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可有归福此人?”
目光聚集处,一名须发皆白、佝腰驼背的老汉茫然抬眼:“老汉便是归福,将军有何见教?”
霍燃与王恶对视一眼,知道出现了偏差。
此归福非彼归福。
王恶出面:“无事,老少且先退下,青壮且留下看看。”
看也是白看,只是为了安心而已。
第一步出了偏差,后面就愈发走远了。
名册、面貌对比,都足够说明,目标与京畿归氏没有丝毫关系,京畿归氏的面容以消瘦为主!
“感谢归家主支持,本将叨扰了。日后有事,归家主可遣人到小王庄、鸿胪寺、百骑寻本将。”
场面话还是得讲,归氏今日给了偌大的颜面,王恶也不介意给点甜头。
……
任务还是得回到百骑身上。
将嫌犯归福的形象发送到京畿各队,同时送了一份到南衙宿卫,王恶也只能静静地等待消息。
不用说,此次事件早已传入两仪殿,李世民与李承乾都知道了。
事实上,现在的政务,李世民已经基本放手了,除了一些必须掌舵的大事,都已经由李承乾代为朱批了。
虽然偶尔与王恶会有摩擦,但李承乾的大局观还不错,不会刻意为王恶增添麻烦。
“阿耶,有人不知死活,盯上了炸药啊!”
李承乾冷笑。
大唐稳稳占据宇内之巅,虽然不是完全凭借火药,可火药的功劳也不可抹杀。
竟然有人想打这主意,该杀!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二章 百骑万年队
长安城,延兴门内,新昌坊。
一间陋室里,几个身影惶恐地细语。
“事发了,百骑正在疯狗似的满城搜索,南衙宿卫严格盘查出入城人员,长安县、万年县的不良人走街串巷,目标正是我们。”
“即便有些城狐社鼠为耳目,我们依旧难以面对官府如此紧密的搜索。天晓得那些游侠儿什么时候转手把我们卖了?”
“记住了,不管什么时候,不许出卖恩率。”
“是,为了信念!”
……
百骑万年队。
玄字二百零一老脸闪着兴奋的光芒,宛如老树开了第二春。
咳,绝不是因为太阳晒到脸上了。
之前没有斗过长安队,绝对不是因为万年队太差劲,只是长安队走了狗屎运,出了符强那么个招惹眼球的家伙,非战之罪啊!
现在,符强进了总衙,长安队也沉寂下来,正是耶耶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长安队能培养出符强,万年队能培养出樊贲、熊心!
樊贲勇猛,熊心精明,当有出头之日!
也不晓得熊心咋取了这名字,跟楚义帝同名同姓,也全没点忌讳。
楚义帝那倒霉娃儿,死得太冤了。
接到总衙下发的活儿,玄字二百零一与樊贲、熊心都是两眼泛光。
好机会!
长安城东面是万年县所辖,铁路修建甚么的是在万年县的地盘,没有长安县甚么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气死玄字二百!
“属下判断,这个归福,是个化名,甚至极有可能是番邦之人。”熊心认真地分析。“大唐内部,各家族虽然也垂涎万分,却慑于陛下之威,不敢直接打火器监的主意,不少家族甚至延请了炼丹师琢磨火药。”
玄字二百零一猛拍大腿:“熊心你个娃子硬是要得!可不是吗?只有番邦之人,才会如此不顾一切!办!查到之后,熊心你就是万年队的队副!”
熊心的眼睛都红了。
队副啊!
虽然在百骑之中是极低的职位,却是一步踏入了低阶军官的行列!
再也不是基层军士了啊!
大目标定了,再排除一下外貌特征。
首先,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附近的番邦可以排除了,眼睛、鼻梁、肤色差异太大了。
突厥,有嫌疑;
高句丽,十分有嫌疑!
以大唐与高句丽的过节,他们谋取火药,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万年队在玄字二百零一的放权下,由熊心带队、樊贲辅佐,对万年县所辖城区来了一次大扫荡。
从永兴坊到芙蓉园,万年队来回梳了几遍,稍有不正常的人立刻抓走,对突厥、高句丽方向的来客更是苛刻得令人发指。
让熊心隐隐焦躁的是,他明明感到到目标就在万年县,却怎么也抓不住那一丝若离若即的感觉。
樊贲的脾气更暴躁,逮了两个不大规矩的游侠儿当沙包,拳头打得游侠儿怪叫。
没办法,在大唐,听起来很酷的游侠儿就是社会边缘人,别说是百骑,就是普通的不良人也能骑着他们作威作福。
平日熊心还会去劝阻一下樊贲,可如今心浮气躁的,哪里还有心情理会?
“军爷饶命……”可怜的游侠儿抱着头惨叫。
不就是在巷道里撒了泡尿么,至于那么狠?
讨饶之下,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顺便倒了出来,东家扒灰,西家偷窥,有强烈求生欲的游侠儿啥都抖露出来了。
倒是因此让熊心触类旁通、恍然大悟。
论地头上的风吹草动,谁能熟过城狐社鼠的?
于是,一家又一家的游侠儿头领就百骑传唤,熊心发出最致命的恐吓: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消息,万年县的地头,一个游侠儿都容不下。
熊心的语气很平淡,似乎没有一丝力度,却也没有一丝讨价还价的余地。
需要搞清楚的是,不要说百骑有这能耐对游侠儿赶尽杀绝,就是个不良帅也能让游侠儿集体改行。
一干游侠儿头领哭丧着脸,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无妄之灾。
“百骑从来是有功必酬,好处不能说,反正超出你们的想像……”
负责给熊心做后盾的玄字二百零一心头暗暗点赞。
看看,玩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是这些后生好使!
等等,好像不是虚头巴脑的玩意儿,熊心是打算将线人的名头抛出去当奖赏?
有点想法,就是不事先请示一下,有点不太完美。
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
然后,原本节操满满的游侠儿头领,争相吐露各自地盘上的一些消息。
玄字二百零一狠狠地吐了口气。
这些王八羔子,不见兔子不撒鹰,愣是憋着消息不说啊。
还是熊心这娃儿懂得诱之以利。
一些无关的讯息,被百骑中人迅速剔除,延兴门旁的新昌坊成了重中之重,格外醒目。
“队正,对方大约十余人,且分布于新昌坊内数处,只凭万年队不足以封死他们的退路,恐怕得向总衙求援了。”
熊心调出新昌坊的舆图,揉了揉眉心。
功劳得分出去了,真是不舍啊!
玄字二百零一呸了一口,明显看穿了熊心的小心思。
想独揽大功,也得万年队吃得下呐!
百骑总衙的人手出动,配合万年队,迅速地包围了新昌坊。
百骑总衙都出动了,还能让人跑了的话,真叫笑话。
一干嫌犯看到这阵势,吓得腿都软了,只能束手就擒。
那个传说中的归福自然也没跑脱,一番审讯后才明白,他不是叫归福,是叫鬼室福!
好别扭的名字啊!
王恶得到禀报,愣了一下,迅速联想到百济国的宗室鬼室福信。
没错,鬼室福不过是鬼室福信的亲信罢了。
百济亡于高句丽之手,鬼室福信带着扶余义慈的血脉扶余丰远渡倭国,却不想百济国被渔翁得利的大唐笑纳了,倭国也被大唐收入囊中。
所以,还是得到大唐来啊!
大唐火器之利,鬼室福信是深知的,遣人入长安也是想弄到火药的配方。
如果有火器相助,百济复国有望!
逻辑没毛病,再度审讯之下,鬼室福招认,鬼室福信隐藏在洛阳一带,扶余丰却真不知所踪。
贞观匹夫
第四百六十三章 莫名心痛
鸿胪寺这头,王恶难得地过去点卯。
张行成斜睥着王恶:“哟,蓝田侯还记得自己在鸿胪寺有职司呐?最近一个月,本官都未见到蓝田侯的身影呐。”
王恶讪讪一笑。
是啊,净忙乎百骑与铁路署的事了,鸿胪寺这边有点忽略了。
“高句丽使者等候觐见半月有余了。”
嗯,这才是鸿胪寺卿略有不满的真正原因。
哪有外交主官一直晾着不见人的道理?
幸亏典客署这一帮属官早已习惯了左少卿的行事风格,才没张行成那么少见多怪。
番邦嘛,等个半个月怎么了?
要真有急事,顿珠、盘常一定会去将王恶寻来。
这不是没大事么?
四方馆高句丽馆内,使者高男福坐卧不安。
半个月不能见到主管外交的鸿胪寺左少卿,足够表明大唐的恶劣态度了。
呵呵,就是见到鸿胪寺卿张行成,那厮也是推三阻四,硬说是左少卿的职司,不便插手。
你还是不是他上官了?
终于,留在鸿胪寺门口的侍卫回报,鸿胪寺左少卿上衙了!
苍天啊,大地啊,他终于来了!
高男福觉得自己都快等疯了。
盛装进入鸿胪寺,高男福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左少卿,恶名满江湖的魔王!
高男福不禁为王恶的年轻震惊。
这一位,今年还未三十,坐镇鸿胪寺已经数年了。
如果不是父亲被扶为傀儡,自己在官场里,即便再挣扎几年也不可能到达此高位。
“高句丽高男福,奉父王之命,拜见左少卿。”
不装了,摊牌了,高男福就是高句丽倒霉的末代王者高藏长子。
子不言父讳,高男福当然不可能叫出“宝藏王”这称呼。
这不合礼法。
“太子,还是王子?”
王恶待宾主落座,奉茶之后,开始叙话。
高男福笑得有些苦涩:“家父不过是一介傀儡,立什么太子?王宫中,荣留王的血仍未干。”
这话没法接,当年荣留王之死,好歹有王恶的因素在内。
王·坑·恶的算计没有起决定性作用,但无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脸皮厚,不意味着能否认事实。
“也是,泉盖苏文自任莫离支,堪称一手遮天。”
王恶迅速转移话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官场必备技能。
“外臣此来,有一事相求。荣留王之前在大唐皇家钱庄的存款,能不能兑现了?”
呵呵,讨债的?
你不知道在银行,长期不动的账户会被清理入“长期不动户”?
你不知道长期不动户里的钱,其实极少有人兑现?
王恶啜了口茶水,面现难色:“不瞒王子,那笔钱,扯皮了好几年。大唐皇家钱庄高句丽分部存款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存款人意外身故,只有直系亲属才有继承权。众所周知,荣留王的直系亲属,尽数被泉盖苏文杀了,没有继承人了啊。”
(本规定详见第二百八十章:贞观九年的骚操作。)
“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果高句丽愿意俯首称臣,向大唐朝贡,不知能否网开一面?”
其实这话,说的人与听的人都知道纯属废话。
北面,是大唐占据了的辽东;
南面,是大唐得手的新罗府与百济府。
高句丽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外援尽去。
昔日辽东霸主的做派早已尽敛,只能小心翼翼地乞求不要触怒大唐,免得导致高句丽传承断绝。
称臣是唯一的选择。
还得看大唐乐不乐意接受了。
“如果陛下愿意接受称臣,本官倒不介意指点迷津。”
王恶淡淡一笑。
很多规章制度,设立之初就有后门的,就如电脑程序的后门一般。
外人来破获了这个后门,叫黑客;
自己人动用了这个后门,就是大数据。
但是,有意思的是,高藏似乎并不想借机勾连大唐,对泉盖苏文做些什么。
唇亡齿寒?
想不到还有傀儡顾忌这个。
又或者,是高男福身边也有泉盖苏文的人监视?
高句丽这一次的贡品很充足,金银珠宝、人参、貂皮,从魏晋时流落入高句丽的字画典籍,还有一些二王的书法作品。
相对而言,名册上的美女与马匹,算是档次最低的贡品。
朝堂上的百官为高句丽的称臣而感到兴奋,绝大多数人还是喜闻乐见的,觉得从此东线无战事。
在三省看来,无所谓,虚名而已。
房玄龄、高士廉执牛耳的三省,对务实极其看重,这种花团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