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近日又搞出链甲。除此之外,巡边之时我也授意他组建新军,并两胜西夏蛮兵立下大功。包卿却说安乐侯不能一展所长,却是让我不解。莫非在包卿的眼中,要拜安乐侯为相不成。”
本来赵祯是想着质问,是不是要我这个官家退位让贤,但是这话显得有些赌气幼稚,这才没讲出来。
听了官家的话,包拯却是脸上一点惶恐之色也没有。
“官家所言也有些道理,但是安乐侯乃是皇亲,实在是不适合。若只说其才能,足可任宰相之职。”包拯不等赵祯再开口,便接着道:“安乐侯如此年纪轻轻,便立下大功,官家何曾见过他有一次倨功自傲。不但不自傲,甚至连自己应得的奖励也推让了。此等事若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官家可想过会如何。顺流而下易,功成身退难。”
只听包拯前面的话,说安乐侯有宰相之才。赵祯本来想要发作,可是听到包拯后面的话,他却无法生气。
安乐侯的作为,实在不象是他那个年龄该有的。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深得老子之道。或者说,是懂得明哲保身,知进退。
“经包卿如此一说,安乐侯这等人才,仿如有宿慧一般。”赵祯想了这许多,不由感叹道:“只是,这便是安乐侯奢华无度的理由不成。”
包拯看了官家一眼,才躬身道:“官家也如此觉得,难道这还不够吗。”
“看来,是安乐侯对我有些不满,才会如此苦闷。”赵祯被包拯的态度给气的不轻,这大黑脸说话不阴不阳的,让人怪不得劲儿。
包拯却也没再替范宇讲好话,而是拱手道:“安乐侯乃是官家的义弟,亦是太后李娘娘的义子,亦非外人。官家不妨将他召来,当面问讯便是。若是做大哥的关心兄弟,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没替范宇说好话,但是这一句却是让官家没有脾气。
赵祯只得向陈琳吩咐道:“去让人请安乐侯进宫见我。”
陈琳急忙派了小黄门去传官家口谕,请安乐侯觐见。
小黄门到了范宇府中之时,范宇刚刚送走了杨文广等人,脸上还有些酒意未退。
“侯爷,传官家口谕,着安乐侯入崇政殿觐见,请侯爷随我进宫吧。”小黄门见到范宇,便拱手道。
范宇看了小黄门一眼,有些无奈道:“公公你看我这脸色,此时入宫怕是有此君前失仪。”
小黄门也是无奈,两手一摊道:“安乐侯,官家相召,莫非你要让官家等着吗。”
范宇想了想,便有了主意。当即去里面取了竹筒望远镜,又让人抱了两坛啤酒放到马车上。
“侯爷这是做甚?”小黄门看不懂范宇的这些操作,不由问道。
“我既然饮了酒,又不能君前失仪。便送官家两坛新酿,请官家品尝吧。”范宇笑道。
小黄门有些无言,不过这是官家义弟,他也管不了。
待到范宇来到崇政殿中,腋下夹着望远镜,小黄门与他一人抱着一坛酒,倒是让赵祯与包拯好生诧异。
赵祯不由得深深的看了包拯一眼,心中暗道,这就是你说的安乐侯心中苦闷?朕为何觉得他很嗨皮。
“臣安乐侯范宇见过官家。”范宇将酒坛放下,对着赵祯施礼,接着道:“因家中刚开坛新酿,所以饮了些酒。蒙官家相召,便顺手带了两坛给官家品尝。望官家政务不忙之时,亦可稍作放松。”
原本赵祯心中有些不快,可是听了范宇的这番话,却是不好发脾气。
转眼看到范宇还夹着个竹筒,便皱眉道:“好了,你虽为安乐侯,可也不能如此耽于玩乐。肋下夹着的,又是何玩物?可不要也是让我赏玩的。”
范宇不由一笑,将望远镜捧在两手中道:“官家明鉴,此物名为望远镜可非是玩物。若是用得好了,便有大用。”
赵祯抬眼看看范宇手中的竹筒,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凡之处。
“安乐侯,有话直说莫卖关子。”赵祯漠然道。
包拯与范宇距离较近,却是看到竹筒中所镶嵌的镜片。张了张口,却是没有说什么。
“启禀官家,这乃是一支望远镜。”范宇两手将竹筒一拉,便拉开了,送到包拯面前道:“请包直阁持此镜,一观殿外远景。”
包拯在范宇的指点下,将眼睛凑到了目镜一端,向殿外看去,立时身形便是一震。
看了足足数十息,包拯才将手中望远镜双手捧起道:“官家,此物事关重大,臣请官家一观!”
刚刚说过这是玩物,然后包拯便说事关大,让自己一观。赵祯脸上有点发烧,看来自己又错怪了安乐侯。
“取来我看。”赵祯瞪了陈琳一眼道。
陈琳无奈,官家这是有些被扫面子,拿自己当了出气筒。
当下接过包拯手中的望远镜,陈琳将之送到了赵祯的手中。
赵祯举镜一观,果然也被震住。殿外远处的景物如在眼前,数里之外的树梢都能看的清楚,真是神奇之致。
心知这望远镜很是重要,可叫安乐侯进宫不是为了此事啊。将望远镜放下,赵祯心道,今天我让安侯进宫想问他什么?怎么有些问不出口呢。
赵祯还是硬生生的将话题转回来道:“安乐侯,望远镜此物不错。不过,今日召你进宫,实是有人弹劾于你。言你骄奢无度,大肆修建庄园,甚至门窗也用价值连城的琉璃制作而成,可有其事。”
第395章 不须自责
包拯抬头看了官家一眼,想要提醒官家,安乐侯的作用很大。
但范宇却开了口,很坦然的答道:“官家,他们弹劾的都对,我确实是在修庄园,也确实是用琉璃做了门窗。只是此事我并不欲张扬,谁知道竟有人窥见,实是有些意外。”
赵祯听到范宇的回答,再看他的态度居然并无半点惭愧之色,心中怒火便又一次升起。
“陈琳,将弹劾安乐侯的本章让他自己看看,让安乐侯解释解释。”赵祯此时也斜了包拯一眼,心中想着要如何处罚安乐侯。
很快范宇便将那几本弹劾自己的本章看完,不由笑道:“官家,这些人有些不知所谓。臣若说这等人不学无术,也并不为过。那些琉璃,是臣与造作院和百工技院的工匠们一同研制出来的配方,共同烧制出来的。若说价值连城,却是有些过了。臣之所以用这琉璃制作门窗,也不过是先在庄园之中试用罢了。若是合用且无问题,说不得便要先给官家的宫里都换上。他们弹劾臣,却不知臣管着造作院,可自行烧制此物。甚至不知这琉璃有何用途,便盲目弹劾。倒是惊扰了官家,实是臣的不是。”
赵祯这一回是真的说不出什么话来,原本范宇坦然承认,赵祯还当他认罪了。可是现在一听,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些琉璃都是造作院自己烧制的,这价值连城之说,可就谈不上了。
但是赵祯却是颜面上有些过不去,不由追问道:“那琉璃的烧制可是甚为靡费钱财?”
范宇想了想,才道:“说起来,官家恐难相信,但是这些琉璃的烧制材料甚是简单,说是俯首皆是也不为过。”
“既然如此,你可将配方说与我听。若有隐瞒,便是欺君之罪。”赵祯盯着范宇道。
在赵祯心中,对于范宇的话是有些不太相信的。水晶琉璃这等宝物,你竟说什么烧制原料俯道皆是,这给谁也不会轻易相信。
范宇看了看崇政殿内两侧的大汉将军,还有伺候的小黄门。
“官家,这配方甚为重要,若是泄漏便是我大宋的损失。还请官家摒退左右闲人,臣再说与官家听。”范宇躬身道。
可是赵祯却皱眉道:“这等奢靡享乐之物,有什么好担心的,何须如此。”
“臣非是故做神秘,适才官家所看的望远镜,便是用水晶琉璃做的镜片。”范宇拱手道。
包拯此时却有些看不下去,摇了摇头上前一步。
“官家,此非是小事。这等配方岂能轻易示于闲人,还望官家防微杜渐莫要粗疏,以致追悔莫及。”包拯没说的太明白,但是这指责之意也已经有了。
赵祯自知没有道理,只得对着陈琳道:“让其他人都出去。”
此时官家赵祯可是有火也发不出不由暗恨,朝中这些家伙不知就理没事乱弹劾什么。明明安乐侯是为大宋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在这些昏聩家伙的眼中却成了骄奢无度。
那些弹劾的官员们糊涂昏庸莫不如是,让自己也跟着丢人,是真有些可恨。而且,安乐侯可还是自己的义弟,他们这算不算是离间天家。
范宇可不知道赵祯心中在想什么,他看到其余人等都退出了崇政殿,这才对着陈琳点了点头。
崇政殿的殿门被关上,范宇便开口道:“不瞒官家,烧制水晶琉璃只须石英和石灰还有碱这几样便可,实是便宜至极。这等配方,乃是百工技院的工匠、造作院的工匠通力合作而成。其初衷,便是为了烧制水晶琉璃为百工技院筹集些办学之费。只是这水晶琉璃烧制出来之后,便有工匠根据墨子所著墨经,另辟蹊径制出望远镜,却是使这得水晶琉璃一下子变的重要起来。”
包拯恍然,居然是么一回事,自己还当造作院吃饱了撑的才去烧制这等不能吃喝之物,原来人家是为了百工技院筹集费用。
赵祯不由问道:“那百工技院岂会缺钱,初建之时便拨了十万贯,后面也陆续加了一些,也有三五万贯。这些钱办两间寻常书院也够了,为何你百工技院却是不行。”
说起这个来,范宇也是无奈。当初他也没想到,百工技院会比寻常的书院还费钱。若不是许当找他诉苦,他也不知道此事。
“官家,这百工技院便是陪育百工。”范宇苦笑道:“百工不但要读书,还要使用各种物料以图手熟。非是寻常书院,只需读书便可。所以,这靡费也就远远的多于寻常书院了。”
“不过是百工技艺罢了,如此靡费岂是值得。”赵祯不禁摇头道:“若是花掉太多的钱财,却是有些得不偿失,莫若取消了便是。我大宋本就是冗费,再加上这么一个无底洞,实是负担不起。”
范宇哪里能答应,急忙拱手道:“虽然百工技院花钱厉害,可是赚钱也是无人能敌。如今始建不过数月,便已制出水晶琉璃。焉知将来,不会制出更多有用之物?只是这水晶琉璃一样东西,将来赚回来的钱,便足够百工技院开销数年之久。”
赵祯听到范宇这样说,便问道:“你的意思,莫非是”
“官家猜的不错,臣的意思,便是要先用这水晶琉璃制成器具售卖来赚钱。上次献于官家的那套七彩琉璃酒具,若为臣不说,官家也定然觉得是无价之宝。如今说破了琉璃的配方,官家还觉得那是奢侈之物吗。”
虽然知道范宇说的是实话,可是心是却是有些嘀咕。安乐侯将已经不值钱的琉璃酒具献上来,是不是有些欺君了?
“这自然不是奢侈之物,而且这琉璃能制作望远镜,意义极重要,官家莫要因为朝中一些嫉才建设妒能之辈的中伤,便因噎废食。”包拯规劝道。
“安乐侯辛苦。”赵祯此时的语气已经转变的和蔼起来,“我不知你有这等苦心,却差一些听信了谗言,实是惭愧的很啊。”
范宇拱手笑道:“官家身负天下大任,须治理亿兆生民,身心重压岂是他人所能比的。虽有人弹劾于臣,但也只是才疏学浅见事不明,官家更是明察秋毫拨乱反正,实是不须自责,”
第396章 釜底抽薪
官家赵祯心里也甚为欣慰,安乐侯不是个鼠肚鸡肠之人,否则今日要更加尴尬。
可是一低头,赵祯便看到书案上弹劾范宇的本章,今日明明是要找安乐侯的麻烦,怎的成了自己在认错?罢了,自己终究不是昏君,还是要讲道理的。
包拯却是看出官家的尴尬,当即拱手道:“幸好官家圣明,有识人用人之能,亦非偏听偏信之君。否则的话,今日安乐侯便已治罪了。也正因如此,才使我大宋又添利器。便拿这望远镜来说,用之于两军交战,便可知敌虚实。若避实击虚,便可大胜。这等事情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对了,安乐侯所献之酒官家还没品尝。臣抖胆,请官家赐臣一盏,以为官家贺。”包拯笑指着范宇带来的两坛啤酒道。
赵祯听了包拯的话,目光不由也转到了酒坛上。
“陈琳,将酒坛打开,为我等君臣都倒上。”赵祯吩咐道。
陈琳忙去开了殿门,让小黄门去取来酒盏。开了坛用银针试过,便给君臣三人都倒了一盏。
赵祯和包拯两人都没喝过啤酒,看到酒上还有白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