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卖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民国卖包子-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

  老掌柜也算是苦口婆心了,经营一家店哪里是这么容易的,再者陆庆昭倒了,什么阿猫阿狗借着理由上来要钱。

  文凤气的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可现在请的白案师傅做的也和街边的包子店没什么两样,怎么斗的过对面?你看看报纸,她们还要做什么包子宴,真是……”

  她气着说了一遍,遂又笑道:“好,李文静可是跟我把办法也想了。我们就更简单了,拿现成的东西抽奖,还不用花钱。”

  老掌柜见她气极反笑,还劝她一句,文凤就道:“我也要登报,我们后天就开张,一定要抢她家的噱头。”

  次日,文静和陆庆麟正在看小方厨子做菜,然后文静开始画画,她的画不是什么名师,但是也算清新可爱,这时听到外边有报童在喊。



  “号外号外,城北玉凤包子坊后天开张,但凡买报者都可以抽奖,一等奖自行车一辆,二等奖口红,三等奖花露水,本报五分钱一分……”

  文静和陆庆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不好了。

  就连江氏也看出不对劲来:“这……咱家的店不是大后天开张,她就在咱们开张的前一天,这是故意的吧?”

  商场如战场,文静虽然知道文凤肯定是针对他们来的,但是她即便在她前面开张也确实没什么不允许的。

  “她借我们的东风,难不成我们就不能皆她的东风?那天她肯定搞的声势浩大,正好,我们免费送包子让人品尝。”

  江氏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您说什么?免费?这可不划算。”

  文静笑道:“不碍事的,只是免费尝鲜,那天咱们一个包子可以分成四半,站在借口让人品尝,顺便拉客,让她们开张过来,凡事头一天来吃的,还告诉她们咱们免费送豆浆。”

  江氏还迷惑着,却见陆庆麟抚掌而笑:“这叫草船借箭。”

  “没错。”

  文静和丈夫对视一眼。

  另一边的文凤踌躇满志,回到家也哼着歌儿,曹冰雪皮笑肉不笑的道:“妹妹,生意可还顺利啊?”

  曹冰雪绝对是一位合格的家庭主妇,她和许蓓云这种留洋过的女性不一样,虽然上过新式学堂,但家里是旧派作风,她也如此。

  故而,进门来曹冰雪就立规矩,先是□□这些妾,文鸾和白姨太太都好说,这俩人本身也不是什么胆子大的人,几天就降服了,偏偏这李文凤却是处处跟她争锋。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胡

  李文凤虽然心中有些忐忑; 毕竟现在陆家二房已经不由她掌钱了,她能拿到这家店都是因为昔日还算吧得陆庆昭的宠爱,可这些宠爱现在又能值多少,且看曹冰雪进门整治妾们,陆庆昭可是一声不吭,那时候她就知道指望陆庆昭是不可能的。

  这男人能够因为她能生,社交上不惜余力帮助他,同样也能因为这种特质看重别人。

  倒是李文静;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走了狗屎运,陆庆麟一看就是花花公子; 这么多年却一个姨太太都没有身边干净的令人发指。

  她深吸一口气; 也故意笑的开怀:“顺利的很; 劳太太担心了。”

  曹冰雪叹了口气:“倒不是别的,我是听说你那店开在咱们亲戚对面,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再说传出去又像什么样子呢?”

  甭以为她是在帮陆庆麟和李文静,实际上是在打击李文凤,这点李文凤很清楚,所以一脸遗憾回道:“太太说的是,我也这么想的,可这不做生意; 咱们全家吃什么喝什么。咱们家孩子这么多; 我们大人倒是受点苦没关系,可孩子们怎么能受苦。就说我们家安华; 学钢琴就要不少钱,还有安清安杰,哪个都要用钱,就咱们这一房都这样,更何况是还有二姨太三姨太的孩子……”

  “都说你是个聪明人,对门开店也没什么,可卖一样的,这不是让人说闲话吗?”曹冰雪挑眉。

  这个包子店她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她嫁妆丰厚,这点钱在她看来是九牛一毛,可她不会拿钱出来供养别人的孩子。



  二人正说着话,文凤瞥到陆庆昭进来,故作不知,遂对曹冰雪哭诉:“太太,我也是不想的啊,你是嫁妆多,小富婆,可我们为妾的,吃二爷的住二爷,也只想为他分忧啊,若是我不抛头露面,孩子们怎么办?”

  本来工作不顺的陆庆昭听了这话,瞬间瞪了曹冰雪一眼,但太快以至于连文凤都没看清楚,他到底生不生气?

  曹冰雪听到脚步声,也连忙扭头,她讪讪的看了陆庆昭一眼:“二爷回来了。”

  文凤也乖巧的站起来,服服帖帖的站在曹冰雪身畔,好像是乖巧的小妾一样。曹冰雪心道自己被耍了,她也不是傻子,立马态度也软和起来。

  亲自过去接陆庆昭的公文包,关心道:“庆昭,今天事情顺利吗?如果不顺利的话也没事,我有个远亲在政府任职,过些日子我帮你去问问。”

  以前陆庆昭算是国民政府权利顶端的人物,可现在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即便回了上海,一时半会儿,别人也不会再启用他,人脉这东西也是要看人的,他以前的死对头现在混的好,陆庆昭可不敢公然对着干。

  不过,一听曹冰雪这么说,他立刻道:“那你要快点帮我问。”

  陆庆昭是那种给一根竹竿他,他就会顺着竹竿能够从海里爬起来的人,这个人胆大心狠,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文凤其实是很像的,生命力旺盛,很多人评价他,都说他是翻身最快的人。

  曹冰雪攀着陆庆麟的胳膊,往房里走去,“那是肯定,明天我就准备东西上门。”走的空隙给了文凤一个不屑的眼神。



  文凤气的牙都碎了,还不敢发作,越发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日后好让曹冰雪好看。

  **

  文静这边试了好几次包子品种,还不断改良,上海外地人多,但大多还是江浙的多,口味不算偏。

  小方师傅的菜单大致也拟好了,文静夫妻几乎是从早到晚都泡在店里,每天画图,拿去用油墨刻画,店里的人都试吃包子。

  连江氏也跟着一起包包子,她以前就开过包子店,还算熟练,因为是女儿的店,越发卖力,文静尝了几次觉得可口也就定了。

  终于在开业前一天,对门已经开张了,李文凤办的是相当大,以前和她交好的太太虽然有避之不及的,但到底也有那等不看权势的,不少人也因为自行车什么的过来。

  文静趁机让人在路上截胡,只要出现的客人,都免费品尝包子,顺便说明天活动,凡事来吃的客户都送东西。

  这时文凤正跟来兑奖的人说话,全篇都是夸赞她的奖品多么丰厚,多么有诚意,忽然见老掌柜悄悄在她身后道:“大姨太太,对门好像在街上截胡来咱们这的人,免费送包子,还送了菜单,这可……”

  为了拉这么多人凑声威,她可花了不少心思,费劲一切手段,还自掏腰包请了记者过来拍照,准备做广告,没想到来的人倒是人手一张,还都未丢弃,因为对门陆氏包子坊送的菜单说了,拿单子去明天就送东西。

  她可真是气死了,倒是觉得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不过还好她也不是一般人,冷静的处理完了,还跟中奖者一起照相,又邀请人过来吃包子。

  她的包子也只是普通,和别的地方的包子没什么区别。

  而文静家有专门主推的,最后一天又调整了口味,价格也制定的便宜实惠。

  她们请的人没有李文凤那么大牌,就是一些得奖者,第一名能够吃包子宴,这位有个大家庭,特意把全家人都带来了。

  包子宴上有各式各样的包子和小菜,有彩虹包,用一大盘,中间类似于器皿,里面装着豆浆,外边一圈有七种不同颜色的包子。

  黑色的是墨鱼包子,绿色的是芹菜香菇包,红色的是雪菜包,黄色的是南瓜包,紫色的是紫薯包,白色的是酱肉汤包,橙色的则是豆沙包,甜咸都有。除此之外,还有文静做出的水煎包,水煎包就很简单,无非是藕丁瘦肉包子放在锅里加些水淀粉煎至今黄,但是其酥脆口感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除去这两种,还有广式的水晶包,这种用澄粉做的,皮是透明的,异常好看。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自制点心,杂粮糕、马蹄糕、红枣糕,还有若干小菜,便是在一旁照相的记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开堂彩

  因这位先生全家人都是是上海人; 所以让小方厨师特意准备了几道小菜,蚕豆鸡丁、醋溜黄鱼、生煎明虾,俱是上海小菜,吃的令人齿颊留香。

  另外一桌是一对姗姗来迟的男女,他们是获得一等奖的另外一位,女人生的明艳大方,男人也是青年才俊的模样,二人一进来; 顿时觉得大厅蓬荜生辉。

  女人娇笑道:“没想到我运气竟然这么好,一下子就中了一等奖; 说出去别人还不敢相信呢?”

  文静奉承道:“那小姐您是紫气东来; 吃过咱们包子宴; 恐怕以后运气就更好了。”

  她家的一等奖不是特意安排的,完全是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想到得一等奖的倒都符合她的想法; 有一大家子人的,看着家庭条件不错,可以算的上是回头客,也有这对青年男女一样,一看就是知识分子,有钱吃喝。

  至于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人; 有一个人来的; 也有带着亲朋好友来的,文静和陆庆麟一律一视同仁; 因为这边热闹,有不少走着瞧的,或者被女招待喊进来的,生意倒是看着红火,还有昨儿接到文静菜单的,也有不少过来尝鲜的。

  文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种感觉和在重庆不一样,重庆毕竟是小打小闹,可在这里却是要起死回生。陆氏包子坊第一天打了响亮的一仗,看的李文凤是牙痒痒的。

  她和老掌柜道:“是我们送的东西不如他们吗?明明昨天来的人不少,怎么今天都没人过来了?反而是她们生意这么好?虽说是头天,但看着比咱们的生意好多了。”

  对门李文静也没怎么请贵宾,就门口摆着几个花篮,但是不停的有人进进出出。



  有的一看就是食客,出门还带着包子,一看就是好吃才带的。

  老掌柜心说,请那么些大人物有什么用,人家就是凑个热闹罢了,大户人家除非喜事,实在是忙不过来才会向外面买东西,就如同包子一样,大户人家谁家没几个厨子,他家包子铺做的也不是什么顶好吃又有特色的,怎么会让人流连忘返。

  可面子上还道:“您也说了是第一天,这以后怎么着还不知道呢?”



  文凤双手抱怀,好歹松了一口气,她是真心希望李文静生意彻底不行,看着仇人的生意比自己好,这滋味还真难受。

  文静家的包子铺区别去不少早上卖完就休息的人家,她们是从早到晚卖,自然工钱也涨,不过没人说闲话,出来做事谁不指望赚钱的,就看以前包子坊前身还是个酒楼,半死不活的,经常三个月才发一次薪水,谁家受得了。

  不说别的,这年头,有个地方包吃包住,你就别说薪水多少,就是不给钱,也有不少人倒贴过来。

  上海平静之后,有不少难民从外地跑过来,什么苦都能吃,什么事儿都肯做,所以找人做杂事,出门街道口叫一声,多的是人过来。文静先没有照许多人,毕竟还不知道生意如何,但也让掌柜的留意着,多寻一些吃苦耐劳的人备着。

  忙活到客人走的差不多了,文静又特意请记者吃饭,陆庆麟是交际好手,她不用担心这些应酬的问题,只是陪着吃饭,只听陆庆麟道:“我们店侧重于口碑,您只要写出咱们包子的特点就行。”

  小记者也好说话,“您说的是,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话我还是知道的。”

  大家也都跟着笑。

  只见还有人进来问:“这才几点钟,你们就打烊了,我还说买点包子回家呢?”

  这人是早上过来带着几个人来吃的,文静有印象,见他这样说,连忙道歉:“真不好意思,这位大哥,我们也没想到第一天生意就这么好,所以准备的不是很多,不过,明儿你赶早来,我家什么种类的包子都有。”

  这大哥一脸悻悻然的走了。

  江氏为女儿高兴:“看来咱们包子坊还有回头客了。”

  做吃食的要的就是回头客,文静笑道:“这还只是开始。”

  **

  疲惫不堪又十分兴奋的夫妻二人回到了家,文静撑不住先睡了,陆庆麟沐浴完从浴室出来,见老婆这样,微不可闻的叹气,他是个男人,现在不仅养不起老婆,还要老婆替他操心,之前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