下有名有姓的朱家子孙统共有四十万,和大明正在组建中的常备军人数相当,这是何其恐怖的数字。这些皇亲国戚霸占了多少良田,那怕是无法计算的。
  大明新政,削藩是早晚的事情,这个时机却太糟了。
  马城以为崇祯皇帝,此人身上颇多侠气,刚直不阿,倘若行走江湖必然是一代大侠,如朝为官多半是个铁头御史。然而他这一身刚烈侠气用来治国理政,便让全天下人头大如斗。亏得如今的南京首辅方从哲,四朝元老,德高望重,换个人当首辅江南早就乱了。
  明军主力云集关外,决战塞北,这场仗打的实在是太久了。
  塞北战事久拖不决,不免有些跳梁小丑要搅动风雨,再加上崇祯帝这一煽风点火,此时马城还蒙在鼓里,福王朱常洵已然扯旗造反了,旧党中人趁乱煽风点火,响应者云集,反王大军直奔南京,南京危急。
  这把火烧到南京,委实是致命一刀,正捅在大明的腹心要害。
  如今,离福建最近的台湾水师,并台湾镇军主力一部在北海,一部在马六甲,母港空虚一时不及回师平乱,这就被反王钻了个空子。打去年起关外告急,连两湖兵都调到关外作战,南方空虚,早被旧党中人看在眼里,这一场大乱是迟早会发生的。
  偌大个南方,距南京最近的竟然是李定国的忠贞营,还远在西南域外,回师平乱也只能指望忠贞营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告急
  西南前线,印北,恒河中游。
  李定国率十五万西南明军,仆从军以忠贞营为主力,渐渐肃清了山民生番的阻拦,奠定胜局,不日将进兵印北重镇瓦拉纳西。莫卧尔王朝亦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北上,围绕恒河中游的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南京告急。
  帅营中,李定国火冒三丈,险些下令将信使推出去砍了,怨不得他心中冒火,西南大战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双方加起来三十五万人马,放对厮杀,这个时候朝廷让他回师南京平叛,这不是白日发梦说胡话么。
  大战在即,全军回师是梦呓,然而南京又不得不救。
  如此,李定国只得派一支偏师,跋山涉水往南京去,沐天波责无旁贷担起领军之责。两人商议后不带云贵川兵,而是从忠贞营挑出一支两万人的精兵,日夜兼程奔南京去,这便是两人心中的如意算盘。忠贞营所属都是身家清白的流寇,降卒,杀起人来不手软。
  军情如火,沐天波挑了兵,与李定国匆匆道别便回师远征,所幸沿途尽是西南大军的辎重队,昔日难以穿行的密林,深山中都有官道,轻骑可一路畅通无阻直抵丽江府。
  崇祯十四年,四月末,杭州府。
  福王反了,连克数城,各地守军猝不及防,杭州府首当其冲被乱军占据,城内已然是大火冲天,乱兵入城,自嘉靖年倭乱之后,这江南繁华锦绣之地再次尝到了兵乱的滋味。吕安穿一身寻常服侍,扮做商贩,抱着刀蛰伏于知府衙门外,几条街外燃起冲天大火,浓烟冲天。
  江南大乱,西南大军尚未回师,军情司所属便倾巢而来,倾力救援,甲十三队一路从成都府奔湖南,又打湖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