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也有自己的职工子弟学校,也请的是最好的先生。
    当然,令李迎等当地人更惊讶的是,这些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比他们阔绰,购买力非常强,远超过他们当地这些底层平民。
    “今年本厂正式开始经营的时间才只半年,所以,盈利不是很多,也就三十多万元,每位职工可分红两百到五百银元之间,现在开始分红领钱。”
    负责机械厂财政的毕自严说后不久,戴爱国等职工就陆续排队来到他这里领钱。
    对于戴爱国等职工而言,在听到他们可分得的钱款数额后,也很是惊喜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居民正常收入也才二十元银币左右,两百到五百的分红,自然意味着他们这些普通职工的收入一下子是正常居民收入的十倍乃至数十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和奖金等收入。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可有钱了,他们有职工看上了我们坊里的一姑娘,上门彩礼竟直接拿了出一百元!可真是有钱!”
    “可不是,这眼下腊月办年货,凡是来我家铺子上买肉的大同机械职工都是整扇整扇的买。”
    “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就没有不戴手表、不坐人力车的,总感觉比苏州城里那些老爷还气派!”
    “他们看病不花钱,孩子上学也不花钱,而且还都是好大夫、好先生。”
    “如果能成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只怕比当上相公还好呢。”
    昆山的当地人也在与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接触许久后对大同机械厂的职工产生了很强烈的羡慕感,甚至开始出现一种自卑感,而觉得大同机械厂的职工比自己要尊贵些,连带着茶余饭后,闲聊时,也常常聊起大同机械厂的职工。
    当然大同机械厂带给当地人的,不只是这个厂里的职工特别富裕,而与自己这些当地人虽然生活在一座城里,却又像是不同阶层的印象,还有这个厂子生产的物件很高端的感觉。
    因为大同机械厂的职工都是来自于军械制造总局和天津制造业基地的资深工匠,且所用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所以,该厂制造的蒸汽汽车很受欢迎,不仅仅是蒸汽汽车,乃至像大同机械厂附带生产的自行车、钟表这些产品也很受欢迎。
    当地人皆逐渐以用上大同机械生产的商品而为荣。
    这也就更加地促进了当地民众对大同机械厂职工的羡慕。
    等到后面,大同机械厂的单身职工在请媒人说亲时都特别抢手。
    自然,当大同机械厂接下来因为市场打开,而需要扩大规模,且需要集中更多老工匠到研发线,而开始向当地征招学徒工时,也就受到了当地青年人的积极响应,甚至不乏已取得功名,但因为是贫民出身的书生前来应招。
    毕竟大同机械厂职工给当地人带来的印象就是一种生活有保障还很体面的感觉。
    因为应招人数远大于大同机械厂需要招募的名额数量,所以,大同机械厂还不得不进行考试,用考试的方式选出合格者。
    ……
    “大同机械厂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倒也正是朕的目的,让工人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也让士子多条求富贵的出路,而不用只局限科举这一条出路!就像朕的皇家书院,用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许多士子一样,他们很多到现在还没有做官,而是一直在科学院、工程院或者各大官办产业里探究学问,或担任要职,其身价,有的还比你们几个辅臣高!”
    朱由校在得知大同机械厂开办以后所发生的相关情况后,便不由得对辅臣说了起来。
    “陛下说的是,但大同机械厂这种产业,是否该大规模推行,还得再看看,臣现在最担心的是,这样的工厂,会因为对职工太优待,而造成这些职工勾结在一起,给自己工厂里塞自己亲友,使得工厂最终陷入臃肿、机构冗杂、人浮于事的情况,进而使经营状况逐渐不佳!”
    温体仁这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而孙传庭也跟着说道:“世人皆重人情义气,未尝不会互相寻私。”
    “这是个可能发生的弊端,另外传报给毕自严他们,让他们这些实际参与者想想能否有解决之策,以及提醒他们,务必及时汇报,他们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
    朱由校点首说道。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这大同机械是我等民间商贾的大敌
    毕自严收到皇帝朱由校的谕示后,就不禁对月沉思了一会儿,接着才回屋,提笔写道:
    “工厂用人唯亲,确为隐忧!”
    “如此,只能想办法提供职工之觉悟,加强职工之教育,使其明白,工厂长盛不衰之重要!”
    “但如果这还不能避免,也只能算是职工们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宁不坏人伦之情,也要一起破坏自己赖以富贵的工厂!”
    “这说明,富贵与人伦和谐,在他们心中,后者更重要。”
    ……
    “毕爱卿所言,没错!这未尝,不是对国人是选择儒家所倡导之人伦和谐,还是选择理智与公正的一种选择,如果将来有更多人选择后者,这也算是我华夏文明的一次蜕变。”
    朱由校在收到毕自严的回复后,不禁如此说道。
    “所谓天下为公,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圣人之义,原本没错,错在后人曲解了圣人之意,而使文化变了味,世人竟只顾及人情,而忘了公正。”
    刘鸿训这时候说道。
    “所以,私营之商号、工厂,还是要继续允许存在,他们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心,也算是给毕自严他们所试验的职工持股之官营工厂压力!一旦这类工厂因为任人唯亲,造成机构冗杂,人浮于事,入不敷出,那就会面对被这些私营碾压的局面,而逼迫他们反思。”
    朱由校接着说道。
    “陛下说的是,但老臣还是希望大同机械厂这样的工厂能长盛久衰下去,因为这意味着我华夏之文明已在趋于尧舜之天下大治时,而圣人之教化,也算是正式深入人心,吾国之盛,将同于尧舜。”
    刘鸿训颇为盼望地说了一句。
    他本质上也还是比较传统的大儒,崇尚儒家古典的人道主义,崇尚天下为公,类如提出横渠四句的张载之类的士大夫,虽然也是秉信理学者,但也的确是理学中的理想主义者,希望天下能实现绝对的大同社会。
    所以,刘鸿训对大同机械厂这种以职工为本的经营理念,倒是有着天然的好感。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何尝不希望这种模式能成为现实。
    但人性的自私与伟大永远是共同存在的,不可能只存在一面。
    不过,无论如何,此时的大同机械厂还没有出现朱由校等君臣所担心的一幕。
    毕竟职工们还基本上,是随工厂一起南来的北方人,与本地人还没完全融合,即便有已经与本地人成亲的,也还没生儿育女,自己的孩子也都还没长大,所以,大同机械厂也依旧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且还未达到极盛之时。
    大同机械厂用他先进的技术基础和娴熟的技术工人,疯狂占领着整个江南的制造业市场和奢侈品市场,自然也就引起了民间商贾的不满和嫉妒。
    “老爷,这就是大同机械厂的高压锅,用这炖出来的肉的确鲜嫩许多。”
    大富商胡存义在看见其管家喜闻将大同机械厂生产的一高压锅放到他面前后,他便仔细端详起来,且道:“让厨房用这锅炖肉来试试。”
    等到晌午,胡存义就吃到了用这高压锅炖的肉,且道:“果然很嫩,难得的是,这大同机械厂是怎么做到把铝锅做出来的,这炼铝可比炼铜炼铁难多了!”
    “可不是,现在豪门大户,无不以有一大同机械厂的高压锅为荣!许多商号想仿制都不行,如老爷所说,没谁知道这铝怎么可以大规模冶炼,还能拿来制锅,要知道,寻常一个铝碗都比黄金碗值价的!”
    其管家喜闻回道。
    “到底是官办的,真是有点石成金之术,能把他们的工匠挖来吗?”
    胡存义问道。
    “挖不来,大同机械厂听说是职工持股,职工有分红之利,且还有各类保障,看病读书不花钱不说,还都是最好的大夫、先生在那里医病教书。”
    喜闻回道。
    “职工持股?”
    胡存义听后,不由得神色凝重起来,沉吟片刻后,道:“这样的工厂存在,是我等民间商贾之大敌也!他们有技术,职工就是老板,这让我们这些民间商贾怎么与之竞争?天下之财只怕都要被他们赚了去!”
    “按照老爷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办?”
    喜闻问道。
    “想尽一切办法,让这大同机械工厂演变成跟我们一样的工厂,直接要朝廷取缔该厂,是不可能的,这本就是朝廷的授意,意在使工人致富,进而引导天下世风,但如果让工人致富,那谁还愿意当商人?”
    胡存义说道。
    喜闻听胡存义这么说,因为自己作为胡存义雇佣的长工,所以,倒也心里不自觉地对大同机械厂有些好感,而不希望这样的工厂变成只是让老板赚钱的工厂。
    但喜闻也不好在胡存义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就只是笑笑。
    胡存义想了想后,就问着喜闻:“你说如果我们收买几个在大同机械厂有名望的职工,出资帮助他们收买其他职工的股份,你说他们会不会拒绝?”
    喜闻想了想后,心里虽有些担忧,但表面上还是不由得笑道:“老爷高明!这相当于我们白送钱给那些个职工,让他们收购其他职工的股份,然后自己当老板,把工厂变成自己的,这种掉馅饼的好事,他们哪有不愿意的,而那些普通职工,想必和许多百姓一样,都是短见的,一下子见自己手里的股份可以换钱,他们哪有不愿意的,这样下去的话,大同机械厂也就成了跟我们一样的工厂。”
    “就是这个理,不过,我们也不能白给钱,也要占一点股份,到时候大同机械厂就也成了我们的摇钱树。”
    胡存义说道。
    “谁都没有老爷聪明!据小的所知,现在大同机械厂说话算话的是职工委员会,只要把职工委员会的职工委员都收买下,这事就不成问题。”
    喜闻回道。
    “了解一下这些职工委员有什么喜好,或者他们的亲眷有什么喜好!”
    胡存义吩咐道。
    “是!”
    ……
    “你是说,有个姓胡的苏州富商找了你?”
    数月后,毕自严问着突然来找他的顾炎武。
    顾炎武点头道:“没错!他打算借我六百万元银币,不要利息,本意是让我收购普通职工之股份,助我成为厂里的大股东,成为真正的老板,而目的在于改变大同机械厂现有之性质,使其由是多数人的工厂变成是大多数人的工厂。”
    毕自严听后一脸严肃起来。
 第五百九十四章 阻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非法集资同谋反
    “这是收买你,也意在收买整个大同机械厂,进而夺其利,使该厂以造福职工之本意,变为若干有钱有势之人牟利之工具!”
    砰!
    毕自严一掌拍在桌上,又道:“手笔还不小!给你都能拿出六百万元银币的无息借款出来!”
    顾炎武点头道:“这些苏州富商俨然已是财阀!意在用手中之财,操控天下,阻止朝廷欲使天下皆富之意志。”
    “不能让他们得逞!”
    毕自严直接回了这么一句。
    “使贫者渐富,而富者亦不至于贫,使消费所得之财富,尽可能多的分配到生产者之手,而非只是经营者之手,进而避免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本就是我们建大同机械厂之初衷!”
    顾炎武也回了一句,且道:“只是没想到,这些苏州财阀会嗅觉如此灵敏,这么快就想出办法来阻止我们这样的工厂出现。”
    “但也不得不说,人家的手段很高明,并不是强制阻止你这样的厂出现,而是通过收买你的方式,让你变色!这和一个王朝的建立一样,即便建国初期,国君与朝臣如何清正廉洁,也终究会被他们腐蚀掉。”
    毕自严说道。
    “我们几个倒是无碍,彼此都是为心中之理念来设此厂,并非求大富贵!学生只担心将来。”
    顾炎武说着就看向了毕自严。
    “将此事,以及你的担忧,上报给陛下,让陛下知道此事!”
    毕自严吩咐道。
    ……
    “资本真是无孔不入,无一日不想把天下财富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
    朱由校收到顾炎武的奏报后,便发出了如此感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是本恶的,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