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举出仕(士)-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人,黄芪照顾得也还周到,弟妹尽管放心。”
  徐素见黎海只说了这些,又想到这四堂兄也是在府上住过三四年的亲戚,不算外人。虽在场还有村中族人,但应该也问得……
  “和周的身边,只黄芪一个粗枝大叶的小子侍候着,难免有不仔细尽心的地方,也没有一个丫鬟伺候着……”徐素面色懊恼,又补充一句,“也是我当初粗心,没考虑到这一点。”
  徐素当初哪里是粗心?官员外任,或者长时间外出公务,哪个身边不是带着侍候的小妾?即使不带有名分的妾室,再怎么也得带一两个没名分的服侍丫鬟。徐素是见黎池没提及,她也就装作不知道罢了。
  事后一想,没从家里带丫鬟去,是可以在外面买的。不说侍候的丫鬟,有些官员赴任时一个人,可等外任期满,带着妾室和庶子一起归京的也不在少数。徐素心里是信任黎池的,但又忍不住想,男人出门在外几年……
  若是和周去勾栏瓦肆,那她……她虽然觉得心中钝痛,却也是能接受的,只当没那回事罢了。若是身边采买了丫鬟,或者直接抬了妾室……
  徐素只是这样想一想,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心上就揪着疼。
  徐素说的这话,黎海觉得他好像懂了些,又好像没有懂,于是就懵懵地照实说:
  “和周在羊城时,与几十上百御林军一起,要么睡在羊城驿馆,要么就宿在官船上,后来又宿在商贸司官署宿舍里,人多地方小,夜里睡觉都不能自个独占一间房的,若丫鬟跟在身边,在一堆大男人之中,岂不是不方便?”
  徐素一听黎海这话,就知丈夫黎池身边没有人!心里一下就轻松了,然后又怀着希望问道:“和周一直这样忙?羊城可有放松的地方?和周得闲了,也好出去休闲几日。”
  黎海这下才算是彻底听懂了,他这五弟妹说的话,与他离家跑商时家中妻子说的,何其相似!只是一个直言不准去‘放松的地方‘,一个通过他拐弯抹角地打探。
  “五弟妹,你又不是不知和周,他那个人真是将公务当成珍宝了,抓住就不松手!别说出去休闲几日,就是一刻都舍不得耽搁!即使得空了出去走走,他也不舍得纯粹地闲逛,就见缝插针地四处巡视。”
  徐素这时才真放心了,“和周这么忙啊?虽他每月都会写信回来,但总怕他报喜不报忧,他吃得惯南方的菜色吗?可是瘦了许多?……”
  “忙是肯定的,但和周这个人知晓轻重,不至于将自己累垮。做饭的是带去的御林军火头军,饭菜也是北方菜,自然吃得惯。也没有瘦许多……”
  徐素确定丈夫身边没有添人,也没有去那等青楼暗窑之地,就彻底放心了。
  之后徐素又与黎海他们闲聊一会儿,问了黎池的吃穿衣食,问了黎水村公婆亲人的情况,再又问了黎海娶妻的一些事情。
  等消食消得差不多了,徐素才吩咐黄精安排安排黎海等人的留宿事情。
  黄精早已去前院的东西厢客房看过,没有不妥、可直接入住,又使唤丫鬟小厮将房中熏了香,被褥等也都换好了。
  接了徐素的吩咐,黄精立即使唤小厮提了热水来,又让小厮们服侍客人洗漱了,安置黎海等人歇下。
  第二日,黎海起早,吃过早饭,花时间好好地将自己收拾整齐之后,就拿着黎池拜帖,乘轿出门往俭王府去了。


第168章 
  皇三子俭王赵俭,在贞文二十二年中秋节时,得了一个嫡子赵耘,再过个把月就虚四岁了。
  赵耘与他母亲俭王妃一样,是个福气深厚的,从小到大吃得好睡得好,宫里和俭王府又都看重他,服侍得万分尽心,愣是连小病都没有得过一场。
  去年正月里,俭王妃又被诊出怀了身孕,因此贞文帝才派了俭王妃父亲裘严正,去筹建西域商贸司,否则该是赵俭去的。
  去年八月份时,俭王妃诞下了一个女儿,赵俭也是儿女双全了。
  一个受宠的皇子,有子嗣后代,尤其是能够不断地有,其中意义大不相同。
  哪怕自‘秘密立储制‘实施以来,皇帝渐渐地对待所有皇子都似乎一视同仁了,但赵俭也并未失宠,他身上又有许多实绩在,朝中都知道赵俭依旧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贞文二十四年冬,也即是去年冬天,皇帝得了一场风寒,连续一个月未能上早朝。
  到这时,皇子们和朝臣们才陡然意识到,执掌权柄二十多年的皇帝,已经是五十知天命之年了,已经老了,也是会有病痛的,也在生老病死的轮回之中……
  于是消停了几年的朝堂,再次暗潮汹涌。
  不过赵俭到底是贞文帝几乎亲自教大的,心思手段光明大气,那也就真是不阴毒狠辣。不过因有重生的些微先知优势,加上他只是手段大气,而不是不会耍手段,所以在暗潮汹涌中也没有翻船。
  然后时间就到了今年夏天,自入夏之后,紧挨着降下了四五场连绵大雨。
  朝中一直密切关注着黄河和长江的水位,甚至后来户部都已经在清点钱粮,准备赈灾了。可最终,有些河段的水甚至都漫出河堤了,却愣是没有决堤!
  几场大雨降下时,朝堂君臣那是一起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就传来溃堤的坏消息!期间倒是数次传来险情,但立即就被府县官员用沙包水泥等,提前堵住了、或者临时抢险堵住了。终于是没有决堤。
  事后,朝中有经验的老臣,直言今夏的洪水比以往都要大,黄河一旦决堤,沿岸怕是要淹得不剩多少干地,多次直呼万幸,万幸没有决堤!否则到时赈灾都无济于事,大燕怕是要大伤元气。
  关于贞文二十五年的这场大洪水,终于没有水淹百里、生灵涂炭,赵俭也非常高兴。
  赵俭终于确定,他上辈子活了一辈子,还是有意义的,至少知晓了这一场大洪水,几年筹谋下来,终于救下了数万百姓。
  黄河、长江皆未溃堤,救大燕百姓于洪水,免了大燕伤及元气的这十分功劳,各地府县只占两分,监督筹建各地水泥局、严管治水的赵俭要占五分,另外三分功劳,当归试验出水泥的黎池。
  这是实绩功劳,无法轻易抹掉的。
  ……
  黎海拿着黎池的拜帖,登了俭王府的门。
  赵俭恰好无事,就呆在府里没有外出,听了传话说黎池的堂兄从羊城进京了,有事前来拜访,赶紧让人带了进来。
  赵俭在外院书房召见的黎海。
  黎海曾跟在黎池身边三四年,不止一次见过赵俭,因此他倒不至于多么胆怯害怕,进书房后就毕恭毕敬地行礼问安。
  “免礼,一旁坐下说话。”
  黎海依言起身,并将堂弟写给俭王殿下的信件,双手递上去,然后才回去坐下。
  赵俭接过信,拆开看了起来。看完这一封信,对于南海商贸司的相关事情,以及此次黎海北上进京的目的也就知道了。
  “和周已在信中说了,你此次上京来是运送土豆,一路可还无事?”这才第一年呢,土豆就已经出来了,果然黎池是个能干人。
  就是不知红薯和‘第六谷‘玉米,什么时候能传进来……不过海关已开,想来是要不了多久的。
  黎海恭敬地作答,“有毕指挥使指派的一名百户小将军,并带着三十兵士一路护卫,路上平安无事,船上土豆也一个没少。”
  之后赵俭又与黎海闲聊片刻,就让身边小厮送他出府了。
  “见过王爷。”谌青走进书房,“刚出去的是黎大人的堂兄黎四爷他来做甚么?”在波涛暗涌之中,幕僚谌青出力不少,已是赵俭的心腹了。
  黎池写给赵俭的信,他到底没拿出来给谌青看,“嗯,黎和周的四堂兄,是个机灵会办事的人,跑商后从羊城上来的,来送功劳了。”
  “从羊城北上的,想来是黎大人又有好东西送来了?”
  今年春天时,两广官场上被清洗了一遍。布政使伍子勤被抄家流放,按察使孙关廉官降三级,调任辽东做了一个知府,就指挥使毕锋武一人还官在原职,辖下羊城府及周边府县的官员,不少都被抄家罢官了。
  理所当然的,加上抄的那些富商的家资,收获也是巨大的,那可是出动了千余兵士护卫的百万之资啊!
  联系到前几年,黎池‘护送‘瀚海国特使回国归京后,皇帝就将西北军中彻查了一番,一时肃清了西北军中贪污军饷的风气。因此,朝中已经有人暗地议论了,说黎和周所到之处,免不了查一批官员。
  据说那满满一船的好东西,可是将宫中的布置摆设,都翻新了一个样儿呢!这次黎和周让他堂兄上京来,想必也是带了好东西的。
  赵俭想到那一船土豆,脸上的笑容都格外爽朗了,“是绝好的好东西!那可是能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可不是好东西吗?”
  谌青是个文人谋士,农事方面并不太懂,但却也知道稻麦亩产绝不超过千斤。若是有粮食能亩产三千斤,那真是好东西!也是大功劳了!
  ……
  第二日,赵俭递折子进宫,将此事禀于了贞文帝。
  赵俭午后出宫回了王府,立即又派人将黎海送来俭王府的一麻袋土豆,送进了宫去。一并送去的,还有黎池亲笔写的‘土豆菜谱‘。
  第二日一早,宫中就到状元府传了口谕,言是七月二十五早朝时,命黎海代黎池进献土豆。
  得了‘朝上献粮‘的口谕,黎海紧张局促不已,又跟着礼部派来的官员,万分认真地学习进献礼仪,这些都不必提。
  此次进献,重要的不是进献之人,而是黎海献上去的‘土豆‘。
  因此,七月二十五这天早朝,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之下,黎海按照事先学习的进献礼仪,将特意选出的个头均匀、卖相优良的一筐土豆献上去之后,皇帝只简单问了两句,就让他退下出宫去了。
  黎海代其堂弟黎池献粮,与黎海来说是一件大事,以后说起来,他也是以一介平民之身,上过朝堂、见过皇帝的人了!
  但于朝中君臣而言,这不过只是走个过场罢了。重要的是这土豆,土豆背后的人,以及功劳计算。
  贞文帝已经亲口尝过奶香土豆泥、酸辣土豆丝、土豆烧鸡、炕土豆……等多种土豆菜肴,毫无疑问,这土豆很好吃,而且抗饿。
  这土豆能亩产三千斤,寻着这样的东西的功劳,可想不会小。
  “礼部左侍郎不是告老还乡了?朕欲让黎池兼任礼部左侍郎,当然等他回京之后,还要将各省的‘钱粮预算制‘都建立起来之后,再卸去户部的公务。诸卿以为如何?”
  礼部左侍郎,正三品官阶。如今黎池身上正经官职是正五品户部郎中,是贞文二十三年翰林院散馆时授职的。
  黎池的户部郎中之职,才做了两年而已,就已然是要升任正三品左侍郎之职了!
  这官升得着实是快了些……但盘点一下黎池这两年来做的事情:钱粮预算制,筹建南海商贸司,出力肃清两广官场(价值百万两白银的银钱珍宝),如今更有进献亩产三千的土豆……
  这样想一想,朝臣们也还真是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最后内阁首辅周扬青,出列赞同了皇帝的话,“黎大人这两年来兢兢业业,功劳亦是赫赫,兼任礼部左侍郎之职,实在是德位相配。”
  朝臣们纷纷应和,同意了皇帝的提议。
  不过,显然皇帝认为黎池的功劳,并不止给一个礼部左侍郎之职。“朕还欲授黎池文渊阁大学士之衔,诸卿以为如何?”
  皇帝此话一出,下方班列朝臣的心中,那是波涛汹涌,无法平静!!!
  大燕有以殿阁名入衔的惯例,有文华、保和、五英‘三殿‘,体仁、东阁、文渊‘三阁‘,称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
  但是这‘三殿三阁‘中,文渊阁最为特殊,也最为权重。
  文渊阁位于皇宫之中,前朝起初时,是选翰林院翰林官入职,随侍皇帝左右,帮助皇帝处理繁多的政事。
  不过发展到现在,文渊阁中大学士手中的权柄,已经大了不少。也不必值守阁中,皇帝有事商讨询问时,才召见进宫。
  入文渊阁者,虽依旧必是翰林院出身,但一般翰林却是不能入文渊阁的。一般情况下,能冠以‘文渊阁大学士‘之称的官员,大多是一部尚书,正二品及以上官员。
  只因为文渊阁,又被称为内阁!
  至今,黎池科举出仕不过五年罢了,今年才二十三岁而已,却就要入内阁了!
  与黎池颇有些渊源的涂远成涂御史,作为御史可‘不以言获罪‘,收到大皇子赵义的小动作指示之后,出列奏禀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不妥。”


第169章 
  赵俭,是重活过一辈子的人。
  虽现在重活的这一辈子,已经有许多事情不一样了,但大体走势还是相差无几的。尤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