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欢-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围观百姓沉默一瞬,忽然爆发出欢呼。属官们亦露出松了口气的神情。
    知她武功高,就怕她有妇人之仁,没有最好。
    范深微笑。
    七刀已给竹生牵过马来,两人翻身上马。女子英姿飒爽,少年挺拔彪悍。
    范深将这里的事交给刑官,亦上马一同离去。
    百姓们交头接耳。
    “看不出,年纪轻轻,不是那等耳根软的。”
    “那是你没见过城守杀人的样子!”
    “你看到了?”
    “嘿!我何止看到!我还冲上去帮忙了!”
    “……吹!接着吹!”
    路上,范深问起岷山之事,七刀简略说了。
    他口才原本就便给,只是在竹生跟前常被她压制着,便显得话少了。
    范深听到盐场已经拿回,且无人伤亡,长舒一口气道:“那就好。”
    他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少人缺物。物资短缺倒也罢了,青壮兵丁死一个少一个。统共就这么几百个,死不起。
    “我这里也有个好消息。”范深笑道。
    “哦?”竹生看他。
    范深道:“府库里有铁。”
    竹生的眼睛就亮了。
    范深道:“两千斤。”
    两千斤不多,却很够他们打造些武器了。高家堡的堡兵,终于能摆脱竹枪、竹弩的局面了。
    范深道:“还有一百套皮甲。”
    他叹道:“朝兄早知天下将乱,他已经尽力了。”
    待回到府中,洗漱休整过,再在议事厅碰头,再无旁人,竹生才问:“丰军所说大军逼境,是真是假?”
    范深道:“已审过俘虏,丰军大军是朝着涪城去的。那里乃是边城重镇,有大军驻守。丰军若胜,邯国便等同打开了大门,只会一路向东推进。”
    他展开舆图,指着两处城池道:“赫明、安州才是他们的目标。这二镇一旦拿下,邯国腹地再无屏障。”
    “我们呢?澎城在哪?”竹生问。
    她的目光随着范深道手指划过舆图,最后停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
    在两国边境,位置偏僻,而且显然不在丰国的行军路线上。
    “这倒不错。”她说。
    “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太少,兵太少。”范深说,“竹生,我们必须增兵。”
    增兵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当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农民的时候,他从事生产,可以产出粮食。可当他被征为兵丁的时候,他就反过来成为纯消耗粮食的存在。
    “先把守兵补满。堡兵维持原有人数不动。”竹生道,“建立预备役编制,农闲时必须参加训练,若无战则维持生活,若有战则上战场。”
    “至于人口……”她说,“不是在打仗吗?流民必定激增。把他们拐回来就是了。”
    “这个事情让七刀去干,他最善于此道。”
 第86章 086
    盐场二百守军; 死了四十多人,生俘一百三十七人; 其余逃散了。
    这一百多俘虏的去处,竹生路上就想好了。
    “留五十个修房子,修缮城中烧毁房屋。剩余的赶到高家堡去修寨子。给他们饭吃; 半饱即可。”
    “大善。”范深赞到。如此; 高家堡的青壮劳力就解放出来了。
    竹生手中多了一个城,人员必定得从新调配。且澎城属官亦有死伤,需要补足。
    竹生把翎娘和阿城都调了过来。让高管事总理坞堡事务,阿牛掌握堡兵; 管理俘虏。
    阿城在澎城领了巡城司马之职,掌管城内治安。翎娘则跟随在范深身边协助他处理公事。这个事挂名不挂名都可,但竹生很正式的让她担了个文书的名儿。
    文书无品无级,根本算不得公职; 只能算是城守府雇佣的人。但此前从未有过女文书。
    属官中自然有人心中非议。但就算想反对,看看他们长刀擅杀的城守,明眸皓齿,鹅颈纤腰……竹生年纪渐长,早不是平板女童模样,身上无一处不体现出女性特征。
    罢了,女城守都有了; 女文书还稀奇吗!况且女城守美貌非常,一群男子围在她身边议事,总觉得有些别扭。多一个女子陪她; 似乎还好一点。

    澎城便首开了女子任职的先例。
    一切既有规则的崩塌,都是从微小的妥协开始的。
    竹生年轻,又是女子。范深一声“少主”,给她套了个神秘人设。时日不久,百姓便已经在谣传竹生是一位亡国公主了,还自发的给她完善了悲凉凄美的背景故事。
    澎城属官原以为,以竹生的年纪,真正掌事的人会是范深,竹生不过是范深推出来的傀儡,手中的利刀罢了。
    不料一段时日之后,众人却惊异发现,范深真的只是在为竹生出谋划策、拾遗补缺,并妥帖的执行既定的决策。而这些决策,真正拍板的人,竟真的是竹生这妙龄女子。
    竹生决定方向,范深掌控全局。阿城兢兢业业,把一城的治安管理得不说夜不闭户,也差不多了。翎娘之慧,肖似其父,她跟在竹生、范深的身边,飞速的成长。属官们那些小心思,逃不过她的眼睛,他们在文书里玩的种种文字游戏,总是能被她轻易识破。
    还有一个七刀,他年纪尚小,竹生需要时他就如影随形,竹生不需要时他就刻苦练功,未领任何实职。但他一战成名,高家堡堡兵早就怕他,澎城守军亦服他。他才是一把真正的刀,竹生的目光指向哪,他的刀锋就指向哪。
    等属官们意识到这几个年轻人并非城守任人唯亲,随意安插,而是实实在在能做事的时候,夏粮已经收割入库,再度进入农闲时期,预备役已经开始训练。整个澎城,已经扎扎实实的掌握在了竹生的手里。
    澎城的百姓从新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不管头上坐的是谁,只要能给他们这种安稳,他们便认她。更重要的是,澎城握刀的人,都认竹生。
    属官们就算再有什么小心思,也翻不起浪花。澎城虽小,却如铁桶一般。
    有了强壮的战俘服劳役,高家堡的新寨很快立了起来。
    这期间,也有几股人马经过,派了斥候前来刺探。高家堡和澎城都紧闭大门,墙上锋利的箭头闪烁着寒光。
    一座小城,一个小坞堡。
    衡量过攻打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收益之间的比例,那些人都拨马而去了。
    不划算。
    林林总总许多事,纵然竹生把许多工作都丢给了范深,依然每天都很忙。特别是澎城守军和新拉出的一千预备役,政事她可以丢给范深,军事却不成。她只能亲自来。
    范深也更属意她把军权抓得更紧。澎城不同于高家堡,高家堡人少,好管理,人心也齐。竹生最初救下的那批村民,对她最忠诚。他们原就是本地人,很多事有他们居中协调,便方便得多了。
    当天气转凉的时候,竹生给了七刀两车粮食和三十个人。
    “我不能给你更多了。”她说,“往打仗的地方去,不要走得太深。去让那些流离失所的人知道,澎城是个可以收容他们的地方。”
    她强调:“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来。”
    七刀被派予了这样的任务,兴奋得眼睛发亮。
    “姐姐!”他保证道,“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七刀已经十三岁了,身体被竹生调理、训练得非常健康。他比同龄的孩子高了足足半头,和十七岁的竹生一般高。
    他也不像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猴儿似的精瘦精瘦的,他的体格比他们结实得多,蜂腰猿臂。
    看着他发亮的眼睛,竹生忽然有些心软。
    她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了,她禁不住想。
    她对他比对别人都要严苛的多了。
    每天练完功,他的身上总是青青紫紫的,并非竹生有意虐待他,她只是手下不曾留情罢了。她会抓着阿城让他压着他读书,抓着范深让他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她对他的态度便是仿佛不将他一天的精力消耗殆尽,他便分分钟要走上邪路一样。
    而她自己对他,总是冷淡的。她对他说的话不多,往往都是命令。他本是一个能说会道、口才便给的孩子,却在她的压制下渐渐变得沉默、话少起来。
    她知道他的出身无法选择,也知道她没有杀他的理由。但她明知如此,仍然克制不住自己对他的疏离和冷淡。
    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仇恨和怒火。那些仇恨她深埋心底,却从来不曾忘记过。在凡人界她遇到了如同她的仇人一样恃强凌弱的人。他杀死他们,毫不留情,固然是因其作恶,但又何尝不是因为心中的愤怒呢?
    她其实一直和晴娘一样,觉得七刀迟早会长成那样的人。她一直在等着,等着七刀显示出那样的征兆时,她便可以杀他了。
    七刀却一直像影子一样紧紧地追随着她,仿佛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一般,只服从她的命令。
    她叫他杀他就杀,她叫他止,他就止。
    竹生其实一直忘不了彭城之战时,那少年在城守府大门处浴血而战的样子。
    他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当她蹲下身贴近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却那样明亮。仿佛在说——姐姐!你看我,你看我呀!
    她养过孩子,深谙孩子的习性。那些孩子第一次系上纽扣,第一次自己拿起餐具,或者不管第一次做出了什么新的成绩,他们都会这样兴奋的大叫:妈妈!你看我!快看我!
    竹生那时候,因此而没敢多看他。
    但她此时看着他明亮的眼睛,终究还是心软了。
    七刀很敏锐地捕捉到竹生眸中柔软的温色。那种柔软,从来竹生只在看翎娘阿城的时候才有。带着慈悲,带着疼爱,带着“不要怕,我站在你背后”的鼓励。
    那是七刀渴望已久的东西。
    他终于得到,却竟然手足无措起来。
    竹生心中叹息一声。第一次用柔软的声音对他说:“旁的都罢了,安全第一。你要平安回来。”
    少年的眼泪,险些夺眶而出。
    七刀走了以后,竹生终于有了一段还算空闲的时间。
    她对翎娘说:“我要试试看一次练功最长能坚持多久。若无事,就不要唤我。若城中有事,随时可唤我。”
    翎娘答应了。
    和在高家堡的时候一样,翎娘依然是和竹生住在一个院子里。朝城守孤家寡人一个,无妻无子。他住的院子,略略收拾,竹生就搬了进来。
    因要沐浴朝阳和夕阳,竹生打坐的时候并不关闭窗户,这样翎娘也可以从窗户看见她。
    从第一天的朝阳到夕阳,竹生盘膝趺坐,纹丝不动。翎娘只是不断的探看。
    到了第二天,翎娘禁不住咋舌。
    第三日,领娘已经有些不安。
    第四日,连范深都过问了好几次。翎娘午饭前还回来看了一眼。
    不知道是不是正午的阳光太明亮了,总觉得竹生的房间里面格外的亮。翎娘探头向窗户里看了一眼,仿佛看到竹生身周燃烧着白色的火焰。
    她愣了一下,揉了揉眼睛再看,那房中又没那么明亮了,也没有什么白色的火焰。她抬头,一大片云正好遮住了太阳。
    竹生交待过翎娘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打坐吐纳。她感觉自己才进入那种如同浸在温水中的舒服的状态,就被翎娘唤醒了。
    “竹生!竹生!”翎娘扒着窗户,担忧的看着她,“你醒醒,你、你还好吗?”
    竹生睁开眼睛。
    “怎么了?”她问,“城中有事?”
    “无事,一切平安。”翎娘说。
    竹生奇道:“无事你唤我作甚?”
    翎娘犹豫一下,道:“父亲说,人超过七日不食不饮,便会死。”
    “今天……已经是第七日了,你、你还好吗?”
 第87章 087
    修士在筑基之后; 灵窍开到足够多,经脉被拓得足够宽; 可吸收和容纳的灵力,便足以支持肉身的自循环,从而可以不需进食和饮水。这种情形; 被称为辟谷。
    竹生听了翎娘的话; 不由感到惊讶:“已经七天了吗?”分明感觉才进入那种感觉。看来修炼中果真是不易察觉时间流逝。
    怪不得长天宗那些人动辄闭关几年几十年的。当年冲昕微笑不给她解释,大约就是这种感觉不亲身体验是理解不了的吧。
    “是啊。已经七天了。”翎娘担心的道,“你还好吗?”
    竹生手摸上胃,并没有感觉到饥饿; 而且身体精力充沛。她不禁感到惊讶,难道她已经能辟谷了吗?
    但是并没有。在她结束修炼半日后,她又如常的感到了饥饿,并食用了常量的食物。
    然而她在修炼的那七天中; 她的确没有被饿死,这证明有足够的灵力可维持着她肉体生存。意味着的确灵气入体,转化为了灵力。然后……它消失了。
    去哪了?
    竹生有一个怀疑,然而却无法证实。
    在七刀离开两个月后,开始陆续有流民来投。澎城早有准备,新来的流民,甄别身份; 分别安置在城中或堡中。
    这两年范深和竹生蜗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