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

    韩赞周回了一句。

    ……

    “诸皇子继续留任,朝廷还增加了追查亏空,加强士大夫作风道德要求的敕令,这样看来,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不好过!”

    陈威对其父亲陈起元说道。

    陈起元听后非常失望:“皇长子怎么会留任海宁?!是哪里出了差错。”

    “说是刘鸿训一句话导致的,他说诸皇子为各县知县官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历练出来,故而有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陈威说道。

    “这个刘鸿训!”

    陈起元拍了一下桌子,恨得咬牙道:“这一下子,损失可不小。”

    “不仅仅损失可不小,许多人还会有抄家之祸。”

    陈威回道。

    “这是怎么说?”

    陈起元问道。

    “因为追查亏空,是要各县追查出来后,追责前几任主官,而现任主官只要据实查奏,就不会有任何责任。”

    陈威回道。

    陈起元听后当场晕了过去。

    “父亲!”

    陈威不由得大喊一声。

    陈起元在被掐了人中后才醒了过来。

    且一醒过来,陈起元就道:“快去,快去借银子,去借银子还亏空,不然就要被抄家了啊!”

    陈起元说完便痛哭了起来,然后跺脚骂道:“姓刘的,老夫跟你没完!”

    ……

    “赔,这让我怎么赔啊,老夫离任时,江西亏空已达两百多万元,全是花了的,我哪里有这么多钱赔,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湖广黄州这边,何嘉谟醒来后就不由得痛哭了起来,且不由得骂道:“怎么不让那些来地方的京官赔!让那些权贵的亲友赔!早知道,我就做海瑞了!呜呜!”

    “查,立即查清,本府到底有多少亏空,让各县据实报上来,别拿自己乌纱帽开玩笑,就算他们不要乌纱帽,老子还要乌纱帽!”

    黄州知府顾鸿雯颇为心疼地看了何嘉谟一眼,他现在也不敢再怠慢,忙传下了严查亏空的命令。

    其实。

    京城的王公大臣们因为追查亏空的事,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许多地方官员很聪明,在招待这些王公大臣时,做了一笔账,和其他证据。

    陈起元让陈威去借钱就是让他那京城找各王公大臣们借钱,并扬言如果不借钱,就会让皇帝知道他们是如何吃拿卡要的,逼得这些王公大臣也不得不拿钱消灾。

    “这都是大哥做的好事!他倒是寻得了公正,却害了天下所有的王公大臣!他还怎么当天子!”

    朱慈灺也因为现在给陈家借了不少钱而倍感郁闷,且将发生的这些事都怪在了皇长子朱慈炜身上。

    朱慈炜倒也料到他当初那么做,会引起一系列反应。

    但他并不后悔。

    在他看来,如果他不那样做,将来还是会在某个时机,皇帝和朝中一些忠直的大臣们,会发现地方官府亏空严重和吏治渐渐不好的情况。

    而那样,他会令自己父皇更加失望。

    事实上,也确系如此。

    因为毕自严就也已发现这个问题,且还将其上任到大明帝国的经济战略层面,强烈建言皇帝朱由校控制商品经济的自由发展。

    在毕自严看来,吏治腐败导致的地方亏空,以及奢靡之风的盛行,皆因经济制度上出了问题。

    刘鸿训虽然根据朱由校的谕示下了猛药,用追查亏空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敕令,严抓吏治和遏制士大夫群体的堕落。

    但毕自严现在则已和巩永固、顾炎武试着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朱由校不清楚毕自严所提议的能不能治本,所以他才让他们先试验,才在让他们试验的同时,让刘鸿训先用猛药治标。

    此时,毕自严、巩永固、顾炎武等就带着他们所招募的一大批工匠,乘着专列,往江南而来,准备在江南开启他们的试验。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九十一章 试验开办以职工为本的官营工厂

    “以工人为本,以使本厂职工富贵,乃此次建厂试验之根本诉求,而非如民营私企,只为股东富贵!朕希望你们能让这样的工厂可以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甚至成为最强大的产业存在,进而影响整个商业文明,务必尽心!”

    “江南一带,富庶繁华,人烟最盛,开天下风气之先,且侨居工人亦最多,乃天下商旅云集之地,在此地试验开办职工持股之官企,最为合适,亦能用最快的时间影响整个天下,所以,你们最好去江南寻一地试验。”

    “根据你们的上报,朕认为还是先以生产新型蒸汽汽车为主要业务!制造业是国之根本,而蒸汽汽车又是未来趋势,且价格昂贵,还可以将工业品与工艺品融合一起,使得富贵者为其买单,而让富贵者在这上面挥金如土,总比让他们在赌场风月场挥金如土好,如此,就可以把民间富余资金吸来,作为提升相应制造技术的研发资本。”

    “陛下说的是,为推出更适合做工艺品的蒸汽机车,臣等去大明科学院、大明工程院和军械制造总局等地方,专门与那些地方的学者与高级工匠们探讨了一下,综合眼下大明最新的技术,决定直接采用煤气机提供动力,将煤气在外燃烧的过程,变成在内燃烧,这样民用蒸汽机车就不用看到高高的烟囱,而使人觉得汽车丑陋难看。”

    “制造设备上,我们决定直接采用蒸汽水压机进行锻压,采用蒸汽镗床等,并也动员了十多位大学究与大工匠一起南下,到时候也作为新的官办制造工厂的职工,这是名单,还请陛下御览!另外,也请陛下为此厂赐名。”

    “此厂就叫大同机械厂,以表示开办此厂,是秉承了天下为公之理念!”

    “大同机械……”

    看着窗外急速后退的树木,以及离自己越来越远的长江,毕自严仿佛觉得,他在离京之前,与陛下的对话依旧会时不时的出现在耳畔。

    在天启朝初期,他就任户部尚书,在皇帝支持下,大兴官办产业,养活数十万流民,也改变了国帑寅吃卯粮的经济状况。

    在他后来担任天启朝首辅期间,则在皇帝支持下,一举开启了大明的对外扩张之路,大兴了商品经济和殖民经济,使得大明帝国没有因为内部天灾不断而陷入财政崩溃的危机,反而因为大量内部人口的对外迁移,使大明内外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国帑充裕到竟可以同时进行数次征伐的地步。

    现在,已不是首辅的他,趁着空闲时间增多的机会,在回乡创立财经类大学后不久,就因为亲自去民间考察社会经济情况后,而使得他再次奉旨准备做一件没有人做过的大事。

    虽然如今的他已经白发苍苍,但一想到他此刻南下的目的,他只觉得自己似乎依旧是昔日那个进京赶考的举子,朝气蓬勃,精神抖擞,总觉生命无限,一切向好。

    这次皇帝朱由校要毕自严做的,的确是这个时代没有人做过的大事。

    因为江南一带虽然工人很多,但基本上是服务型工人与纺织类工人为主,相反,机械制造业的工人很少,尤其是,技术纯熟的机械制造业工人。

    所以,这次毕自严他们南下,不只是带来了高级学究,也就是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人才,和技术精湛的高级工匠,连其他层次的所有工匠都是从天津一带的工厂招聘的,而一起将他们以及他们的亲属带着南下。

    另外,因为江南一带,目前也没有相应的机械设备生产商,所以,连设备也是采购后跟着一起南下的。

    所以,当毕自严等所乘坐的专列抵达南京,然后又坐官船去苏州,最后到达昆山后,当地居民所看见的情况就是,许多工人携家带口的来到了他们的世界,且有的因为生性节俭,连锅碗瓢盆都是带来的。

    而毕自严等选择把大同机械厂建在昆山的原因,则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即可经松江出海,又可经苏州通达南北。

    另外,更重要的是,顾炎武作为这次试验的主要参与者,为了使人人皆富的理想实现,而主动献出了自家的田产作为工厂用地。

    顾炎武是昆山人,且家里是昆山大地主,自然是不缺地的。

    历史上,他的大部分地产会因为他的奢侈生活而大量变卖地,而这一世,他全部拿出来作为了大明大同社会理想工厂的试验基地,自然比他前世变卖掉用来维持奢侈生活而更有意义。

    “大同机械厂,虽然有內帑与国帑入股,但不会派遣官员来管我们,且內帑和国帑只占一小部分的股权,为的是机械厂可以有一笔启动款项,才由內帑和国帑出资!而大部分股份则属于此厂所有的职工,并根据各自的技术、工龄、在工厂职位不同而不同。”

    “大同机械厂设职工大会,是机械厂唯一领导机构,但职工太多,且会因为出差或其他原因而没在厂里,故而,不可能在需要决议所有事务时,都要开职工大会,故而,职工大会需要定期选出若干职工委员,组成职工委员会,进而由职工委员会决定一应日常事务。”

    “在南下之前,本厂既选出了以程工、于工、钱工为代表的职工委员会,那么接下来就请程工、于工、钱工等职工委员留下,其余诸位先按照各自抽签抽到的房号,回自己在这里的新家,安排好接下来的生活,然后等待厂里通告上班时间和相应安排。”

    顾炎武现在作为分管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的职工委员,也就在召集所有来到昆山的职工后,先继续大声给职工们说了大同工厂的相应信息,接着又说起了对工人们的相应安排。

    而职工们也就都去了自己的新家。

    职工们的新家,在他们来之前,就由顾炎武以大同机械厂营造职工住宅的名义,征募了苏州的建筑商,建造好了一批仿苏州园林的联排别墅,以作为职工住宅。

    大同机械厂是以职工为本,自然是要解决迁来职工们的住房问题的,而且目标是实现职工皆走向富贵,自然也不能让职工住宅太掉规格。

    不过,这些职工住宅产权是属于厂里的,职工们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所以,在这些职工入住后,会签署相关协议。

    而也因此,当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们看见厂子分给他们的住宅时,自然是感到了极为震惊。

    “这,这,这房子也太好了吧,不会是给官老爷们住的吧?”

 第五百九十二章 以成为工人为荣的现象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戴爱国,站在一栋别墅前后,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家。

    而他因此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自己抽到的房号,然后又对应了一下上面的门牌号,才道:“这是一样的号呀?!”

    于是,戴爱国毅然拿出厂里发给他的钥匙,插进了门上的锁孔里。

    “咦!开了,真的开了,相公!这就是我们的家。”

    戴爱国的妻子尤三娘开心地说了一句,就抱着自己的孩子,先走了进去。

    这一进去,尤三娘就再次目瞪口呆起来,一时不敢下脚去踩下一块光滑瓷砖,而怕脏了这瓷砖,且道:“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

    戴爱国此时也和她妻子一样的表情,且笑道:“这次来大同机械厂是来对了!”

    “这是你们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住的房子?”

    昆山当地人李迎在看到这别墅后,也很是惊讶,还有点酸。

    他们是被顾炎武雇佣来的民工,专门负责替大同机械厂搬运设备和职工们带来的一应物件。

    而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不论职位高低都不用亲自搬东西。

    毕竟大同机械厂是以职工为本。

    职工委员会的职工委员们不想自己搬运,也就动用自己的权力,一致决定由机械厂对外招募民工搬运相应物件。

    因此,在这个时候,作为昆山当地人的民工李迎在辛苦地替戴爱国一家搬来沉重的一应家居所需物件,且看见戴爱国所住之犹如别墅的豪华职工住宅,然后想到自己所住不过是普通砖瓦房后,心里自然是有些酸酸的滋味的。

    李迎也就在惊讶地问了一句后,不由得苦笑道:“你们大同机械厂还真好,对职工是真的好!”

    不过,李迎不会想到的是,接下来,他将看到的大同机械厂的职工的生活,会比他现在所看见的,还要令他羡慕。

    李迎等当地人接下来就发现,这大同机械厂的职工竟然有自己的职工医馆,而且还把他们这里最好的大夫都挖了去做医士。

    除此之外,也有自己的职工子弟学校,也请的是最好的先生。

    当然,令李迎等当地人更惊讶的是,这些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比他们阔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