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这姑娘心中激流涌动,眼圈“刷”的一下就红了!
沈渊这时却笑呵呵地说道:“这荷包姑娘收与不收嘛,总是我们母子的心意到了,孟姑娘知道就好,你可不要为难才是。”
“我为难什么?”孟晓妆吸了吸可爱的小鼻子,回身便从床后的暗格里,拿出了一个嵌着宝珠的沉香盒子。
她从里面拿出一块绫子来,把这个荷包细细地包好,然后端端正正地放回沉香盒子里,才把这个盒子收了起来。
“看在老夫人的面上,本姑娘就饶了你……上回的事。”这时的孟晓妆姑娘说着话,脑袋里还是一阵阵的犯晕。
她用力克制着自己不要太过失态,直到沈渊把茶盏递过来,她喝了一口,才算是情绪稍稍有些平缓。
可是她随即一看这茶杯……原来她刚才不让侍女给沈渊上茶,所以整个屋里就这一个茶盏!
这把孟晓妆给气的,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姑娘也不知该如何发作,索性把茶盏重重地一放,回身扑在了香妃榻的枕头上,把整张俏脸都给埋了起来。
沈渊知道这个时候火候还不到,自己万万动弹不得,像孟晓妆这样的姑娘得要小火慢炖,让她自己熟透了再说。
于是他笑着说道:“你看我都送了这么多东西了,姑娘近日都收到什么情报了?赶紧赏给我吧?”
“你等会儿……”孟姑娘在枕头里,闷闷地说了一句,然后过了好久她才起身。
孟晓妆姑娘起来之后,第一件事儿便是走到梳妆台前先给自己补妆,等到她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妆容,又忍不住嘟着嘴生闷气。
第406章 语到情浓佳人颤、凭你一言、生杀大权
“看这脸!被这小子弄得都花成什么样了?”姑娘一边朝自己的脸上整理,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
“据奴家查到的消息,王府那个大管家朱骠跟少爷开票号的事,牵连倒是不大。”
“按照我的估计,那个王府大管家应该是担心少爷的票号开办了以后,会影响到他在王府里收集银两,朝外放印子钱获利。”
“我虽然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按照这种管家放贷的惯例。王府那些出钱的人绝拿不到多少利润,反而那个叫朱骠的管家,才是放印子钱获利最多的一个。”
沈渊点了点头,关于这条消息,他已经让朱羽棋县主去查了。以朱羽棋的头脑而言,那个王府大管家朱骠的底细应该不久就会泄露出来。
片刻后孟晓妆补好了妆,又转过身来,眼波流动向着沈渊说道:“接下来就是大消息了。”
“和你打擂台的那个恒生票号大东家李迅,承宣布政司知事邢玉林,他们两个人是一伙儿的。在他们这一伙人里还有另外一个,是扬州城外的大地主,名字叫李东梅。”
“他们三人狼狈为奸,以邢玉林为主,他也是下面那俩人的靠山。”
“大商人李迅提供海量的银两,为这个团伙提供流动起来的现银,他其实就是个放阎王债的大财东。”
“李迅放债的目标,是乡村间那些急用钱的农户。这样的债一旦放出去,利滚利一滚动起来,就绝没人能还得干净。”
“然后这三人团伙中的最后一位李东梅,他是最坏的!”
“这家伙在乡间引诱农民赌博,让大夫不给农户好好看病,指使手下毒死人家的牛羊,或者是教唆别人打官司告状。”
“总而言之他用各种手段,让农户非要借钱不可,甚至曾经用债务把人家逼得全家上吊。”
“之后作为借款抵押的土地,就成了他们这伙人的了。”
孟晓妆姑娘皱着皱眉,带着恼恨的神色说道:“这帮人用这个方法,数年来已经聚集了几万亩土地,期间逼死的农户真是不计其数!”
“可是他们上有官府撑腰,中间财雄势大,下面还有一帮凶狠的打手。纵然是扬州附近的农户被他们逼得流离失所,卖儿卖女全家死光,却也没有办法对付他们。”
“少爷你开的票号,把章程递到了邢玉林的手里,当他看到那上面‘低息贷款’四个字的时候,你们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了……这是奴家自己猜测的。”
“你猜得没错,”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渊不怒反笑。
他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是又让我想到了一个开办票号的好处……我这个票号还非开不可了。”
“这么说来,少爷你想要对付他们?”只见这时孟晓妆眼中的光芒一闪,带着几分欣赏和激动,看向了沈渊。
“这事就由孟姑娘说了算,”只见沈渊笑着说道:
“你只要点点头就行,我负责让他们死在你面前!”
……
孟姑娘急促的喘息了一下,沈渊少爷的表现,分明是在向她展现自己。
两家名震扬州的大商人,一个官商勾结的团伙,就凭着自己一点头,沈渊就去推得他们轰然倒塌?
试问天下那个女子,会不喜欢这样的男人啊?
此时孟姑娘的脸上红潮翻涌,却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此刻如果苏小棠姑娘也在这里,她一定会用力拍一下沈渊的肩膀说:“你这小子,泡妞儿真有一套!”
沈渊拿准了孟晓妆姑娘是个善良而有正义感的女子。当她打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一定会对邢玉林他们那伙人愤恨之极。
而此刻沈渊的表现恰好证明了那句话:要想博得姑娘的芳心,你光会哄不行,还得会装,你光会装不行,还得有那个霸气和实力!
……
之后沈渊倒是没说什么,而是直接离开了寒香舫。
他今天的举动,实际上是给了孟晓妆姑娘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她知道两个人之间是有可能的,不会因为身份和地位的缘故形成阻碍。
可是具体怎么选,还得看人家孟姑娘自己,这就像是扔下了鱼钩,咬不咬钩就不是他的事了,得看人家鱼高不高兴!
至于说沈渊本人,当然也很喜欢孟姑娘,不过他却知道对待这样的女子,接近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才行。
因为孟姑娘好多年来,都在拼命躲闪和逃避男人的骚扰,这几乎已经在她思维中成了一种习惯。
因此站在沈渊的立场上,他操作时一个不慎,人家姑娘就可能会讨厌他,或者干脆就跑了。所以他绝不能轻易动手……得等着姑娘情动之际,主动朝他下手才行!
哈哈……不过这样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
……
沈渊回到了家之后,几天之前他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陆续把情报带回来了。
经过多方面印证,孟晓妆姑娘说得是没错的。
王府那边朱羽棋县主传来消息,根据她派高手夏侯商翻阅朱骠的账簿,发现那个大管家放债逼债的手段极其毒辣。
他放出去的印子钱,因为有王府的背景,所以哪有人敢不还?
于是朱骠在这里面上下其手,他贪了大笔的印子钱利息,由此这大管家也给自己攒下了巨量的财富。
根据朱羽棋的估算,他这些年交给王府的红利,还不到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王府给了他这张虎皮,任凭他在外面放债逼债,败坏了崇王府的名声,结果却只收到了很少的利益,反而把这个家伙给喂肥了!
听到这个消息,沈渊暗自点头,他心里知道这个情报既然被朱羽棋知道了,那这个朱骠恐怕也就没几天蹦跶了。
之后就是打行姐妹花无冤无仇,和秦玉虎收集而来的情报。
就和孟晓妆姑娘说的一样,那伙儿人现在掌握的有三个,从上至下依次是官员邢玉林,富商李迅和地主李东梅。
这三个人分别在政界商界和民间各自发挥力量,结成团伙侵吞农民的土地,手段之凶残,简直令人发指!
第407章 你方唱罢我争艳、银票防伪、开业之前
沈渊当然很清楚的知道兼并土地的坏处,其实每个王朝的创立,都是土地重新分配的过程。
等到这些土地由于高官和巨富的贪欲,逐步变得越来越集中时,民间百姓对于统治阶层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
到了最后,一场天灾、农民起义、然后再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这几乎是历史循环的一个固定套路。
那些占据了数万亩土地的大地主和权贵,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自己的胡作非为,推垮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
除此之外还有那个沈玉阁,他因为贪婪挤进了三家票号之一,可是根据沈渊的权衡,他的实力却是最弱的。
论银钱上的总量,沈玉阁打算开办的大昌票号,资金数量完全比不上李迅的恒生。
同时要论起在金融行业纵横捭阖,别看那个沈玉阁开办钱铺数十年,沈渊就算是个一只手掖到裤带里,就凭单手跟他练,他也是个韭菜!
眼下敌人是谁已经知道了,情况也明白了。眼看着沈渊的天元票号建筑落成,人员培训就绪,码头那边卖掉了大量商铺之后,筹集的银两也陆续到位。
一场白银帝国之战即将就此打响,这是沈渊最擅长的领域,在这个行业即便是放眼整个大明,他都是无人可敌!
可是如今,他的对手却并不知道沈渊是哪个等级的棋手。
所以咱们这个沈大少爷就像是一柄锋锐之极的倚天剑。可是他却躲在暗中深藏不露,就等着敌人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
进入六月初的时候,这三家票号筹备开业的步调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实际上,他们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三家都想抢先开业,来个先声夺人,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准备。
这其中沈渊对于人员和设施建设,还有银票防伪印刷技术的条件制定得比较严格。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敌人在这些方面就逊色很多,另外两家票号并没有把房子推倒了重建,手里也有足够的伙计可用。
原本怎么看都应该是敌人跑在他前头的局面,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到了越加紧张困难的时刻,沈渊在统筹和指挥方面的水准就越能凸显出来。这些日子,蓝姑娘每天都在刷新她对这位沈大少爷的认知。
事实上蓝姑娘的心里,每当他觉得这位沈少爷已经厉害到不行的时候,沈渊就会表现出更加厉害的一点,让蓝姑娘始料未及。
往往对于蓝姑娘来说,极其难以取舍的事务,到了沈渊的手上却是易如反掌。在票号筹建的过程中,这样的事儿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就拿银票防伪来说,原本把蓝姑娘愁得不行,但是沈渊一下子就给她拿出了三项银票防伪的措施。
首先就是印制银票的纸张由自己来做,蓝姑娘只需要买下一个小小的造纸作坊,然后把人员全都控制起来,集中造它一大批纸,就足够票号用的了。
这些纸由上等的青檀树皮制成,在进行抄纸工序的时候,沈渊让人往纸浆池里加入染上了鲜艳的颜色,然后又切得极为细碎的蚕丝。
这些五颜六色的碎蚕丝,使得天元票号的银票纸张天生带有一种华贵感。拿到手里的顾客甚至无需去看银票的抬头,只要一看纸就知道是天元票号的产品。
之后在纸张烘培的程序里,沈渊让秦玉龙雕刻了大面积的凸印玉板,然后又在下面垒上土炕直接加热。
这样抄起来还处于潮湿状态的纸,上面再压上另一块平整的石板后迅速被烘干,一揭下来就成了迎着阳光可以看到,用手一摸就能摸得出来的清晰水印。
就这样仅仅是在纸张方面,天元票号的银票在防伪技术上,就已经远远地跑在了其他两家票号的前面,而且还用不了几个钱!
更别说沈渊在秦玉龙雕刻印刷银票的印版上,还设计了很多防伪暗记,并且在印刷时采用了清代末年才有的多色彩木板连续套印技术。
这项技术实际上门槛并不高,但是效果却好得出奇。要知道这项技术来自于后世著名的“后门造”,也就是在故宫后门一带,木板连续套印作坊的俗称。
用这种方法印出来的水墨国画,甚至把很多一生研究中国画的外国专家都给骗了,把印刷品当成手绘的国画买回了自己的国内。
像这样的技术,因为跟历史和书画有关,所以沈渊信手拈来毫不困难,却是每每把大家惊讶得难以置信。
这种技术其实并不困难,多色彩木板连续套印这样的技术细节,别说是沈渊在前世曾经亲眼见过。就算是看过一部半小时的记录片,都能弄出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沈渊毫不犹豫地把这些所谓的新技术拿出来,震慑得这帮明朝人外焦里嫩,他自己却是憋着坏,在肚皮里一个劲儿地好笑。
现代技术拿到古代皆是高端,泡妞技术……亦是如此!
眼看着到了六月中旬,这月十八日,是最适合店铺开业的大吉之日。
于是在扬州城内,经过了周密准备的三家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