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喊我去盗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那方锤则只有三尺来长,大斧更是只有两尺来长。

    这两种兵器对于成年男子而言,显然得归入短兵器的范畴,大斧的长度还好说一些,但那方锤依旧会给人一种不长不短的感觉,这样的重锤感觉上根本用不着那么长的手柄,使用起来很顺手。

    但如果吴良蹲下身子。

    假设自己只有四五尺高,如此再去对比这些兵器的长度,感觉就顺手了许多……

    所以。

    这会不会是史诗中的“戈基人”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兵器呢?

    他们“身材矮小却十分健壮”,成年男子的力量甚至堪比典韦这样的名将,使用如此沉重的兵器依旧得心应手?

    另外。

    《羌戈大战》中羌人在与“戈基人”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节节败退,最后在天神的帮助下才终于获胜,会不会也是因此?

    毕竟羌人与汉人的身体素质基本上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若是与全民大力士的戈基人发生战争,那就好比一队普通兵士与一队典韦正面硬刚,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一定会是一面倒的局面。

    只是。

    这样的种族真实存在么?

    吴良凝神思索,联想到了一个中西方考古文献中都出现过的一个同样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种族——矮人族。

    西方关于矮人族的记载,源自于北欧神话。

    在北欧神话中,矮人族身材矮小,样貌粗犷,强壮勇猛,尤其擅长开采矿石,从生到死都巨住在山洞之中,以山羊作为自己的坐骑。

    后世的许多奇幻类型的文学与游戏中的矮人,便取材自北欧神话,并非完全是无中生有。

    而在天朝古代的文献中,也曾出现过“矮人国”的记载。

    原文是:“国人男女长止尺,于五岁生子,八岁而老。常为鹳鹞所食,其人穴居以避。每侯夏三月出,坏其卵。云以羊为骑。”

    这里面有关矮人族的记载便与北欧神话略微有了一些出入,不过有一项却是发生了神奇的重合,那就是同样“以羊为骑”。

    除此之外。

    后世还曾发现过一些疑似“矮人族”的遗骸化石。

    一处是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遗骸比较矮小,但骨骼粗壮,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尼安德特人”可能就是北欧神话中矮人的原型。

    另外一处则是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弗洛里斯人”,“弗洛里斯人”身高仅有1米左右,乃是一种杂食性智人,与“矮人族”的相关记载也差不多。

    不过他们与《羌戈大战》中记载的“戈基人”依旧有些不同之处。

    那就是尾巴。

    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记载,乃至后世发现的疑似“矮人族”的遗骸化石中,都没有提到与“尾巴”相关的信息。

    因此传说中的“戈基人”与“矮人族”是否有关,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后世较为主流的人类考古结论表明,人类亦是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才演变成了后世的现代人类,其中分别经历了: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与晚期现代人阶段……

    像地球上的所有物种一样。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亦是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分支,并且不同地区的人类进化速度也未必能够保持一致。

    而在这个过程中,便注定会有一部分人类族群渐渐消失不见,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被世界遗忘。

    当然,有时这种情况也未必便全都是环境与生态的锅,也可能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对于来自后世的吴良而言,最近的例子便是美洲的印第安人。

    偏偏那一群无耻至极的杀人凶手直到他穿越之前还自称为“人权斗士”处处以人权为借口罔顾事实攻讦旁人,现在加入了瓬人军的诸葛村夫肯定还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竟还敢在那里狺狺狂吠,简直不要了个碧莲。

    正当吴良想着这些的时候。

    “轰隆隆——”

    熟悉的震动再次从地下传来,不过这次的震动幅度并不大,反倒是动静比之前略大了一些。

    “公子,此地恐怕尚不安稳,咱们不如先撤回去,待援军来了再继续查探不迟!”

    典韦立刻将吴良维护起来,正色劝道。

    “嗯……”

    吴良微微颔首。

    自瓬人军驻军之地到此大约需要半个时辰,而阿旺与喀布尔回去报信一来一回,瓬人军赶来此处差不多就要一个时辰。

    吴良估摸着时间已经差不太多,倒也不急于这一时。

    主要他来到此处已经时间不短,期间除了饮了些清水之外,还没有吃一点东西,肚子也确实是有些饿了,倒不如先退回去补充一下能量,说话之间瓬人军也就赶到了。

    但他才刚点了下头。

    便又听到“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而伴随着这一声巨响,竟有无数碎石屑自山陵上的那些洞穴中飞了出来,如同石屑雨一般落在地上劈啪作响。

    这其中大一些的石屑堪堪有拳头大小。

    若是砸中脆弱的人体,就算没有伤及要害恐怕也得受些活罪。

    “哗嚓——!”

    好在吴良反应够快,立刻按下金刚伞机括,一张半径大约1米的金属大伞瞬间将他与典韦遮挡起来。

    几个石块砸在金刚伞上“锵锵”作响,却不曾伤他们分毫。

    “公子,你这金刚伞果然是好东西。”

    伞下典韦颇为稀罕的赞道。

    此前他虽见过吴良的金刚伞,但还是头一回见其发挥作用,今天体检以此便立刻爱上了这件半自动化的兵器。

    “那是当然。”

    吴良臭屁一笑摸了下鼻翼,待石屑雨停下来时才终于从伞后探出头来向山陵上望去。

    此刻地下的震动已经消失,周围也重归宁静。

    而那山陵上的洞穴却正在涌出大量的白色烟雾,那烟雾的温度绝对不低,因为哪怕此刻站在山脚下,吴良也感受到了一阵闷热。

    周围的温度最起码上升了好几度,并且空气中还有一种潮湿的感觉。

    除此之外。

    吴良还嗅到了一股弥漫于空气之中的特殊的臭鸡蛋味……

    “二氧化硫?”

    吴良心中一惊,连忙回头对典韦说道,“快将防毒面罩戴起来,不要多闻,我们先撤离此处再说!”

    “诺!”

    典韦从不质疑吴良,自是立刻照办。

    如此不消片刻。

    两人便已经重新坐上了小木船,由典韦摇着船桨向对岸划去。

    吴良坐在船上,心中却依旧有些忧虑。

    因为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刚才弥漫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大概率与可怕的火山运动有关。

    也就是说,这座刚刚自湖底升起的山陵,极有可能是一座火山。

    并且,还是一座随时可能活跃起来的活火山。

    吴良当然没有办法与火山对抗,哪怕是后世也没有人能够与火山对抗,最好的做法便是尽量避开。

    因为火山可不仅仅是爆发的时候才有危害,便是平时散发出来的气体亦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危害,并且这种气体还有极大的可能形成酸雨,同样对动物包括人的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建筑物,水循环,植被及其土地肥力造成严重损坏,严重时还会导致生物大批量死亡。

    若这山陵真是一座活火山的话,无疑极大的提升了探索那些神秘洞穴的难度与危险。

    吴良心里清楚。

    仅凭他现在给瓬人军骨干配备的防毒面罩,根本就不可能防的住达到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更不要说火山喷出的气体中,还可能蕴含着氰化氢等其他短时间内便能够使人丧命的有害气体。

    所以,接下来是否还要继续查探,尚需好好考虑。

    就在这时。

    “公子,你看那又是什么?”

    典韦摇着船桨,却又指向了山陵打断了他的思绪。

    “什么?”

    吴良回头望去。

    只见此刻山陵上那些洞穴中冒出的白色烟雾已经淡了不少,而在部分洞穴的口上却多出了几尊分不出材质的……人像?

    不过吴良觉得这几尊人像应该不是人体雕像,而更类似于后世发现的埃及法老的棺材。

    因为它们的上部虽有一个与三星堆神秘面具相似的脑袋,但下部却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头盒子,没有手臂,也没有腿脚。


………………………………

第四百零一章 不腐尸首(4000)

    很显然。

    这座山里面还藏有吴良感兴趣的东西,绝对不只是一座普通的活火山。

    其实此前的种种迹象便已经表现了出来,那明显是人工铺设出来的石子路,那凹坑中的青铜兵器,这些都是人类文明活动过得痕迹。

    而这些忽然出现的“人像”。

    则应该是刚才山体内部发生震动,并且喷发气体时不小心从洞穴里面带出来的,至于究竟是什么东西,恐怕还有待进一步查验。

    不过以眼下的情况。

    为了防止被那些喷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影响,吴良并不打算立刻前去查探。

    “先渡河吧,待咱们的人到了再说。”

    吴良依旧眼巴巴的张望着那些“人像”,口中却对典韦如此说道。

    “诺。”

    典韦应了一声,便继续埋头划船。

    片刻之后。

    两人回到河对岸,将小船拖到岸上,又点起火来烧了一些随身携带而来的清水,一边就着热水吃了一些干粮果腹,一边等待瓬人军的支援。

    吃完干粮的时候,瓬人军刚好赶到。

    “公子,喀布尔说的可是真的?”

    刚见到吴良,于吉便一脸震惊的凑了出来,开口便问,“你方才果真令一座山陵自湖泊中拔地而起?”

    “令一座山陵拔地而起的不是我,而古籍中记载的秘法。”

    吴良颇为谦虚的笑道。

    “有才哥哥,就是河对岸的那座山陵么?”

    诸葛亮也是已经凑了过来,小脸上挂满了惊奇之色,指着河对岸的那座布满了洞穴的山陵问道。

    此刻这座山陵上还有许多地方覆盖着淤泥、绿苔与水草,并且这些东西还没有干透,自是一眼就能够分辨的出来。

    “不错。”

    吴良微微颔首。

    “有才哥哥,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诸葛亮却是忽然又皱起脸来,有些郁闷兼埋怨的嘟囔道,“如此神奇的事情你竟然不带着我,令我错失了亲眼目睹这副壮观场面的机会,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说不定会成为我终身的遗憾呐。”

    “诸葛小子说的不错,老朽年事已高,这别开生面的场面已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因此难免心中怅然,胸口隐隐作痛起来。”

    于吉亦是皱起一张老脸来,捂住胸口一脸痛心的叹道。

    “行了行了,此事也是事出突然,我并非故意不带你们,下次一定总行了吧。”

    吴良见这一老一小居然敢在自己面前演戏,当即在诸葛亮的屁股上来了一脚,而后才适当的糊弄了两句,接着又回头对一同到来的杨万里说道,“杨万里,你带咱们的人在古长城上面安营扎寨,咱们可能要在此处停留一些时日,搞清楚这个地方的情况再继续西进。”

    “诺!大伙跟我走。”

    杨万里也不含糊,立刻冲手下兵士挥了挥手,带着人又向背后山顶的古长城行去。

    “对了,老先生。”

    吴良又看向于吉,正色说道,“我看此处地势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还要劳烦你施展堪舆之术观测一下此地的风水,我们心中也可提前有些计较。”

    “不用公子提醒,方才自山上下来时老朽便已经看过了。”

    于吉却是微微一笑,捋着胡须说道,“不瞒公子,老夫观此处山势起伏缠护、屈曲之玄、星峯磊落、形势轩昂,隐有真龙之势,看起来本应该是一处巨富巨贵、威名天下的强龙宝地,只可惜如今却已经成了一条死龙。”

    “死龙?”

    吴良微微一愣。

    他虽然不懂风水,但风水中的龙脉之说也还是听过一些,后世不管是懂风水的还是不懂风水的人,全都公认昆仑山乃是当之无愧的“万山之祖、龙脉之源”。

    而除了昆仑山,据说天下依旧存在许多龙脉。

    并且各种龙脉的格局与吉凶都有所分别,有的龙脉是藏风蓄水、大富大贵的风水宝地,但有的便又是断子绝孙、多有劫煞的不祥之地,因此龙脉也有好坏之分。

    因此只是听字面上的意思,吴良便已经对于吉的这番说辞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强龙”肯定是风水宝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