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代技术拿到古代皆是高端,泡妞技术……亦是如此!
  眼看着到了六月中旬,这月十八日,是最适合店铺开业的大吉之日。
  于是在扬州城内,经过了周密准备的三家票号,“天元”“大昌”“恒生”,就在这同一天开业了!
  ……
  天明时分,晨曦微露。
  在天元票号的屋子里,票号伙计们正在相互检查全新的着装。
  他们打扫好了店面,准备好了所有开业的用品,等时间一到,他们就站在了各自的岗位上。
  蓝姑娘一身盛装,率领着整个店铺内伙计护卫百余人,静静地肃立在大门后。
  当店铺的大门被缓缓开启之际,第一缕阳光洒进了窗明几净的天元票号。
  蓝姑娘带着所有伙计,向外面街上等候的顾客齐刷刷地深深鞠躬……在这一刻,蓝姑娘的心中止不住情绪奔流!
  她好像能感觉到就在今天,一个时代被隆隆开启了,那是由他们的沈渊少爷,亲手创建的未来!
  ……
  大昌票号里,沈家二房家主沈玉阁正在做着最后的开业准备。
  他看着自己手下的大掌柜沉声训斥着伙计,吆喝着他们把所有一切准备得井井有条。


第408章 心如蛇蝎头如铲、揭幕商战、代金之券
  玩儿了一辈子银子铜钱,眼前的一切让他胸有成竹。所谓的银票发行和店铺管理,对沈玉阁来说是家传的本事,所以他当然会显得游刃有余。
  至于那个沈渊,哼!
  沈玉阁心中轻蔑地想道:我沈家几代人的积淀,在银子里扑腾了几十年的经验,就凭着这些,我还干不过你个小小的毛孩子?
  “现在离开了书案笔墨,到了我沈玉阁最熟悉的领域,那个小杂种又能算得了什么?”
  “谁家箫鼓近迷楼……哼!这次我要一雪前耻!”
  ……
  与此同时,在扬州城的另一地点,恒生票号也正在缓缓地打开大门。
  李迅站在门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看着外面的熙攘的人群。
  这位李迅今年四十来岁,长得方方正正一张大脸,下巴又长又平,因此得了个外号叫“饭铲头”。
  其实谁心里都知道,他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脸型的关系。
  饭铲头是淮扬地区山林里的一种毒蛇,蛇头的形状又宽又扁,就和饭铲子很相似。这种毒蛇非常危险,一旦被这种蛇咬了之后,被咬的地方就会连续肿胀溃烂数日。
  呗饭铲头咬中的人,往往会连续好几天痛苦哭嚎,最后在绝望中蛇毒发作而死。
  因为李迅放的阎王债会把人逼得死去活来、绝无生路,所以他才在民间得到了这样一个外号。
  这饭铲头李迅正在年富力强之际,身量也高,体格也壮,脸上还总带着笑意,像是个很和善的人。
  可是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眼中不经意间,就会闪过一道渗人的寒光。
  像是这样的人,算计起别人来往往是极其阴险,却又非常隐蔽。往往你发现被他坑了的时候已经落入圈套,再无任何生路。
  此刻李迅那双笑眯眯却又让人不寒而栗的眼睛,正慢慢扫过自家票号的柜台。
  在柜台后面放着一大排桌子,桌子上数之不尽的银元宝,在上面堆成了一座座整齐的银山!
  整整一面墙的柜台,被银元宝几乎排成了一片银光夺目的屏风。
  这样的宣传手段,正是这位饭铲头李迅想出来的。
  开票号嘛,首先就离不开顾客的信任。而建立起信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别人看看自己有多少银子!
  李迅心里非常清楚,每一个到他店里的顾客见到这些银子,都会想到同一件事:人家票号里这些银子,怕不是有大几十万两?
  像这样实力雄厚的商铺,怎么可能去侵吞我手里,这可怜的几十上百两银子?
  李迅微微笑了笑,客人们当然不知道,这样想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汇聚起一笔庞大的财富!
  他开办这个票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挤垮天元,让自己的恒生成为扬州城内首屈一指的票号。
  他大哥邢玉林是承宣布政司的官员,所以李迅自然是第一批见到沈渊报批文书的民间人士,他甚至比沈玉阁知道的还要早。
  所以他一看到沈渊的申请,立刻就知道这是他们兄弟三人用高利贷,掠夺田产这项生意的大敌。
  而且以李迅的眼光当然能看得出,这票号要是经营好了,可是比侵占人田产还要赚钱,并且光明正大的生意!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通过官府的骗术,拿到了沈渊开办票号的细则,然后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这间恒生票号。
  李迅心里清楚,沈渊的实力跟他相比,相差得简直太过悬殊,自己的财力甚至可以超过沈渊的数倍!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渊要想跟自己做对那可是难上加难,双方的生意体量相差太大了,甚至对比起来都会让人觉得可笑。
  李迅暗自衡量之后得出了结论……自己想要挤垮沈渊的天元票号,真是易如反掌!
  “不自量力的小子,也不看看你得罪了什么人!”这时的李迅把那一张饭铲头毒蛇形状的脸,微微一扬。
  向着来往店内的顾客,他和善地笑了起来。
  ……
  在这一刻,天元票号里,蓝姑娘看着人来人往的顾客,心中不免有些诧异。
  话说最开始的时候,连她都不明白什么才是银票,还得是沈渊给她解释了半天,她才大致有了深入的了解。
  可是今天她一开门,看到这数百位顾客一直排到了街上,蓝姑娘自然是十分诧异。
  在她的料想中,银票的推广需要长时间的信用积累,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新鲜事物更是要好一阵子,才能被他们接受。
  可是今天这些人怎么“呼”的一下子就涌进来了?他们对银票,或者说对天元票号的信任,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想到这里,蓝姑娘转头看了一眼沈渊,眼中疑惑之态意于言表。
  而时的沈渊却摇了摇头道:“不就是上回印的那批宣传单吗?”
  “那玩意儿有什么用?”蓝姑娘听了之后,不由得心中更加诧异。
  所谓的宣传单,是沈渊的另一项发明,那个造纸作坊做完了银票储备的纸张之外,又在沈渊的命令之下,印制了一大批宣传单。
  这些宣传单使用的纸张不错,印得也规矩之外,设计得也是非常用心。
  在那上面,沈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银票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还有他们的开业时间和店铺地点。
  这样的宣传单印出来之后,沈渊随即便让人四处去分发。但是说实话,谁能凭借这单子的宣传,就过来把自己家明晃晃的银子换来一张纸一样的银票,这件事还真是很需要勇气的。
  不过今天沈少爷说,来的这些人居然跟宣传单有关,蓝姑娘不由得极为惊奇。
  “我说得是这个”就见沈渊示意了一下龙小羽,这活猴子立刻就把一张小小的单子拿了过来。
  这东西还没一个人的巴掌大,蓝姑娘还没接到手里就一眼看到,那明显是他们印制银票用的特殊纸张。
  蓝姑娘拿过来朝上面看去,就见上头印刷的内容,跟微缩版的银票很有相似之处。
  同时在在这张精美的小传单后面,还印着一行字:
  “凭此票到天元票号,开具银票百两以上,可折纹银一两!”


第409章 商战决胜又何急、人心洞悉、古今一体
  传单上的意思言简意赅,非常清楚。
  只要拿到传单的人,带着九十九两银子到天元票号来,存在这里就可以拿到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这么小小的一张纸,你就把一两银子送出去了?”想到这里的时候,蓝姑娘猛然看向了沈渊,向着他颤声问道:“这东西,少爷往外发了多少?”
  “五千张。”沈渊这么一说,蓝姑娘才立刻松了口气。以他们的财力而言,就算是五万张宣传单,那也算不了什么。
  可是在这之后呢?蓝姑娘却忽然想起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东西要是发出去之后,拿到它的那些百姓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开业时,拿着它来换成真正的一两银子。”
  “然后他们如果把自己那张一百两银票,重新换回真正的白银拿回去呢?”
  “要是这样的话,那还有什么意义?岂不相当于白送给人家五千两银子?”
  正当蓝姑娘想到这里时,她仔细观察了一下店里。却发现换了银票的人,居然绝大多数都端详着手里的银票往外走。
  他们一边用手摸纸张的质感,一边照着太阳看水印,显得分外新奇。还真没有几个把银票反身就兑换成现银的。
  “这是怎么回事?”蓝姑娘指着这些顾客,向沈渊小声问了一句。
  沈渊却笑着对蓝姑娘说道:“这一两银子的代金券,我也没让他们满世界乱发啊?”
  “利用赵宏图和官府的关系,这些代金券全都是在官府里发放的,目标是扬州府所有的官员和公差。”
  “因为官员和公差对民间有带动作用,他们要认可了银票,下面就会竞相效仿,”沈渊笑了笑对蓝姑娘说道:“所以我才会把目标对准了他们。”
  蓝姑娘此时又向着柜台那边看了一眼,然后俯首在沈渊面前低声问道:
  “我还看到他们有人收集了大笔的代金券,甚至有任拿着整整一百张过来,换一张银票拿走的……这算什么宣传?岂不就便宜他一个人了吗?”
  “才不是呢!”沈渊笑了笑对蓝姑娘说道:“你怎么不想想?那些拿代金券不当钱,反手把他扔了的人,眼看着过后把它捡起来的人,用它换了扎扎实实的银子,他们该有多后悔?”
  “所谓广告,只要深入人心就好,后悔也同样是一种力量啊……”
  见到蓝姑娘听得目眩神驰,沈渊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我从头给你讲!”
  “第一就是这些代金券发下去,不管他们用不用,终归会在衙门那些官员和差人的中间形成讨论。这里边有信咱们的人,就占了便宜了,有不信咱们的,就被打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其次这些官员多少也算是有些脸面的人,即便是派家人来兑换,也不好意思当场就把现银再兑换回去,总要过个一两天再来。”
  “以他们的想法来说,既然开办票号,哪有一天就黄摊儿的?那不成了笑话了吗?所以他们要脸面、有余钱、才会并不急着来兑换银子。”
  “于是这些人拿着银票回去,自然是当个稀罕玩意儿似的给大家看。瞧瞧!这一张纸,就是一百两银子!于是这些人就成了给咱们做宣传的人,他身边的人都会被影响和带动。”
  看到蓝姑娘听得连连点头,沈渊又接着笑道:“然后他们随身带着这些银票,很快就会感觉到,这比沉甸甸的一百两银子要轻松得多!”
  “这银票随身携带方便,用来送礼也隐蔽,于是这里面的很多人就会成为咱们票号的第一批顾客。”
  “反过来说,”只见沈渊笑着抬了抬下巴,向着那些拿到银票马上就换成银两,占了一两银子的便宜就回去的人示意了一下,接着向蓝姑娘说道:
  “即便那些人,他们也在店里走完了换银票和换银子的全部流程。他们这样做过一次后,就知道这程序并不麻烦,反而还极为方便。”
  “所以他们在下一次真的来换银票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地走进来,而不是怀疑胆怯,不知进来后该怎么办才好。”
  “而且他的身边一旦有人不明白兑换银票是怎么回事儿,他们出去之后还会大张旗鼓的宣扬”:
  “这个简单!我都亲自办过一回了!要不我给你讲讲?嗨!干脆我带你去得了!”
  “于是,这又是一波宣传!”听到这里,蓝姑娘接出了沈渊下面的话,她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沈渊的用意。
  这五千两银子换来的,或许就是上千个第一批使用天元票号银票的客户。而且还引起了街市上的巨大反响,使得所有人都议论着银票这种新生事物!
  沈少爷当真了得!五千两银子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让蓝姑娘心里越想越是心惊。
  之后蓝姑娘看了看店里人来人往的客户,还有外面排的长长队伍,姑娘感慨地说道:“其它两家票号,没了沈公子的谋划,怕是没这么热闹。”
  “也是一样的热闹,”就见沈渊笑了笑说道:“秦桧还有仨朋友呢。”
  “他们的店铺开业,怎么也要搜罗个大几百人到他们票号热闹一番的。”
  “不过等到这一波热闹劲儿过去,谁的票号经营得好,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那咱们也不怕!少爷的手段谁能比得过啊?”蓝姑娘看向了沈渊……姑娘眼波流动,心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一双美目之中倒是越发闪亮了!
  ……
  在这之后,沈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