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6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年加入魏政府的孝廉茂才,少说也有千八百号人,这要是都给查出来问题给撸了,上哪儿说理去?
    而且这个问题还不是简简单单的是否一口气撸掉的事情,这是皇帝在正大光明的干涉士人权利的事情。
    自从郭魏政权发展壮大以来,皇帝就和士人达成协议。
    他不干预士人自己的选官系统,他不干预举孝廉,他绕开了举孝廉系统自己搞了另外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而作为交换,士人也不干预他的。
    大家谁也不干预谁,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乡村路,我走我的孝廉道,一起分割魏帝国的政治资源。
    就那么简单,延德前六年也是这样过来的,怎么今年就出问题了?
    还是那么正大光明的查问题出问题,而且那个陈留郡的混账东西怎么就忽然曝光了?
    这样的事情真的要说起来年年都有,怎么就在今年曝光了?
    怎么就在今年深谙潜规则的皇帝就忽然爆发了?
    这不正常。
    敏感的人们立刻意识到,皇帝居心不良。
    之前的一些列政治波动,搞不好都在为了这些问题做准备。
    继五经十四家法把士人们折腾的要死要活、愣是推行了标点符号以后,皇帝居然把自己的手伸到了士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退让的领域。
    察举系统。

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对察举制度动手了
    察举系统是士人这个统治代理阶层之所以可以维持地位和存在的核心利益。
    比起五经十四家法来说,囊括整个士人阶层的察举系统显然更加重要。
    没有五经十四家法的传承家族,士人群体还在,察举还在,他们的整体政治利益还在,只是少了几个平常作威作福的头部家族罢了。
    等级不高的士人自己本身也对那些头部家族暗藏不满,对他们也怀着恶意,皇帝收拾他们,二三流小士族甚至有点开心。
    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大家都是平等的,接下来,我也有机会踩在你头上。
    所以小士族们无一例外,都不愿意跟着那些地方上的头部家族闹事,对皇帝的一切做法采取默认和支持的态度。
    于是几个月来,皇帝很轻松的镇压了他们的闹事。
    今年二月的时候,皇帝甚至还派人穷搜这些家族的祖宅,将他们所藏起来的家法竹简文本全部没收,收藏于洛阳。
    郭鹏来了一场新时代的新方式的焚书坑儒,用武力手段断绝这些家族继续【蛊惑人心】的可能。
    对,郭鹏为了让这些头部士人家族再也不能授徒,再也不能复起,并且恼恨于这些家伙在地方闹事搞事情,就直接派人上门。
    大量武装人员直接上门抢走了他们家族里收藏的与五经家法有关的全部竹简文本,直接运送到洛阳藏书阁收藏起来。
    然后还要派人监视他们,一旦他们族中有些记忆力好的人试图默写恢复自家家传的五经家法,就直接捣毁,逮捕那些记忆力好的人,断绝他们传承家法的可能。
    如此这般的打击居然让相当一部分二三流小士族感到快活。
    他们觉得皇帝替他们报了仇,狠狠地羞辱了这些往日里作威作福的头部家族,给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所以他们很高兴。
    郭某人就不能理解这种感觉。
    我打击士人是有顺序的。
    先从头部士人家族开始打击,然后慢慢地扩大打击面,最后是整个士人部分。
    现在我是联合你们,但是很快,我就要打击你们了,你们不知道?
    他们真的不知道。
    于是延德七年四月份,郭某人镇压了所有头部士人家族并且稳定局势之后,开始扩大打击面,转变联合对象,转变打击对象。
    革命行动进入深水区。
    他要开始联合心腹士人官僚、寒门官僚和皇亲国戚以及底层黎庶官员,开始收拾士人阶层了。
    对象自然就是士人完全把持并且赖以生存的察举制度。
    延德七年四月,陈留孝廉案爆发,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皇帝郭鹏怒火滔天,强令政府派出调查组奔赴各地调查各地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的人品和学术水平,对举士的素质进行全方位摸底。
    为了家中调查力度,甚至派出内廷宦官作为监督者,强行推动调查。
    几个月之后,五分之三的举士被查出了问题。
    于是士人们傻眼了。
    要是没了察举,或者说被皇帝横插一脚搞点事情,他们的政治利益将受到挑战,政治利益不能保证,根本利益受到动摇,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有了前车之鉴,被郭某人折腾的十分痛苦的士人官僚们立刻警觉起来。
    但是皇帝貌似没有任何退让一步的想法。
    看着面色惨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许靖,皇帝依旧阴阳怪气。
    “许卿,你到底是多想让孤做亡国之君?啊?一个接一个的不孝不廉往孤身边送,这边送一个,那边送一个,尚书台送一个,御史台送一个,内阁也要送一个吧?
    从延德二年开始,礼部到底往孤身边送了多少不孝不廉?这些时日光是查出来有问题的,就有七八十个,这要是继续查下去,不得七八百个?你们真可以啊!”
    看着郭鹏集火在许靖身上,其余的官员们心情复杂。
    他们的确讨厌许靖,厌恶许靖,觉得许靖没有节操,是皇帝的走狗,可是不得不说,许靖是维系察举制度的重要人物,他手上掌握的权力也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和当初的崔琰一样。
    许靖大概是太过于害怕被皇帝问责了,于是一哆嗦,直接以头触地。
    “陛下!老臣……老臣接任礼部尚书不过两年,这……这些人,不全是老臣选出来的,也有……也有前任礼部尚书崔琰的罪过!”
    很显然,许靖过于害怕,因为过于害怕,直接把崔琰搬出来试图分散罪责。
    这一举动顿时让很多同僚对许靖大为厌恶,大大的瞧不起,纷纷皱起眉头用十分厌恶的眼神看着他。
    你害怕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不仅害怕,你还要把同僚拉下水,你……
    太无耻了吧?
    谁敢和你做朋友啊?
    你这整个一为了活命谁都能咬的疯子啊!
    他们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之后都要离许靖远远地,并且彻底的孤立他,然后还要诅咒他早点死。
    老贼!
    真是老贼!
    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利益的老贼!
    你才是最大的欺世盗名者!
    话是如此,但是许靖这一说,郭鹏想起了那个被他淡忘的崔琰,一阵厌恶之感涌上心头。
    “哦,你这一说,孤想起来了。”
    郭鹏点了点头,开口道:“对,你接任不久,之前,都是崔琰在负责这件事情,看起来,他往孤身边送的不孝不廉比你送的更多。”
    郭鹏的语气冰冷,没有一丝感情,官僚们忽然间有了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八月初七,一道圣旨下发。
    皇帝接连罢免了十三名郡守,将他们赶回老家永不录用,理由是他们举荐非人。
    还有两名郡守因为被查出了和被举荐人有利益输送关系,利用国家制度为自己谋私利,被皇帝下令直接斩首,抄家流放。
    一口气收拾掉了十五名两千石高官之后还不够,皇帝对被赶回家的前任礼部尚书崔琰追责,下令赐死崔琰,流放他的家人。
    崔氏被彻底摧毁。
    现任礼部尚书许靖被罚了两年俸禄。
    然后被要求戴罪立功,立刻率领调查组对历年来积存的察举举士档案进行全方位的追查,无论如何也要一查到底,把污垢一扫而空。
    今年的察举结果直接作废,不接纳察举所得官员,无论是真的有才有德还是欺世盗名之辈,一应情况等具体的结果出来之后再说。
    皇帝真的要对察举制度动手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士人们都暗叫不好,觉得事情变得十分棘手。
    而其余等级不够的士子们并不能察觉到这一点,他们只是在为今年的察举结果作废和直接取消的事情感到十分的慌张。
    总之不仅是洛阳,地方上也开始躁动起来。
    没被波及到的各郡郡守、各州刺史也都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举荐的人出了问题而被追责。
    刚刚平静下来没多久的魏帝国政局似乎又要进入新的动乱时期了。

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击的许靖
    和以往的几次政治风波不太一样。
    这一场政治风波的波及面可能相当广,不仅是察举士人,还有各郡郡守,连各州刺史都有被波及到的危险。
    甚至连已经失去权位的人都不一定能幸存。
    比如崔琰。
    许靖为了自保拉出崔琰顶罪以至于崔琰被皇帝赐死的事情也让很多人发自内心的厌恶许靖,觉得许靖是个当之无愧的老贼。
    他们恶毒的诅咒许靖,希望许靖早点死,最好明天就死,以避免他继续害人。
    在他们眼里,许靖现在就是在害人,不仅害死了崔琰,还要害死他们。
    他还在带领调查组调查过往年份、尤其是崔琰当礼部尚书的时候所举荐的那些人。
    那些人和许靖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给许靖送过任何礼物,更没有任何利益往来,为了活命,许靖肯定会不停的撕咬那些人。
    这场政治风波肯定要还不断地扩大化,肯定还有很多人要在许靖的撕咬下落马。
    他们真的慌了,于是三三两两的上表,不停地弹劾许靖,认为许靖不配做高官,认为许靖没有做高官的资格,应当撤职,换上大家都信服的人担任礼部尚书这样的高位。
    可是皇帝就像没看到一样,继续让许靖负责这件事情,干脆彻底的调查。
    短短不到半个月,许靖又查出了七个为父亲母亲守孝期间生孩子的,还有六个为父母守孝期间吃喝酒肉大肆娱乐的,一下子废掉了十三个士人官员。
    平均一天一个,效率还可以。
    士人群体越来越不能容忍许靖,越来越无法接受许靖继续担任礼部尚书。
    尤其是那些切身利益相关的官员们,知道自己有问题,知道自己迟早被许靖揪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人失去了理智,终于决定鱼死网破。
    “许老儿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会让他好过!大不了鱼死网破!也好过坐以待毙!”
    一群官员决定联名上表,把许靖生命里最大的黑料——魏军攻打成都时他试图翻墙投降背叛刘璋却还被刘璋捉住的事情正大光明的说了出来。
    正式决裂!
    他们说许靖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背叛旧主的无耻之徒。
    就这样一个贪生怕死卑鄙无耻之徒,居然也能担任礼部尚书?
    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缪!
    许靖根本不配做礼部尚书,许靖甚至连官都不配做,他什么都不配做,只配去死。
    他们甚至要求皇帝现在就处死许靖,以正国风。
    让贪生怕死背叛旧主之辈担任礼部尚书的国家一定是弄错了什么!
    许靖最后的遮羞布被这群人撕扯下来,光溜溜的大白于天下,让天下人都看到他的丑陋,看到他败坏的道德和品质,让他社会性死亡。
    但是士人之间互相撕咬失去底线的行为也大白于天下。
    为了保住自己,他们放弃了底线,开始人身攻击,并且强烈要求皇帝杀掉许靖。
    这群官员带头上书搞事,为了扩大影响力造成舆论压力,他们跑到太学联络士人学子。
    尤其是那些已经举孝廉或者正在准备举孝廉的士子。
    官员们表示要联合他们一起上表给皇帝,扩大舆论影响力,争取杀掉许靖,平息事端。
    学子们还有些犹豫。
    “尔等还在犹豫什么?再犹豫下去,我等覆亡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你们,察举之途不保,现在的我等,就是未来的你等,唇亡齿寒啊!”
    官员们派去的说客不断地陈述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一旦让许贼办成此事,将我等一扫而空,你们还有好日子过吗?你们今后若要做官难道还会那么轻松吗?
    他一定会死死抓住权柄,提高复试难度,甚至增加一些你们根本不能忍受的条款到里面,到时候想要做官就是难上加难,这难道是你们想要看到的吗?”
    官员们的说辞打动了太学生们的心。
    太学生们也觉得自己必须要行动起来,为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努力奋斗。
    一大群士人出身的太学生联名上书,将许靖形容成百年难得一见的无耻老贼,说许靖身上有原罪,这样的人必须要被诛杀,不杀许靖,天理难容!
    污蔑浪潮汹涌澎湃,一波接着一波。
    许靖就像是一块在电闪雷鸣之间孤独矗立的礁石,被狂风暴雨不断地吹打,被海浪不断地冲击,十分狼狈。
    士人们彻底撕掉遮羞布之后,就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