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是,面对依然坚守在会州的郭虾蟆,却没人愿意去啃那块硬骨头。
入春以来,已经有不少原金国降宋的“北军”发动叛乱。包括黄州克敌军范青与唐州的郭胜。在这些叛军的配合下,塔察儿已经在京湖以北抢到了不少宋军的粮草。看来两淮一带也要开始有动作了,整个河南转眼间就要进入最热闹的时候。
然而,眼见着大战在即,义父即始终不给自己安排出兵任务。郭侃知道义父可能是存着保护他的意思,不仅仅是怕他在战场遇到凶险,也是不愿意让他在各家纷争的势力中无谓地耗费心力。
但是,郭侃在心里最埋怨义父的,也是这点。
他,郭侃是什么人?什么场面应付不了?总是缩在义父背后,如何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治国水平着实一般,但每次读起他的这首诗,都会让郭侃心潮澎湃。
这才是一个男儿应当的志向啊!
目前看来,蔡州并不是个很好的地盘,离真定太远。
而且去年作为灭金之战的主战场,比河南其他任何地方更加惨破。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看义父的意思,可能想过些时候准备撤离此地,再去寻找一块更好的地盘。
但义父此人,做事过于稳重,想的东西太多,手脚也慢,再这么等下去,即便等他看中新的地盘,估计也早就被别人给抢光了。
今年除了长临,其他地方都安排了一些屯田,但是蔡州全境遭遇旱灾,包括长临在内,多是颗粒无收。再不通过打战劫掠些粮草,可能所有的军队都得北撤回去了。
这也是郭侃判断近期必有一场大战的原因。
第五十章 怯困都
蒙古人懒得在河南括户,也给这些汉世侯看到机会。来一趟不容易,就是不能从宋国那边捞点东西,也得把河南这些民户给瓜分了。
蔡州区域,虽然十室九空,但多少还是有些人的。无论是留是撤,都得把这些人搞清楚了,哪些是可以马上拉上战场用的,哪些是可以留着屯田的,哪些是在北撤时要带走的,必须着手处理。
这个夏天,包括村长在内,长临村又有三四个老人没熬过去。对于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郭侃当然没有一点兴趣,早点死了最好,省得处理起来麻烦。不过村长不在了,他还是得过来把这些事情解决一下。
他所看中的,包括辛邦杰几个,此次必须凭着“括户”的名义,全部处理清楚。
对此,郭侃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的确,有问题的是赵权他们几个。
丁武很详细地跟他们讲清楚了蒙古的括户政策,当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蒙古人本来是没准备在河南区域括户的。
秦子绪被派去蔡州要粮去了,因此还好来的是丁武,否则赵权等人可能连事情都没法搞清楚。秦子绪对他们可没那么多的耐性。
在丁武的解释下,赵权明白了几个事。一是辛邦杰是郭侃首先看上的,他一定会被征召入伍;二是梁申的身份有问题,不过只要他愿意加入真定军,郭侃不会在乎他以前来自于哪里,而且会给他一个随军文书的正式职位;三是李毅中最迟明年开春后一定会被征召入伍,如果他不愿意加入真定军,很可能会被其他的部队征去。对于几个小孩子,郭侃的意思是组建一个归属于真定军的“渐丁军”。
“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童子军。”
“WHAT?”赵权脑子里突然就响起了雄壮的歌声:我们是……接班人……
“怯困都,”丁武没注意到赵权奇怪的神色,接着说道:“这是蒙古人的称呼,翻译过来就童子军,我们一般称为渐丁军。”
“蒙古人入伍的年龄是十五岁,只要是未满十五岁的蒙古男丁,战时全部要编入奥鲁营,协助营中的妇女照顾马匹、牛羊。而在平时,就要时不时地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这些未满十五岁男丁组成的队伍,便称为怯困都。”
看来,辛邦杰跟梁申是是跑不掉了,李毅中也一样。剩下四个人,成为他们的什么渐丁军,也许是最好的安排了。几个人稍微交换了意见,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那,村子里还有几个老人家怎么安排?”赵权问道。
“这个……这个郭将军没有交代。我也不是很清楚。”丁武的目光有些躲闪。
“如果……”梁申犹豫了下,接着问道:“我是说如果,我们随军北撤,能不能带上那些老人家。”
“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当然可以。不过……”丁武犹豫了一下,还是接着说道:“军队要真是北撤的话,一走千里,带上老人家不是不可,但你们得考虑老人家能不能受得了。”
赵权等人无奈地点了点头,事实如此,好在这个问题也不是目前必须马上解决的,只能以后再说。
结果如郭侃所料的顺利。辛邦杰被划在蒋郁山部下,成为一名标准骑兵;梁申被施玉田要走,协助他管理军中文书,实际上成了长临村的代村长。几个小孩全归丁武管。
事情轻松搞定,郭侃很亲热地拍了每一个人的肩膀,说:“你们放心,跟着我,建功立业指日可待!那时,我们再来重建长临村!”
重建的梦想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可能实现,但现在的长临村的造册中,只剩下了三户人家。估计过不了多久,连这三户人家都将不存在了。
秋收算是比较顺利,郭侃对辛邦杰他们的收成大为夸奖,近两百亩田收了四百多石,比军屯的收成还略多了些。郭侃特别嘱咐秦子绪不得征收他们的粮食,全部留给他们自己处理。又跟施玉田商量之后,郭侃决定把明年的屯田事宜全部交给梁申打理,并向他保证,如果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欠收,不会追究他任何的责任。唯一的要求是,不得动用蒋郁山手下的任何一个骑兵。
这个决定让秦子绪的脸彻底的阴如锅底。
秋收结束的时候,郭侃终于得到了出兵的军令。与他一样兴奋的是,一群嗷嗷直叫的兵卒,尤其是蒋郁山及其手下的骑兵。
接任军中文书职务的梁申,多少知道了此次出兵意图与方向。
蔡州之战结束后,宋江陵府副都统孟珙借灭金之势,收罗了许多金国降兵降将,在京湖制置司之下创立镇北军,孟珙自任镇北军都统制。
其麾下兵力大约有一万五千多人,分别屯驻于汉水之北的樊城、新野、唐州、邓州等地。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召到了四五千人的北军。
这些历经战乱厮杀而存活的金国兵将,其战斗力尤其是野战能力,绝非南宋军队可以比肩的。他们南附之后,很自然地就看不起根本不敢出外野战的南宋士兵。
对于如何使用这些人,南宋朝廷意见分化剧烈。
有些人想依靠这些北兵打造出一支能战之军,有些人则担心无法控制这些桀骜之众,会成为南宋军中的一个巨大隐患。
离开舟船、没有城寨庇护,南宋军队很难在野战上与北兵抗衡。当年的岳家军之所以能获得赫赫战功,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其兵源大多来自于淮河之北。
为此,孟珙等人只能将这些归附的北军,全部安置在汉水以北区域。以避免其给南宋的防线带来可能的伤害。
但是同样是宋军编制,北军的待遇远远比不上南宋其他部队,北军的将领屡遭排挤,很难得到晋升机会。不满与憋屈,自北军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军中的隐患。
三月初,驻于黄州的克敌军在范青率领下发动叛乱,随即被平息。
六月,唐州的郭胜叛乱,并直接派人向蒙古大帅塔察儿请援。塔察儿以此为由,领兵南下,占了唐州。此时大概正向枣阳进军。均州的信效左军统制赵祥已经投降了蒙古。黄州克敌军在陈温等人率领下于德安府再度叛乱。南宋京湖防线目前处于完全的混乱之中。
第五十一章 留守长临
战机已经出现,各部蒙古军队全部动起来了,开始从三线向南宋发动进攻。皇子阔端说降了金国旧将汪世显,自凤州南下,与蒙古将领塔海进攻四川;另一个皇子阔出,率蒙将穆尔岱、汉将张柔自唐、邓两州直指襄阳;宗王口温不花取代了塔斯,率汉将史天泽准备进军江淮。
虽然此次三路南征部队,都是以汉军为主,但即便是张柔与史天泽,也只是一个辅助领军的角色。而郭侃这小支部队,接到的军令,就是准备跟随史天泽南下。
一接到出兵命令,蒋郁山立即派出一支十人队骑兵先行出发。秦子绪开始忙着准备行军的粮草、辎重与武器。
丁武被留在了长临,继续防备有可能从长临渡口潜上北岸的宋军。与他一起留下的,还有他的九个手下。
五个小娃娃以“渐丁队”的名义划归丁武统管,使丁武这个“队正”十夫长的手下终于超过了十个人。
一同留下的还有梁申,他现在身份有些复杂。作为军中文书,他要负责长临村留守小队与郭侃军中的文书往来;作为“权理正”须代行村长职务,协助丁武管理好长临村的剩余人口,也就是剩下的三户居民;同时还要兼管留守小队的后勤事务,并负责明年开春之后的屯田。
辛邦杰走时,紧紧拽着梁申的胳膊,虎目含泪,哆嗦着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倒是边上的赵权扯着他,偷偷地跟他说:“我看郭侃此行出征,未必会捞到什么战可打,他手下没几个兵,史天泽也不会让他去送死。你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等着你回来!”
辛邦杰这才放手离去,但依然步履沉重。
“小子!”已经骑在马上的蒋郁山对他在吼道:“记着给我弄些好酒来,要不然等我回来,扒了你们的皮!”
丁武、赵权、梁申等人,站在村口目送军卒离去,滚滚黄土落定之后,再不见人影。
村子一下子就完全安静了下来,只有边上的小马哥,因为不能跟他新认识的伙伴们一同前去,而不满地嘶了半天。
丁武给九个手下排了个班序,交代他们轮流巡逻,以淮水边的渡口为重点。
而后背着手,踱着步,向赵宅行去,嘴角带着“嘿嘿”的阴笑。
推开虚掩的院门,丁武抬头一看,脸上的阴笑就僵住了。
院子中,梁申正坐在桌子边上,赵权笼着手笑嘻嘻地站在那,中间的桌子上摆着一壶酒,三个小杯子,还有三碟小菜。酒显然是刚温过,一丝香柔的酒气漂漂扬扬地灌入丁武的鼻孔。让他笑僵了的脸庞顿时又活络了起来。
他顺手摁住准备站起来的梁申。直接拎起酒壶,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气,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这才斜着眼说道:“算你这小子有眼色,否则别等老蒋回来,我先扒了你的皮!”
他拔开壶塞,给自己面前的小杯子里倒上了半杯,端起来滋溜溜地吸了一口,又闭上眼长叹一口气,“真他娘的舒爽啊!”这才招着手让赵权坐下,给他和梁申面前的酒杯满上。问道:“我还以为你这酒准备一直藏着生仔呢!”
赵权带着些许的苦笑回答道:“我本来就没想瞒你,主要是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你的鼻子啊!”说着接过丁武手中的酒壶,又给他的酒杯满上,“这次是真的没了,就剩这一壶,那几个老哥如狼似虎,真拿出去了你也喝不上几口,还不如留着。”
“哈哈哈,你倒有个好借口!”丁武说着,抓了几颗豆子,扔在嘴里咬得嘎嘣嘣的响。
“哪能呢!你放心,今天陪你喝酒,就是让你喝个痛快。”赵权端起酒杯,“当然,得提前感谢下丁大哥,接下去要管着我们了!”
“还有吗?”
“没了!”
“真的没了!我就不信你们这几个小奸商,没有别的要求?”
“我保证没了!不过……”
“啥?”
“就是丁大哥你千万别喝太多了,万一你醉倒,我们几个老弱病残的,可真没法把你抬回去。”
“你他娘的,是不是皮痒了?”丁武随手就把一颗豆子向赵权砸过去。被赵权笑嘻嘻避开。
虽然表面上很愤怒,但丁武还是暗暗地提醒了自己:这一壶酒虽然只是半斤的量,但这酒易醉,别一不小心被这娃娃放倒,以后在酒桌上可抬不起头了。
酒过三巡,三个人的话也渐渐放开了,但是梁申已经开始处于晕晕欲倒的状态。
蒋郁山与丁武,是赵权在真定军中最欣赏的两个人。蒋郁山外表粗鲁无礼,但其实是个耿直之人,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就算得罪过他,他眨眼间便置之于脑后。而且作为郭侃军中的骑兵队正,他也的确是个有本事之人,最关键的是他教赵权他们的时候,只要小孩子们愿意学,他是绝不会藏私的。
而丁武,赵权现在还不知道他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