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嬿婉及良时-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算了,”他有些颓然,末了,又向她一笑:“我不想知道了,现在这样,其实就很好。”
  “可我想告诉你,”锦书轻轻推开他揽住自己的臂,往一侧灯火那儿去,拿银簪挑了挑,方才道:“也不想在你我之间留下遗憾。”
  “你就是你,既不是先帝,也不是什么别的人,”她在他身边坐下,夜色静谧,烛光温柔,有种难言的温柔酝酿:“只是承安罢了。”
  锦书说话时,承安便在一侧静静看着她,目光似是那从烛火一般,越来越亮,也越来越烫。
  “那先帝呢?”他这样问。
  “你们是不一样的,”锦书似乎并不奇怪于他这样问,既不觉得难说出口,也没觉得冒犯,只是认真想了想,道:“先帝于我,就像是光,温暖了我前半生,他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他,跟他在一起的日子,是我此生最快活的时候。”
  “那我呢?”承安问。
  “他是光,你却是火,”锦书语带叹息:“一往直前,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肯退让。”
  承安竖着耳朵听,见她停住,便问出声来:“没了?”
  锦书忍俊不禁:“你还想听什么?”
  “说起先帝时,便有那么多话,说到我身上,便只这两三句,”承安自己也笑:“我只当你还有后话。”
  “没了,”锦书看着他坚毅面容,却忽的想起前世来:“其实,不只是面容,连你们的性情,都很相似。”
  先帝也曾是火,将她掠入深宫,承安也曾是光,与她相互扶持,一起度过彼此最艰难的岁月,于她心里,其实也说不上孰优孰劣。
  对于先帝,前世她是恨过的,他自己其实也知道,然而时间终究是最能改变人心的东西,即便是她,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在自己心里扎了根。
  至于今生,不论缘由如何,她与先帝相爱,生下承熙,都是不可否认的。
  先帝虽依仗通晓来事,占了先机,改了她与承安姻缘,可说到底,其实也无可厚非。
  驾崩时,他同她说了好些话,那时她似懂非懂,他也没有仔细解释,待到她忆起前世,方才有所分明。
  他知道承安对她的心意,也愿意放手,叫他们此生再续。
  到了这地步,那些纠缠了两世的爱恨,都没那么重要了。
  “先帝驾崩前,曾经同你说过我,”锦书笑意微苦:“是不是?”
  “是,”承安握住她手,道:“南巡时,先帝便同我说过。”
  “他说,‘朕将死,但皇后还很年轻,叫她孤苦一世,实在不忍,’”他语气转低:“又说知道我与你有意,便将你托付与我。”
  锦书思及先帝驾崩前同她说的,心中便有分晓,再想起先帝留下的那道圣旨,更是头脑清明。
  他是怕承安求而不得,设法硬来,所以才留了釜底抽薪的旨意。
  “我就知道。”她缓缓合上眼,任由眼泪簌簌流出。
  她落泪时,承安便在身侧,目光温和,眼底有种很柔缓的哀伤,手指在袖内顿了顿,终于开口。
  “锦书,”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紧张的舌头都在打颤:“我待你之心,不比先帝少半分,你若有意,我决不相负。”
  锦书笑中带泪,伸手擦了,却没说话。
  只伸手过去,轻轻握住他手。


第153章 出问
  锦书回宫,是在四月末,春将尽时。
  承熙正在含元殿听何公等几位重臣议事,听说这消息,同他们说一声,忙不迭跑过去,亲自迎进了甘露殿。
  “都是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样冒失?”锦书拿帕子去擦他额头薄汗,笑道:“做了天子,便要有天子的仪度才是。”
  “天子怎么啦,”承熙亲昵的挽着她的手:“天子也有娘呀。”
  “母后你不知道,这些天太傅们总叫我过去听课,一说起来便没完没了,”他抱怨道:“好烦的。”
  “不许胡说,”承熙的几位太傅,皆是先帝在时选定,锦书都见过,确是端方君子:“太傅们都是为你好。”
  “不公平,”承熙闷闷道:“母后不帮我,反倒帮着外人。”
  锦书抿着唇笑,手中团扇在他身上轻拍,母子二人相携,往甘露殿去了。
  “楚王兄好吗?”到了内殿,承熙才问:“伤势如何?”
  “还好,”锦书道:“我走之前,还特意问过太医,他说一切皆好,再过几月,便能痊愈。”
  “楚王兄于军中颇有人脉,久留长安,未免生变,几位太傅同我说过几句,想将他外放,”承熙低头去剥松子,果仁儿搁到水晶碟子里:“母后怎么想?”
  “你是天子,何公等人是辅臣,这些事情当然要由你们商定,怎么问到我身上来了?”锦书微觉诧异,自若道:“你们看着办便是。”
  承熙那双同先帝相像的眼睛看着她,似乎在观望她这话是否真心,锦书自碟中取了几颗果仁儿送入口中,吃下之后,方才道:“怎么了?”
  “没什么,”承熙眼底光彩几乎遮掩不住,拖着小凳子往前挪了挪,道:“他有自己本事在,并非轻易便可钳制之人,倘若到了地方,不免有做大之虞,还是留居长安为上,便是安付差事,也安心些。”
  锦书细细打量他神情,心中似乎压了一块石头,坠坠的重,然而最终,也只是轻笑:“母后已经说过了,你才是天子,想要做什么,便放开手脚去做,这天下终究是你的,总要试着长大。”
  “我已经在努力了,”承熙板着脸说了一句,又忍不住偷偷笑,得意道:“这些天何公他们夸过我好多次呢,说我有人主之风。”
  锦书抿着唇笑:“那你还说太傅们欺负你?”
  “那不一样,”承熙脸一拉,闷闷道:“他们恨不能将头脑中的东西一股脑儿灌输给我,谁受得了?”
  锦书轻轻拍他肩膀:“慢慢来,不急不躁,才是上策。”
  “嗯!”承熙重重点头:“有母后在,我什么都不怕。”
  “你呀,”锦书摇头失笑:“何公他们还在议事,你接我过来,已经足够,快些回去吧,母后亲去准备,你中午回来用膳。”
  承熙笑嘻嘻的应了:“要吃菊花虾和一品豆腐。”
  “知道了,”锦书催他:“再不回去,何公该等急了。”
  红叶侍立在她身侧,目送承熙离去,轻声笑道:“圣上孝心可嘉,娘娘有福气。”
  “他确实有孝心,”锦书目光微暗,轻不可闻的叹口气:“也很聪明。”
  她于承安有意是真,但不愿伤及承熙,也是真。
  毕竟他还太小,大周局势未稳。
  再则,他对于承安的敌视,她也不是感觉不到。
  ……
  半月前,清河行宫。
  “先帝驾崩未及半年,承熙尚且年幼,你若有意,怕要等很久。”锦书看着承安,缓缓道:“倘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来不及了,”承安含笑看着她,冷峻眉眼中,有种少见的柔和:“已经等了这么些年,再等几年,也没什么。”
  “承熙还太小,离不得母亲,我只怕他心里也有疙瘩,” 锦书垂眼去看不远处那只落到地上的飞雀:“是我对你不住。”
  二人将话都说开,反倒没那么多拘束,承安看她一看,道:“不是因为先帝?”
  “先帝不是那种人。”锦书摇头笑了。
  承安伸手将她微微散开的发丝挽回耳后:“哪种人?”
  “拘泥于俗礼和规矩的人。”锦书思及前世,笑意愈深。
  “锦书。”承安忽然轻轻叫了一声她的名字。
  说起来,这名字也已经很久没人叫过了。
  也没人有资格再叫她这个名字。
  以至于锦书初一听见,竟怔了一怔。
  “等长安平定,承熙坐稳那位置,我们离开这儿吧。”承安看着她,认真道。
  锦书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只是定定看着他,红了眼眶。
  这是前世,他为她同先帝对峙,在含元殿说过的话。
  别过头去,掩饰掉眼底泪光,她轻轻道:“你想去哪儿?”
  “去哪儿都行,”承安洒脱一笑:“天南也好,地北也好,随便什么地方都好,只要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好怕的?”
  两世纠缠,他想要的,其实也很简单。
  “好,”锦书心中一片暖热,手指轻轻摩挲他面颊:“等长安稳定,承熙再大些,我们就离开长安,远走高飞,做对寻常夫妻。”
  “到时天高云阔,再没有任何阻隔,”承安眼眸底部似乎有一片星海,熠熠生辉:“真好。”
  锦书抿着唇笑,面颊一对梨涡浅浅,他看得心热,终于凑过去,亲了一亲。
  二人相拥,再也无话。
  ……
  回宫之后,锦书的日子似乎回到正轨,每日留在甘露殿里翻书习字,觉得无趣,便召见几个命妇说话,闲暇时便为承熙做些衣裳点心,极是充实。
  承熙见着欢喜,似乎找到了自己儿时的记忆一般,虽然父皇不在了,但母后还在,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依旧是一个家。
  这天上午,何公说起先帝时对河西道豪强连打带消的处置手段,承熙端坐一侧,听得认真,时不时问一句,到最后,竟也举一反三,说的头头是道。
  “先帝庇佑,祖宗有灵,”何公亲眼看着承熙长大,多有教导,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承熙又爱往何家去玩儿的缘故,真心爱重这孩子,心中感慨,不觉老泪纵横:“圣上年少而敏达,正是国之大幸。”
  “还要多谢太傅教导,”承熙也极尊敬何公,赶忙相劝:“您继续讲,我还想听呢。”
  “今天便不说了,圣上既然已经知道,老臣也就不必再三啰嗦,”何公看着他,语气欣慰:“早些用膳去吧,虽然勤勉,也要顾惜自己身体。”
  承熙站起身,尊敬道:“好,我顺路先送您出去,再回宫用膳。”
  ……
  送别何公,承熙方才往甘露殿去,人还没过去,便听身边内侍道:“圣上,今日楚王殿下入宫了。”
  承熙脚步一顿,随即继续,语气却微微沉下去了:“怎么不早说?”
  “楚王殿下也是刚到,”那内侍赶紧解释:“方才您同何公说话,奴才不敢多嘴。”
  “知道了。”承熙目光有转瞬阴翳,随即转为平静,也不停留,径自往甘露殿去。
  没有理会内侍们的齐声问安,侍立在门外的宫人将玉帘掀开,请他入内时,锦书正同承安说话,面前桌案上只搁了酒壶并一只杯子,显然是在等他。
  承安起身示礼,承熙则摆摆手,示意他落座:“楚王兄的伤,可是大好了?”
  “都已无碍,”承安答得淡然:“是以入宫请见太后与圣上。”
  承熙面上也无多少热乎气儿:“是吗,正该好生休养几日才是。”
  锦书早知二人有隙,再不能如以前那般亲近,也不相劝,只看宫人们一眼,吩咐道:“传膳吧。”
  红叶红芳跟随她多年,早就是心腹,她与承安之事,也心知肚明,这会儿见承安与承熙皆在,心中不免有些忧意,不易察觉的看锦书一眼,轻声应了。
  这顿午膳吃的沉闷,自从先帝驾崩后,他们三人聚在一起用膳的气氛,就一直如此。
  锦书在心底叹口气,盛了两碗寿字鸭羹,道:“都尝尝这个,小厨房手艺不错。”
  那两只碗便摆在一道,她没有递过去,只等着他们自己取用,承熙没看承安,先行伸手,手指触及碗沿时,另一只手却同时伸过,将旁边那只碗取走了。
  承安拿汤匙尝了一尝,颔首笑道:“确实味美。”
  锦书淡淡的笑: “你若喜欢,便从鲁地请个厨子做去,这本就是那儿的名菜。”
  承熙抿紧了唇,将那只碗搁在自己面前,方才的动静略微有些大。
  尝了一口,他便不再动,摇头微笑道:“不合我的胃口。”
  “那就用些别的,”锦书依旧在笑:“一桌子菜,总有合你胃口的吧?”
  承熙轻轻“嗯”了一声,低头用膳,不再开口。
  承安毕竟是外臣,不可在宫中久留,用过午膳后,便起身告辞。
  承熙目光晦暗,同他说了几句,便吩咐人送他出去。
  已经是五月,后殿里那株仙客来开花儿了,粉润润的色泽,美极了。
  锦书近来颇爱园艺,正拿了剪刀,慢条斯理的修剪乱枝,神情恬淡。
  后殿里只他们母子二人,也叫承熙心中苦苦压抑许久的话语再忍不住,上前几步,终于出口。
  “母后,”他轻轻道:“你也喜欢楚王兄吗?”


第154章 心软
  他没有说,母后,你是不是喜欢楚王兄,而是说,你也喜欢楚王兄吗?
  也就是说,他其实知道承安对她的心思。
  这些时日以来,锦书想过无数次,自己应当如何同承熙解释,然而到现在,她才觉得,语言其实是很苍白,且无力的东西。
  “是,我心里有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