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伐天下-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抗话一出口那二人就乖乖地离开了。
  “先跟我说一下轩辕众目前的状况吧。”,赵抗毫无表情地说道。
  “目前轩辕众有忍者五百三十七人,其中男忍三百二十一人,女忍二百一十六人。”,吹雪话刚说到这就被赵抗打断了。
  “怎么女忍比例这么高?是因为首领是女忍的原因?”,赵抗对此有些不解。
  “不是这样的,因为男忍的妻子只能是女忍,忍者的生活枯燥、清苦又危险,除非妻子也是忍者,不然根本无法忍受。”,吹雪解释了女忍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我倒忘了。。。。。。你继续说吧。”,赵抗想起刚来日本时就听说过,便示意吹雪继续。
  “现在轩辕众中通汉语的忍者有六十一人,其中负责训练工作的有三十四人。”,吹雪立刻就说到了赵抗最关心的部分。
  “很好,这六十一人我这次要全部带走,呃,刚才错怪你了,老被我抽走精英,轩辕众能发展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赵抗温言抚慰道。
  吹雪心中一暖,继续说道,“现在轩辕众中,上忍连属下在内有三十三人,中忍一百一十九人,剩下的都是下忍。目前九州的情报网络已经完成,但山阴冲并不在这个范围内,所以。。。。。。”
  “不必再解释了,刚才我已经说过不怪你了,其实这样看来反倒是阿尔的错,擅自进入未知的海域招致风险。。。。。。”,赵抗沉吟道,突然如闪电般伸出右手把住了吹雪的脉门,“你的进步好快啊,看来毒忍之术比我当初设想的还要强。可惜身具抗毒体质的人万中无一,实在是太少了,也不知道算是你的幸运还是不幸。。。。。。”
  

第二百一十五章 组织解散
更新时间2010…8…14 11:22:34  字数:2332

 随后赵抗便前去拜见陆仁,半年不见,陆仁看上去已经非常衰老,似乎离死不远了,赵抗心中黯然,不过他还是按照老规矩向陆仁汇报了组织这段时间以来的发展状况,可还没说几句话就被陆仁打断了。
  “组织的事情早就全部交给你了,现在我正式退出组织,以后我与它再没有任何关系。”,陆仁淡淡地说道,似乎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提起他的兴趣。
  “什么!”,赵抗几乎尖叫起来,“相璋也找到我说要退出,现在您也退出,那组织岂不是只剩我一个人了?”
  “没错,以后组织就只有你一个人了,你如果愿意的话,解散它也没有关系。”,陆仁面无表情地说道。
  “可是。。。。。。那是老师你的心血啊!”,赵抗几乎要哭出来了。
  “其实最初成立它就是一个错误,那个混蛋竟然骗了我。。。。。。”,陆仁言语之中颇多郁闷之意。
  赵抗有些一头雾水,连忙说明自己参悟因果律的事情,以期活跃一下气氛。
  没想到陆仁只是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你那也叫参悟?不过是开了个头而已,你还远未够班!”
  本来还小有得意的赵抗立刻郁闷得不行,马上转换话题问道,“对了,老师,怎么你现在不要人体实验的材料了?”
  “我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法,再说一开始我就不单纯是想弄些实验材料。。。。。。”,陆仁轻叹了一声,“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半年以后来这里找我吧,我那时会将我的来历与你所有感兴趣的一切都告诉你,那也应该是你见我的最后一面吧。现在有些问题还没想通,我可不想一个问题还要说两遍。”
  听到很快就可以解开长久以来的疑惑,赵抗自然非常欣喜,但想到那也将是陆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又有些难过。
  由于意识到吹雪的个人能力已经极强,领导力却一般,而轩辕众已经比当初可靠得多,赵抗便重新任命了一个头目,而将吹雪带回了台湾,同时还带走了不少出色的忍者。由于上次被江晨星狠狠整了一下,赵抗开始急切地希望能够早一天做到对身体的绝对控制,这样他的实力在短期内会有一个新的飞跃,便不会再被江晨星吃得死死的了。。。。。。
  等到赵抗带着吹雪等数十名忍者回到台湾时,距离建国大典已经没几天了,所有的公职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外交方面却很失败,居然没有一个国家派出使节前来道贺,可见赵抗目前的名声已经臭到了何种地步。不过赵抗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便又有了开战的借口,省得再费神去想了。
  赵抗抽空找到了郑南臣,要求他加快西洋舰队的训练工作,准备二月份前往日本沿海执行战斗任务,目的是摧毁日本的部分海防力量,逼迫日本朝廷妥协。日本的水军实力其实不弱,但在装备床弩的轮船面前,日本的战船无论是航速还是射程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赵抗还是很有信心的。
  赵抗一向很怕麻烦,所以建国大典他想尽量简化,但却遭到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对,所以最后的仪式还是比较隆重。大典上的节目很有特色,主题相当明确,“战争与海洋”,充分突出了赵国“军事立国”与“海洋立国”的性质。
  从赵抗决定建国开始,位于淡水的王宫就已经开始兴建了,由于一切从简,当赵抗从日本归来时已经全部完工。王宫占地还不如南宋一个一品大臣的府邸,但因为赵抗尚未婚娶,所以他觉得还是满宽敞的,“总算有个窝了。。。。。。”,这几年一直居无定所的他此刻心中也有了一点异样的感觉。赵抗还给两个姐姐安排了一个别院,想来的话也就几步路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赵抗虽说不在乎悖逆伦常的名声,但也不是哪方面都不在乎的。赵抗毕竟年纪还小,有姐姐照顾的日子令他觉得很幸福,如果同时没那么多公务要处理的话。。。。。。
  “不知不觉我也十八岁了。。。。。。”,此时的赵抗外貌与气质显出极大的反差,他的相貌看上去稚气仍很明显,但长期的征战让他的心智迅速成熟了起来,即使比起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也丝毫不差。
  建国大典期间还出了点小花絮,是该称赵抗“千岁”还是“万岁”呢?一些大臣为此争论了起来,叫“千岁”不能显出赵抗作为独立国家君主的身份,而叫“万岁”恐怕有篡逆之嫌,最后赵抗干脆当场起草了一条新法令,“万岁”日后作为赵国的特有欢呼用语,不但他可以用,凯旋归来的将士也可以用,而他的称呼只有两个:“大王”和“陛下”,他的自称依然是“我”,省得麻烦。虽然招致了强烈的反对,但赵抗只要决定下来的事,是没人能够更改的,最终还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建国大典后,赵抗连一天的假期都没留给自己,他甚至连生日宴会都没有办,和两个姐姐、千鹤、小辛弃疾、郑南臣等几个人一起吃了一顿,就算过生日了。赵抗在建国大典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立即颁布了“求贤令”,内容简洁明确,没有一句套话。里面说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性别、名声,赵抗都会量才委用,同时赵抗还专门将开府丞相这个官职列在其中。由君王主动任命的开府丞相,战国以后就很少见了,去掉篡逆的权臣,也就诸葛亮等寥寥数人而已,因为绝大多数皇帝都不会愿意大权旁落。
  不管如何,赵抗的“求贤令”迅速传遍了天下,虽然在士大夫们的眼里其内容可谓离经叛道到了极点,但还是引来了不少人才,其中还包括一位经天纬地之才。不过那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而且过程远算不上愉快。
  赵抗很快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爵位制度了,也即是在原有待遇不减的情况下,增设爵位。按周时旧制,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每个等级的爵位又分为三个等级,比如子爵中一等子爵最高,然后是二等和三等。另外爵位还分为荣誉爵位和世袭爵位两种,荣誉爵位又称为普通爵位,是封给个人的,人一死国家就收回,世袭爵位则可以传给子孙,但是每过一代则降一级,比如由二等伯爵降为三等伯爵,赵抗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他们的后代变成纨绔子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为了防止几代以后那些贵族后代尾大不掉。
  

第二百一十六章 爵位制度
更新时间2010…8…14 18:32:53  字数:2541

 荣誉爵位都是虚封,也就是有收入没封地,而世袭爵位则是实封,会有封地,从世袭伯爵开始更是可以有私人卫队,世袭公爵甚至可以拥有数千属于私人的军队,最高的世袭一等公爵的私兵数量最高可以达到八千人。当然,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爵位可是都要靠功勋来换的。
  军人的功勋与爵位之间的关系换算起来比较简单,超过一千便可以成为最低的荣誉三等男爵,然后达到三千便成为二等荣誉男爵,依此类推,每升一级所需功勋便增加一倍。
  这些都是荣誉爵位,而世袭爵位则是由荣誉爵位转换而来,换算方法是世袭爵位相当于高其一个档次的荣誉爵位。举例来说的话,就是世袭一等伯爵可以转换为荣誉一等侯爵,反过来也一样,由此可见获得世袭爵位是何等地困难,尤其是最高的几个等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有的官兵还是欣喜若狂,因为军阶的提升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爵位是额外的收益,这样一来他们也终于有了可以留给子孙的东西了,所以大家都是宁可爵位低点,也一定要世袭爵位,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江晨星这种不打算结婚的人士。。。。。。
  不过,赵抗为了显示国王的权威和笼络核心人才,给自己留了一个特权,也即是可以直接打赏某人特别功勋,但是一年只能使用三次,而且最高也只有一千,基本上等同于直接授予低级爵位了。
  爵位既然如此难获得,待遇则是由贵族自己在两种计算方法中选择一样,可以以领地面积来算,也可以用领地人口来算,但一旦定下来就不能更改,除非国王特许。以最低的世袭三等男爵为例,他可以获得封地一顷(初期比较差,因为国王一般不会给你好地,但是如果经营得好,能招来足够的移民,收益比十户采邑要大得多。)或是十户采邑(权限较小,只能获得那十户人家原本应该上缴给国家的税收,而且如果那些人家如果分家的话,还是只有一户算是你的,唯一的好处就是相对稳定。不过若是一户死绝,国王可不会替你补上。)。爵位每上升一个等级,封地的面积或人口加一倍。封地也一样要缴纳税收给中央财政,不过只需每户每年缴纳一百文铜钱,也就是做个样子而已,主要是作为主权的宣示,以免贵族的领地出现分离的倾向。如果连这点象征性的小钱都不愿交,国王则有权收回封地。
  国王有权强制贵族移封,不过有两个限制:一是移封的封地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不能逊于原来的封地,二是每五年只能对同一个贵族移封一次,但是若贵族是自己提出要求的话,则可以放宽一些。
  荣誉爵位则是直接获取金钱,可以给金、银、钱、绢、米中的任何一样,给那种由国王决定,兑换比例还是老规矩:一个金币=十个银币=十贯铜钱=十匹绢=十石大米。以最低的荣誉三等男爵为例,他可以获得每年一个金币的收入,其实并不算多,但是关键在于,这笔收入是额外的,所以根本无人敢提出异议,以免赵抗老羞成怒将其取消掉,不多也总比没有好。
  文官的功勋系统则要麻烦得多了,赵抗现在只搞了个暂行条例,也就是根据官位高低,每过一年就自动加对应的功勋,但是一旦因故被罢官的话,所有不够爵位升级的多余功勋都将被清空。如果是因罪罢官,那剥夺爵位也是有可能的,官位越高获得的功勋越多,以最高的丞相为例,每年可以获得一千功勋,即使无功无过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世袭爵位。另外就是任务功勋了,完成某些难度大的差事也可以获得功勋。如果政绩出色的话,每年获得的固定功勋还能加倍。不过总体来说,文官获得爵位的难度要明显高于武官,毕竟武官需要冒生命危险,军旅生活也要辛苦得多。
  另外,如果功勋不够,却想获得爵位的话,也不是没有捷径。属于同一家族的人,功勋可以合起来计算,这样一来获得爵位的难度就低得多了,当然想分开算也一样可以。不过这时的赵抗还没意识到,他的这个规定居然改变了日后赵国公职人员的择偶标准。。。。。。
  目前赵国的百姓里面,有一大半都是从北方强迫带回的。按赵抗的观点,他们接受异族奴役而不反抗就是有罪,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所以这批人都被贬为了奴隶。但是,这种奴隶与胡人的奴隶及南宋的奴仆不同,他们都是暂时性的,赵抗同时规定,赵国国内所有的奴隶均为暂时性的,最长期限为三十年。其实就是强制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