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万人?众人悚然而惊。
忽必烈往河东、高州及及登州的庙岛,总的投入了不到百万的民众,却已经把大权国打得手忙脚乱。这三百万百姓,一旦失控,造成的后果,简直是难以想象!
“忽必烈,要把这三百万人当作炮灰,去攻打宋国?”梁申喃喃地说道。
别说这三百万人对宋国能不能造成威胁,单忽必烈这种狠辣的手段,便已经让在座所有人都觉得惊怒万分。
这是准备绝了中原汉人的种啊!
至于手段,如今大伙儿也基本都看清楚了。忽必烈把中原所有的粮食掌握在手中,将剩下的百姓扔给大权国,以此消耗大权国的国力与军力。同时,让惨破的整个中原成为隔绝元、权两军的最大障碍。
而依然驻守于大都、太原、真定的元军,显然已经成为了忽必烈的弃子。
哪怕大权国有力气攻破这些城池、安顿清楚中原的百姓,再起兵南下,怎么也是两三年之后了。
而他,便可以将已经驱至河南的三百万百姓,逼着渡过淮水、长江。等到需要之时,三百万民众就会被忽必烈熬成三百只饥饿的蝗虫!
即使宋国军队能下狠心屠杀这三百万人,也得付出极大的代价。到时,跟在后头的元军,攻打宋国便会轻松得太多了。
“目前看来,忽必烈不仅对中原实施绝户之计,对于整支元军与裹胁的汉民,也采取各种手段以断绝他们后路的希望。
整个中原,除河南之外,春后不可能有人耕种了。哪怕这些军、民回到中原,明年必将颗粒无收。那么,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就食于宋。若是不灭宋国,这些人肯定大多得饿死在战场之中。”
“置之绝地而后生……忽必烈,连自己的后路都不留一条吗?”
“他有没有留后路,我无法判断。”高正源淡然说道:“不过,五月时,兀良哈台曾率一千骑兵,穿过宋军防线前往大理。根据宋元正在和谈的条款,他准备前往大理宣布忽必烈允许其自立之事。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大理自立的相关信息。”
看来,大理是忽必烈给自己留的后路。攻宋失败,大理也许会是他最后的一个选择。
“自窝阔台以来,包括蒙哥在内,发动攻宋之战,必先从四川开始。可是,此次川北元兵,不仅未动,反而将兵力全部撤回利州。没有四川战场的配合,忽必烈如何能攻得下宋国?”辛邦杰问道。
高正源睁着空洞无神的两眼,想了一会儿,说道:
“六年之前,宋将刘整投附忽必烈之后,曾上书忽必烈。具体内容我有些记不起来,我印象中,他主要说的事,就是劝忽必烈放弃对四川的进攻。数十年蒙宋之战,四川破败不堪,哪怕再次费力攻打,也守不住四川,讨不到任何好处。
如今看来,是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意见。
五年之前,刘整开始在襄阳之北训练七万水军,战力如何没有详细情报。但是元军拥有与宋国水军相抗衡的水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放弃四川,选择从中路突破宋国的江淮防线,显然刘整的这个建议已经初见成效了。
难怪无论多么艰难,忽必烈始终坚持把张柔的那支部队一直留在了白鹿矶。
“在宋元开始和谈之前,刘整便利用吕文德贪图货利的弱点,成功地在樊城之外的鹿门山设置榷场,并以此为据点迅速建立起第一个堡垒——鹿门堡。接着又是河口堡,再从万山到鹿门开始修筑长围,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同时修建的,还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岩、沙河等十余处城堡。
如今既然宋元战事开启,元军利用这些城堡,想来已经可以轻松地切断襄樊与外围的应援,哪怕一时攻不下襄樊,也可使襄樊兵马无法救援鄂州。”
所以,忽必烈对于宋国数年的布置,其最主要的目标,一直都是鄂州?
侍其轴缓缓点头道:“若说忽必烈对宋国最熟悉的地方,应该就是鄂州了。当年他也是长驱直入,不过半个月时间便从息州攻至鄂州城下。如今无非再走一趟当年之路而矣。只是,宋国就没人吸取一下当年的教训吗?”
“说起鄂州之战,我倒是想起当年看到的一份情报。”高正源缓缓说道。
“当时鄂州城危,贾似道亲身涉险领兵突破进入鄂州,致鄂州转危为安。忽必烈曾经在鄂州城下说过一句话‘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此后,忽必烈有没有派人说降贾似道,不得而知。但是他对于宋国的布局,现在看来其实很多方面都是围绕贾似道进行。
包括将贾似道摒弃于宋元议和之外,利用和谈的功劳扶持其政敌掌控宋国朝政。贾似道已完全被挤出中枢,想来这也是忽必烈想要的结果。
贾似道一去,宋国再无一人能如他一样,有办法调动前线所有的宋军,以抗击发动全线进攻的元军了。”
在座诸人,面面相觑。
高正源的分析,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但不得不说,这也许是离真相最近的一种可能。
权宋天下
第1013章 宋元之战
鄂州之战后,贾似道独掌朝纲。但是“打算法”的实施,令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大为下降。加上理学一派对军中势力的争夺,进一步削弱了其对前线部队的掌控力度。
可即使如此,宋国如今依然找不出一个可以替代贾似道,拥有指挥前线所有军队的统帅。
襄樊的吕文德与李庭芝,都是贾似道的亲信,但彼此都不太服气;而屡屡与贾似道高唱反调的高达,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更不足以担当前线统帅重任。
水军看似庞大,却各自为政以久。江陵水军与鄂州水军各不统属;荆湖路水军与沿江制置司水军,各守长江一段,却几乎没有顺畅的沟通渠道。至于沿海水军,更是独立于内江水军之外。
赵昀久病缠身,四处延病,这早已不是秘密。如今新皇即位,贾似道完全失势,朝堂之内人心浮动,前线诸将已是一盘散沙。
忽必烈等的,就是这些机会吗?
把这所有的因素都综合起来,不得不说,忽必烈此战哪怕不能彻底灭了宋国,直接打到临安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赵权揉了揉眉心,吐出一口长长的浊气,心里闪过些许的挫败感。
跟忽必烈相比,自己在军事谋略方面还是差了不止一个等级啊。
好在,自己多年经营的大后方,现在已经到了收获的时期。尤其是打造的一支无敌海军,让大权国完全立于不败之地。如此一旦与元国进入长期拉锯战,最终获胜的必然会是大权国!
这大概也是忽必烈突然放弃中原,转攻宋国的主要原因。占据江南,凭借江淮天险与宋国巨量的民间财富,起码可以挡住大权国数十年时间。一如宋与金、蒙的对抗。
宋国,这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吗?
当然不是!
激流行舟,不进则退。宋人不仅不想着如何击败忽必烈的元国,反而与其勾结来打击政敌。不缔与虎谋皮!
当然,这并不是说叶梦鼎等人就准备卖国求荣,而是宋国自上而下,也许包括贾似道在内,都根本不相信,元国有灭了宋国的实力。
那么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权国是否要发兵救援宋国?
不救,如果忽必烈一旦灭了宋国,先不说千万宋人从此生灵涂炭。忽必烈一旦整合宋兵,故伎重施,再驱逐数百万宋人反攻中原,大权国又该如何抵挡?
会议室,几乎所有人都沉重地摇了摇头。
如果不安抚中原饥民,任何军队都别想顺利穿行中原南下。哪怕骑兵可以,辎重也不可能。除非,一路走一路开屠!
而要想从后路包抄元军,没有数十万的兵力,根本无法威胁得到重兵云集的河南与鲁南。
说降元国军中将领,也是一个办法,但没有一两年时间根本见不到效果。
“派海军协助宋国,如何?”辛邦杰问道。
几个人同时摇了摇头。
姚枢皱着眉头说道:“贾似道辞相,其中原因之一,是有人弹劾他勾结外敌。一是当年在鄂州之战时,私下与忽必烈议和,卖国求安,以此获得进阶之资。另外是勾结我国商人,牺牲宋国利益,大肆行走私之事,中饱私囊。如今,宋国朝堂中枢,没有一个人敢公开与我国外交部派出的使者接触。”
海军目前的实力,横扫宋元海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整个大权国无论是船只还是粮草都处于捉襟见肘状态,根本无法对元军造成有效的打击。
更何况,大权国海军建设,所有船只都是以海船为主,真要逆流进入长江,根本发挥不出任何的战力。
对内陆的远程打击能力,始终是海军的最大短板。
当然,指望只凭着海军就能搞定所有区域的战争,也不现实。
赵权说道:“我会想办法,先联系下贾似道,了解下如今宋国是否有其他的反制措施。渤海海军先继续辅助山东、河北东部流民的迁移;黄海海军抽调一部分备战;通知南海海军,不要有任何举动,免得与宋国水军发生意外冲突。”
“至于目前所有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原百姓的安置。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误了今年的春耕。对于太原、大都、济南等地的守军,以劝降为主,暂不攻打。围其城,许出不许进。
军事行动,从西北开始,先彻底靖清凉州,而后是京兆府。等扫清西北所有残留元军之后,再谈南下之事。”
众人领命,各自带着颇为沉重的心情散去。
每个人都觉着憋屈,大权国军队根本就不是打不过元军,而是没有忽必烈那么狠。如今却只能无奈地看着他肆虐完中原,再去肆虐宋国,束手无策。
宋元战场上的形势,一日三变。
双方檄文漫天而飞。
忽必烈指责宋国言而无信,屡次和谈却总是不肯签订协议,而且迟迟不愿意进一步开放更多的榷场、不愿意与元国进行粮食、铁件等贸易、拒绝中统钞在淮水以南的使用。更可恶的是,直到现在,依然扣押着郝经不放。
元国声称,已经与大权国达成初步协议,两国军队兵分海陆,分别攻打宋国,待得宋灭之后,共同瓜分宋国领土。
宋国举国哗然。
他们痛斥出身蛮夷之辈的忽必烈,豺狼成性,驱百姓若牛羊,视人命如草芥。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同时,宋人又痛骂权国与元国狼狈为奸,趁人之危而觊觎宋之国土,尤其可恶!
宋国的反应,让大权国上下,不仅愤怒而且无奈。他们更愿意相信元国的谣言,却始终不肯相信大权国的解释。
和谈的大门,被宋国彻底关上了。不仅派往临安的使者被驱逐,就连在会稽府为理宗守灵的贾似道,也被加强了护卫,而一时不得见面。
大权国如今能做的,只有被迫当个看客,静静地等着宋元分出胜负的那一天。
或者希望宋国军队可以挡住元军两年时间,若是熬到元国粮尽,那元军必败无疑。
但是,宋国也许能够挡住元军的进攻,又如何挡得住数百万汹涌而下的北地饥民?
赵权对此,没有任何的信心。
还好,宋国朝堂诸公,对于嘉禾屿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嘉禾屿毕竟是子矜的封地,而且子矜的夫君“权之肖”虽然被人怀疑是大权国的商人,却没有人知晓他的底细。
除了贾似道与李庭芝之外。
而且自从宋皇赵昀亲笔为嘉禾屿的妈祖庙上题了“泽施四海”的牌匾之后,嘉禾屿已经成为了一个圣地。
李勇诚的南海水军,已经移驻澎湖,嘉禾屿上除了三百个护卫,只有几个庙祝与数百常住的信徒。
权宋天下
第1014章 淮西溃败
三月初,利州三万元军南下,成都告急。宋元之战,自四川一直到山东的数千里战场上,全面爆发。
襄樊两城,已经完全被围。不仅外围的兵力进不来,吕文德想出兵支援荆湖其他被攻打的城池,也一样做不到。
鄂州城破之后,元军得到了巨量的粮草补充。当然,粮草再多,也不够他们养活随着元军南下荆湖的近百万北地汉民。
元军开始在鄂州进行休整。
第一批随元军南下的十五万汉民,抵达鄂州时,只剩十万不到。这些汉民在元军的协助下,接管了鄂州的所有民宅、物资与女人。
而滞留在鄂州城中的六万宋人,除了被接管的妇孺,无论老弱,一部分被驱上城头修补防卫设施。另一部分近五万人,开始被元军押着攻打鄂州周边其他的城池。
以百姓作为前驱攻打城池,这种行为千年以来便为世人所不齿与痛恨,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攻打效果非常强。
宋国荆湖战区已经被彻底破坏分割,彼此之间根本无法协调应援。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