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匹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匹夫-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三省看来,无所谓,虚名而已。

    房玄龄、高士廉执牛耳的三省,对务实极其看重,这种花团锦簇的表面文章,呵呵就是了。

    奈何好大喜功的李世民喜欢啊!

    史书上,又得对朕浓墨重彩地描上一笔了吧?

    玄武门之恶,在这些功绩面前,足够掩盖了吧?

    金银珠宝、人参、貂皮入民部,书画典籍可得入宫,美女、马匹正好赏赐群臣,顺便朕有点寡人之疾也情有可原吧。

    好处收够了,李世民大笔一挥,封了高藏一个高句丽王。

    惠而不费,实在。

    至于说其他的,你是不是想多了?

    多少将士辛辛苦苦拿下的辽东,难道还能因为人家几句软话还回去?

    你是不是傻?

    朝堂上,文官对李世民的处置没有意见,武将那头却在嘀咕了。

    “高句丽都称臣了,以后还能去哪里打仗?”

    “难道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陛下,不要啊!”

    “好歹让额们打打高句丽过个瘾吧?”

    “廉颇未老,尚能饭!”

    有文化的武将与粗胚的武将,口吻天差地别,但意思都一样:好歹给个能打着玩的对头啊!

    李世民只是微笑,并不开口安抚,眼神却让武将们安静下来。

    急甚么?

    你们忘了天策上将了么?

    堂堂天策上将,眼光会如此短浅,不将新罗府、百济府与辽东连成一片?

    别逗。

    眼前接纳高句丽称臣,不过是因为大唐陆续扩张,速度太快了,需要有意识的踩一下刹车。

    新占之地,连外派官员都吃紧。

    不要提那些国子监生。

    那一帮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目光就盯着大唐腹地,想捡点轻省的肥差。

    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缓一缓,很有必要的。

    唯一不太爽的是王恶。

    入!

    竟然真要教高句丽走后门?

    虽然明知道“长期不动户”是不记入大唐皇家钱庄的收益,没有自己的份,可那莫名的心痛是怎么回事?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四章 恶心人

    再度回到鸿胪寺公廨,看到高男福一脸殷切的模样,王恶恨不得把茶盅砸他脸上。

    不过,官僚嘛,最大的能耐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揉了一圈脸皮,摆出一副疲惫的模样,王恶叹了口气:“经过本官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力挽狂澜、据理力争,朝廷总算接纳高句丽称臣了。”

    高男福一脸的感激涕零:“亏得左少卿为高句丽仗义执言,外臣这里有一条百年老参,请务必笑纳。”

    实际上,高男福在心里已经骂开了。

    呸,臭官僚!

    当我不知道大唐朝堂上的事?

    你丫明明未发一言,还有脸表功!

    真当高句丽只收买了一个官员?

    只不过,遭遇多次社会毒打的高男福,已经学会用伪装的面孔迎接这恶意满满的世界了。

    存款,这个最大的问题摆了出来,不管王恶愿意不愿意。

    不是窘迫到为钱所困,高藏也不舍得下那么大血本朝贡!

    当初的荣留王,可是把好大一笔内帑存入大唐皇家钱庄的,折子高男福都看到了!

    现在,条件已经满足了,王恶怎么也得说出继承的方法了吧?

    “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存款规则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存款人意外身故,只有直系亲属才有继承权。但是,荣留王的血脉已经荡然无存了。”

    “看,主要矛盾点清晰明了,你们想要弄到这份钱,关键就卡在这一点上。”

    “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是你们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荣留王没有后裔?你过继给他不就完了?”

    高男福豁然开朗。

    果然,是思维的定式让高句丽作茧自缚了啊!

    看看,大唐皇家钱庄从来没有为难人意思,关键是你们能不能悟了。

    兴奋莫名的高男福启程回归,到了辽东城才突然想到一个全身发凉的问题:莫离支可能因此而同意自己继承荣留王一支的名分?

    那无异于自掴耳光!

    百年老参,给亏了呀。

    可惜,已经来不及回头了。

    平壤的王宫里,高藏气急败坏地踹了高男福一脚:“兔崽子,你这是白拿人参喂狼了啊!”

    好不容易宝藏王才说服了莫离支渊盖苏文,让高男福代表高句丽出使大唐,以臣服的姿态换取高句丽苟延残喘,顺便干这私活,看看能不能把当年荣留王的内帑提出来。

    若是能顺利提出来,再善加利用,对抗渊盖苏文做不到,好歹也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狼狈。

    前后都顺利得超出预计,就是这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以接受啊!

    荣留王一脉尽灭于渊盖苏文之手,你让人过继到荣留王名下,这不是摁着渊盖苏文的老脸输出吗?

    可是,大唐这头好不容易松口,放手的话,甘心吗?

    闹腾了一番小情绪的高藏,通过现任王宫护卫大统领豆方顺,求见了莫离支渊盖苏文。

    一国之主要见臣子,居然得求见,真是可悲复可笑。

    渊盖苏文在办完公事之后,还是到王宫面见了高藏。

    国主拜见臣子,这话好说不好听。

    更何况,现如今王宫的护卫全是自己的人,不怕高藏翻腾起浪来。

    “莫离支,本王是觉得,荣留王以前存在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的钱,不能拿出来,委实可惜了,所以趁此次高男福入长安之际,让他求蓝田侯网开一面。”

    高藏肥肥的身子在椅子上不安地蠕动着。

    渊盖苏文一阵头痛。

    蓝田侯这个名称,真不想听第二遍。

    高句丽落到现在的窘境,他功不可没。

    至于高藏那点小心思,渊盖苏文门清。

    就是那笔钱落到高藏手里,他也顶多不那么困窘,想翻身?你得他身边有可用之人。

    “很好,大王得到的回复是什么呢?”

    不涉及原则,渊盖苏文也没必要给高藏太多的压力,态度稍微缓和了些。

    高藏嚅嚅地开口:“那条规矩不可能改,但可以绕过去。”

    渊盖苏文挑眉。

    “让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

    高藏忐忑不安地打量着渊盖苏文,生怕他突然翻脸,把自己“咔嚓”了。

    渊盖苏文则是在认真思考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大唐是不是另有目的。

    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这也算是荣留王的血脉了,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也就没有理由扣留这笔钱财了。

    蓝田侯的主意,有点恶心人呢。

    至于说脸面过不去……

    呵呵,你太高估政客的节操了。

    本来渊盖苏文除了揽权有点过分之外,与荣留王没有什么过节,要不是荣留王设计伏杀渊盖苏文,哪里会搞得鲜血淋漓的?

    过继就过继吧,反正只是个名头而已。

    其他人大可以借机跳出来,试试本莫离支的五把战刀利否。

    “我要五成。”

    渊盖苏文五指大张。

    高藏的心情有点小复杂。

    没想到,被他视如虎狼的渊盖苏文非但没翻脸,还爽快地应承下来。

    就是,渊盖苏文狮子大开口,直接就吞了一半,心痛啊。

    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啊。

    高男福过继到荣留王一脉的消息,轰轰烈烈地传遍了高句丽,在渊盖苏文不刁难的情况下,就连对应的文书都出来了。

    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应该是得到了王恶的吩咐,查验了相应的文书之后,也没有刁难,果断支付了钱财。

    世人看着高句丽从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取出几大车的钱财,惊讶之余,把大唐皇家钱庄的信誉抬得更高了。

    看到没,这才是财大气粗的典范,管你取多少,从来不带阻碍的。

    高句丽国内的富商,看到这一幕,更是想方设法渡过鸭绿水,把钱财存入辽东城的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

    靺鞨各部的首领、室韦部头人、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也都纷纷拉着钱财存入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

    原因只有一个:放心!

    毕竟,谁家也不可能永远占据势力巅峰,怎么也得给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不是?

    钱财流入了大唐,高句丽国内的资金流动就更紧了。

    没办法,渊盖苏文还禁用了大唐的票据,纯粹的铜钱、金银,根本不够用啊!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五章 推手

    渊盖苏文是有雄心壮志的,奈何志大才疏。

    这也是人类的通病,总觉得“我能行”,实际到最后是“我不行”。

    渊盖苏文针对钱荒的现象,效仿大唐皇家钱庄,发行了纸质票据。

    奈何他不懂,纸质票据或纸质货币发行的背后,都必须有强大的信用做支撑。

    后世在金银悉数被刮走的前提下,能迅速以纸币安抚民众,凭借的就是他们强大的信用与威望。

    很显然,威望这东西渊盖苏文还是不缺的,唯独信用这东西,不是靠嘴说或者靠刀子能解决的。

    于是,呼呼的秋风中,平壤的街头上,偶尔能见到高句丽版的百贯票据随风飞舞。

    渊盖苏文的脸很疼。

    从高藏手里搜刮到的一半钱财,渊盖苏文没有留下一文,全部扔进了市场里,感觉就像沧海一粟。

    市面上的萧条让渊盖苏文极其无奈。

    渊盖苏文懂军、懂政,却对经济之事束手无策,手下的官员也无计可施,就连木江都只能徒呼奈何。

    “莫离支,下官真的没有办法啊!”

    在故纸堆里翻阅典籍,从来不曾出现过如此难题!

    加紧挖矿、铸币?

    别闹!

    在这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挖矿、冶炼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好吗?

    最糟糕的是,铸币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货币流失的速度!

    不要说其他地方了,就连平壤都开始以物易物了。

    虽然总有人唱:钱呐!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不容置疑,这世上真没了钱币,要出大乱子的。

    以物易物,你能保证自己的物,恰好是你需要货物的主人所需要的物?

    没有介质为交换的交易,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

    然后,社会开始慢慢退化,又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久而久之,国将不国!

    “既然是钱惹的祸端,把大唐皇家钱庄请回来不就行了?”

    原本渊盖苏文从来没正眼相看的高藏,信口就解决了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的难题。

    高藏,并不是表面那么无能,倒是令渊盖苏文刮目相看了一回。

    请回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确实可以解决钱荒的问题。

    当然,后患肯定是有的。

    经济命脉掌控于他国之手,无异于慢性自杀。

    上一次的动荡,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是,饮鸩方能止渴,身处沙漠的你喝不喝?

    不得已,渊盖苏文派出渊男生为使者,再度进入大唐,请求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

    这真是尴尬得要命的事。

    大唐朝堂听到这消息,也不禁震惊了一下。

    不是震惊部的震惊。

    大唐皇家钱庄在朝鲜半岛上发挥的作用,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如今竟能让渊盖苏文捏着鼻子请求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这是何等的出人意料!

    事实上,连王恶都感到意外。

    大唐皇家钱庄的布局,早就完成了,也早就收网了啊!

    就这还能再收获一波福利?

    渊盖苏文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

    这不是准许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入驻,而是拱手让出了货币发行权!

    高句丽的局势,竟已糜烂如斯了么?

    事实上李世民根本没兴趣与人探讨,乾纲独断地安排了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重新入驻平壤事宜。

    由此可见,李世民虚心纳谏甚么的,不过是早期的政治需要,还有文德皇后的耐心劝解,努力压制本性而已。

    本质上,他还是那个独断专行的主帅!

    在涉及大唐皇家钱庄事件上,除了房玄龄、高士廉、王恶,其他人连发言权都没有。

    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招摇过市地进入平壤,重新开张,竟然让平壤的百姓阵阵惊呼。

    渊盖苏文只能无奈苦笑。

    你们是有多健忘,才不记得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撤离平壤之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