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恶负手而去。

    皮拉图斯铁路用人扛马驮的方式,修建了十六年,但愿苏毗铁路修建时间不会如此漫长。

    从苏毗到松州就有二千四百余里,难度还极大,遭罪哟。

    投资,估计那预算能吓死人,够修两条朝鲜半岛铁路了。

    朝廷的金银流水还是很可观的,但要摊上这条铁路,稍稍吃紧。

    但是,人力、物力比财力的权重要高啊!

    王犇的挖掘机,怕是得抓紧生产,小王庄铁路技校也得开辟一个挖掘机专业。

    啧啧,越来越有某翔的感觉了。

    当哩个当,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第五百八十七章 泰山盟的瓦解

    泰山盟最近比较烦。

    不敢操控米价,不屑掌控菜价,各家手上的闲散资金一大堆,上次提的金银还在自家库房里堆着。

    虽然不通后世的金融,但几世人、几十世人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随着朝廷库存金银的增加,手中的硬通货正在逐步贬值。

    没有稳定坚挺的收益,是无法实现保值的。

    是的,不敢追求增值了,只求能够保值。

    千百年来买田屯地的固定思维,在金银急剧涌入的今天,不管用了。

    土里刨食,要多少年才能够挣回损失掉的财富?

    一些世家、商行名下的田地,在悄悄地抛售。

    一些正在兼并的豪强,看到其他同行的反应,也暂停了兼并的步伐。

    土地居然慢慢贬值了,上哪儿说理去?

    手头的钱,坐看它贬值吗?

    当然是得找合适的项目投资,哪怕收益不是太高,只要稳当就行。

    遗憾的是,资金量太大了,一股脑进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得被玩死。

    进入蒜行业,蒜价就能飞天。

    更何况,他们还看不上这点泥腿子的勾当。

    左顾右盼,竟然只有铁路能够承载如此巨额的资金运转而不崩盘。

    这就很无奈了。

    朝鲜半岛铁路那一次,泰山盟狂妄地出手,结果被朝廷赶出局,连提供材料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现在,好不容易赶上苏毗铁路勘测,要不要掺和一手?

    “得想办法买苏毗铁路的份子。”周昌定下调子。

    “上次偷鸡不着蚀把米,朝廷如今防贼一般防着泰山盟,哪里还有机会哟。”殷实的话里透着浓浓的沧桑。

    “不怕朝廷防,怕的是,朝廷不再卖份子,自己一手包办了。”刘东难堪地指出难题。

    “对,朝廷有倭岛府的白银与新世界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修苏毗铁路耗费虽然巨大,却应该勉强撑得住。”司马悠头痛道。

    面面相觑。

    “这个狗屁的泰山盟,还是散了吧。跟着河东柳家,好处没捞到,惹得一身骚,官府今年都来查了八回税赋了。”

    “口袋里有了几文钱,就不知道自己姓甚了。大东家老糊涂了。”

    “觉得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呗。”

    “钱,在权面前,就是只待宰的羔羊。”

    “苏毗铁路,修建的难度极大,据说工期会有十年左右。”

    “那又怎么样?重新与朝廷攀上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老家伙会同意?”

    沉默了许久。

    “要不,联系各地主事、各长老,让上面的老家伙退下来吧。”

    ……

    秋老虎肆虐,王紫烟颇耐不住热气,只愿泡在浴桶里,伸出藕节似的手臂,拍打着清凉的水面。

    身后,耐心扶着王紫烟的王延甩甩头,甩去脸上的水珠。

    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听到妹妹咯咯的笑声,王延就心满意足了。

    泡澡的时间不能太长,陈诗语将王紫烟抱起,王逸仙拿毛巾擦干她的身子,穿上小肚兜、开裆裤,王紫烟笑着冲王延张开手臂。

    “好好,大兄抱。”

    王延的神情,一半欣喜,一半嫌弃。

    大黑、小黑尾巴摇得呼呼响,乖巧地跟在王紫烟身后,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王紫烟还不会说话,只是指着正厅啊啊叫个不停。

    陈诗语诧异了:“小家伙怎么知道你阿耶在家的?”

    确实,王恶回府上才盏茶工夫,王紫烟还没见到他呢。

    厅堂里的王恶正与人叙话,看到王紫烟被抱进来,立刻抱到膝上:“紫烟才洗了澡呀?好香的。”

    王紫烟咯咯地笑了,似乎阿耶的表扬很让她高兴。

    “哎哟,有客呐。”陈诗语大大方方地招呼一声。

    “见过蓝田夫人。”

    诰命是随夫君爵位走的,这称呼没毛病。

    只是,时移势易,当年高高在上在十大商行主事,如今得仰视陈诗语了。

    即便他们已经升任十大商行的实权长老,也依旧是卑微的存在。

    就像现在,看到王紫烟,一堆的玩具、服饰、皮具立刻贡上来了,只求说事时,这位小祖宗别哭。

    否则,以王相的宠女程度,怕是能抛下他们去哄妹娃子开心。

    “苏毗铁路还在勘测阶段,道路规划、技术支持、物质储备都还有待处理,仅仅是中书省立项而已,还得差不多大半年才能到门下省审批,能不能开工尚未可知。”

    王恶对灯发誓,这一番话,绝对没有水分。

    周昌苦笑:“王相说笑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勘测,要说不能成功过审,谁也不信。技术难关、里程、气候等多重问题,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有小王庄背后支撑着,一定能解决,小王庄的金字招牌,可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殷实轻声道:“不瞒王相,当初泰山盟之事,却是几个老东家利欲熏心、不知天高地厚,妄图介入朝政。如今十大商行退出泰山盟,换了年轻的东家,行事不会再忤逆朝廷。”

    老年戒贪,那些老东家控制不了自己的贪心,拖累了十大商行,就只有下台一途。

    话说回来,换成自己当家,看到可能介入朝政的机会,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这真是个艰难的选择呢。

    刘东一脸的诚恳:“请王相禀告朝廷,十大商行已经洗心革面,一心为大唐的建设添砖加瓦,绝不会让大唐商路阻塞。”

    司马悠补充:“苏毗铁路工期再长、问题再多,十大商行也坚定不移地支持建设。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王恶承认,被司马悠最后一句话打动了。

    至于前面的,听听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人手、物资,确实是个问题,即便是以朝廷之力也未必能面面俱到。

    心动归心动,不可能一来就答应。

    年头才做的好事,年中就想改弦易张,凭甚?

    李承乾又不是你阿耶。

    “本官会将你们的心意转奏朝廷。只是,太子会不会接受你们的输诚,却不是本官能掌控得了的。”王恶回应道。

    按照李承乾的脾气,大唐朝政如果负担得起,怕是不会接受十大商行的输诚。

    除非,十大商行拿出李承乾无法拒绝的诚意。

 第五百八十八章 王延就职

    十大商行的诚意很大,拿出了嶲州境内一座大型露天高品铁矿向李承乾悔过。

    是了,后世的攀枝花就是铁矿产出地。

    而修建铁路,仅仅是铁轨便需要极多的钢铁。

    李承乾这个人,脾气虽然不咋样,却认账,收了好处,就对十大商行松了口。

    同时,一直在东宫苦哈哈当太子宾客的杜荷,终于咸鱼翻身,被委派至嶲州铁矿任矿令。

    李承乾的这番布置,不能让杜荷升官,却能让他发财。

    只要不影响大局,李承乾是纵容他的。

    毕竟,当年背那口锅有点过分。

    没心没肺的杜荷得意洋洋地带着奴仆上路。

    嶲州虽远,挖矿虽辛苦,可那里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啊!

    不用看东宫属官的脸色,不用听大兄的唠叨,不用每天看晦涩的四书五经。

    哎呀,美滴很呐!

    剑南道别的不好说,美女比例极高。

    哎呀,得补肾,得泡枸杞,得多纳小妾。

    腰兄,辛苦了!

    沿途官员的热忱接待,让一直以为过得很苦的杜荷愕然发现,在地方官员眼里,太子宾客这个甚么权利没有的虚职,竟然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事实上,李承乾并不指望杜荷去干活,真正矿上的监工、匠师、护卫,早就安排到位了,指望杜荷这个不学无术的,不知道几年才搭得起架子。

    ……

    一转眼,王延已经十五岁,按这个时代的标准,可以成家立业了。

    嗯,婚姻之事,大唐法定年龄推迟了许多,这个不着急。

    立业么,王延要有心继承家里的作坊、店铺,可以直接上手了。

    或者,王延有心带学生的话,也可以在小王庄学院上岗了。

    问题王延志不在此。

    照着往年的规矩,连王延在内,小王庄学院向各衙举荐了一批出师的学生,王延便在其中,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差别。

    六部九卿对小王庄学院学生的需求几乎饱和,京兆府衙门、长安县、万年县也没多少位置,主要还是畿县接收。

    蓝田、渭南、昭应、三原、富平、栎阳、咸阳、高陵、泾阳、醴泉、云阳、兴平、鄠、武功、好畤、盩厔、奉先、奉天、华原、美原、同官诸县同时接收,一个县也没分几个人。

    王延分配到武功县民曹,任流外五等的典事。

    武功县衙门风气颇正,县令温翁念忙得没工夫见新来的官吏,民曹主事鹿鸣直接摊开表格,让王延选择督办之地。

    稀里糊涂地,王延选择了龙门村。

    鹿鸣拍拍王延的肩头,拿出一本小册子:“运气不错,龙门村就在北门之外。自己看册子,甚么时间要办甚么事,要找谁办理,上面都有,额没时间细说,要去游凤乡看着咧。”

    整个县衙,竟是如此忙碌吗?

    王延背负行囊、横刀、弓箭,在街上买了半只普集烧鸡,边啃边向北门走去。

    武功县一个不大的县城,看上去竟然忙忙碌碌的,每个人都在赶时间似的。

    北门外不远,苏武牧羊的铜像矗立在那里,就是龙门村最大的地标。

    这个典故,小王庄学院的先生们讲过的,顺带着连苏武墓的位置也解说过。

    龙门村依旧忙忙碌碌,收割庄稼的、摘唐薯藤剁了喂猪的、打扫猪圈的、堆粪肥的,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坐在屋檐下指挥村民做事的村老,也同样显得忙碌。

    不是村老倚老卖老,只是他的年纪大了,一如小王庄当年的族老,走不动了。

    看着一身公服的王延,村老张开嘴笑了:“哟,衙门来了新公人。少年,可是该督促村里交生猪了?”

    王延翻了翻册子,果然看到醒目的提示。

    交生猪十六头。

    龙门村跟小王庄那种富足的地方没法比,能交出十六头生猪?

    “苏福,交生猪咯!”

    村老扯着嗓门喊起来。

    大约是老年人耳背的缘故,喊声一般都特别大,王延都微微惊了一下。

    十六名壮汉赶着生猪出来,逐一绑缚着放上牛车,拉着生猪缓缓过县城、向东行。

    王延突然觉得这一幕有点眼熟。

    “村老,这生猪是拉去蓝田县的?”

    “哟,年轻人懂得不少,这生猪是拉去小王庄发售的。大名鼎鼎的小王庄晓得吧?”

    村老一通絮叨。

    唐薯产量高,能养的猪更多了。

    可惜小王庄收生猪的数量,并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于是,多养的猪,要么费大力气拉去长安卖,要么杀了制腊肉,家家户户多了许多荤腥。

    王延悄悄撇嘴,果然还没脱离自家的辐射区。

    王延知道,屠宰作坊、午餐肉作坊每年定有严格的数量指标,超出计划指标,生产的产品积压怎么办?

    自己倒是可以发善心让屠宰作坊多收龙门村的生猪,可那势必挤占其他村的指标,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所以,在没有思虑好之前,只能尽量按册子上的安排行事,而不是标新立异,显自己本事。

    “后生看起来眼熟。”

    第一餐晚膳,王延被热情的村老留客了。

    喝了一碗绿蚁酒,村老歪着头打量王延,总觉得面熟,偏偏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可能是额这脸型常见吧。”

    王延摸了摸光滑的下巴。

    可不眼熟么?

    王延已经想起,小王庄屠宰作坊开张之日,就是龙门村村老亲自带人押着生猪送到作坊门口的。

    只不过,当时身为小屁孩的王延,是没人在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