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方式自然很严酷,会使很多官僚家族家破人亡。

    但没办法,如果他这个皇帝稍微心慈手软一点,放任这种亏空持续下去,那地方的亏空就永远是个无底洞,再多的国帑也会被填进去。

    说到这里,朱由校就看向刘鸿训:“你得赶紧去做,朕不是给了你政事堂立行政法令之权吗,只要不涉及刑罚,多给本朝的官员戴些紧箍咒,不能把压力只放在地方官员身上,京官也得管管,。”

    刘鸿训因此忙放下了想劝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心思,回道:“禀陛下,老臣已经在拟,各级官吏公费出行与饮宴,皆有标准,如果超过,轻则需赔补,重则抄家后革职为民,永不叙用!另外各级官吏在服饰、住房、出行方面,皆有规定,不得僭越,礼需要重拾起来,但礼不是要去百姓的,而是要求士大夫,士大夫一旦有狎妓或僭越、乃至炫富者,皆要革职为民、永不叙用,或革除功名,不得录用!”

    “这是不是太过,当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温体仁这时候问了一句。

    “不算太过,治国,对士大夫宜严不宜宽,因士大夫本为四民表率,一旦士大夫不严于律己,影响的是一族一乡;而对百姓宜宽不宜严,百姓一旦作恶,不过累及自己一家而已!

    以往之朝,之所以未逃出三百年国运之咒,皆在于对士大夫过宽,对百姓过严,仁政本无错,错在施仁之对象不对。”

    刘鸿训说着又道:“另外,本朝士大夫实在是太多,如过江之鲫,只有对士大夫要求高些,才能筛选出真正可为四民表率的士大夫!”

    朱由校听后点首:“此话有理!儒学就该这么用,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一阶层,对待别的人,别的阶层宽仁,而不是严格要求别的人,别的阶层对自己宽仁。”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刘鸿训等辅臣道:“朕和百姓对你们的要求都很高,要既能洁身自好,还得善于执政!一句话,就是既要工于谋国,也要工于谋身!如果只能做到一点,就趁早辞官,贪生怕死、升官发财,勿要为士,当为商为民为匠或为学。”

    “臣等谨记!”

    刘鸿训等回了一句。

    而接下来,刘鸿训真的公布了一系列与内政有关的敕令,基本上都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的不正之风的。

    虽然老百姓的奢靡之风也很严重,但朝廷征收较高奢侈税后就没再对百姓提什么要求,而是只对士大夫提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当权官员,无论是文臣武将、亦或是宗室勋贵、乃至皇族,都有相应规矩,出公差,能花多少,出行,能乘什么,衣着上,能穿什么,奴仆能养多少等等。

    “百姓可以僭越,不尊礼法,反而是肉食者不得僭越,不尊礼法!这世道反过来了不成,一开始只是礼崩乐坏,现在倒好,直接尊卑颠倒!”

    礼科都给事中梁鍙在收到这一系列政令就对同在六科廊的言官杨明说了起来。

    杨明不由得叹气道:“签发吧,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你还敢向前朝一样封驳吗?”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严查亏空抄家之祸

    梁鍙倒是无比怀念以前言官可以在朝堂上随便哔哔,充当搅屎棍,让内阁和六部甚至是内廷二十四衙门都不得安宁的时代。

    但现在不行了,六科言官虽然还可以喷,但不能随便喷,内阁被明确赋予了监督六科的权力。

    故而,现在六科言官也就不敢再瞎哔哔。

    梁鍙因此也只说道:“我就不相信,满朝文武,还真的愿意守这些规矩,像被圣人一样要求着,你觉得满朝文武受得了吗?”

    “听说与犯罪无关的道德建设,皆由元辅拟定,而如今的元辅倡导的就是对士大夫要严,要求士大夫恪守礼制、端正作风,所以,针对士大夫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要求,越是位高权重的,要求越高,一品和同一品待遇的王公大臣,连说话不准爆粗口,不准斗殴、不准赌钱这样的规矩都有!反而对百姓们没什么要求,除与君权相关外,百姓怎么僭越都行。”

    杨明回道。

    梁鍙叹了一口气,道:“说到底,这都是皇长子刻薄寡恩后造成的遗毒!如果不是皇长子搞那么一下,朝廷不可能这么急切的要禁奢靡之风!”

    “所以,仁主难逢,以前以为信王可信,可信王在陕西的表现就很令人失望,现在以为皇长子可为天下主,如今看来,也是个冷血的。”

    杨明附和道。

    ……

    “上苍生我在这钟鼎之家,是让我锦衣玉食,过富贵荣华生活的,不是让我被他刘鸿训像圣人一样管着!”

    勋贵洛中侯黄九鼎也在看了新颁布的敕令后,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这些勋贵,依旧会承担替皇帝祭祀各处重要陵寝的任务,且也有还在军中担任要职的,也就会时常出一些公差,自然也有机会吃拿卡要,靡费公帑,但现在,他没想到,朝廷会直接明文规定,他们要是在出公差时,进行奢靡消费,被查到就得赔偿所费,甚至还要被罚款,乃至被革除世职。

    所以,黄九鼎非常愤怒。

    “老爷!已有礼科言官彭耀上奏,弹劾我们侯府僭越,门庭建成了国公之规格,如今已有负责此事的锦衣卫上门来查,我们该如何办?”

    而在这时候,黄九鼎的门房却来通报了一件事。

    黄九鼎听后,颇为郁闷地道:“还能怎么办,立即改,去找工匠来,先把大门拆了重造,让锦衣卫的人进来,让他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僭越,我们改!”

    “是!”

    虽然黄九鼎心里对刘鸿训这样搞而感到不满,但他也不敢违背敕令,还是老老实实地配合了起来。

    ……

    没多久。

    地方上也收到了关于追查亏空、以及加强作风建设、禁止官员奢靡消费的敕令。

    湖广巡按御史卢传言在收到这敕令后,正在一处驿站,与几个官员把酒言欢,且也吃着山珍海味,旁边也陪有娼妓之流。

    卢传言因此大感头疼,心道:“这都是皇长子不配合造成的后果!”

    “卢公,眼下朝廷下诏永免田赋,虽说是千古第一善政,可这让我们这些做地方官的,和底下的胥吏差役,日子就越发没以前好过呀!”

    而此时,招待他的黄州知府顾鸿雯还不知道朝廷严查亏空与加强作风建设之事,而依旧向卢传言吐槽着朝廷的永免田赋之政。

    永免田赋之政虽利于地主和百姓,但不利于地方官府和胥吏。

    因为地方官府和胥吏就不能通过勾结缙绅擅改田册而收取好处了。

    所以,对于地方官府和胥吏而言,就都少了一个可以借此机会盘剥百姓的机会。

    卢传言则点头问道:“这是怎么说?”

    “本来免差役,就够让我们这些为地方官的没法随意使用民力,而造福一方,如今倒好,田赋也免了,我们连农财是半点不取,可一旦发生灾害,还得自己拿钱粮出来赈济,这算怎么回事,官府彻底成了务农者之官府,而只剥削商人?”

    本地大缙绅何嘉谟回答了起来。

    他何家已是商业型士绅,土地粮食收入在其家族产业中占比很少,而且还能通过勾结官府修改田册,把这点田赋也能抹掉,甚至能通过勾结官府,在官府收上新粮后通过倒卖官粮获得更多的利。

    但现在朝廷因为海外殖民收入增加以及工业发展后带来的工业税增加,而尽免田赋后,反而使得他们这些为非作歹的缙绅失去了和官府勾结而牟利的机会。

    所以,何嘉谟这种缙绅虽然是大地主,却并不因为朝廷永免田赋而多感激。

    也因此,何嘉谟在顾鸿雯的授意下,取出了一张巨额会票,道:“这是萨摩藩国的钱庄会票,值价五万银元,还请卢公能向朝廷说说此事,希望朝廷撤回永免田赋之政,而留恩惠于后世之君!事成之后,我们必再奉五万!”

    “这个理由可不好找。”

    卢传言回了一句,又道:“但本官会替你们上一本,至于上面听还是不听,就看天意了。”

    卢传言说完就起身道:“把这席都撤去!今晚也不必住缀香楼,回驿站住吧,另外,你们府里接下来,把给我提供的公食改为三菜一汤!”

    “这是为何?”

    顾鸿雯忙问道。

    “你说为什么?朝廷刚下达的敕令,五品以上都只能在驿站吃三菜一汤,超过了就要掉乌纱帽,从回电报时开始算起!今晚就得回,不然会落一个懒怠之名!还有,要严查亏空,你们府里准备一下,尽早补齐,不要作假!本巡按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这次可不会留情面。”

    卢传言道。

    顾鸿雯听后着急起来:“这,这,这怎么突然这样,好端端的还要查亏空,要怎么查?”

    “各省、府、州、县自查,据实上报,则根据前几任所报情况追赔前几任官员,不据实上报,就自己赔,然后巡按御史核查,也要据实上报,若也跟着虚报,一起被抄家治罪!”

    卢传言回道。

    顾鸿雯听后,不由得道:“如今看来,的确得认认真真查一查才行。”

    “怎么这样!”

    而这时候,缙绅何嘉谟说了一句,且接着就直接晕了过去。

    因为他曾在四川做过官,且他比较清楚,自己在任时造成了多少亏空。

    如今,朝廷下达了这样的政令后,无疑会意味着,他将有抄家之祸。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九十章 再次严抓吏治 治标用猛药与治本试新法

    “户科左给事中李宗孔言追查亏空,实在是过于苛责,且大有对臣子不信任之意,而违背以信治国之初衷,另言朝廷当考虑到,地方官衙会因各种突发情况而出现短时间的亏空,而应给其一定的应对时间,以使其补足亏空,而不是令其即刻就查,如此,实在逼的太紧,不利地方之稳定。”

    刘鸿训这里正向朱由校念着言官的最新进言。

    朱由校听后则道:“朕还就是不信任他们!而且他们若待朕、待朝廷以诚,就不应该怕查!至于苛责,更谈不上,朕只是让他们查历年亏空,让他的前几任官员赔而已!”

    “说到这里,得提醒敕令各省官员,不得因趁此巧立名目,乃至向民间借贷,以临时补上亏空,而期望可以蒙混过关,一旦被查实,就会从严处置,不但抄家,还要杀头!老老实实把亏空情况报上来,是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是!”

    “工科右给事中刘沛先言,亏空之弊乃积年之弊,却要历任官员按其所报情况追赔,实在过于苛刻,且言大部分亏空皆是上差吃拿卡要,和底下的人蒙骗所致,若只怪历任主官,也颇显不公,故认为朝廷当宽恕其罪。”

    刘鸿训回应一声后继续念道。

    “上差吃拿卡要,底下人蒙骗,难道身为主官都不知情?那他这官是怎么当的?朕不管别的,朕只知道朕将一地之治权授了他,那他就要责任承担此事!”

    朱由校说道。

    “陛下说的是。”

    刘鸿训跟着附和道。

    而朱由校则接着说道:“这些为追查亏空之事进言的不必再念,一个个都是打着要对地方官员示之以宽的名义,在为自己的亲友或行贿者说话,没什么可听的。”

    朱由校说后就看向东厂的韩赞周:“自魏忠贤去后,东厂查贪之力远不如以前,得加把劲,朕可不认为,天下吏治已经清明到没多少贪官的地步!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

    韩赞周听朱由校这么说,颇为汗颜:“都是内臣办事不力,请皇爷赎罪!”

    朱由校则道:“朕知道这也不能全怪你,这么多年,地方上的东厂有司人员也会被腐化的,你得拿出些手腕来,要敢得罪人,别只等内厂的人查出来,你再处置!”

    韩赞周因此回道:“内臣谨记!”

    “陛下,还有地方许多督抚和巡按,建言朝廷暂不永免田赋,理由自然是有很多,但以臣看,其根本还是让地方上,从此无法再盘剥百姓所致,尤其是底层胥吏,故而都想阻挠朝廷行此善政,毕竟以后盘剥商户到底不如盘剥农户容易,因为商户被盘剥过严可以走,而农户因土地不能迁走,故而被盘剥过严也只能忍着。”

    刘鸿训继续说道。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他们的心思自然是很明显的,全部驳斥一番,东厂把上疏言这些事的人都去调查一番,还有刚才为亏空之事谏言的,如果只是为自己亲友说情的还可,如果是收了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是!”

    韩赞周回了一句。

    ……

    “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