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举出仕(士)-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两人这么多年的兄弟情,给他让点利,黎池也是乐意的。
  制‘皂‘的事情,之后有黎海去做,黎池倒不用多操心。就跟与王家合办水泥作坊一样,到时他只管坐着收钱。
  等肥皂和香皂制成后,几乎可以预见,不仅销给洋商不用愁,就是大燕国内,想来也会很走俏。售卖场面火热想来是必然的,到时大把大把地赚钱,也定是跑不脱的。
  除了关心黎海的一船货物贸易,并与他确定试验制皂的事情之外,黎池还要去完善商贸司的‘公商会‘。
  在贞文帝那里通过的《计划书》中,‘公商会‘职在监督商贸司交易公平,并帮助估价和议价,‘公商会’的成员,由官署官吏和大燕商人组成。在开市之前,‘公商会‘中只有官署的官吏。
  所以在开市后,还要根据各商家交易中表现出的品行,比如:是否欺客、议价手段是否卑劣、信用良好与否等等,进行比较筛选,选出合适的以填充‘公商会‘成员。
  时间进入六月份之后,黎池就公布了‘公商会‘的初届成员。之后五年一换届,最多只可连任一次,这些规矩,都是写在《规章》碑上的。
  ‘公商会‘初届的商家成员中,晋商、徽商各一家,潮商两家,羊城本地商人一家,再有非三大商帮的湘鄂商家一家,再加上三名官吏,一共九席,已然凑齐。
  ‘公商会‘正式运行起来后,落在黎池这个‘代监督‘身上的事情,渐渐地就少了起来。
  黎池得了空闲,就带着弟弟黎溏,在桓茗及十来个御林军的护卫下,到处去转一转,看一看。
  在羊城去转了两天后,又回到番禺,将商贸司周围自发形成的街市,也巡视一遍,并未发现什么问题。
  至此,黎池心中才算放松些了。南海商贸司,已经步入了正轨。
  ……
  六月中旬的一天,黎池花三十两银雇佣了种一茬土豆的那户农家,焦急万分地找来商贸司,请求守卫兵士给黎池传信:土豆秧苗在变黄!
  黎池赶紧起身走出办公室,跟着传信的兵士来到那户农家人面前。
  这户农家里,出力做活的,是个老实巴交的三十多岁男人。当家做主的,则是男人的父亲,他明明才五十岁出头,却已经饱经风霜,须发皆白,脸上皱纹彷如沟壑纵横。
  两人见到黎池,老父亲伸手扯回了想冲上前的儿子,自己挺身而出,‘咚‘地一声对着黎池就跪下,求情道:
  “黎大人,老头子有错,竟将您托付于我家耕种的土豆,给种得秧苗发黄了,求大人饶恕老头子……即是不饶恕,老头子也无半句怨言。”
  黎池并不是不知人情的人,如何看不出这老头儿是在为他儿子顶锅?
  上前伸手将老头儿扶起来,黎池问到:“秧苗发黄?是何种症状?之前可有征兆?”
  父亲为他顶下了罪责,男人心中愧疚得很,就想着应该自己受着,于是抢答道:“就是秧苗的叶子,从下往上开始发黄,也不像是虫害,因为顶上的叶子还是墨绿的,并没有异样,之前也并没有征兆。小人当初按大人您的吩咐,种下去之后,就一直精心地伺候着,以前都长得很好的,现在……”
  老头儿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胳膊上,面色焦急地训斥道:“怎么是你种的!明明是老头子我种的!”
  父子两自顾争着顶罪,此时黎池却心念一闪:如今已经农历六月份,土豆是否该成熟了?
  “你们何时种下土豆的?”
  男人又抢话道:“大人您将土豆种子交给我们之后,小人我一回家,就立即开始将土豆切块,第二天就种下去了。”
  黎池想到南方这里的气候,心中已经有数,“你们不用过于担心,且带本官去地里看看,应该是土豆已经长熟,到时候该收获了。”
  “真的!?”父子两闻言,都高兴不已!千万要是已经长熟了,这样他们就没事了!
  黎池跟着父子两走了两刻多钟,就来到一片地里。只要需一眼,黎池就能从秧苗的样子中断定,是到收获的时候了。
  这户农家确实是尽心了,这田是块上好的熟田,土壤肥沃且松软。
  黎池蹲身,伸手揪住秧苗一使力,就将土豆秧子带跟扯了起来,秧子扔到一边去,然后用手刨了两下,就刨出来一个鸡蛋大小的土豆。
  再刨了两下,就将这一个土豆窝刨干净了,总共有四个约摸鸡蛋大小的土豆。
  这个时代的土豆还是纯种土豆,与后世的杂交或转基因土豆不一样,土豆的个头能有鸡蛋大小,就已经是种得不错的了。
  “这土豆能收了。”黎池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对老头儿说道。“你们小心地将地里的土豆挖起来……这样,本官明天派二十个兵士过来,与你们一起收挖,也好尽快收完。等收完之后,本官还有你们的赏。”
  原以为是将官老爷的土豆给种坏事了,一家人惶恐不安得很,却没想到是长熟了,已到了收挖的时候!如今官老爷又说,等收完之后,还有给他们的赏赐!
  父子两的惊喜不用言说,从他们咧嘴笑呵呵的样子中,就能一览无余。“是!黎大人您尽管放心!老头儿我定会小心地收挖,尽量不碰破土豆。”
  黎池自然是放心的,为了赏银,这户农家就会小心地收挖,且不敢私藏。况且,他还会派二十来个御林军过来,与他们一道收挖呢。
  第二天,黎池手头没有要紧事,于是与桓茗一起,带着二十个御林军,过来收挖土豆。
  一天下来,一亩地的土豆,就收挖完毕了。
  这户农家伺候得确实尽心,收挖出来的土豆,鸡蛋大小的占多数,个头更大的也有,小个头的只占少数。最后估算下来,约摸收挖了有三千多斤。
  黎池又给了这户农家十两银子,算是对他们如此尽心的奖励。老头儿得了十两赏银,高兴不已,说了黎池许多的好话。
  在收挖土豆时,就用铺了稻草防剐蹭的筐子装了,一筐一筐地运到已经卖完货物的黎海的船上。
  不管个头大小,来年都是能够做种的,种到地里去的。所以黎池一个都没舍得吃,全部装船,让黎海运上京城去。


第167章 
  从近海到大运河,在水面上行到七月已进入下旬时,黎海押运着一船土豆,终于抵达了运河京城口岸。
  登岸时,已是西山薄暮时分。
  黎海与船上护卫的羊城卫兵士打过招呼,请他们宿在船上继续看守护卫之后,就先赶进城去了。
  六元及第状元府,因男主人久未在家,平日几乎是关门闭户地居家过日子。总是在宵禁之前,就早早地关了门。
  因此黎海与同他一起跑商的几个族中同辈,紧赶慢赶地进了城,终于在宵禁前到达了状元府外,结果却是大门紧闭。
  于是黎海上前扣响大门。以前的门房小厮黄精如今已是管家了,黄芪又跟着黎池南下两广去了,年前府中就添了两个小厮和四个丫鬟。等了好一会儿之后,来开门的,就是黎海没有见过的一个小厮。
  自然,新来的门房小厮,也没见过曾在府上住了三四年的黎四爷。门房小厮打开一条门缝,往外瞄一眼,就看见五六个身高体壮的陌生男子!
  想到府中老爷没在家,小厮顿时警惕万分!“你们是谁?你们有何事?”
  被这个门房小厮一问,黎海愣了一下,然后才自报家门,“你是新进府的小厮罢?没见过我也正常,我乃你家老爷的四堂兄,从羊城来的,这些也都是族里的人。”
  门房小厮还是保持打开一条门缝儿,神色警惕,“四爷在黎水村呢,我们府上可没有羊城的四爷!”
  黎海也是无奈得很,“你个小厮!我就是黎四爷黎海,到羊城去跑商了的,因此才从羊城来的……”
  黎海还欲说,同样宿在前院倒座房的管家黄精听到动静,披衣起床,出门问道:“黄藤,外面何人?”
  叫黄藤的门房小厮正欲回答,听出是黄精声音的黎海扬声说到:“黄精?门外是你黎四爷。”
  黄精听出来声音,连忙一边穿衣一边疾步走过来,轻踹一脚黄藤,“你个小子!不仅眼瞎,还呆头呆脑!不知叫我一声?赶紧把门打开,再去向夫人传话。”
  大门打开,黄精赶紧将黎海一行人迎进门来,黄藤将大门重新关上后,就赶紧往后院跑去传话。
  “四爷,还有诸位贵客,久等久等!新来的门房小厮呆笨得很,还请四爷和诸位多担待。”
  黎海也不是惯常趾高气昂的人,“你们老爷没在家,如今快宵禁时候了,谨慎些才好。只是这黄藤,很不及当初有一股机灵劲儿的你,而且谨慎也没谨慎到点子上。夜里时,就不该把大门打开一条缝,应该问清来人身份和事由后,再通报你们夫人拿主意,再才打开门相迎。”
  黄精一边引着几人往正厅走,一边应和,
  “是该这样,之后就好生去教导他一番,实在蠢笨得很。”
  “是该教导教导,那门房小厮也没见过你家老爷,到时你家老爷回府,难不成也这样拦在外面扯皮?”
  “确实,之后小人就将府里的丫鬟小厮聚起来,好好说一说。”黄精作为管家,理该协助主人家管好府里事情,黄藤这样,也是他的失职。老爷没在家,他竟也懈怠了时常训导小厮们,这实在是不应该。
  黎海不过是这府上老爷的堂兄,只能稍微点上一两句,不好多说,于是适可而止。
  自黎池去年三月南下两广后,徐素就陪着一对儿女宿在东厢。
  徐素刚将平平和安安哄着睡下,银朱就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怕将少爷小姐吵醒,于是俯身轻声禀道:“夫人,门房的黄藤传话,说是四爷从羊城来了。”
  “从羊城来的?”徐素听了,猛地自床上坐起来!
  “夫人您且慢着些。”银朱赶紧伸手,扶着徐素的后背,“是了,说是从羊城来的,还有几个黎家族人一道。”
  “银朱,快快帮我穿衣。”徐素刚才已经打算睡下了,身上只穿着里衣,此时赶忙让银朱帮忙穿中衣和外衣。
  如今农历七月的初秋天气,徐素却已是作深秋穿着,因她自诞下龙凤胎之后,就有些畏寒。
  “从羊城来的,想来是去跑商了的。前不久和周来信,说商贸司会在五月开市,想来如今已经是开市了的,也不知运转状况如何……”徐素一边穿衣束发,一边念叨着。
  银朱知晓自家夫人的心思,若四爷是从黎水村进京的,夫人就不会这般着急忙慌的了。如今既是从羊城上来的,就定然能从四爷那里得到老爷的消息。
  “想来是的,四爷定然是去了老爷那里跑商,夫人待会儿问问四爷,他定然是知道商贸司的远转境况的。”
  一刻钟时间,徐素就穿戴收拾整齐,提着灯笼赶往前院正厅。
  走到途中,徐素又将豆蔻派去后面的后罩房,让她去吩咐厨房的丫鬟茜草,叮嘱她赶紧上热茶、糕点和汤面,之后再烧一大锅热水,以备客人洗漱。
  徐素到了前院正厅,先与黎海和几个族人互相见礼寒暄,这自不必提。寒暄时,又上了热茶和糕点。
  黎海等人吃着糕点,稍微垫过肚子,又给每人煮了一碗鸡丝汤面来,就着腌制的小菜,晚饭也就吃得很饱了。
  “府里歇得早,厨房灶间的火只留着一个,时间又仓促,就只煮了一碗汤面来,实在简陋,还望海哥你们莫怪。”黎海等人吃完后,徐素招呼着移步一旁坐下说话。
  伺候在徐素身边的银朱,示意门外丫鬟进来收走碗筷,丫鬟进来后,很快就把碗筷收走,收拾干净桌面。
  “五弟妹太客气了!我们前来叨扰,将一府人都闹起来已然是不好意思了,这又是热茶、糕点和晚饭招待,哪里还有‘莫怪‘这样的话?”
  虽时间已经不早,可刚才吃过晚饭,还要坐着消消食。刚好徐素也迫不及待地,想趁此机会探听一番黎池的消息。
  “……就是如此,商贸司运转良好,我走时开市不过才一个多月,就已经收了有四五万两的税银,想来今年能有一二十万两税银。这才开市第一年,已经不错了,之后还会稳步增加的。”
  对于丈夫的公务,徐素向来是不担心的。商贸司筹建成功,且运转良好,收上来的税银已经不少,差事办得好,之后受皇帝的夸奖也,已是肯定的。
  徐素担心的是另外的事情,“和周出发去羊城时,就只带了黄芪一个小厮,也不知照顾得周到不周到……”
  黎海是个男人,与黎池一样,不怎么懂得女人的心思。听了徐素的话,只觉得他这五弟妹真是贤惠,“和周本是农家出身,他是吃得苦、不在乎吃穿享受的人,黄芪照顾得也还周到,弟妹尽管放心。”
  徐素见黎海只说了这些,又想到这四堂兄也是在府上住过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