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裼钟惺裁辞鹉兀坑捎谌嗣裼祷の遥圆爬辞胝健?墒牵蛘叹突嵊兴课嗣竦男悦次の业耐持危也蝗绦恼庋霭 !

古公亶父说了这番话,就抛弃了中原人民,带着自己的亲信跑到了豳地(今陕西寻邑县西南)去居住。

中原人民对古公亶父很失望,只能无奈地忍受少数民族的欺压。

到了古公室父的孙子西伯昌继位,人们的生活才开始好转。

西伯昌很有手腕,他一上台就派兵将征伐畎夷部落。

畎夷也称畎戎,又名昆夷,通称犬戎,是中原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犬戎受到中原人民的打压,总算消停了,不敢再来中原抢掠。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当初的犬戎部落已经被夏桀的后裔收并,名为猃狁。这个部落的人民个个矫健善战,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小窥的势力。

周武王原本要努力发展农业,没想到人民千辛万苦开垦的农田经常被猃狁部落糟践,收获的粮食也经常被猃狁部落抢走。

周武王是个什么主儿,那是消灭了商纣王的一代天子。他能容得下区区猃狁在他眼皮底下打家劫舍吗?绝对不能。

周武王一声令下,给我把猃狁蛮族杀回去。周武王手腕够硬,一下令就是杀,连打字都不提。

一场大仗即将上演了。可是,周朝刚刚建立,正处于休养生息之际,周武王能否击退猃狁,还只是个问号。

草原霸主

周朝初期的猃狁,是由多个少数民族合而为一的新兴民族,后世称之为匈奴。

猃狁民族原本生活在阴山和河套一带,后来受地理限制以及自然灾害的冲击,迫于生存而不断向北迁徙到蒙古高原一带。

蒙古高原上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猃狁民族在这里以畜牧为生,可谓草原的第一代霸主。

然而,单纯的畜牧并不能满足猃狁民族的生存需求。由于蒙古高原上气候异常多变,经常出现旱灾和雪灾,造成牧草减产、牲畜死亡,因此猃狁民族的生存状况时常受到威胁。

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猃狁民族只好南下中原,到那里去抢掠生存必需品。

自从被周人祖辈西伯昌驱逐后,猃狁领略到了中原人民的厉害,安分了多年,不敢侵扰中原。

周武王当政时期,北方的猃狁民族又一次受到天灾的威胁。这时的猃狁民族,兵强马壮、能征善战,已经不再畏惧强大的周朝。于是,猃狁民族踏上了南下中原的侵略之路。

然而,猃狁民族低估了周武王的实力。周武王的军队经历了征伐商纣王的洗礼,作战能力强悍无比。双方一经开战,猃狁就被周朝打得落花流水。

这次大战,周朝俘获猃狁一万三千多人,把猃狁的残余势力直接赶回了蒙古高原。

落败的猃狁民族受到了惩罚,周朝规定猃狁民族必须按时入贡,否则斩尽杀绝。

可怜的猃狁民族,不但要默默接受天灾的威胁,而且要节衣缩食给周朝纳贡。这次入侵中原,猃狁真是得不偿失。

然而,失败后的猃狁民族并未被困境压倒。他们汲取作战经验,加强训练自己的兵将,以求来日报仇雪耻。

猃狁民族就是这种个性,原本是他们先发动的侵略,落败后竟然自认为受到了侮辱。不过,他们这种个性,与先天的地域影响是分不开的。

猃狁民族生活在草原上,有时也会游牧于大漠中。草原和大漠环境,造就了猃狁民族粗犷的性格。他们率真、狂野、说一不二、不肯服输,他们可以失败,但绝对会寻机报复。

猃狁民族一面承受着周朝的纳贡处罚,一面厉兵秣马,等待着向周朝报复的时机。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猃狁民族恢复了元气,开始准备向周朝展开报复。

这个时期,由周穆王主持周朝大局。周穆王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传说他曾遇到西王母,受到了神仙的眷顾。

然而,有如神助的周穆王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兵戈之战。

彪悍野蛮的猃狁民族正在准备向周朝发起进攻。他们首先竖起了挑衅的大旗——拒绝向周朝纳贡。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似乎就不言而喻了。

猃狁民族与周朝之间会发生怎样的较量呢?周穆王能否压制住气焰嚣张的猃狁?猃狁这个草原霸主能否挽回曾经的耻辱?即将暴发的周朝和草原霸主之战马上会揭晓答案。

第二节周穆王埋下的祸根

坛山之战

每逢中原政权强盛,猃狁只能臣服;一旦中原政权衰败,猃狁立即揭竿而起。这种现象,在周朝至汉朝近千余年历史中经常出现。

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88年),周朝国力已经出现衰弱的迹象。

这一年,猃狁民族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便不把周朝放在眼里了,拒绝向周穆王纳贡。

周穆王听说这件事后,火冒三丈,决定亲自北巡征伐犬戎。这一时期,周朝人称猃狁为犬戎,意思是猃狁民族像狗一样野蛮。

周朝大臣祭公谋父听说周穆王要征伐犬戎,赶紧向周穆王进谏。

谋父说:“现在国泰民安,大王为什么要征伐犬戎?”

周穆王振振有词:“犬戎时常骚扰我大周边境,还放言拒绝纳贡。我身为堂堂天子,怎能容忍这样的事?”

谋父说:“犬戎一向如此,败于先帝武王后,已经与周朝达成纳荒服的协议。犬戎虽扬言拒绝纳贡,但荒服只需一辈子纳一次,如此看来,犬戎并无拒绝纳贡之嫌。”

周穆王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说:“话虽如此,但犬戎生性野蛮,一日不除,后患无穷。我意已决,出兵犬戎,你不必再劝了。”

谋父急了,语速很快:“大王出兵犬戎,有违先王遗训,纯属耀武扬威。大王应知武力只能恶化矛盾,为今之计当循循善诱,以周礼教化犬戎。”

周穆王心里琢磨,这个谋父老头真是烦人,我出兵犬戎是想有番作为,他不理解也就算了,还一个劲儿跟我唠叨。看来,年轻人跟老头之间确实有代沟。

周穆王不再搭理谋父,转身安排出兵匈奴的事儿去了。

谋父心里也不舒坦,穆王年轻气盛,不听我老人家的话,一旦出兵犬戎,那才是后患无穷。

周穆王十二年夏,周穆王开始御驾亲征,率领数万精兵讨伐犬戎。

周朝大军浩浩荡荡进军到骊山,随后安营扎寨,准备与犬戎决一死战。

犬戎听说周军来袭,大吃一惊。周军真是吃了熊心豹胆,我们还未出兵,他们反倒送上门来。来得正好,看我犬戎大军杀你个片甲不留。

双方很快兵戈相见,打杀一阵后,犬戎寡不敌众,兵分东西两路逃窜而去。

周穆王怎能让犬戎跑了,立即召集将士们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先消灭东窜的犬戎势力,然后再来个猛虎回头,彻底铲除西窜的犬戎。

商议停当,周穆王留下小股部队向西虚张声势,自己率领大部队紧追东窜的犬戎。

周穆王生怕犬戎跑得太快,便下令军队日夜兼程,渡过黄河、翻越太行山脉,一直追到蟥山一带。

蟥山一带方圆百里都是深山老林,抬眼层峦叠嶂,俯首沟壑纵横,周穆王率兵在这里寻觅了好几天,压根就没找到犬戎的踪迹。

这天傍晚,周穆王带着兵马来到一座山头,忽然发现对面的山头上出现一支人马。

周穆王定睛一看,那支人马中为首的正是犬戎首领。

终于找到犬戎了,周穆王一声令下,追杀犬戎。

周军顿时士气大作,如猛虎般向着那支犬戎部队杀去。犬戎部队见势不妙,马上转过山头继续逃窜。周军一路紧迫,进入了一道峡谷。

就在这时,犬戎部队突然消失不见。周穆王环看四周,只见眼前是一座万仞青峰,左右则是悬崖峭壁。

原来周军走进了绝谷!周穆王这才缓过神来:不好,中了埋伏。

果然,只听一声锣响,埋伏在绝谷两旁的犬戎兵手持弓箭一跃而起。

嗖!嗖!嗖!犬戎兵射下万支火箭。火箭落到绝谷中的腐枝枯叶上,燃起了熊熊大火。

周军顿时乱了阵脚,一时间,有的被火箭射死,有的被大火烧死,还有的被逃命的士兵践踏而死。

周穆王也无计可施,慌忙指挥兵将撤退。可是,四周大火蔓延,浓烟散布,连逃命的出路都找不到。

眼见周军就要全军覆没,突然间一阵狂风袭来,滂沱大雨倾天而降,满山的火焰顿时熄灭。

天助周军,周穆王喜出望外,赶忙率领残余部队杀出犬戎的埋伏圈。

一战失利,周穆王并未气馁,反而激起了不灭犬戎誓不罢休的雄心。他先派出探马紧紧跟踪犬戎,随后安顿将士做好休整,准备和犬戎做生死一战。

周军休整了一天后,夜间时分忽有探马来报,说犬戎已向东窜,正在坛山一带设防。

周穆王深思一番,立即下令:今晚四更灶饭,五更起身,于明日酉时赶到坛山,杀犬戎个措手不及。

命令刚下,就有军师反对:“明天是癸巳日,卦象不吉,不宜进兵。”

周穆王很生气,喝道:“交兵作战何言不吉,吉日癸巳,进兵犬戎,违令者格杀勿论!”

军令如山。第二天,周穆王率兵流水疾风般赶到坛山,对犬戎军来了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后大获全胜。

大战结束后,周穆王意气风发,即兴在坛山的一块长石上刻下“吉日癸巳”四个大字。

直至今天,这块石刻还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华第一刻石。

周朝与犬戎之战,周穆王不但俘获了犬戎五个大王,而且还意外得到了八只异兽——四只白鹿和四只白狼。

周穆王担心犬戎东山再起,索性把犬戎迁到了太原一带,对其严加看管。

表面看到,周穆王征伐犬戎获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周穆王这番作为是以劳民伤财为代价的,加快了周朝衰落的节奏,同时也加剧了周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犬戎的民族对立。

一百八十多年后,西周亡于犬戎之手,周穆王难辞其咎。

周朝虽有衰落迹象,毕竟是大国之邦,怎么可能轻易被犬戎所灭呢?

这个问题,要问西周的最后一个帝王——周幽王。

犬戎灭周

周穆王之后的几个帝王,如周共王、周懿王、周夷王、周孝王等均是平庸之辈,周朝在这些人的治理下,一直走下坡路,衰落的迹象更加明显。到了周厉王当政时期,君臣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朝廷上下一片污浊之气,已经衰败得不成样子。

周厉王之后是周亶王,这位主儿在治理国家上没多大能耐,反倒很喜欢打仗,不断派兵进攻东南部的犬戎。此时的犬戎,早就摆脱了周朝的束缚,发展成一支兵强马壮的部落。犬戎根本不把周军放在眼里,多次打退了周军的进攻。周亶王攻打犬戎,造成连年战乱,致使周朝国力极速减弱。这个时期,周朝的一些诸侯势力开始见风使舵,随时准备窃取周朝政权。周亶王死后,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周幽王继位了。

周幽王跟历史上的夏桀和商纣有一个共同点——爱美人不爱江山。周幽王特别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尤其是在褒姒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后,周幽王不惜得罪全天下的人,也要让褒姒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位褒姒美女,每天锦衣玉食,被周幽王奉为掌上明珠,日子过得确实很幸福。可是,也不知褒姒患了什么心病,就是高兴不起来,整天皱着眉头、绷着脸,跟全天下的人都欠她一座金山似的。这可把周幽王急坏了,爱妃褒姒整天闷闷不乐,这要是闷出病来咋办啊。

无奈之下,周幽王只得想方设法哄褒姒笑。可惜,褒姒的笑点实在太低,任凭周幽王使尽手段,褒姒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家事就是国事,周幽王无计可施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下了一道诏令:谁能令褒姒一笑,赏赐黄金千两。

这招挺奏效,诏令刚刚颁布下去,就有个叫虢石父的大臣给周幽王出了个好主意。

好主意那是相对周幽王而言,其实虢石父出的是个馊主意,简直馊到了极点。

虢石父说:“骊山上有座烽火台,有贼寇入侵的时候,骊山守军就会点燃烽火台上的狼烟,向各方诸侯示警。大王可带着褒贵妃一起赶赴骊山,然后故意燃起狼烟,各方诸侯以为敌寇入侵,就会立即发兵到骊山。当诸侯们到了骊山,一看根本就没有敌寇,就会无功而返。褒贵妃见了各方诸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笑才怪呢。”

周幽王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这真是个好办法。文人

周幽王马上带着褒姒来到骊山,按照虢石父的办法燃起狼烟。

骊山位于周朝国都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附近,是兵家必争之地。各方诸侯见骊山狼烟滚滚,以为镐京有变,很快就举兵赶到骊山。

可惜这些忠君爱国的诸侯全被周幽王耍了,褒姒见到诸侯大军手忙脚乱,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由得拍掌大笑。

原来哄褒姒一笑就这么简单。

周幽王找到了法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