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好奇的去检查这架“管鼻藿”式战斗机,竟在其机身上找到20多个子弹孔,所幸的是无一击中驾驶舱或者油箱。  联系到这种舰载战斗机不论绝对速度还是机动性都不及德国人的Bf…109T,能够在以一敌二的情况下逃脱就更加幸运了。

  幸运的飞行员带来的消息却并不那么幸运了,当坐镇“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舰队司令及其参谋团队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前去攻击两艘德国战列舰的机群已经离开舰队半个小时之久,只要航线不出现错误,再有几分钟它们应该就能看到那两艘德国战舰了!托维的参谋官通过飞行员报告的方位一核算,所有人在第一时间都大吃一惊:德国航母就在沙恩霍斯特姊妹舰西北方40海里,那意味着德国舰载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前去支援!

  得到消息的第二时间,参谋军官们不约而同的计算起己方机群与“格拉夫。齐柏林”号舰载机群遭遇的各种情况——由于不确定德国重型航母具体的舰载机数量以及采取的战术,敌我数量相当、我强敌弱以及敌强我弱三种情况均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并且,很快有人提出增派舰载战斗机前去增援。

  这一次,在高级参谋们通过讨论得出相对一致的意见之前,托维当机立断的对副官吩咐道:“通知各航空母舰,第二批出击机群改变目标,集中全力攻击新发现的德国航母!”

  言语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这道命令虽然没有提及先期出击的第一批攻击机群,但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照计划发动进攻!

  与其在敌舰面前掉头逃跑甚至被对方的战斗机追着屁股打,不如勇敢的向前进攻。  后方虽然是安全的,撤退却会重挫信心;前方虽然充满未知,勇气和决心也许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很快,舰队开始收到前方战斗机的无线电通讯,急促的声音证实了他们和敌方的飞机发生遭遇!

  “看不清有多少架敌机,我想有15到20架!战斗机中队掩护,轰炸机继续寻找目标!”

  护航战斗机的长机飞行员看来正努力掌控局势。

  “冲上去,别让他们靠近我们的轰炸机!”声音显得非常果敢。

  接下来,无线电讯号时有时无,有时候是长机飞行员见缝插针的报告,有时候是吵杂的、无规律的噪音,最后……长机飞行员的飞机被击中了,“飞机失去控制,我要跳伞了,指挥权移交给汤姆上尉……”

  站在无线电通讯器周围的军官们,有感慨的,有祈祷的,有匆忙记录准备向上汇报的,但总体而言,这里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和此时爆发在大海之上的激烈空战是截然相反的。  在那里,12架“管鼻藿”面对数量多于自己的梅赛施密特Bf…109T显得颇为吃力,一队“贼鸥”勇敢的冲上来支援他们,为“剑鱼”和“大青花鱼”继续搜寻和攻击海面上的两条“大鱼”极力争取时间。

  崛起之路 弥天 第16章 战争剧场(4)

  弥天 第16章 战争剧场(4)

  战争进行到1941年初夏,交战各国中最有名的战斗机莫过于英国的喷火和德国的Bf…109,残酷的不列颠空战已经证明,前者在性能方面略微占优。  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虽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持续,双方航空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己方主力战斗机的性能以及多用途性,另一方面,双方都意识到替代机种的必要性,并着手于这方面的工作。

  历史证明,这一次,英国人在两个方面都落在了老对手后头。当德国人的Bf…109T型舰载机已经随“格拉夫。齐柏林”号驰骋大洋的时候,英国海军仍在向空军争取喷火战斗机的使用许可,在海军型喷火形成战斗力之前,他们只能继续依靠性能已经落后的“管鼻藿”;当德国人的FW190战斗机开始以试验中队的名义在法国海岸飞行的时候,英国人为喷火准备的后续机种“泄火”仍停留在理论阶段,付诸实践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938年,秀泼马林公司就向英国海军部提出了一项基于喷火战机的海军改型,以竟标皇家海军舰队航空兵的下一代战斗机。  由于人为因素,海军部最后还是选择了费尔利公司的管鼻藿式战斗机作为舰队航空兵未来的主力战斗机。

  为此,英国人很快吃到了苦头。

  经过正规而长期训练的英国海军飞行员,除了战斗经验之外。其他方面并不逊色于德国同行,可他们驾驶地“管鼻藿”式战斗机,从速度、防护、机动性这些决定一架飞机作战性能的方面讲,都与德国海军装备的Bf…109T存在一定的差距,仅火力勉强与之相当。

  在这片中立之海,气候、环境等各方面都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德国战斗机的突然出现并没有打乱英国战斗机群的阵脚。  可以说,接下来的战斗是在非常公平地情况下进行的!

  一对一、二对二。  难分敌我地混战,各种复杂的战况恰是检验双方飞行员以及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的最佳考场。  然而,这场从数量上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大战并没有持续上一百零八个回合,才不到八个回合,双方的差距就已显现出来!在空战方面,德国战斗机的20毫米机炮对一般材质的飞机具有极大地杀伤力,它们每一次精准的短射几乎都能打下“猎物”。  最大飞机时速上超过200公里的差距更不是战术所能轻易弥补的——何况,德国海军的双机战术完全不逊于他们的空军,英国海军航空兵在这方面压根占不到任何的便宜!

  论气势和心理,英国飞行员们很快就落于下风,在来去如风的德国战斗机面前,他们地“管鼻藿”成了笨拙的小丑,尽管他们和喷火配置相同的8挺7。7毫米机枪不至于对Bf…109T无可奈何,但在一架接着一架往海面坠的飞机中。  却很少是机翼上喷着黑白铁十字的!

  “管鼻藿”尚且如此,早已被证明不适合充当拦截战斗机的“贼鸥”在德国人地主力舰载机面前更是无可奈何——它们的最高时速仅有Bf…109T的一半!就这样,才二十分钟不到,试图阻截德国战斗机的英国机群已经被打得七零八乱,一部分Bf…109T仍在空中与英国战斗机缠斗,另一部分则轻松抽出身来开始搜索和猎杀那些失去保护的英国轰炸机。

  这时候。  飞在最前面的“剑鱼”已经发现了海面上那两条非常容易辨认的德国战列舰。  当然,装备大功率雷达的德国战舰早已先它们一步发现了敌情,待到“剑鱼”们降低高度准备发动进攻时,两艘德国战舰就已经以密集的防空炮火迎接了!

  得到火控雷达指引的双联装105毫米高炮,火力之猛是英国人早在一年前爆发于苏格兰西北部海域地那场海空大战中就已经领教过地。  在那场战斗中,驻扎在苏格兰北部的“剑鱼”机队披挂上阵,然而它们勇敢地鱼雷攻击并不成功,以近三分之一的损失作为代价,这些鱼雷机得到的仅仅是让德国舰队来了一场高速机动表演!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剑鱼”和“大青花鱼”的飞行员们看来已经别无选择了。  但事情总有两面性:这里的海况虽然陌生而复杂。  可从空中看去,两艘德国战舰的航速明显偏慢。  这也意味着它们最大的先天优势之一——速度,已经因为某些缘故暂时丧失了!

  英国飞行员们不会不明白这点,他们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正摆在眼前!

  于是,15只发现野兔的老鹰义无反顾的扑了下去,而且这些老鹰还是讲究策略的:它们一群冒险从敌人反击最猛烈的区域飞过,用它们略显滑稽的动作吸引着对手的注意力,一群迅速降低高度准备低空偷袭,还有一群,悄然绕到了敌人防御相对空虚的另一侧。

  在自然界中,野兔对老鹰的威胁近乎于零,但这里的情况则是截然不同的。  海面上的两个插满尖刺的大家伙一看就绝非善类,只一会儿功夫,凶猛的防空炮火就将一架剑鱼打得凌空爆炸,又过了不到一分钟,另一架剑鱼也拖着长长的烟呜曳着坠入大海。  佯攻者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便是战争中某些不成文的定律之一。

  两架友机的损失乃至漫天的弹幕都没能喝阻英国飞行员们继续进攻,冒着随时被流弹击中的危险,四架“大青花鱼”最先觅到了合适的攻击位置。  这种鱼雷机原本是计划用来接替老旧的“剑鱼”,但不成功的设计让它们一服役便已经成为落后的机型。  在飞行时速上,它们仅仅比以慢著称的“剑鱼”高出约50公里,在载弹量方面,它们也没有明显的提升,双翼结构的传统机体在敌人的炮火面前依然显得十分脆弱。

  在距离海面仅有十多米的空中,四架“大青花鱼”接二连三的投下鱼雷,它们的动作之默契仍令人叹为观止,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其中一枚鱼雷刚刚碰触海面就发生了爆炸,连带将投掷它的那架“大青花鱼”也炸了下来。  这种全重1610磅的航空鱼雷装有近200磅的烈性炸药,威力虽不及水面舰艇以及潜艇所发射的鱼雷,却依然可以对一般的舰艇构成极大的破坏。  试验表明,四枚这样的鱼雷就能击沉一艘德皇时代的德国主力舰,而一枚鱼雷虽然未必起到致命的效果,能够削弱对方的航行能力在海战中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了,严重挫伤对方士气则属于额外的“副产品”。

  现在,良性的副产品没有出现,鱼雷误伤己方飞机的事实却让英国飞行员尤其是那些准备投掷鱼雷的飞行员们大为恐慌,而且由于平时的实弹操练绝大多数都选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这种情况压根就没有出现过,飞行员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  按照技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这些经过严格检测的鱼雷提前引爆的几率基本上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可在着生死攸关的时刻,谁还会把身家性命压在一群戴着厚底眼镜的专家身上呢?

  德国战舰的炮火却丝毫没有因为这突然的变故减弱,在意识到英国机群正以往常的战术实施攻击时,德国水兵在军官们的指挥下重新配置了火力,高射速的双联装37毫米炮继续负责那些佯攻者,射程、威力俱佳的双联装105毫米重型高炮转而对付试图绕行的剑鱼式鱼雷机,至于火力相当密集的20毫米机关炮,则用来弥补防御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个破绽——尤其是对付海面上来袭的鱼雷。

  与此同时,德国指挥官也开始改变整体战术了:居前的那艘战舰加速前行并朝南转向,殿后那艘航速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航向则朝北调整了。  从上往下看,这两艘战舰像是出了故障的钟表,一根指针瞬时针转动,另一个则截然相反。  如此调整看起来像是分散了整个舰队的防空火力,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在专向过程中通过火力交叉配置,巧妙的消除了原本一前一后两个防空薄弱角度。  轻描淡写之间,它们还顺势避开了英国鱼雷机之前投下的那三枚鱼雷,令刚刚失去战友的英国飞行员们扼腕不已。

  时间实在容不得英国飞行员们多想,勇气很快战胜了恐惧,使命也逼退了顾虑,又一队英国鱼雷机从不到3000码的距离上投下了鱼雷,这一次,没有一枚鱼雷提前爆炸,更叫人惊讶的是竟没有一架飞机在拉起转向这个过程中被德舰炮火击落。  由于攻击距离是如此之近,不止一名飞行员在拉起机头时看到了攻击目标舰首位置的徽标:航速偏慢的那艘正是大名鼎鼎的“格奈森瑙”号!

  四枚鱼雷在海面上劈波斩浪的前进着,风雨掀起的海浪似乎也在掩护它们的痕迹,德国人的小口径火炮拼命向它们射击,炮弹在海面激起杂乱无章的水柱,但这一切似乎都挡不住不了英国人突然爆发的人品。

  崛起之路 弥天 第17章 战争剧场(5)

  弥天 第17章 战争剧场(5)

  沥沥小雨中,英国舰员们目送最后一架“大青花鱼”升空。有人冒雨挥舞帽子,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的观望着,短暂的送别包含着复杂的情绪。

  当人们收回目光时,这才注意到舰队中那三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已经变得空空荡荡。  36架舰载机组成了新的攻击机群,加上第一波33架舰载机,这时已经有69架各型作战飞机离开舰队前去攻击德国舰队,加上在舰队上空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的战斗机中队,这时仍留在三艘航母机库中的只有占总数三分之一的飞机。

  延绵不绝的雨水不停洗刷着航空母舰宽敞的飞行甲板,在机勤人员的努力下,不多会儿,便又有几架飞机通过升降机从机库升上甲板,过了大约一刻钟,几架负责警戒巡逻的战斗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