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望族庶女-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瑞香觉得是受了二姑娘夸奖,掩不住内心得意道:“都是些闲话家常里听来的。若姑娘喜欢听,明日我再去打听些事来讲罢了。”

    含巧听到这话,不觉酸掉了牙。她才不认为二姑娘吃饱撑的喜欢听瑞香这些连篇屁话。正想着,就听见杜熙月说道:“好啊。既然这样,那你帮我打听件事吧。”

    二姑娘语气亲昵可佳,让人一点拒绝的想法都没有。

    果然,瑞香胸有成竹道:“二姑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就是了。”

    “一件小事。你现在拿食盒去厨房,然后要一份老太太、太太们的食谱回来,越细越好。”

    “就这?”瑞香有些不以为然,转脸笑道,“二姑娘要这作甚?”

    “你拿回来再说吧。”

    杜熙月语气说得平淡,但意思是事虽小,能不能拿回是另一回事。

    瑞香听出话里有话,呲之以鼻,说这就去厨房食谱去。

    当瑞香的身影消失在榆萌苑时,杜熙月眼底又恢复静谧而深邃神情,她叫含巧进来。

    “你去西院打听一下,二太太有什么忌口的、不吃的?”顿了一下,她思忖道,“四姑娘一早就给二太太去定省了,你行事多留意些。”

    含巧微征,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她纳闷,四姑娘出去那会二姑娘才刚起床,她怎么知道四姑娘不在的……想到这,含巧心里不由紧了一下,日后自己对二姑娘说话要小心谨慎才是。

    杜熙月见含巧的身影消失在榆萌苑门口,立刻跳下炕塌,坐在书案前翻开方才看的书,拿着笔在书上隔几页画了个圈,隔几页画了个圈。

    把这些圈下字连起来读就是:春分社火。

    不知为何,对于前世,她总是零零散散记着一些,可又并不完整。她只得用笔把日后的事情记下来,便想出这个法子,等她把这本书画完了就烧掉,反正宁坤府的书还多着呢。她正想着,听见苑内有人叫她。

    “二姑娘,在吗?”

    那声音既熟悉又陌生。

    杜熙月推开窗户一眼,是个端着一小盆杜鹃花的丫鬟正站在自己门口。

    是茵兰!

    杜熙月心里一惊,开门迎客,笑盈盈道:“茵兰今日可有空前来?”

    茵兰莞尔,把手中的花摆在柜阁不起眼的地方,语气带着几分谢意道:“承蒙二姑娘夸奖,喜欢茵兰种的花花草草。还让含巧送来那么贵重的礼物,实在不敢当。昨日我移了盆杜鹃今日抽空给姑娘送来,还望姑娘喜欢。”

    语毕,又朝二姑娘福了福。

    “都是些不值当的小玩意罢了。”杜熙月含笑道,“因为那日赏梅印象颇深,总想起种花之人必是个有心善意的好主儿。今天见了真人,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样。”

    说着,她又将茵兰细细打量一遍,这丫鬟削肩细腰、鸭蛋脸庞、俊眼修眉,发髻上饰了个珍珠云脚卷的簪子,愈发显得清秀可人。

    这样姣好的面容,这样知书的教养,老太太怎么舍得让她做个管花的丫头。

    杜熙月不由心生疑惑,收回目光,转身准备去泡茶,笑道:“下面的丫头们各有事去了,只能我代劳了。”

    茵兰一听,连忙阻拦道:“二姑娘,使不得。茵兰只是个种花的丫头,哪有主子给下人泡茶的道理,这事要传出去,茵兰恐怕只能搬出宁坤府了。”

    “现在这若大的榆萌苑只有你我二人在,怕甚?”杜熙月笑道,继续忙着泡茶。

    茵兰见二姑娘不听劝,上前一步,按住二姑娘的手,压低声说:“二姑娘真使不得。今日茵兰是为姑娘送花的。二来是提醒二姑娘一声,今日二太太会来。”

    杜熙月听完,心生狐疑。这几日二太太连连忙活在账房里抽不开身,哪里有闲工夫管她一个毫不相干的庶出小姐,何况还亲自跑到榆萌苑来,她猜茵兰大概是听岔了消息。于是,哂笑问道:“你怎么知道二太太会来?”

    茵兰微征,迟疑一会,退了一步,福了福告辞:“……二姑娘,茵兰已出来一段时间了,不能耽搁太久。”

    杜熙月亲自送茵兰到榆萌苑门口,看着茵兰远去的背影,嘴角浮出一缕若有似无的笑容。

正文 第六章 二太太

    茵兰回去的路上碰到的正往回赶的含巧,都因各自有事,彼此寒暄两句就分开了。

    含巧走了两步,觉得蹊跷,又回头看了一眼,茵兰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拐角的另一头。

    回到榆萌苑,含巧穿过院堂直接进了西厢房,关门时朝门外左右看了一眼,才小心翼翼地合上门。

    “进来吧。”杜熙月听见外屋窸窸窣窣的声音说道。

    含巧进来,虚坐在炕塌边的小杌子上,有些稍稍喘气道:“二姑娘,打听到了。”

    “这么快?”

    “嗯,今儿可巧。我刚到西院的路口,就看见平时给二太太捶腿的小丫头正端了盘果子走过来。那丫头认识我,过来寒暄了两句。她告诉我,这枣泥山药糕二太太的最爱,每天必吃上几块。”

    杜熙月若有所思应了一声,又问:“那后来呢?”

    含巧接着说:“后来我问她,二太太平时就吃这吗?她说哪可能,二太太要吃的东西多,不吃的东西也多。我就问,二太太都不吃啥?她说二太太但凡生冷、凉性的东西都吃不得。”

    “哦……”杜熙月听罢,心里一一记下,又想起下午要见二太太的事,便打了个呵欠,说道:“我今儿起早了,有些乏。你去煮水泡杯茶给我,到时再叫醒我。”

    含巧应声,迟疑一下,还是问出了口:“姑娘,我回来时碰见了茵兰,她是不是来榆萌苑了?”

    杜熙月原本没打算把茵兰来的事情告诉含巧,就敷衍地“嗯”了一声。

    含巧想起外屋那盆杜鹃花,虽摆放在不起眼的位置,可玫红色的花瓣开得正艳,花枝伸出柜阁,引人侧目。她点点头笑道:“我就知道茵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断不会白白收了姑娘的赠礼。”

    “是吗?”杜熙月垂下眸子反问道。

    一盒脂粉换一个消息是值得的。不过一个不曾相熟的丫鬟为何要告诉自己那番话,杜熙月在心里不免疑问……

    含巧见二姑娘似乎不在听自己说话,以为她是真乏了,便笑笑应了声,就退下了。

    杜熙月一觉睡到午时三刻,醒来时,身上盖着薄布衾,感觉暖暖的。她侧头,见含巧正坐在榆木圆桌旁打络子,桌上放着鲜红的绦线,便问道:“你在做什么?”

    含巧闻声,抬起头来,对上杜熙月的惺惺睡眼,含笑道:“我姑妈的一个远亲侄女要婚嫁了,听说是嫁到京城西北边的户家村去。我姑妈多嘴说我也在京城,还在宁坤府里做事,给他们羡慕的。本与我无关的事,家人却说别扫了人家的面子,非要我送点什么贺礼才好。喏——”

    含巧说着,把打了一半的络子举起来给杜熙月看看。

    杜熙月瞧了眼那缨红的络子,打趣道:“人家也是一番好意,你别枉费了人家。”

    “二姑娘你就别打趣我了。”含巧愁眉不展地叹了口气,“他们只知外面风光,哪知里面辛苦。前些日子,我那远亲表姐缠着我姑妈非要我在宁坤府给她找个差事,还说自己干个洗衣打水的粗活都行。这话他们相信,我是不信。我那表姐家中虽不富裕,可从小也是娇养惯了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冬天不沾凉水,夏天怕晒热阳,来了能做什么。”

    杜熙月听罢,微叹一声。

    她想,连一个普通寻常百姓之家的女儿都受如此宠爱,她身在风光无限的宁坤府又如何?外人不曾想过有光的地方就有影,那影便是世人看不到的地方。她就处在那种地方。

    这样思来,杜熙月不免黯然。

    含巧看着,以为是自己方才嘴无遮拦惹得二姑娘不快,连忙补充道:“不过,我们能跟着二姑娘是我们的福分。姑娘从来没给过我们苦吃。”

    “倒也没什么,家常话罢了。”杜熙月摆了摆手,宽慰道。

    含巧就着岔开话题:“姑娘再眯会。现在已过了正午,我去提食盒回来,免得去晚了,菜凉了。”

    杜熙月听这话奇怪问道:“屋里就你一人吗?瑞香呢?”

    含巧轻叹口气,回道:“瑞香姐从上午出去就没回来。”

    说罢,转身出去了。

    屋内留下杜熙月一个人倚在炕塌上,她又重新闭上眼,两只手紧紧攥着身上的布衾,心里默念着:一定要把瑞香遣走,一定!

    直到吃过午饭,杜熙月还是没见瑞香回来,她想到下午要去见二太太,若撇下瑞香带含巧去,西院那些人见了,免不了在背后议论一番。最后以讹传讹,还不知怎么被人编了瞎话去。

    她正寻思着要不要派人去找瑞香回来,就听见外面有个小丫头喊道:“二姑娘,二太太让你未时去趟账房。”

    含巧听罢,与杜熙月对上一眼,应了声:“知道了。”

    随即又拿了两个铜板去打发来传话的丫头。

    一进来,语气里有些着急:“二姑娘,瑞香姐还没回,怎么办?要不要我出去找找她。”

    “慌什么?”杜熙月镇定自若地说道,心想着,找,去哪里找?这么大个园子哪里都能躲人,怕是找到天黑都找不到,不如再等等……

    眼见着离未时越来越近,含巧如坐针毡,也没了打络子的心思,一会看看窗外,一会看看窗外。

    “走吧。”

    临到关头杜熙月心情倒平静下来,该来躲不掉,她带着含巧出了门。经过南厢房时,她特意看了一眼,南厢房的门窗还是紧闭的。

    一路上,杜熙月与含巧并不多话。两人怀着各自的心思,朝账房走去。

    临到账房门口,她俩分别被两个小丫鬟带往不同的地方。

    杜熙月不忍,还是回头看了眼与之背向的含巧。

    为她带路的丫头看见了,含笑道:“二姑娘莫紧张,跟随主子来的下人都会去偏厅等着。”

    这句话倒提醒了杜熙月,也就是说在那个房间含巧会和其他的丫鬟碰面。不过大庭广众的,缨歌应该不敢把含巧如何。

    正想着,传来算盘打得“啪啪”作响的声音,有规律有节奏,如同在数字间穿梭的音符。

    杜熙月听得有些忘神。

    “二姑娘,到了。”带路的丫头一面笑道,一面掀开门帘。

    一进账房,杜熙月不由打量起来,偌大的房间二十余平。房屋中间被一个六面黄花梨木边座侍女彩绘围屏隔开,屏风外六张案台靠墙并排摆放,以此为界正好延伸至屏风边,留有一条离门距六尺左右的走道通向里面。而屏风另一头出口专供三个账房先生和两个管事妈妈使用的。

    屏风的对面是一长排置顶的木柜子,上面放着宁坤府大大小小支出、收入的账本,每个账本脊背上贴着用白纸写着记录时间年号日期,每一本的时间都可以连着上一本的。

    如此缜密细致,滴水不漏。

    二太太确实有当家的能力。杜熙月叹为观止。

    只可惜二太太出身并不是官宦世家。家祖贩茶为生,父亲是个极聪明之人,因制茶有方又攀附宁坤府大老爷杜逸,后被皇帝亲笔提点为御用茶品,成了货真价实的皇商。二太太从小随着父亲走南闯北,如男儿般养大,读书写字样样精通,那算盘打得飞快,十五岁做掌柜,十七岁成了少东家管着华北一带十五家店面,十八岁嫁到杜家,小半年就接过老太太的手,成了宁坤府的掌家。这期间,大太太连账房的钥匙都没碰过。

    所以大太太是何等的屈辱,何等的痛恨二太太,可想而知。

    杜熙月每每想到这心里堵得慌,大太太奈何不了二太太,便拿二房的庶女们出气。她想到之后春分社火那场闹剧,手心就微微出汗,即便是前世,她还是忘不了那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

    她攥紧拳头,甚至指甲掐进肉里也不觉得疼,只想快点平息内心那种不安。

    “母亲真是厉害!我方才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不对。”

    屏风内传来四姑娘娇憨的笑语声,让人听了只觉俏皮可爱。

    原来四姑娘一直没回去是赖在二太太身边学看账本,杜熙月心里一紧。

    二太太怎么会教一个庶女看账本……

    杜熙月有些措手不及,脑子飞快地转着,还没来得及确定个答案,就听见二太太在里面说:“周妈妈,你看看外面是不是二姑娘来了。”

正文 第七章 掐架

    透过屏风的雕花小孔,杜熙月觉得二太太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脸上,她有些乱了方寸。为何两世为人,她见二太太仍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打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