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富贵芳华-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永泰帝便下了令,“公主身边有小人作祟,去清理一下。”

    底下人顿时懂了。

    只是永泰帝再看着手中一封奏折,颇为惋惜。

    这是那位上回害得程岳兄弟挨打,“铁骨铮铮”的涂御史,风闻孟家有不肖子弟逗引耕牛之事,特意上了道奏折,大骂英王府。

    原本永泰帝收到,想好生拿捏一下程家,谁知却给宜华公主这个白痴给毁了。

    让英王府当众洗清了污名不说,还大大的博了一把仁义口碑。

    既然程家出手管了这事,肯定会压着孟家撤状子,相信那几个农夫必定性命无虞,还能得到合理的赔偿。所以涂御史这本奏折再写得凌厉如刀,都没了用处。

    反倒是程家借着酒宴,敲打了京城的嗜牛之风,还主动带头吃起猪肉,委实是帮了永泰帝一个不大不小的忙。

    首辅王恽王大人前几日还专门跟他提过这事,说如今天下承平已久,便渐渐有些骄奢苗头。

    前些天因要核算来年拔往西边州府的物资官员,吏部有官员留心,便顺手统计了一下这些年的人口和耕牛数据。

    发现如今各处报来耕牛“意外”伤亡的情况,竟是比十年前足足多了十倍不止,跌死的还都是两三岁正嫩的小牛。

    这样的鬼话,哄得过谁?

    王恽挺忧心的。

    和西胡的战事刚刚结束,大梁朝其实挺缺粮的。别看京城不显,但各地粮仓基本都耗空了。万一来点灾情,那就是流民四起,土匪横行。

    所以王恽才跟皇上提了,能不能由皇家带头,控制一下吃牛肉,尤其是贵族吃牛肉的风气,谁知英王府就做了个良好的示范。

    真是想打瞌睡,就遇到人送枕头。

    但为何送这枕头的,偏偏是永泰帝最讨厌的人呢?

    但若是不闻不问,似乎也不大恰当。永泰帝从血脉上极度厌恶程家,但还是挺重视自家辛苦抢来的江山。尤其,还是从程岳这一支长房嫡系手上硬抢来的。

    说到底,他还是有些心虚。

    所以想了又想,到底给英王府下了一道嘉奖的口谕。

    另瞧着那个统计耕牛的官员名字,颇为顺眼,一下子就给人提拔了一级。

    然后很快,京城中便人人听说。

    因宁小王妃生辰,皇上特意下旨,赏了她一个京郊的小温泉庄子。

    至于英王府,有亲戚仗势欺人,却知错能改,便算不功不过了。只到底派人斥责了程岳一顿,罚他禁足三月。

    程岳本就在养伤,对于这个处罚,那完全是不痛不痒,故此淡然接受了。

    只是宜华公主那边,就没这么走运了。

    因在英王府吃了大亏,她便觉着有些无脸见人。尤其将那对犀牛望月镜送出去后,实在是气闷得很。

    今日早起,颇有些气不顺。新宠的车夫一面给她描着眉,一面进言,“公主若闷得慌,何不寻个地方避暑消夏?”

    宜华公主觉得有理,正盘算着要去哪里,忽地人报驸马来了。

    宜华公主不悦道,“他来干嘛?”

    兰廷茂自成亲后,便一直住在自家爹娘花大价钱置办的宅院里,除了初一十五,等闲进不得公主府。且进来了,也只安排在客房居住。

    话音未落,宫中冯太监直接带着兰廷茂,如狼似虎的进来了。

    宜华公主愣了。

    这冯太监她认得,是永泰帝身边专管刑责之人,最是严酷无情。

    而此时冯太监身后还押着两个人,正是与宜华公主有染的那两个小偷和厨子。

    二人一见宜华公主,便急急哀求,眼中更是淌下泪来,只苦于嘴都被堵了,说不出半句话来。

    宜华公主脸色骤变,“冯公公,你,你这是何意?”

    冯太监瞟一眼她那只画了半边的眉毛,还有露胸露肉的轻薄衣衫,实在是有些瞧不起。别看他是个太监,但也有他的节操。

    “公主不要惊慌,奴婢是奉皇上口谕,来公主身边清查小人的。来人呀,将府中大门紧闭,下人们全都带了观刑!”

    一句观刑,宜华公主便知不妙,才想求情,可顿时有人上前,把那个瞧着势头不对,想偷跑的车夫给制住了。

    “公主,公主救命,唔——”

    可惜,话未说完,便被人堵了嘴。

    冯太监眼瞅着四周下人都到了,便说了一个字,“打!”

    然后那三个情夫便被按在条凳上,噼里啪啦打起了板子。

    开始还能呜呜的挣扎流泪,可很快身下就被打得血红一片。

    宜华公主再寡情,也给吓坏了。

    皇上的圣谕她不敢违抗,却敢瞪着眼睛冲兰廷茂嘶吼,“是你,你这贱人告的状!”

    兰廷茂简直有冤无处诉!

    他一大早才起来,便被冯太监派人请了来。发生了什么事,他哪里知道?

    不过如今看这三个贱人挨打,他心里是痛快的。所以只冷哼一声,什么也不说。

    宜华公主误会越深,还想伸手打他,冯太监实在看不下去,上前拦住了。

    “小夫妻若有什么误会,好生说合就是。公主这一言不合,就又打又骂的,岂不让皇上伤心?奴婢来前,皇上还说呢,公主这成亲也快一年了,怎么还没喜信?”

    宜华公主到底忌惮,缩了手。

    兰廷茂再不好,也是皇上指给她的夫君,她要打要骂,确也不能做到明处。

    可要跟他生孩子,他想得美!

    宜华公主愤而转头,却不妨刚好看到那车夫被打得吐血,最后抬眼望她的狼狈场面。往日瞧他也算眉清目秀,可此刻看来只觉得狰狞恶心。尤其闻着那股子浓重血腥味,宜华公主一阵恶心,竟是干呕起来。

    冯太监仔细瞧着她的模样,却是面色复杂,“驸马还是赶紧给公主请个大夫来吧。”

    兰廷茂怔了怔,才忽地反应过来,他怒不可遏,吼道,“这不是——”

    这若是有孕,也绝不可能是他的孩子!

    可冯太监一脸同情望着他,“若是公主有了好消息,皇上知道不也高兴?”

    兰廷茂气得浑身直哆嗦,偏偏无法再说出一个字来。为了掩盖丑事,皇家一定会逼他把这笔烂账认下。

    而想到一个不明身份的野种会成为他的嫡出长子,还是兰家的嫡出长孙。自己十年苦读,家人百般栽培才将他送上状元之位。而自己的名声,姓氏,家产却全部要归这样的野种所有,兰廷茂一口甜腥涌上咽喉。

    他一口血直直喷到宜华公主脸上,晕死过去!

    宜华公主府,一片大乱。

    而这事却因皇上压制,极为隐秘,并无半点风声漏出。

    京城中人时下热议的,却是英王府的好球场,和即将到来的蹴鞠比赛。

    这回不需要程府下帖子,已经有许多人找上门去,求到时给安排个座次。就算不为了巴结戚老都督,也多有贵族子弟想来开开眼的。

    哪怕结交几个朋友,不也是好事么?

    于是英王府的请柬,顿时变得洛阳纸贵,极是难求。

    韩祺此时就很犯愁。

    倒不是她家没帖子,弟弟韩袆因那日主动站出来支持不吃牛肉,他的帖子是早早就收到了。云家因为过世姑奶奶的亲戚关系,也有一份。

    而丈夫云景方上回因是女眷过寿便没去应酬,这回倒兴致勃勃跟兄弟们约好了,要一起前去加油助威。

    韩祺很担心,万一丈夫去到英王府,说起毛笔的事,漏了馅可怎么办?

    偏偏上回她去程家,因宁芳实在太忙,她也没空跟她搭上话。后来宜华公主来找茬,她怕给婆家怪罪,也没有主动帮忙。

    如今再想跟人家说毛笔的事,可怎么张得开嘴呢?

 第461章实诚

    身边贴身奶嬷嬷知她苦恼,出了个主意。

    “那天我看谢探花家的小姐,可是一直跟在宁小王妃身边,忙前忙后的帮着张罗。那谢探花不是自称宁家弟子,王妃的师兄么?想来两家关系不错,不如县主去请谢小姐帮忙带个话?”

    这主意是不错。

    可韩祺有些犹豫,“可人家要是不愿意帮忙怎么办?”

    她到底是个县主,又是公主之女,打小骄傲惯了的,要是被人拒绝,也实在是太没脸了些。

    嬷嬷笑了,“县主到底年轻,经得事少。那谢家小姐瞧着总有十四五岁了,谢探花就算少年得志,到底缺了人脉,怕是不好寻亲,否则何以让妹妹跟在王妃身边跑腿?但咱家不同,不论韩家还是云家,都是京城的老人家了,最多亲朋故旧。一早我还听家里几位小姐说天气凉快了些,要办什么诗会。县主去要张帖子,把谢小姐也请来坐坐,岂不是好?”

    韩祺点头,要说她娘家除了皇亲,往来的都是武将中人,不好跟谢家结亲。但云家结交的多是文官清流,跟谢探花倒是一路。走得近些,倒也无妨。

    “那一会儿我去要了请帖,就麻烦嬷嬷亲自去谢家跑一趟了。对了,那日走时,宁家两位小姐不是还送了包糕点么?把上头地址抄来,回头嬷嬷就去买些她家的点心送去。”

    嬷嬷笑着点头,先去换出门的衣裳,很快便拿了请帖出了门。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竟是把谢润娘给带了回来。

    韩祺很是意外,忙让人备茶。

    谢润娘很直白,“接到县主的请帖,原是不敢不来。但因父亲早逝,除了禀着遗训让哥哥读了书,我却是没正经上过学的。略识得几个字,皆是哥哥教的。若是参与诗会,实在是不能够。可又怕县主误会,所以特特上门解释一声。”

    看她如此坦诚,韩祺反倒高看了两分。

    她原是将门之女,也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绕,故此爽朗道,“实不相瞒,我请妹妹来,实是有事相求。”

    等她把事情一说,谢润娘顿时起身,“我旁的不敢答应,去给县主递个话还是行的。”

    看她这就要走,韩祺却是不肯了。

    “妹妹好容易来我府上一趟,怎能就这么走了?那倒让人说我招呼不周了。”

    她硬把谢润娘留下吃了顿午饭,又跟她聊了些家常,看这女孩子爽直朴实,越发投缘。等谢润娘走时,还备了份厚礼送她。不管成不成,这个姑娘还是很值得结交的。

    她原说谢润娘第二天再去,谁知当晚谢润娘就麻利的把消息给她送了回来。

    宁小王妃表示,这点小事,还不至于穿帮。

    至于韩祺打听的那个制笔师傅,却是宁家在江南请的,不可能上京。不过往后只要韩祺需要,长期供应毛笔都是没有问题的,还可以提供私人订制。保证价钱公道,童叟无欺。

    嗯,此事是百灵亲自上门,把韩祺的嬷嬷叫出来说清楚的。

    嬷嬷进去回了话,很是赞不绝口,“这位谢小姐出身虽低,办事倒是牢靠。英王妃就更不必说了,连她身边丫鬟也是十分伶俐。只说是我家亲戚,才在门口遇到姑爷,都没露半分痕迹。”

    韩祺也觉十分贴心,并暗下决心,下回要是宁芳再遇到什么事,哪怕是宜华公主,她也要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了。

    到了晚上,她就抽空问起夫婿。喜欢怎样的手感,材质,回头再给他订制一批毛笔。

    云景方很是欢喜,“你家若认识好的制笔师傅,能不能多制一些?好些兄弟都想要。”

    韩祺大方道,“这有何难?你去问清楚了便是。只是这样订制,可得要些时日,若着急,可是做不来的。”

    云景方道,“这才是正理。若能制些好的,咱们给父亲祖父还有叔伯们也制几支。若能赶着过年送上,倒是份好礼。”

    韩祺想想,京城到金陵,这半年时间走个来回应该是够的,但加上制笔,她便不敢保证了。

    “那只能尽力,你得快些把单子给我,好派人送去。”

    “那我这会子就开始写,你帮我磨墨。旁人也就算了,咱们先把给长辈们的做了。”云景方算着家中长辈们的喜好,一一列出笔的类型,当晚便先整出一份,韩祺第二天便送到英王府去了。

    当然,她一次便足足给了一百两银票,还表示不够可以再添补。

    百灵将钱交到宁芳手上时,都觉得这钱实在太好赚了,忍不住给了个建议。若曲师傅年纪大了不想上京,倒不妨问问他儿孙徒弟可有愿意上京来开个分号的。

    可宁芳想想,却觉得没必要。

    毛笔到底比不上吃食布料那些,需要大量消耗,且京城做笔的好师傅还是有不少的。

    如今云景方不过是因为年轻气盛爱面子,所以才愿拿着妻家的毛笔四处炫耀。如此新鲜一阵子也便罢了,就不信他那些书香门第的亲朋好友们,这些年都没有使过好毛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