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强龙”肯定是风水宝地。

    而“死龙”恐怕便是不祥之地了。

    “正是。”

    于吉点了点头,指着对岸那座布满了洞穴的山陵悉心解说道,“公子请看,如今这座山陵峰峦模糊无势,起伏变化不大无生气,且龙身粗顽臃肿,样子就像鱼失了水,树没有枝叶一样,又像顺水随流,如死鳅死鳝,呈现出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这是龙脉中最凶的格局,是不能融结穴位的。纵有形穴,那也肯定是假的,若是什么人不小心误葬其中,恐怕迟早要似这死龙一般断绝子孙后代。”

    “……”

    吴良听的一脸懵逼。

    他可以发誓,他真是很专心的在听于吉说话,也是很认真的在跟随于吉的指点观察这座山陵的形态走势,但就是什么都没看出来。

    不过他倒是听懂了,这是一处大凶的龙脉,不适合下葬。

    “不过……”

    于吉接着又继续说道,“正如老朽方才所言,这条死龙原本该是条强龙才对,只是被人刻意斩断才渐渐没了生机,最终化作了一条死龙。”

    “可是被那古长城斩断?”

    吴良立刻下意识的问道。

    此前他就怀疑古长城不仅仅只是一个防御工事,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只是不为世人所知罢了,如今于吉这么说,吴良自是立刻想到了这茬。

    “非也非也。”

    于吉却又摇起了头,语气沉缓的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要斩断一条龙脉,尤其要令一条强龙变成死龙,这可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龙脉被斩断之后,其龙气是不会马上消失的,龙脉也不会立即死亡,这个过程最短也需上千年之久,而这古长城……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两者断然不可能有所关联。”

    “哦……”

    吴良消化着于吉的话,又有些不甘心的追问道,“那么这古长城便没有其他的特殊作用?”

    “公子恕罪,这老朽可就实在说不上来了。”

    于吉无奈的摇了摇头,“古长城岂止千里万里,除了天上的仙人,哪里有人能够俯瞰古长城全貌,若无法纵观全局,谁又能说出古长城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

    “但古长城终究是世人所建。”

    吴良继续说道。

    而且在后世,人类已经拥有了俯瞰整条长城的能力,却依旧没有人能够说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难道是因为留存到后世的古长城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但有些奥秘却只有极少数通天晓地的人才知道,很显然老朽不是这样的人,不过老朽倒觉得公子是最有可能触及这些奥秘的人。”

    于吉眼中浮现出了期待之色,他这番话显然与平时的恭维不同,而是心中的真实想法。

    “老先生谬赞了……”

    吴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正说着话的时候。

    “吴有才,你可曾听到一些低吟?”

    白菁菁却又望着河对岸的那座山陵,神色严肃的问道。

    “低吟?现在?”

    吴良又是一愣,回过神来看向周围众人问道,“我什么都没听到,你们能听到什么动静么?”

    “……”

    众人纷纷摇头。

    “到底什么样的低吟,你详细说来听听。”

    这并不影响吴良对白菁菁听力的自信,接着又道。

    “我也无法详细描述……”

    白菁菁微微闭上眼睛,侧着头更加专注的倾听了片刻,这才尝试着进行描述,“这种声音时断时续,听起来像是许多人在低声吟唱,又像是许多人在发出沉闷的嘶吼与惨叫,很杂乱也很空洞。”

    “有没有可能是洞穴产生的风声?”

    吴良推测道。

    “应该不是。”

    白菁菁摇了摇头,“若是风声的话,我应该能听的出来,记得此前在不归谷的时候,我每夜都能听到谷内传出的凄凉风声,那风声令不知情的人心惧胆寒,我却早已习以为常。”

    不归谷便是吴良与白菁菁初次见面的地方。

    那时候吴良是盗墓贼,而白菁菁则是广川王刘去墓的守墓人。

    那个山谷到了晚上确实会发出一些好似女人哭泣吟唱一般的凄凉声音,听起来也确实挺渗人的。

    “如此说来,这座山陵恐怕就更不简单了……”

    听了白菁菁的话,吴良再看向河对岸那座布满了洞穴的山陵,心底不自觉的升起了一丝寒意,同时,却也更加蠢蠢欲动。

    ……

    待瓬人军兵士搭建好了简易营地时。

    山陵的洞穴中冒出的白烟早已消失不见,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就连只有白菁菁能够听到的“低吟”也彻底消失了。

    于是吴良便命瓬人军兵士将古长城脚下的其余几艘小木船也一起抬了下来。

    接着瓬人军骨干一同戴上防毒面罩,又带了两只每次都一定会随军出征的大公鸡渡河来到了对岸。

    到达对岸时,此前四处弥漫的臭鸡蛋味也已经消失。

    这至少能够说明附近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已经消散的差不错了,于是吴良又叫其他的瓬人军兵士渡河,而后将他们带到此前与典韦简单查探过的那个凹坑面前,教他们除去凹坑中的淤泥,将下面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

    而他与瓬人军骨干,则直接上了山陵,前去查看那些从洞穴中掉落出来的“人像”。

    如此一行来到最近的一尊“人像”跟前。

    吴良低下身子细细查看了一番,基本已经可以确定,这种“人像”应该就是预想中的棺材。

    这是一种不知使用何种木材打制的棺材,因为年代久远,棺材的表面已经变成了深灰色,不过却并未因为这座山陵原本身处湖底而出现水泡的痕迹,相反还显得十分干燥,手放在上面甚至粘起同样干燥的灰尘。

    除此之外,这种棺材使用了粗大的青铜钉进行钉合。

    头顶一枚,左右两侧各有两枚,脚步则有两枚,总共是七枚。

    又是七……

    山岭下面的石雕数量也是七。

    据吴良所知,古羌人除了崇拜太阳,同时也崇拜“七”这个数字,就是不知道与这些石雕和棺材钉的数量是否有什么关联。

    另外。

    吴良还特意查看一下棺材的背面,倒并未发现与戈基人相关的象征尾巴的刻纹或是雕刻,并且棺材上除了那张与三星堆面具相似的古怪面容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刻纹。

    “典韦,准备开棺。”

    吴良终于不再犹豫,回头对众人说道,“杨万里也过来帮忙,先将棺材上的青铜钉一一拔除,由典韦动手掀开棺盖,其他人尽量远离。”

    “诺!”

    典韦与杨万里应了一声,当即走上前来与吴良合力施为。

    他们的工兵铲上本就设置了撬钉的豁口,做起这种事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不消片刻便已将锈迹斑斑的青铜钉拔了出来。

    “韦要开了。”

    典韦扣住了棺盖缝隙,回头向吴良确认道。

    “哗嚓!”

    吴良顺势将金刚伞打开,站在典韦身侧守着,方便典韦开棺之后立刻错身躲入伞后,如此便可避开绝大多数机关陷阱。

    “开!”

    做完了这些,吴良轻喝一声。

    “嘿——”

    典韦猛然发力,只听“咣当”一声,棺盖便已经被掀翻在了地上。

    棺材里面没有传出任何动静,吴良从伞后探出头来向里面望去……

    这一看不要紧。

    里面躺着的竟是一具栩栩如生的不腐尸首。

    这具尸首虽然紧闭着双眼,但身上的皮肉却是完好无损,甚至脸上还能看到一丝血色,就仿佛刚刚死去一般,又或是仅仅只是睡着了一般!

    至于这具尸首的外形。

    竟与山脚处的那七尊石雕一般无二,同样有着极为健壮的提个,向外凸出的眼窝,粗犷的眉毛,突出的颧骨,宽大的嘴巴和又大又长的耳朵。

    除此之外。

    耳朵下方的耳垂上还打了两个洞,挂着两个分量很足的金环。

    从各处特征来看,这应该是一具雄性尸首,“雄性”二字要比“男性”更加严谨,因为吴良现在也不敢确定这具尸首的物种。

    吴良略微凑近了一些,还想看看这具尸首究竟有没有尾巴……

    就在这时。

    吴良赫然发现这具尸首身上的皮肉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皮肤也开始极为快速的龟裂卷曲!


………………………………

第四百零二章 古矿场(4000)

    “这是?!”

    这种场面吴良只在当初的梁孝王墓中见过,那几名可怜的兵士被“犼”尿中之后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腐化过程,一小会的功夫就彻底变成了干尸。

    但眼前这具尸首的转变速度与过程却显然有所不同。

    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吴良便发现这具尸首的表面皮肤已经直接变成了粉末状的碎屑。

    再一眨眼的功夫,整具尸首便已经变成了一片尚且勉强维护着人形轮廓的齑粉,平摊着堆积在了棺材之中,看样子应该连尸首体内最坚硬的骨骼都已经不复存在。

    这种齑粉很轻也很干。

    哪怕最轻微空气流动都将这些齑粉吹动,如今棺材内便有一些细小的粉末正在漂浮,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吴良不确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他知道,有些东西在密闭的环境中放置久了,一旦重新接触空气便会出现快速氧化的现象,后世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在地下埋藏了千年的壁画,在打开陵墓的瞬间壁画所用的颜料便会快速氧化发生损坏,甚至因为快速氧化现象甚至会出现类似于海市蜃楼一般的虚空影像。

    因此他有理由怀疑,这具尸首或许也是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当然。

    也不能排除其他的未知可能,毕竟这座自湖底升起的山陵和那些“蜮”本身就不能用科学解释,藏于其中的东西自然也不能完全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

    “怎会如此?”

    瓬人军骨干们也看到了这一幕,脸上纷纷露出惊疑的神色。

    “暂时不要触碰这些粉末!”

    在没有搞清楚情况之前,吴良自然要继续保持谨慎,接着他抬眼望向剩下那些相同的人像棺木,终是说道,“也不要触碰这些棺木,杨万里,诸葛亮,你二人先将那两只大公鸡绑好赶入不同的洞穴之中,确定我们是否能够进入其中查探,或许我们想要的答案就在里面。”

    他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棺木中的情况。

    可惜棺木中除了这具快速化作齑粉的雄性尸首之外,竟然连一件殉葬品都没有,棺材内侧也没有任何铭文雕刻,这种情况下吴良自然也无法判断这具尸首的身份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甚至连尸首死亡的大概时间都无法推断。

    “诺!”

    两人当即拎起鸡笼向山上走去。

    与此同时。

    “报!”

    两名瓬人军兵士自山下奔来,一直来到吴良面前才躬身施了个礼道,“公子,我们遵照你的意思沿山下那条道路继续探查,在大约两百丈远的地方又发现了几处更大的凹坑,而在这些凹坑周围,我们还发现了许多体型巨大的石器!”

    “哦?可探明了凹坑中的情况?”

    吴良精神一振,连忙问道。

    “我二人并未深入查探,不过我们在凹坑边上发现了这种色彩艳丽的石头,请公子过目。”

    其中一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将一块拳头大小的表面十分粗糙的石头奉了上来。

    这的确是一种色彩极为艳丽的石头,表面泛着一层斑状的蓝紫相间的渐变色泽,看起来有点类似于孔雀羽毛的颜色,甚至能够反射光芒。

    “这石头好漂亮啊。”

    白菁菁忍不住叹道。

    “公子,这该不会是某种价值连城的宝石吧?”

    于吉亦是凑过来眼睛亮闪闪的问道。

    “这是铜矿石。”

    吴良仔细观察了一番,却给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比较罕见的斑铜矿石,通过古法炼制能够提取出赤铜。”

    与此同时。

    吴良已经开始据此来推测此处人类文明所处的时间范围。

    天朝古代很早以前便开始使用铜矿,不过最开始使用的乃是天然形成的铜块,只有到了商代开始使用火法批量提炼矿石来炼制青铜,随后便快速普及,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的一年多年间,青铜器都是天朝的主流金属。

    而最早的铁器虽然商代便已经出现,但真正普及却也是到了战国时期,才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主流金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