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6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吕布也清楚,他们远渡重洋而来本来就是秘密,汉庭根本不可能知道,自然也没有抢先布局的可能。
  不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在河东郡被许安在山道伏击了之后,吕布便变得小心谨慎了起来。
  这小心谨慎的习惯,也使得他避免了很多次的风险。
  再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都收到了正面的消息之后,吕布再度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他已经是确定了。
  徐州军比他想象之中的更加废物,这些所谓的军卒,根本就是一群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
  不过就算吕布也是依然谨慎,所有的安排都没有携带,包括开路的前军,殿后的后军,甚至两拨斥候骑兵轮番搜索周围可疑的情况。
  明军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路急行军。
  直到八千明军出现在了郯县以东不到数里之地之时,郯县的守军才如梦初醒一般反应了过来。
  这个时候,明军已经进逼而来的消息才终于传入了郯县之中,传入了陆康的耳中。
  “你再说一遍?!”
  陆康神色恐怖,勐然站起了身来,原本摆放在他身前的桉桌也被掀翻在了地上。
  陆康盯视着眼前前来禀报的信使,语气森然。
  刚开始消息传来之时,陆康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了出问题。
  但是当再度确认了消息之后,巨大的恐惧瞬间便填满了他的内心。
  陆康身形一晃,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如果不是糜竺反应及时,差点就摔在了地上。
  “关闭四方城门,传令陈登,让他带兵马上登墙守城……”
  陆康并非是不知兵的人,此时他也是恢复了些许的理智。
  任何的情绪在这个时候都是没有作用,眼下当务之急,是挡住明军的第一波攻势。
  虽然陆康并不知道明军是从何而来,也没看到明军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为什么明军逼近到如此近的距离,才有人前来禀报这个消息。
  但是陆康知道一点,许安擅用奇兵。
  最为着名的一战,便是许安领兵偷渡阴平,一战而破益州。
  当时在益州的交战双方都只以为是神兵天降,而青州一战,曹操领兵伏击明军先锋,许安也是领兵突然出现在其后方,就此完成了合围,一举击破了青州汉军。
  眼下突然出现在郯县的这支汉军也是奇兵,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潜入到了郯县的东面,但是应当是大概率没有重型攻城武器。
  郯县作为徐州的州治,也算是徐州数一数二,当初大规模的加固城池,郯县也在加固的行列之中。
  只要及时关闭了城门,依靠着坚城阔池应当还能坚守一二,到时候再招募城中的壮丁,或许能够撑到回援。
  最近的一支军队刚离开郯县不久,急行军两三日的功夫能够返回。
  只要坚持两三日,各地的军队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回防。
  “陈从事已经带兵上城了,四方城门已经关闭,也向各城发去了求援信。”
  “好,好……”
  听到陈登已经带兵登上城墙,关闭了城门,陆康的心绪的稍安。
  “备马,我要立即前往城墙。”
  陆康终于是恢复了镇定,不再需要旁人的搀扶,站稳了身形。
  “对了……”
  陆康正准备向着府衙之外走去,突然是想到了什么。
  “子仲。”
  “我先去主持外城防务,守城军将不足,你速去成内募集壮丁,协助守城。”
  陆康说着,从袖中取出了一枚印信。
  “此为郯县武库的印信,凭此印信,在武库之中可以支取武器。”
  糜竺微微一怔,身形也为之一滞。
  不等糜竺去接,陆康便直接将印信放在了糜竺。
  “情况危急,子仲速去。”
  说完,陆康急匆匆的转身就走,也不去看糜竺。
  糜竺看着手中陆康留下了印信,神色古怪。
  “主公……”
  跟随着糜竺一并而来的一名侍从上前了一步,看着糜竺手中的印信,也是脸色古怪。
  “想不到这个时候,陆康居然会把武库的印信给我。”
  糜竺举起了手中的印信,嘴角上扬,勾起了一丝冷笑。
  “你回宅邸,召集宅内所有的门客,让他们前往武库集合……”
  糜竺看着陆康远去的背影,声音低沉的可怕。
  “忍了这个蠢货这么久的时间,也是时候收取回报了。”
  ……
  当陆康急匆匆的登上城楼之时,眼前的情形让陆康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就在郯县东面的原野之上,黑压压的明军如同潮水般而至,其先锋甚至已经涌到了城边。
  无数赭黄色的旌旗在原野之上迎风招展,明军的大阵此时已经全面展开。
  明军虽然没有重型攻城器械,但是却携带不少的简易云梯。
  陆康双眉紧蹙,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明军携带了攻城器械,哪怕是简易的,都能带来巨大的威胁。
  陆康看向城墙之上的一众,他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尽是恐惧和惊慌。
  如此多的明军突然出现在城外,饶是陆康自己都感到恐惧,这些普通的军卒又怎么可以抱着平常的心态。
  若非是有着城墙遮蔽,只怕这些军兵早已经崩溃。
  陆康原本稍微放下的心又再度提了起来,他甚至怀疑,明军第一波攻城就能摧垮这些守城军兵的士气。
  “使君。”
  就在陆康思索着该如何行事之时,陈登带着数名亲卫已经是赶了过来。
  “情况不容乐观,明军正在休整,恐怕在两三刻内就会发起进攻……”
  陆康神色微凝,两刻钟的时间,如此紧急。
  糜竺恐怕根本来不及招募壮丁上墙,到时候莫非只能依靠着这城墙上的一千名刚入伍不久的新兵?
  陆康撑靠在栏杆之上,眩晕感再度向他袭来,让他又有些站立不稳的感觉。
  而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使得陆康重新回过神来。
  “发生什么事了?”
  陆康循声看去,一眼便看到了马道之上,不少手持着刀兵,甚至有一部分身穿着盔甲的军卒从马道涌上了城墙。
  “这是?”
  陆康和陈登两人一同走下了城楼,正好撞见了身穿着甲胃的糜竺。
  “子仲,这是什么情况?”
  “听说情况紧急,所以我第一时间召集了宅邸之中的门客,向城中的各家要了一些家丁,将武库最好的装备都给了这些人,先行带人赶来支援。”
  “使君放心,我在城中还留下了人手招募壮丁,要不了多久,协防的壮丁就能上墙。”
  “子仲……来的……来的及时啊……”
  陆康一时语塞,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以为可能要守不住城池,但是没有想到,糜竺竟然带着这么健硕的军卒及时赶到。
  “此战若胜,我定为子仲亲自表功。”
  “那就多谢使君了。”
  陆康情绪激动,陈登也是颇为欢欣。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糜竺眼眸之中那一瞬即逝的杀意。


第八百七十六章 席卷天下!
  随着糜竺带来的一名又一名身穿着甲胃,手持着利刃的军卒,顺着马道涌上城墙,城墙之上的一众汉军新兵也是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士气稳定了下来,脸上惊惧也退散了不少。
  军心稳定了下来,陆康也终于有了时间去思索明军为何会到此来。
  “这支明军,很可能是渡海而来。”
  陈登神色难堪,看着城外正在从马车之上卸运云梯的明军。
  “此前青州之役,明军便自辽东运送军卒进取东来郡。”
  “渤海海战,我军水师战败,明军水师没有了掣肘,远渡而来”
  陆康面色凝重,陈登的推测是最有可能的一种。
  他当初也考虑过明军会不会从海上运兵过来,但是青州毕竟距离徐州如此之远,就算是近海,这样长时间的航运,在陆康看来概率极小,而许安带领明军主力出现平昌城外,更是让陆康认为明军不可能从海上进攻。
  只是所有徐州的官吏都忽略了一点,明军的海军和汉庭的水师从建军开始,本质上就是截然不同的两支军队。
  汉庭水师一开始建军,就是作为近海水师,保卫近海。
  而明军海军成立之初,就被定义为远洋水师,无论是战船的研发,还是水兵的训练,都是向着远洋海军的道路发展。
  但是这一切陆康等人并不知情,只是以平常的思维来思考。
  直到现在明军兵临城下,他们才终于反应过来,明军竟然是远渡重洋而来。
  “海上而来”
  陆康重复着陈登的言语,眉头微蹙。
  既然明军是从海上而来,那么明军又是从哪里登陆。
  明军看起来如此的从容,怎么会如此胆大包天,直奔郯县而来,难道他么就不怕被合围吗?
  绣衣使者此前在徐州嫌弃大桉,被擒获的鹰卫,还有和鹰卫有关的人都被斩杀者超过了千人。
  军队调动,各方戒严,消息绝对难以外泄
  这一切的秘密情报,消息又是如何被其得知?
  “使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就在陆康思索之时,糜竺却是走了上前,低语道。
  “嗯?”
  “在下有要事禀报。”
  眼见糜竺神色深沉,陆康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他还是第一次糜竺这么严肃。
  现在又适逢关键时刻,糜竺现在说有急事,莫非是城中出现了问题。
  陆康移步跟着糜竺向着城楼走去,他刚刚一直在思索,却是没有注意到,为什么糜竺所带来的甲兵基本上都集中在他周围的城墙。
  “子仲,可是城中出了问题,就在这里说吧。”
  陆康停下了脚步,走了一段距离,他也发现了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
  糜竺带来这些家兵和门客,好像离得有些太近了。
  “不瞒使君,城中确实出了问题。”
  糜竺看见陆康停下了脚步,也是同样停止了往城楼方向走去,不过却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向着陆康走来。
  “什么问题?”
  “我知道为什么明军竟然敢轻兵长驱而来,恐怕明军现在对我们徐州内部的情况如指示掌中之物一般,恐怕这城中有明军的内应。”
  “内应!?”
  陆康神色微凝,心中一惊,正欲再问时,突然感觉腹部一湿,随即剧烈的疼痛感猛然向他袭来,他只感觉身上的气力正在迅速的消失。
  “这”
  一切来的太过于突然,陆康还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没有人前来搀扶他,也没有人前来帮助他。
  耳畔尽是嘈杂的人声,还有一阵阵凄厉无比的锐响声,那锐响声他从未有听闻过,似乎是从城外传来。
  陆康重重的摔倒在了地面之上,入目一片血红。
  他看到自己周围的亲卫此时也都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在了地上,而挥起屠刀的,正是那些被糜竺带来的甲兵。
  腹部传来的剧烈疼痛使得陆康痛苦不堪,一切变化的太快,他到现在还没有回转过神,想清楚这些事情的联系。
  一片阴影笼罩了他的头顶,遮住了他所有的视线。
  陆康艰难的抬起了头,正看到正在擦拭着手中鲜血的糜竺。
  一面赭黄色的旌旗被高高举起,树立在了糜竺的身后。
  “你”
  一瞬之间,所有的信息都连接在了一起,犹如闪电一般迅速掠过了陆康的心头。
  朐县糜氏
  朐县正是临海,附近便是一座天然的港口,曾经徐州水师的水寨就修筑在其中,而糜氏就是朐县的大族。
  “原来如此啊”
  一切都说得通了,为什么明军能够得到如此详尽的情报。
  他将筹送军粮的任务压在了糜氏的身上,各地的部曲人数糜氏一清二楚,借助糜氏的力量,鹰狼卫可以在徐州横行无忌,甚至不会受到任何的盘查,因为糜氏的商队拥有特权。
  “跪地投降者,免死。”
  “负嵎抵抗者,尽诛!”
  糜竺此时满身的杀意,他根本没有去看倒在地上的陆康。
  杀了陆康在他的眼中就如同杀了一头豚犬一般,根本微不足道。
  陈登此时也已经倒在了地上,他比陆康更先发现情况不对,也注意到了糜竺想要谋反的举动,只可惜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就在陈登想要脱身并提行陆康之时,糜竺所带来的一众甲兵早已经是暴起发难,将陈登直接当场格杀。
  糜竺之前所说的,只是临时征集的门客和找其他家族的要来的家丁也是假的。
  这些甲兵其实都是糜竺卷养的门客以及宅邸之中的私兵。
  作为徐州的巨富,资产巨亿,难道就没有人窥视?
  之所以养育那么多的僮仆、门客,就是为了保护宗族之中的资产。
  而且这还是明面之上的实力,还有很多的东西被隐藏在水面之下不为人知。
  城墙之上,此时已经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