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洪福源皱着眉头,继续说道:“东真军一向与只不干乃至斡赤斤不和,此次随只不干南征高丽,其中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内情。但是他们敢当面违抗只不干,并引发双方的冲突,这也是我很不理解的地方。
    这份军令,是只不干五天前送到我这里的,要求我带上一万石粮草、三千兵,至五老山城,配合只不干部伏击东真军。这事,的确让我难以抉择。”
    侍其轴站起身,右手轻击左掌,在花厅中缓缓地踱起步来。
    不一会,他转身对着洪福源说道:“洪兄,有几个问题我想先问你下。”
    洪福源点了点头。
    “第一,你的粮草与兵力有没问题?”
    洪福源苦笑了,说:“我这现在几乎就是蒙古人的粮仓,蒙古人有出征高丽,我得供粮,没出征高丽,我还是得供粮。有没问题,我都得去想办法。
    至于兵力,三千人,我还是派得出来的。”
    “第二,除你之外,只不干还能调用其他地方的兵力吗?”
    洪福源摇了摇头,说:“东辽军与辽阳军能抽调的兵力已经到极限,剩下几个州府的守卒几乎没什么战力,调去也是没用。只有开元府,不知道斡赤斤会不会再调些兵过来,参与伏击,不过我想,可能性应该不会很大。”
    “第三,”侍其轴犹豫了下,说:“你做好了向只不干彻底投诚的准备没有?”
    “什么意思?”
    “辽东的情况,你比我们两个更熟。只是你如今深陷其中而难以明了。
    现在,辽东能称为势力的,只有斡赤斤、东辽、辽阳、东真还有洪兄你这几方,其中斡赤斤一家独大。东辽军如今看来已经完全投靠斡赤斤,辽阳表面上忠于汗庭,但是一旦汗庭有变,我看这支力量也难逃斡赤斤掌心。
    剩下的只有洪兄与东真军。如果东真军一灭,洪兄,你将何以自处?”
    洪福源听得不由怔住。
    “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洪兄真的愿意向斡赤斤投诚的话,此次南征,只不干也不会不让你随军了,毕竟对于高丽的了解,我想整个辽东,没有一个人能超得过洪兄!”
    “他们,这是在防着我啊!”洪福源喃喃而语。
    “据我所知,往年蒙古人历次南征高丽,都是以洪兄为先锋,所得高丽人口皆归洪兄管制,这些年你攒的高丽人,应该有十多万了吧!”侍其轴漫不经心地问道。
    “横岗这边——没有。”洪福源摇了摇头。
    侍其轴却暗中一惊,看来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洪福源的实力。洪福源现在的职位是沈州千户,但驻所一直是在横岗城,而他起码还管着五六个与横岗同样规模的山城。这样算下来,其辖下民户很可能已突破二十万人。
    “如果洪兄此次,配合只不干部,伏击东真军成功,我想只不干给你的承诺会是一个万户。但是这个万户也得是斡赤斤彻底掌握整个辽西辽东之后,才有可能兑现给你。而斡赤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彻底平了东真军,还得争得——蒙古汗庭的最高权位!”
    权宋天下

第两百零四章 一石三鸟
    洪福源听着,背后不禁有冷汗冒出。他总算搞明白了,只不干此举,一是利用他的兵力对付东真军,二是要把他彻底拉入蒙古汗位的争战之中。
    斡赤斤有这实力与能耐吗?
    “我觉得,只不干目标应该不仅仅只是东真军那么简单吧。难道说,贵由的那个儿子,忽察现在也在高丽?”侍其轴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啊,忽察没在,东真军哪里敢这样公然反抗只不干。”
    “这就对了!只不干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啊!”侍其轴停下了脚步,背着双手,看着洪福源的眼神,精光直闪。
    “一石三鸟?”
    “一是最好灭掉东真主力,让其再无恢复元气的可能;二是趁此机会杀掉忽察,切断贵由系在辽东的所有联系;第三——”
    侍其轴看着洪福源,嘴角微翘,说道:“这一战无论胜负如何,洪兄的实力大损是必定的人,说不定三千人马全军覆灭都有可能。而且,忽察之死,也有替罪羊了!”
    洪福源猛的一拍桌子,大叫一声,“怎么可能!”
    但是冷汗已经透背而出。
    侍其轴啧啧地赞叹两声,说道:“这一招可真够毒啊!看来只不干军中,还是有能人在的。洪兄可知道是谁?”
    洪福源茫然地摇了摇头,说:“只不干本人,也算一员猛将,但向来暴躁,他不可能有这样缜密的念头。而撒吉思对战场战术的把控能力,也并非擅长。至于其他人,我还真不知道有谁了。”
    侍其轴心里一动,问道:“此次随军出征的汉军,情况如何?”
    “听说保州、燕京辅兵已经全没,益都兵也打光了。倒是稿城军,虽然损失不小,倒还是有些战力。”
    “稿城领军的,可是郭侃?”
    “是个姓郭的。”洪福源看着侍其轴的眼神,又开始带着一些怀疑。
    “哈哈,洪兄,我虽然也在稿城呆了许多年,但与这位郭将军绝没有任何交情,这点,你无须再怀疑小弟了!”
    洪福源低下头,默然不语,眉头深皱。
    侍其轴却在心里生起一股隐忧。他向洪福源挑明只不干的意图,只是为了不让斡赤斤过于顺利的将辽东全部纳入他的麾下,但却不知道赵权那小子以及稿城军,是否会协助只不干剿灭东真军。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可就太令人失望了。
    侍其轴为洪福源的分析结论,并非危言耸听,当然事实也未必就有他说的那么严重。只是他首先要防止在他还没开始染指辽东的时候,辽东各势力就被斡赤斤整合成一块铁板,那他未来几年的计划又得重新拟定。
    而如今天下之间,着实再无第二地方,如辽东这般,这么适合新势力的培养与拓展。
    他现在唯一吃不准的是,稿城军或是赵权,在只不干与东真军即将爆发的冲突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即便预测了多种的可能,此时的侍其轴却绝不会想到,赵权却是这场冲突的始作蛹者。
    或者起码来说,赵权便是一个导火索。
    而此时,这根导火索,正站在朔州的墙头,望着满山遍野的色彩,发出一阵阵得意至极的痴笑。
    山坡之上,沟壑之间,青黄色的麦子还在随风而浪。金色的稻子却已经一片片地被收割,捆扎,运至城前的打谷场。谷场边上,已经建起一座座粮仓。
    丰收在望,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四处都是欢乐而兴奋的人群,忙碌的身影掩不住一张张欣喜欲狂的笑脸。
    阳光很烈,被晒得浑身冒汗的劳作者,却根本没空擦拭,只是偶然间停顿一下,晃着脑袋,将满头的汗水与灰土抖落,而后继续苦干。
    近一年的辛苦煎熬,在这个七月初的季节,赵权的屯垦计划大获成功,也确实让他有了得意洋洋的资本。
    在他的边上,站立着一个身子单薄的少年,两眼空洞地望着城外的天空,脸上浮现的是满足的微笑。
    这个少年,正是双目失明的高正源。三个多月的调养,虽然身材依然瘦弱,但个头似乎长高了些,脸色也不似原来的苍白,而多了些许的红润。
    修长的脸颊,棱角分明。风目剑眉、高鼻薄唇,让他的五官显得清秀而精致。时常挂着的笑容,如阳光般的灿烂,又不失轻风般的温和。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英俊的少年,起码比赵权耐看许多。
    “还好是个瞎子!”每次跟他站在一起,赵权都禁不住在心里腹诽道。
    被这么俊俏的人一衬托,赵权总觉得自己长得——
    太没水平了些。
    “看到什么了?这么高兴?”赵权对着高正源问道。
    “我——看到了,稻谷的香味,还有我母亲的——微笑!”高正源轻轻地答道。
    “你还能看得到你母亲?”赵权看着城下高丽营地里,密密码码的人群,诧异的问道:“她在哪?”
    “她应该在家里等我。”高正源躬身答道。
    “你想去见你母亲?”
    高正源点了点头。
    “好吧,想去你就去吧!”
    望着高正源独自一人走到城墙,绕出城门,走入高丽聚居营地。赵权不禁再次在心里啧啧称奇。
    他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双目已经完全失明的人,却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依然可以如常人般行走自如,这得需要多强大的记忆力与感知力!
    对于高正源母子,赵权的感觉还是相当好的。这小子除了双目失明,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虽然出身贫贱,但自小被他母亲管教得极好,知书而达礼,所有的知识过耳不忘,却又有自己的思考。
    可谓是个情商又高智商又强的难得人才。
    上帝关上了他眼睛的窗户,却又在他心里打开了一道智慧的门。
    至于金氏,亦是一个让赵权极为好奇的女人。虽然对她的以往不了解,但一定是个大户出身的女子。所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说的就是这种人。
    任何脏活、累活,她绝对不会拒绝,而且是全心全力地完成。无论对任何人,都是一副不卑不亢态度。谦恭的外表之下,却又坚守着心里的一份自尊。
    换个衣服,打扮一下,绝对便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徐娘。
    要不是年龄大了些……
    权宋天下

第两百零五章 肆虐
    赵权赶紧摇了摇头,把这些不太健康的想法从脑子里赶出去。
    太阳晒得赵权有些发晕,他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气,果然,有丝丝稻谷的甜香直灌入心肺,让他不禁沉醉于其中。
    耳中,隐隐传来阵阵蹄声,夹在其中的,是一些诧异的惊叫。
    赵权有些舍不得的睁开了眼睛。
    远处,烟尘滚滚,包裹着一阵渐渐清晰的蹄声,拐出山间官道,出现在赵权的视线之中。
    赵权的诧异,随即转变为大惊失色。
    这是哪来的骑兵?
    城下一骑,绕过层层的高丽人营区,突奔而至。
    “报将军,发现蒙古骑兵,约百骑!”
    蒙古骑兵?赵权怔了一下,应该不会是忽察的骑兵,他若是过来,不会搞得如果气势汹汹,一直临近高丽人营区之前,却依然未缓下马速。
    那么,这支骑兵,只有可能是……
    “列阵——御敌——!”赵权突然反应过来,扯着噪子,发出一声狂吼。
    边上几个侍卫,同时跟着发出一声吼叫:“列阵——御敌!”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在朔州城前空地处,统一建设高丽人的居住地,并把这些人集中起来管理,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安置方案。当时,赵权赌的是高丽军队根本不会主动进攻这些高丽百姓。
    事实果然如他所料,近一年来,虽然有零零星星的高丽兵前来骚扰,但基本没有给这块营区带来太多的损失。因此,对于营区的防御性建设,赵权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
    这个营区实在是太大了,面积快赶上了整座朔州城。光是给营区周围立一圈木栅,都花费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赵权手头现在可以动用的兵力与人力,还是太少了。
    半年来,所有的劳动力都在超负荷地使用。
    五百个东真守军,不仅要四处觅食、扫荡周边小城,在坚持每天训练的间隙,赵权还经常让他们协助高丽人垦地开荒。
    而在高丽人中挑出的一千男丁,只是每人配备了一把长枪,由高丽降将赵玄习统领,负责维持高丽营区的日常秩序。实际上,这些人更多的时间,依然是在田间里当一个农夫。
    开荒、整地、准备春耕,半年多来,所有人都为了这件事,几乎都没有休息过一天。
    此时的高丽人营区,如一个坦荡的妇人,身上只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庶羞布。
    营区内,四处响起茫然而混乱的喊叫声,入口处挤挤搡搡地堆了几十个高丽兵丁,哆哆嗦嗦地看着向他们直冲而来的蒙古骑兵。
    蒙古人不仅没有减速,反而齐齐一声呼喝之后,向这些高丽兵丁直撞而去。只半个照面,那些兵丁就便崩溃了。
    被撞于马下的人倒没几个,死于蒙古人刀下的兵丁更是一个没有。蒙古骑兵还没到跟前,这些高丽兵丁便一哄而散,跑得没影了。在这种冲势之下,没有任何防守设施协助,靠着人的肉体去阻挡骑兵,只能成为一摊摊肉饼。
    冲入营区的蒙古人,真真的如虎入羊群。而且,还是一百只行动一致的饿虎。
    蒙古人甚至没有耐心从营区入口鱼贯而入,数骑一起,对着营区的木栅,直接便撞了过去。如钢刀切入豆腐,一片的木栅顺势而倒。
    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蒙古人的铁蹄了。
    这一股突然爆发而至的洪流,狂泄而入高丽人营区,肆意地卷袭着一切能碰得到的事物。
    狼奔豕突之中,狂刀横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