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配之训妻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配之训妻记-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献久等女儿不到,早就猜到女儿去寻妻子帮助,于是便自己走了过来,冷笑道:“我如果这次打死你,也要将你脱了父女关系,免得污了我刘家的名声。我刘家自来还没有一个闺阁女子被衙门传唤。”


第一六六章 四处说情
  刘婷闻言,反倒在心里减了恐惧之心,死猪不怕开水烫地顶撞刘献道:“父亲不如现在打死女儿好了,也省得你自家没本事,眼睁睁看着女儿抛头露面,将刘家名声败坏了。就算父亲现在将女儿赶出家门,女儿可是自小得父亲的教诲,女儿在外丢了人,父亲面上同样无光。”
  一席话气得刘献脸色煞白,扬起手便要往刘婷脸上招呼,吓得张氏慌忙上前抱住丈夫的手,苦劝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女儿也是吓坏了,才出言无状的。要打要骂,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要紧的是赶紧想法子,让丘家撤了状子,不然女儿难免要往公堂上走一遭儿了。”
  刘献不由叹口气:“都是我没用,刘家其他女孩儿,出格的事不知做了多少,也没见人敢怎么着她们,偏到了我刘献这里就不行了,连个小小丘家都赶上来告状。等我将来发达了,敢小瞧我的,看我难饶过谁去。”
  刘献发过一阵狠,终是命管家拿了自己的帖子去找丘荣爷俩说话。
  丘荣爷俩此时也得了于氏送上来的消息,对刘婷所行之事,气愤不已,心里也极支持于氏状告一事。
  就在丘荣命儿子提笔写信安抚于氏母子时,刘献府上的管家便登门拜访了。
  刘府管家一番威逼利诱之后,丘荣父子倒踌躇起来。
  刘献虽然目前失势,但他是皇上的亲舅舅,起复还不是太后和皇上一句话的事情。
  况且,刘献虽然不成器,但刘家众人为了刘氏名声,也必不许刘婷被传唤到公堂上。如此一来,丘家怕是不能赢了眼前的这场官司,而从长远来看,和刘氏硬碰硬,对丘家也有诸多的不利。
  刘府管家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见此情景,便笑道:“我家小姐自小养在太后娘娘眼前,被纵得行事没有轻重,闯下了这个祸事。我家老爷方才已经狠狠教训了她一顾,小姐也发誓诅咒说再不这样行事了。冤家宜结不宜解,此事没有真正伤害到贵府诸人,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不然这场官司,贵府也未必能赢得了,到时两家鱼死网破,不仅让外人看了笑话,贵府以后也难在京城立足。”
  丘如源不由看了父亲一眼,丘荣也皱起了眉头。
  刘府管家又收了笑容,正色说道:“您也是有女儿的,当明白女儿都生得娇贵,名声上容不得有半点瑕疵,不然这一生就算完了。府上捉到的那人,妻儿老小都还在我刘府上,让他翻供也容易的很,只要有权有势,天下指鹿为马的事情多了去了。”
  丘荣闻言不由怒视刘府管家,刘府管家却又笑了,道:“我家老爷也不愿多事,以后定会严加管束小姐,再不会寻丘家的事,以后说不定两家还能相互帮扶一把呢。”
  丘荣考虑良久,叹道:“也罢,我会写信让家人撤了状子,我家也不敢指望得刘家提携,只希望以后两家再不要有交涉。”
  刘府管家点头笑道:“识实务者为俊杰,我这就回府复命。”
  当天夜里,于氏接到丈夫的书信,展开看完,不由掩卷长思。
  丘如意性急,见母亲如此神态,忙伸手拿了信笺过来,丘如海和王巧儿在旁就着读完了信,面上若有所思。
  于氏等他们看完了信,便问丘如意道:“关于这件事,你作何看法?”
  丘如意在心里细细斟酌一番,方道:“女儿信不过刘婷,我们今天放过了她,她却未必肯放过女儿。”
  王巧儿内心深恐丈夫的前程被刘家掐断了,便劝道:“妹妹想的不无道理,不过这次的事件足以给刘婷教训了,想来一时半会,她也不敢再出手了。将来等妹妹嫁入卢国公府,越发可以安枕无忧了。”
  丘如海倒是着实担心刘家用逆天手段,让那人改了口供,到头来害了丘如意。
  丘如意摇头道:“哥哥多虑了,以那人的人物年纪地位,凭刘家如何泼脏水,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倒是昨夜,咱们家里喧嚣吵闹、灯烛通明,左邻右舍必定生疑。今天母亲又让人往县衙里递状子,他们未必不会瞧出端倪来,偏咱们这里又偃旗息鼓了,这才是实实在在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什么样的舌根子嚼不出来,到那时,咱们什么样的解释都将变得苍白无力,那才是悔不当初呢。”
  于氏低头思索,女儿的话倒是和自己的担忧不谋而合。
  于氏也担心自己这边息了事,刘婷却是个心高气傲的,定不会将丘家放在眼中,这次低声下气,将来必会再整出别出的事情来找回面子,自己家岂不是要吃了哑巴亏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第二日,县令夫人见丘家没动静,便亲自上阵打探消息来了,得知于氏要一路走到黑,县令夫人久劝无果,只得无功而返,顺阳县令一边解嘲自己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一边又认命地再次派人往京城刘家而去。
  刘献见丘家软硬不吃,倒真是着了急,把刘婷骂了又骂,还是张氏拦着劝道:“除非你现在狠下心打死了她,不然还是快快想办法才成。”
  刘献本就没多大才能,从前仗着太后和皇上的势,一向顺顺当当的,如今冷不丁见个没眼色的,倒有些束手无策了。
  最终还是张氏献策道:“丘家之所以如此不依不饶,必是因为卢国公府,如今倒不如走一走卢国公府的门路——太后娘娘一向对他家恩宠有加,也是他们报答刘氏的时候了。”
  刘献连道言之有理,因为他不能出府门,张氏只好厚着脸皮去了卢国公府。
  再说卢国公府也已经接到丘荣的书信,言明那夜所发生的事以及现下的情况。
  卢国公倒是对丘家的坦荡行事赞叹不已,倒是卢国公夫人心里嘀咕:“这个节骨眼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件吉祥事。”
  卢国公却不以为然:“是咱们没有解决好刘婷的事件,才会累得丘家如此,幸好没有出什么意外,不然倒是咱们的累过了。”
  卢国公夫人见丈夫表了态,便只好夫唱妇随,不寻丘家的茬,反倒在心里鄙视起刘婷来:“也不知当日太后和皇上是如何想的,竟会有立刘婷为后的想法,阿弥陀佛,幸好不成,不然,咱们大楚朝有这样一位皇后,也真够丢人的。”
  夫妻二人正说话间,张氏便上了门。
  卢国公夫人少不得待之如上宾,张氏为了女儿,也只好老着脸皮,开口将事情略说了一遍,上前跪求道:“千错万错都是婷儿的错,还请夫人看在两家的交情上,放婷儿一条活路吧。”
  卢国公夫人忙上前搀扶起张氏,叹道:“这事只怕我们有心无力了,和丘家的亲事才刚提起,她又没有嫁进来,我这个未来婆婆如何好做她的主。”
  张氏忙道:“只要夫人肯相帮,这事就能做成。丘家好容易攀上贵府这门亲事,必会十分在意,只要夫人开口,他们必肯听的。”
  卢国公夫人倒不好开口拒绝了,却又不想帮刘婷这个忙。
  丘家还要在心里斟酌掂量刘家,卢国公府乃是正经的皇室宗亲,却不怕得罪刘家,况且刘婷这次办的事情也确实太阴损,卢国公夫人不想助纣为虐。
  最终张氏失望而归,气得刘献大骂卢国公府忘恩负义。
  最终刘婷还是硬着头皮去求太后。
  刘太后闻言,气得大声斥责刘婷道:“你胆大包天做下这样的事情,竟然还有脸面来求我,倒不如死了痛快,免得给刘家丢人现眼。”
  刘婷吓得跪倒在地,抱着刘太后的腿哀哀哭泣。
  刘太后见了,心不由地再次软了下来。
  说来说去,刘婷落到这个地步,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刘太后忌惮两位兄长手中的兵柄,不敢疏远却也不敢靠得太近,所以才有心扶持刘献,也间接地娇纵着刘婷,谁知这父女二人皆是烂泥扶不墙的主,她这里没得到助力,刘献父女二人也没落着好处。
  刘太后被刘婷哭闹的头疼,于是派她宫里的大太监亲自去卢国公府走一趟。
  卢国公夫妇虽不情意,却因为太后亲自出面,便少不得应承下来。
  谁知安世诚闻讯赶来,对使者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后娘娘位居高位,帮着皇上治理天下,怎么还知法犯法,包庇起刘婷来了,刘婷一事自有衙门审理,太后娘娘日理万机,还是不要操心这等小事为好。”
  卢国公夫妇闻言,脸都吓白了,慌忙上前打圆场。
  安世诚却犯了书生迂腐执拗的毛病,仍坚持己见,那太监倒也痛快,直接回宫将事情一五一十禀报给刘太后。
  刘太后闻言,不由恼怒道:“那个安世诚真是这样说的?”
  太监回道:“奴才不敢有一字隐瞒。”
  刘太后便不由对都会皇上哼笑道:“这就是你口中懂得知恩图报,可以让母亲倚靠的人?”


第一六七章 太后徇私
  长兴帝闻言笑道:“刘婷虽未酿成大祸,但实话说来,这事确实触犯了大楚朝的律法。安世诚若因为母亲派人说情,就做了这个顺水人情,儿子才真要对他失了望。”
  刘太后冷笑:“他这般铁面无私,母亲又不是圣人,谁知道以后做错什么事就被他拿住了,到时怕要落个晚景凄凉。”
  若这事是出在别人身上,她兴许还真不往心里去。之所以对安世诚吹毛求疵,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她不赞成儿子将皇位给了安世诚,所以只要与安世诚有关的事情,便忍不住从鸡蛋里挑骨头。
  长兴帝心中明白,笑道:“安世诚办事讲求原则法度,将来才会对母亲恭顺,只要母亲安心在后宫颐养天年,又能有何错之有,就太后的尊贵名位,谅他也不敢在心中生出一点的怠慢来。”
  刘太后便叹道:“说到底还是因为不是血脉相连,不然,岂会不体谅刘氏女在外丢人现眼,我这张老脸要往哪里摆。”
  长兴帝垂眸不语,他极不赞同母亲纵容刘氏女,只是内心深处认为到底是闺中女子也起不了什么大风波,他又有许多国家大事要考虑,故也就听之任之,如今看来,还是他小看了女人的力量。
  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耳闻刘氏女名声不佳,不只闺阁女子做风大胆,便是嫁了的,也多行事不规矩,只是因为有母亲的庇护,众人也只好忍气吞声,这其中就有一些娶了刘氏女儿的安氏子弟,长此以往,必生积怨。倒是枉费自己当日为使安刘两家能够和平相处而费尽的心机了。
  长兴帝暗叹,刘婷早前看着还算是个好的,不然母亲也不会动了立她为皇后念头,却没想到她现在也沾染了刘氏女飞扬跋扈的恶习,为了逼安世诚就范,就敢让夜闯民宅去掳人。
  其实他原本倒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警告刘氏诸女。但现在看来。在母亲眼中,刘氏诸女的未来终久抵不上她现在的脸面重要,罢了。只要母亲开心,他也懒得再花心思去管刘氏的以后。
  长兴帝想到这里,心中微叹,笑道:“母亲说的是。安世诚也确实太不知变通了,儿子这就叫他过来教训一顿。”
  刘太后想了一下。觉得不妥,摇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这点事还不至于让你亲自出面,一会儿我传进卢国公夫人说话就是了。”
  正说话间。宫人来回:卢国公夫人来向太后请罪来了。
  原来太监离开卢国公府后,卢国公认为刘太后还算是个有胸襟的,故对回绝一事。不太放在心上,安世诚也自认自己说的有道理。于是便各自走开。
  卢国公夫人却不免多想,越想心里越忐忑,于是干脆进宫向太后请罪来了。
  刘太后起身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传她去慈寿宫,我倒要看看她如何行事。”
  刘太后在众宫人的簇拥下,摆驾慈寿宫,一进大殿,便看到卢国公夫人正规规矩矩地跪在殿前。
  刘太后不由边往殿里走去,边笑道:“哀家还没进来呢,你行的什么大礼?快起来吧。”
  卢国公夫人不敢起身,低头禀道:“臣妾有罪,请太后娘娘责罚。”
  刘太后闻言,便住了脚,轻描淡写道:“何罪之有?”
  卢国公夫人回道:“臣妾教子无方,使得我那逆子说话难说,冲撞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宽厚胸怀天下苍生,不与小儿计较,臣妾感激之余,心中惶恐,特来请罪。”
  刘太后冷笑:“就冲你这句话,哀家便是想责怪,也得息了这个念头,不然岂不是显得哀家太不宽厚了。”
  卢国公夫人见状,吓得脸色发白,赶紧磕头,连道不敢。
  刘太后便又笑道:“哀家不过说句玩笑话,瞧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