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骑- 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北明军,也实在无力清剿这些村寨。
  这倒也是常理,大明朝廷既然不要这块地方,自然便被别人占了,那还会客气么。哈奎心中发急,急着把消息送出去,十余万鞑骑入关不是来送死的,而是一条毒计,准葛尔人,瓦剌人,竟和大明西北的回回勾结起来了,谜底揭开,十多万鞑骑为何要急吼吼的破关,连后路也不顾了呢。
  原来,鞑骑在大明西北腹地是有内应的,内应便是西北回回。
  一个穿着长袍,纱巾遮面的妇人,提着一篮肉食走过来,哈奎和丙三队的弟兄千恩万谢的收下馈赠,大口咀嚼着腌肉,心中却是一片冰凉,大明的西北有多少回回,天知道,单说这河西四部的平凉,庆阳等地,住在山中的回回起码也有几十万!
  哈奎手脚都是凉的,蒙古人和回回是什么时候勾结起来的,不知道。
  这是军情司的重大失职,也是他丙三队的失职,竟未提前洞悉这重大军情,哈奎满脑子都想着把军情传递出去。西北回回,便是三百年前随蒙古人入主中原时,大举南下的色目人,色目人在元朝是很高的,出了很多大官,世家,后来蒙古人被赶出了中原,色目人便散居在大明各地,以西北最多。
  蒙古人,色目人,回回三百年前本就是一家,三百年再次后勾结起来,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十余万鞑骑叩关,回回再乱,哈奎手脚都冰凉了,鞑子不是来送死的是来搅动风云的,这西北之地要天下大乱了,鞑骑与回回里应外合,说不好,大明便要栽一个大跟头。
  如今这局面,河西四部连甘肃全境危在旦夕,陕西不保,山西可也未必守的住。最可怕的是陕西,山西能战之兵,连同数十万青壮都被抽调一空,云集在嘉峪关一线,还有些西进到了青海,形成一个头重脚轻的布局,偌大个西北如今正是最空虚的时候。
  陕西不保,山西就危险了,山西危险,京畿,整个北方就危险了。
  陕西失守,山西动乱,那云集在嘉峪关一线的明军,团练,民壮不就成了后路被断的孤军么。鞑子心思太歹毒了,这是要祸乱整个大明北方,觊觎中原呀,最要命的是山东,河南,九边也是最空虚的时候,整个北方的兵马一部在嘉峪关,青海,另一部分可都在塞北。
  这般局面若是被鞑骑,回回趁虚而入,那后果,哈奎想都不敢想。
  斜阳西下,哈奎心中下了决断,今夜,怎也要将紧急军情送出去,丙三队人死绝了也要送出去。
  入夜,满山遍野的鞑骑动了起来,成群结队的开拔。
  白天躲在山里休息,夜间行军,渗透,鞑子是有备而来的。
  马蹄声中,山下,一队传令轻骑沿着狭窄的山路飞驰,吆喝着来传令了,全体开拔往南边去。山坡上,密林间,一队队鞑骑站了起来,整备军械,牵着马匹下山去。哈奎将心一横正要打个手势,异变骤生,下面山道上那队传令轻骑突然中了埋伏,人仰马翻。
  路边,十余个壮汉从灌木里冲出去,暴起伤人。
  箭矢横飞,十余人突然冲出去射箭,将那队传令轻骑射的人仰马翻,射了几轮箭后便拔刀冲了出去,与敌搏命,那雪亮的马刀在月光下闪烁,十余人竟人人骁勇,将鞑骑劈砍的溃不成军,一个个从马上栽倒。
  山中大乱,大批晕头转向的鞑骑牵着马,站住了,狐疑的看着正在厮杀中的自己人。哈奎却心中了然,这十余人必是军情司同袍,牺牲自身有意制造混乱,为同袍创造脱身的机会。那十余弟兄异常骁勇,砍翻了传令轻骑还不罢休,竟将刀一摆四处杀人。
  哈奎再不犹豫,打个手势,丙三队十多个弟兄猫着腰,牵着马,趁乱逃走,钻进漆黑一片的林子里。混乱,厮杀中渐渐远去,丙三队在漆黑的密林间穿行,竟心情沉重,那队同袍是必死的,那般忠勇善战的汉子,可惜了。
  有些沉闷,前头,传来一声呵斥:“停,要去哪里,懦夫!”
  林间,丙三队迎面撞上了一队背靠大树正在休息的鞑子。
  “安答,陷阱,是回回人的陷阱,快跑!”
  哈奎高举双手,脚下却没有停,一边焦急的叫嚷着一边使眼色,那队鞑子竟被他糊弄住了,正有些慌乱时,丙三队突然亮出獠牙,从马鞍下取出弓弩便是一通攒射。


第九百七十四章 飞书
  静谧的密林中骤然杀机四起,箭矢横飞,那队鞑骑在丙三队蓄意偷袭下,纷纷栽倒。
  哈奎一箭射翻了一个鞑子,低吼道:“散了!”
  一声低吼,丙三队十一人射完了箭,拔刀冲上去将残余的鞑子劈死,便纷纷上马两三人一组,往不同的方向分头逃走,也不顾林间到处都是障碍,冒着马失前蹄的风险夺路而逃,往林子外头冲,四周围鞑子大军环绕,能冲出去一个算一个。
  哈奎领着一个部下,两骑一前一后在密林间穿行。
  漆黑一片的密林中,哈奎身上军服很快被伸出来的树枝刮破,哗啦哗啦的响动中,脸上也被树枝抽了一记,火辣辣的疼。身后一声战马悲鸣,那部下不知踩中了什么障碍,连人带马轰然倒地。那铁血轻骑在地上打了滚,有些狼狈的爬起来。
  “上马!”
  哈奎勒住战马绕了过去,那部下却重重一巴掌拍在马屁股上,哈奎不由自主蹿了出去。
  “走不了啦,哈兄保重!”
  那部下竟低喝一声,一巴掌将哈奎送走,自己竟一瘸一拐的走回去,从马背上解下马鞍,取出马鞍里藏着的备用手铳,弓弩,火药,截了一段树枝撕掉长袍下摆,竟开始制作火把,哧啦,以火药点燃的火把亮了起来,那丙三队成员就在密林中四处放火。
  这西北之地本就干旱少雨,水源全靠雪山融水,这密林中落满了枯萎的树叶树枝,一点就着,火头一闪,那铁血战士再抱起一捧枯叶盖上去,咬开一包定装火药,呼啦,火势立刻就失控了。
  不多时,火光,浓烟升腾了起来。
  哈奎咬着后槽牙,在马背上辗转腾挪躲闪着树枝,眼整整瞧着部下的牺牲,竟心如铁石。
  身后,响起那部下的嘶吼声:“失火了,失火了!”
  “是陷阱,回回放火烧山啦!”
  哈奎抱着马脖子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熊熊火光中,那部下竟一手提着弩,一手提着火把,返身往鞑子群中走去。一边四处放火还一边嘶吼大叫,散布流言制造些混乱。哈奎眼神一黯,打马飞出一片密林,眼前竟豁然开朗,亡命一搏竟被他冲出了危机四伏的林子。
  “喝!”
  哈奎打马冲下山坡,上了一条狭窄的小路,沿着小路快马加鞭径直往东南方飞驰而去。
  文殊镇,清晨。
  丁文朝一个激灵从床榻上翻身下地,抄起手边两把倭刀。
  外头,传来示警的锣鼓声,还有人在大嚷大叫“走水了,走水了!”
  丁文朝打了一个激灵大步冲到房外,环顾周围还好端端的,哪里走水了,正欲发怒时一回头竟瞧见西北方向,数十里外浓烟冲天,那冲天的浓烟将半边天空都笼罩住了,山火。丁文朝心中狐疑,一蹬院墙翻身上了房顶,瞧着西北方向燃起的山火,浓烟,有些惊疑。
  这个季节,春夏之交,山中失火是寻常事。
  然而这山火却又不同寻常,这个失火的时机太微妙了,在丁文朝这个军情司头子看来便很可疑。不多时,一队部下走进院子,瞧着房顶上的上官,默然肃立,丁文朝一猫腰从房顶上翻了下来,拍了拍军服上的灰。
  “问了么。”
  “是,本地守备,官差,都说走水的是回寨。”
  “回寨,距此地不足三十里,有一个几千人丁的大寨子。”
  丁文朝走进房中净了净手,下属早将实际打探清楚了,丁文朝听闻走水的是回寨,面色一僵便如同晴天里降下个霹雳,愣住了,回寨两个字让他瞬间定住了,僵在当场,作为长期掌握军情司的首任情报头子,丁文朝自是比哈奎警醒的多,瞬间便脸色阴沉了。
  “传书大同,延绥!”
  丁文朝敏锐的觉察了危机,决断道,下属慌忙从褡裢中取出纸笔,竹筒,在桌子上摊开来准备传书。
  丁文朝面色阴沉,低声道:“传书大同,延绥,查,甘陕各回寨有无异动,紧急时,我军情司部属可攫取兵权,以防不测。”
  想了一想,丁文朝又沉吟道:“各地,当以守城为上,不可浪战,保住城池便可记功一件。”
  下属,很快将写好的传书装进竹筒,不多时,外头一只只信鸽扑棱着飞上天空,往延髓,大同的鸽舍飞去,信鸽心里传递消息,从嘉峪关前线可一直传递到燕京,正是这些飞鸽传书,这道军令挽救了西北战局,也是军情司介入西北大战之后,建下的第一个殊功,直接扭转了西北战局的泼天大功。
  关于西北大战中,军情司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这颠覆了大明君臣,上上下下的认知。自大明立国以来,厂卫鹰犬便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奸佞,这自然是读书人往厂卫身上泼脏水。厂卫有监视百官之权,那便是悬在读书人头上的一把利剑,读书人能不痛恨厂卫么。
  实际上,马城便对此不屑一顾,厂卫,清流谁才是祸乱天下的奸佞,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西北之战,是大明军情司首次决定了战争走势的一战,军情司,厂卫借此战扬名,随着军情司在西北大显身手,大明厂卫背了两百多年的黑锅,脏水,便渐渐被洗清了。
  守旧的读书人不免痛心疾首,厂卫当道,国将不国呀。
  马城哪里理会那一套,攻略西北,北征欧洲,南定中南半岛,哪里离的开军事情报机构的支持,没有军事情报机构在前线大显身手,那这个仗也别打了,打起来也是两眼摸黑。古往今来,打仗不用细作的大约只有大明一家了,故此明军打起仗来处处被动,常常一溃千里。
  文殊镇,天色大亮。
  丁文朝命人放了信鸽,在文殊镇也呆不住了,便集结兵马出文殊镇,沿小路往山火肆虐处搜索,侦查,才出文殊镇就接应到了全身是伤的哈奎。丁文朝当即决断,轻骑往肃州去给孙传庭示警,让孙大人小心防备着嘉峪关背后,很可能会从山中突然冲出来的回回,鞑骑,这先知先觉的一个提醒,直接挽救了孙传庭的军事生涯。
  距文殊镇五十里,肃州卫。
  军情司轻骑示警,着实让孙传庭吓的汗流浃背,吓的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第九百七十五章 补救
  孙传庭呆坐在太师椅上,良久无语,回回作乱这紧急的军情,让他心中凉了半截,这嘉峪关背面崇山峻岭中有多少回回,天知道,突然从山中成群结队杀出来,和十余万鞑骑里应外合,嘉峪关怕是朝夕不保。
  心中冰凉却又升起几分希望,军情司既洞悉了回寨的密谋,当有手段可扭转乾坤。情急之下,孙传庭连下几道军令,挽救战局,一令曹文诏叔侄率军回援,一令三边总制衙门治下各县府,驻军,对出现在边关,道路,村镇,县府周围的回回格杀勿论,只要死的不要活口。
  正是这两道军令挽救了西北战局,唯一可虑的,是额哲马灿的那支偏师,是孙传庭联系不上的。曹文诏大军回援嘉峪关,则那支两万八千人的骑兵便成了一支孤军,额哲和马灿的偏师在哪呢,沿汉长城遗址秘密行军,专挑环境险恶的戈壁荒原里行军。
  为了达成袭击的突然性,两万八千骑在戈壁滩无人区行军,昼伏夜出,实际上和后方早已断了联系。原计划是曹文诏大军在明,白城赶来的铁骑在暗,一明一暗两路铁骑直取吐鲁番,如今曹文诏大军一旦全师回援,则额哲,马灿的处境便很凶险。
  孙传庭无法,只得命曹文诏多派轻骑,尽力联系那支失去行踪的偏师,派轻骑进戈壁无人区撞运气吧。同时传书抚顺向大都督请罪,这一战,倘若是将额哲,马灿折了,他怎有脸面对大都督马城。这两位,一位等同是大都督义子,一位是大都督的同袍弟弟,身份实在太贵重了。
  嘉峪关东南,五十里处。
  丁文朝四处召集人手,亮出虎牌征用,强夺,尽力将嘉峪关后方的兵力集结起来,半天时间便征召了三千人马,在四百军情司兵丁率领下,朝着山火蔓延的山中杀去。嘉峪关这个地方并非原始森林,树林并不是连成片的,指望一把山火将鞑子回回通通烧死,那是发梦。
  几万鞑子回回也不是死人,也是会救火的。
  丁文朝估摸着这把火,最多烧上两三天就该熄灭了,这把火实际上挽救了大明如日中天的国运,从火势来看,这把火可不是一个人放的,一个人放火不会烧成数十里山林大火。丁文朝心中傲然又隐隐作痛,军情司往西北战场,一共撒出了不到三千种子,也不知几人葬身火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