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闹离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民国闹离婚-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此刻这个小学徒受了师傅的吩咐去开窗。
  “我是服装店的clerk,不是饭馆的waiter,出了店在别的地方,请不要小杨小杨的叫,请叫我tony。”tony是她聘的营业员,也是最早来店里的,本地人,念了两年中学学了些英文单词,每天都想着学以致用。
  小杨是房东介绍来的,来应聘的那天,穿白衬衫黑西装打领结,抹的雪花膏呛得杜加林直打喷嚏,自我介绍是tony杨,言辞间不时夹杂英文。杜加林当时便婉拒道,她要开一个中式服装店,不太适合tony这样洋式的人,不料他马上表示自己可以穿中式长袍。当时杜加林的店还没开张,整个店里也只一套桌椅,这人非但没有怀疑她是骗子,还如此热忱,加上又是房东介绍来的,她也不好拒绝,只得录用了他,不过提了两个条件,一是要穿长袍,二是在店里要用小杨来称呼他。
  像觉得不够似的,tony又补充道,“我这是正宗的司丹康发油,你不要自己肠胃不好就赖到我身上。”
  “偷你,最近雪花膏是不是在打折啊?”白师傅故意把他名字的尾音拉长。白师傅说话的声音颇为软糯,长得也瘦瘦小小细皮嫩肉的,扮上女装绝对不会有人怀疑他是个男人。
  “我买东西并不在乎打不打折,并且我用的是英国的夏士莲,最近可没打过折。”
  “那你可够阔的,我见的小姐太太都没你涂得多。”
  “钱多钱少,这生活都不能不讲究。”说着tony向后抹了一把头发。
  白师傅本意是嘲笑他太过脂粉气,谁料到tony却听不懂好赖话。
  三个女人一台戏,哪想到三个男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杜加林觉得tony的发油和雪花膏确实用得太多了,便说道,“tony啊,五卅刚过,咱们还是要支持国货。注重仪表是必要的,但还是不要打扮得太漂亮了,否则来做衣服的小姐太太们会嫉妒的。”
  tony把她的话当夸奖照单全收,“其实我还没用心打扮呢”
  杜加林决定避过这个话题,“tony,广告词写得怎么样了?”她把写开业广告词的的任务给了他。
  “我刚才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案,就是把老板你穿旗袍的照片登到报纸上,最好是头版,看到这个照片想必全城的太太小姐们都会蜂拥而至。”
  白师傅抬起头来瞥了tony一眼,想必是对他拍马屁十分不屑。
  正巧这时菜上来了,她让大家不要客气,想吃什么夹什么,不够再添。
  几人吃完饭便回到了店里,杜加林坐在办公间里想着招揽顾客的方案。
  两点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听到门铃在响,tony赶忙放下自己手中的墩布,在开门前又从兜里掏出小镜子照了照,确认头发丝很整齐后,才开了门,来人是一位很摩登的小姐,穿一件孔雀蓝的电光绸裙子,手里拿着一个最新式样的手提袋。tony把人请进了门,等她在沙发上坐下了,问她喝茶还是喝咖啡。
  “你们老板在么?”
  tony马上去隔壁通知杜加林来客人了,杜加林一看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陆小姐,于是把她请到了办公间。这个办公间不大,有两张桌子,另一张她本是给五姨娘预备的,不料这几天她总说自己头疼,一次也没来过。
  办公桌上摆着一只绿罩台灯,一叠卡纸,一套铅笔盒其他画图的文具,还有沪上最新的时尚杂志。
  “没想到傅太太竟有经营服装店的才能。”陆小姐四下打量了一下,方才坐下。
  “我开这家店还是因为陆小姐。”
  “傅太太,这是从何说起?”陆小姐明显为她的话感到惊讶。
  “上次得见陆小姐的风姿,不由自惭形秽,心想女人还是要到社会上行走。一个女人,如果目光仅局限在自己的家庭里,不但不会有陆小姐这样的风致,也得不到丈夫的尊重。”
  陆小姐虽然对这话很受用,但还是忍不住怀疑,“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那次我是深受震动。”杜加林觉得自己虚伪过了头,不过除此之外也没办法解释她前后变化了。
  陆小姐虽然自信,但也没想到自己的作用如此之大,“今天我是来做衣服的。”
  “不知道陆小姐想做什么样式的?”杜加林边说边递给了陆小姐一张表。密斯陆来光顾,实在令她意外。不过既然是顾客,便没把人往外轰的道理。
  表格是杜加林自己制的,分成两个部分,上面要填的是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电话等基本信息,下面是顾客对着装风格的要求,布料长度廓形花边等等。在确认顾客的喜好之后,设计师还需要根据顾客的年龄职业提出相当的建议。这当然是理想化的情形,大多数时候设计师并不在现场。
  陆小姐看了一眼后说,“不用这么麻烦,按你上次穿的给我做一件一模一样的就好。”
  “不需要改动?”
  “不需要。能不能给我看一下这件旗袍的设计图?”
  杜加林犹疑了一下,像这种私人订制顾客要求看设计图是很合理的,只是因为对象是陆小姐,她心里不仅打起了鼓。在民国,服装制造向来谈不上什么知识产权,旗袍的改制和发展都是大众智慧的结晶。陆小姐要是拿着设计图自己去做也没什么关系,只怕
  不过她最后还是把设计图给陆小姐看了。密斯陆没有别的意见,只要求布料换成湖霞缎的。陆小姐量了尺码,付了十五块钱的订金,约定这周五来取。
  送走了陆小姐,杜加林把图给白师傅,白师傅又差遣他的小学徒去买布料。等到五点并未等到第二个客人,杜加林便和伙计们道了别,雇了车回家了。
  杜加林这几天都是卡着点出来,傅与乔出了门她才出门,每天都赶在六点之前到家。好在这位傅少爷除了有天晚上七点回家准时吃了饭,其他时候都点钟才回家。唯一麻烦的是她二妹妹,早知道就不该把她接了来,当面拒绝确实很麻烦,可把人接到上海又每天冷落人家也不是事儿,里外不讨好。她给二小姐买了电影联票券,让小翠每天陪她去看电影,又给她封了一个三百块的红包,让她想买什么便买什么,不过据小翠说,这位二小姐并不怎么高兴。
  她到家的时候正卡在六点上,看客厅沙发上没人正暗自庆幸,没想到小翠看到她便说,“少奶奶,你可回来了,少爷让你回来之后去书房找他。”
  “少爷问你什么了呢?”
  “少爷回来先问我您去哪儿了,我说您去见朋友了。然后他又问二小姐您这些天都陪她哪去逛了,二小姐说您这些天忙得很,哪有功夫理她。”
  “好,我知道了。”杜加林抚了抚额头,提着包沉重地上了楼。
  她站在门口愣了良久才轻轻地敲了一下门,如果没有人应声她准备马上转身。
  “进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进了书房,努力做出一张笑脸,“念之,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啊?”
  “听二妹说,你这些天都不在家。没想到阿妮有这么多的朋友要会。”
  杜加林此时脑袋急速运转,速度太快以致濒临缺氧,“你知道我在上海没什么朋友的,会朋友只是个托词,这不七夕马上就到了,我正在给你选礼物。让别人知道了,怪不好意思的,所以只能扯个谎。”
  傅与乔的眼睛钉着她,“阿妮真是辛苦了,外地游客来上海,几天时间也差不多把上海逛到了。我实在想见识一下这件让你千辛万苦才寻觅到的礼物。”
  “这”


第24章 
  杜加林站在那儿; 咬了咬牙从包里掏出一个眼镜盒递给傅与乔。
  眼镜是她前天买的; 前几天她看报; 广西路有家眼镜店特地出了五卅纪念眼镜。她去服装店办事正好路过; 便走了进去。这年头爱国也是门生意,总有像她这样的人为了这个名头而冲动消费。她这张圆脸不适合戴眼镜,视力又好,所以不需要戴眼镜; 进来实属冲动。不过店员太过热情; 她不好不买; 一瞬间她脑子里滚出一个人; 那个人倒是挺适合戴眼镜的。于是选定了一个银丝圆框眼镜; 买完她就忘了; 也就一直没从包里拿出来。
  “阿妮是在暗示我眼神不好么?”傅与乔手里拿着眼镜,意味深长地看向她。
  “我是希望你能看清我对你的真心; 我对你的心是天地可鉴; 日月可表。”说完; 她翻了一个白眼,是冲她自己的,就算是伪装; 她也受不了自己这个肉麻劲儿了。不过也不全怪她,她前两天看报纸; 无意间扫到一个连载小说; 开头的对白就这么写的; 她当时狠狠地鄙视了这个作者一番。谁料这记忆太过深刻; 以至于从她嘴里复述了出来。
  谢天谢地,傅与乔没搭她的茬。
  “念之,如果没事儿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你坐下,我有事儿跟你说。”
  “明天是七夕,你有什么安排吗?”
  杜加林眨了眨眼睛,“没有。”
  “我前阵子不是跟你说要给二妹介绍个朋友么?我约了他来家吃饭,明天你在家准备一下。”
  “二妹要不愿意呢?”
  “只是来家见个面而已,不情愿大不了下次不见了。她来这儿不就为这事儿吗?咱们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总不好辜负了岳母的嘱托。”
  “你说得对,这事儿你应该跟她说了吧。”
  “你是她姐姐,这事应当你去说。”
  “那你说我该怎么说呢?”早知道就是这样,他有时间问她去哪儿了,没有多余的一分钟讲一讲这个事情吗?
  “把我之前对你说的情况介绍一遍就是了。哦,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他叫什么?他是做什么的?他家是做什么的?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么?”
  “欧阳毅,博士毕业,回国准备开诊所。他排行老三,父亲是开火柴厂的,上面两个哥哥。”说完他从桌上拿起了一个墨绿色的火柴盒,“本市百分之八十的火柴都是他家制造的,另外医生也是很有前途的职业,你不必担心他的经济情况。他几年前就开packard。”
  “packard?”杜加林孤陋寡闻,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她才意识到这是一辆车。
  傅少爷像看白痴一样看了她一眼,面对一个车盲,他这句话相当于废话。
  “好,我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儿么?”
  “你不是爱听戏么?明天晚上中央大戏院有武家坡,我订了包厢。”
  “咱们一块去,加上二妹和你那朋友?”杜加林今天从报纸上看了戏院的广告,余叔岩的薛平贵,程砚秋的王宝钏,她还想着自己买票去看,倒没想这位少爷订了包厢。
  “看情况,他们两个要单独行动也未可知。”
  “哦,这样啊。”
  “对了,明天让厨子准备本帮菜。”
  杜加林领了差事出门,等走了两步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儿,又折返回去,这次她没敲门,把门打开一个缝儿,冲着里面说,“你不在家吃饭么?”傅与乔看见她,立刻把手边的眼镜盒扣上了。
  “我一会儿还要出去,你自己吃吧。”说着,他把盒子塞到了抽屉里。
  “好。”关上门,她不禁想,早知道就买金丝边的了,也贵不了多少钱,他也许在嫌她小气呢。
  吃晚饭的时候,杜加林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二妹,明天念之有个朋友要来做客,巴黎大学的医学博士,新近刚回国,准备在本市开诊所。他父亲是开厂子的,家境很过得去。听说现下并没有女朋友”二小姐并不搭茬,但杜加林知道她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
  七夕那天早上,杜加林给服装店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tony,杜加林告诉他,她今天有事不能去店里了,如果有客人来就给她打这个电话,说完她报了一个电话号码。然后她告诉他,中午吃饭的伙食费每人有五毛的额度,回去给他们报账。她自认自己算是个大方的老板,毕竟这年头一碗阳春面只要七分钱,而三鲜面一碗也不过两角五分而已。
  嘱咐完厨子今天要做的菜式,杜加林便在客厅里看服装缝制手册,二小姐上了楼,傅与乔出去了,客厅里只剩她一个人。她对欧阳博士的来访颇为期待,毕竟她也想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和傅与乔做朋友。
  十一点半钟的时候,门房告诉她有一位欧阳先生来拜访,她忙叫人把客人请进来。
  她看到欧阳第一眼就隐约觉得这门相亲要黄,因为他穿了一条红色的裤子。杜二小姐理想的男友应该是一个绅士,什么叫绅士,在杜加林的理解里,就是一个时刻掩饰自己真实情绪的人。而穿红色裤子的人绝对跟这种情绪无缘。他更像哲学系的,而非医学。
  他也确实长了一副哲人的面孔,脸色苍白,眼睛很大,眼窝深陷,戴一副夹鼻金丝眼镜。在傅少爷的介绍中,这是一个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都十分优越,急于结婚却屡屡不成的人。
  欧阳同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